• 12月23日 星期一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丁肇中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芬恩基德兰德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理查德佛罗里达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理查德约翰罗伯茨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王战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尤政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周鸿祎

发声·发力·发愿 南京创新周思想交锋场

2019南京创新周昨天开幕,这是南京近年来最为盛大的一次城市活动,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位院士、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20余位外交使节、40多个国外城市的代表出席盛会。嘉宾们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形式,围绕创新发展和前沿技术,发表真知灼见,碰撞出奇妙的思想火花。正如开幕式主持人白岩松所说,大家聚集在这里,其实是三个“发”,发声、发力、发愿。本报特选出七位代表人物的发言,以飨读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

基础研究是城市创新原动力

100年以前,经典物理学带来了微波技术、航空工程、光学工程、内燃机;60年前,原子物理和量子物理引发了计算机、超导体、激光和半导体;50年前,原子核物理产生了核能的应用和同位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通信、计算机、交通、医疗等诸多成就,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可是常常被人们忘记的是,为这些成就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去不断探索,而非出于经济利益。

从欧洲核子中心、国际空间站等大规模的科学实验装置,到人类计划中的暗物质研究、火星登陆,可以看出,基础研究由于比较超前,远离当前的日常生活而受到“责难”,只有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基础研究转变为应用技术,公众才变得习以为常。一项新的技术,从发现到应用可能需要20年到40年。

很多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想要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具有竞争力,必须集中发展立即有市场、产生效益的技术,才能使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建议,支持无用的基础研究,还是集中资源于技术转化和应用研究,从历史来看,后面观点是错误的。没有基础研究和教育,发展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南京是我的故乡,我在中国所受的最高教育就在南京。南京怎样建设创新名城?最重要的还是回归根本。对科学保持好奇心,支持基础研究和教育,是南京新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原动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

“政策信任”激活创新要素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南京在推动创新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也将给中国以及世界的其他城市树立榜样,是非常好的学习范例。

驱动经济增长的要素有很多,其中技术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有经济学家发现,如果用Z来指代一个国家的技术能力,即创新可以发挥的力量,那么每百分之一的Z的提升,就会相应地带来1%的经济增长,它们之间存在着线性驱动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技术与创新在整个GDP经济增长层面中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关系。

除了创新,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经济资源去支持研究“变现成真”,比如投资。我们通常希望技术回报至少可以覆盖投入,如工厂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回报过程往往要经历10到15年的长期区间。这取决于政府的制度和政策,比如税收调控。企业等市场主体会对政策进行预期,所以政策稳定性非常重要。

在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当中,对于未来经济政策的信任度会影响到私营经济业主的选择。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金融资本可能更多地流向国有企业,对于那些初创企业、中小型企业来说,有点困难。

实际上,很多国家的实证表明,那些中小企业和企业家恰恰很重要。对于南京来说,要想真正地激发创新活力,城市应该能让人们信任未来、信任政策,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多伦多大学商业与创意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

“创意阶层”赋能城市创新

城市创意阶层正在崛起,这些创意阶层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诗人、画家、艺术家等等共同构成的群体。这个群体愈发壮大,如果得到更加宽容的对待,这个城市的活力就会进一步增长。

在这个新经济不断变化的时代,创新经济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改变。其实经济的本质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现在就是经历者。第一个就是,那些物理资产或者是劳动力,再也不是创造财富的主要驱动力。在美国,制造业生产只占用5%的劳动力,农业只占用1%的劳动力。知识、创新、技术等正在驱动新经济,创造巨大价值。

而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创意阶层产生了。这些阶层在1900年的时候可能占据5%的比例,现在,这样的创意阶层现在已经占据了美国劳动力的1/3,甚至40%到50%。在北欧、新加坡、巴黎、伦敦等知名城市,创意阶层甚至占到60%。

中国也加入这个变革当中。现在,中国的经济是全球第二,创意阶层正在持续增长。在南京,我倾听了所有很多很棒的演讲,我也观察了南京这座城市。南京不仅聚集了这么多学术研究的大咖,还有非常美的江景、非常棒的环境。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城市,一个学习型的城市,一个美丽古老的城市,一个不断发展的城市。如果政府治理更多做一些赋能的工作,那么,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引擎,都是一个发动机,创意阶层就能不断聚集,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理查德约翰罗伯茨:

放手让年轻人去发明创造

有的时候新的探索发现并非可预测,也不是绝顶聪明人做到的,很多时候就是意外之喜。因缘巧合的新发现,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

四年之前,我写了一篇文章投稿给杂志,它的名字叫《赢得诺贝尔奖十大规则》。第一条法则,如果将赢得诺贝尔奖作为你自己职业规划的目标,那样一定会失望。诺贝尔奖毕竟是稀缺资源,获奖几率是非常低的。第二条法则,很简单也很重要,就是你会预料到自己的实验会失败,但是不要气馁,失败会教会你很多。第三条法则,要和其他科学家合作,因为我们可以从那些人身上学到经验和教训。最后一条法则,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在年轻的时候赢得奖项,而不是在50岁获得奖项,可能是20、30岁。

