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程制药企业率先落地,上海这个区域还将对标波士顿建一所研究型医院
白帆生物高级工程师张先生最近每逢周末就爱带着老婆孩子去看房。随着名校世外临港落地、商业综合体蓝湾天地开张,他开始考虑在临港奉贤新建成的高端国际社区购房。“家里搬到公司边上,通勤从一个半小时变成十分钟,生活质量至少上一个台阶。现在配套跟上了,买房更没后顾之忧。”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生命蓝湾”里,与张先生同样想法的企业高管、技术人才不在少数。都创医药临港运营负责人张信刚觉得,比起公司入驻之初,临港奉贤的商业、住房、教育配套已得到极大改善。白帆生物高级副总裁徐建告诉记者,公司有好多员工已经在附近买房,“这对我们留住人才、做大做强帮助很大。”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作为生命蓝湾的开发运营主体,临港集团下属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公司进一步提速完善前期已规划部署的周边配套,服务区内企业,增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园区内集聚了拥有全流程制药能力的君实生物、CDM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模式)工厂白帆生物、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都创医药等,以及一批生物医药上下游企业。近日,《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临港奉贤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生命蓝湾将充分发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改革试点和政策红利优势,持续优化完善产业链。
本地供应商独具优势
9月25日,白帆生物无交叉抗体工厂正式投产。这是国内第一个无交叉抗体生产基地,也是临港新片区第一个竣工的CDMO工厂,该基地的投入使用有望为生物药企业带来商业化规模的、优质抗体药物CDMO/CMO(合同加工外包)合作新平台,也能满足白帆母公司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的生产需求。
作为一个高端单抗药物的规模化生产基地,白帆基地可同时符合美、欧、中三地GMP的质量标准,具有12000L生产规模并拥有独特的NONCROS抗体生产技术,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与同行共同协作以缩短新药上市时间,提高有效产能,降低药物成本,提高患者对于生物药物的可及性。
NONCROS抗体生产技术独特在哪?徐建介绍,它有4个特点,“第一,合规。符合GMP认证,实现全过程的一次性,避免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从细胞冻存管到最后装有终产品的西林瓶,整个过程与产品接触的材料都可更换。第二,快速灵活。白帆生物上游设备涵盖赛多利斯、思拓凡两个系统,不同的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上游的表达平台。整个一次性系统可以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产品,形成高速规模化生产的能力。第三,高产。成熟稳定的细胞株开发平台可以开发高表达和高纯化工艺。第四,价优。抗体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培养基和耗材,它们的成本约占最终成本的50%到60%。白帆生物独家购买渠道使耗材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保证客户的生产成本控制在较低范围,使客户的产品价格也更具备优势。”
所谓“独家购买渠道”,部分就来自于生命蓝湾园区内集聚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上游供应商。徐建介绍,硅胶管、无菌接头、储液袋等耗材的供应商亮黑科技就在白帆一街之隔。亮黑科技的国产货品,价格有明显优势;又与白帆生物离得很近,物流成本几乎为零。此外,由于疫情,海外供应商供货受到影响,国产替代的本地供应商稳定性强的优势也显示出来。
配套完善政策优惠
白帆生物董事长邹洵告诉记者,当初决定在此建厂时,新片区还未成立。如今,临港新片区揭牌一年多,产业发展力度与速度令他惊叹。除了上下游集聚带来的红利,交通等配套的完善、政策的接连出台也让白帆生物考虑调整策略,将研发、销售等环节也更多搬到新片区。
“公司两个多月来新招了20多名高水准人才,其中包括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在行业深耕多年的‘大牛’。”徐建说,“应聘时,对方也多有顾虑——离市中心这么远,生活会不会不方便?但在看到相关配套接连落地后,他们也打消了顾虑。”
都创医药同样属于受益企业之一。这家CRO企业于2015年在周浦镇成立,后因寻求业务拓展、需要更多空间来到临港。都创医药为全球医药客户提供新药研发服务,主要客户涵盖全球知名药企及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哈佛、麻省理工等全球知名院校。
“生命蓝湾高品质的产业发展承载空间很有吸引力。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就做了落地的决策。”张信刚说,“想不到,回报如此丰厚。临港新片区高度重视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对产业集群的规划非常明晰,让企业发展拥有充裕的承载空间,享受产业链协同红利,选择临港,就是选择更广阔的可预期前景。”他表示,公司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光靠本地人才远远不够,临港新片区的落户政策让他们在招聘时拥有更多筹码。
让企业“拎包入住”
园区公司招商人员的高水平服务也让都创颇为感动。张信刚回忆