年轻人创造力很强,他们奋力工作、有非常强的动力。我们需要支持年轻人,尽可能给他们一些帮助。我希望社会能给到年轻人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去自由发挥、去探索心中的好奇世界,要给他们提供支持,而不是监管。给年轻科学家一定的资金,让他们自由进行研究。同时,要有一个容错的环境,去鼓励他们——尤其是在孩子或者是年轻的群体当中。

如果不经历失败,我们就永远不会前进;研究者如果不失败就无法吸取经验。

上海社科联主席王战:

移民文化带来强大创新动力

在西方科技创新背后,不该忽视的是背后的文化创意。

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一直到思想启蒙时代,再到工业革命,我们可以看到它整个路径:欧洲文化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者是有内在逻辑的。如果我们看懂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在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为何重提文化创意产业,这和这轮信息技术革命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是同步的。今天,我觉得中西方创新文化,现在有个相互交融的过程。我们吸收很多西方好的东西,比如说知识产权保护的理念。同时,我们保留一些好传统,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做发明的时候,比较有家国情怀。发明是为了造福于民族、造福于人类。在此基础上,我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社会文化,那就是移民文化。我特别想强调这一点。

今天,很多人看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这么快,尤其是在改革开放这40年以来,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其中有一个社会因素,就是其间有2.7亿农民离开土地,迁徙到城市。这个规模比欧洲当时从农村到城市去的规模大得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产生了2700万企业家,将近1亿的创业者。他们通过创新、发明来使自己生活过得更好。这个大规模的“移民”,或者说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非常巨大的创新原动力。

在中西方创新文化交融中,我们要思考怎么更好地面向未来。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南京很有机会,2500年的建城史加上创新周的力量,一定会创造南京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

大学应成为企业创新的“军师”

目前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正无处不在。创新往往出现在交叉技术领域,创新和企业紧密相连,呈现出全球化态势。大学应该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核心站点,承担着领导创新、组织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任。大学的生命在于通过自身创新推动社会创新。

硅谷有一个幕后军师就是斯坦福大学。硅谷与斯坦福相关企业的产值占到硅谷的50%到60%。斯坦福大学究竟做了什么?第一,进行了创新、创业的教育;第二,为企业发展培训了人才;第三,建立产业孵化的园区,同时也从制度管理上,成立了技术转移办公室;最后,是和企业一起共同成立创新研究中心,所以说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发展提供了知识资本;同时硅谷的发展又为斯坦福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清华大学从1995年开始,就成立了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2001年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校办企业。清华控股资产超过3000亿,有世界上单体最大清华大学科技园。我们的合作实际上分为多个方面,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通过地方院的建设和派出院建设,与全社会共同构建创新体系。

最近一个新的模式,就是很多的企业到清华来办研究院,而不是我们出去办研究院。典型案例如碧桂园、佛山市政府、丰田公司等,支持基础研究还支持关键技术攻关以及成果转化。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

开源,一种优秀的创新机制

当人们谈论创新的时候,最容易想到的是专家学者主导的硬科技、黑科技。而观察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软件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则会发现,创新并不囿于实验室,它可以是“开源”的;创新的主角也未必是专家,更可以是普罗大众。

何为“开源”?其本质是把不同国家、不同单位、大学、科研院所、公司、黑客等,用一种机制联结在一起,大家共同打造一个软件。

从第一套“开源软件”linux诞生算起,开源已经诞生了30多年,并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比如安卓操作系统就是开源的,它不是谷歌公司打造出来的,其真正的缔造者是全球各地闲散的工程师们,这种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随着我们应用的软件越来越复杂,这些软件的创造过程,将像人类建塔一样,单靠少数人、单靠某个企业,甚至有时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都是不能满足的,未来的创新将是一种跨地域的、开放的合作机制,是新时代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已经享受了很长时间的开源机制,但在全世界的开源项目里,中国主导的开源项目并不多。如今,某些国家试图与我国技术脱钩,在这个大背景下,在中国的技术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自主创新,一方面绝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应该借鉴开源机制,以更加包容的心态拥抱开放、共同协作。

如今华为要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希望它能像安卓一样开源,变成我们中国整个IT行业、整个互联网产业大家共同参与打造的一个生态操作系统。因为开源了,不再被一家公司所控制,就会变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所有的IT公司、科研院所、大学都能参与进来,也能够分享这个生态带来科技的进步。以中国人的聪明程度,加上开源的机制,也许在未来的5年里,华为操作系统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不仅是中国人的,更是全球的操作系统。

李 凯 董 翔 仇惠栋 鹿 琳

上一篇新闻

谱写新时代“货经汉口活”2021全球数字贸易大会暨汉交会在汉开幕

下一篇新闻

2019“全球PPP50人”论坛第二届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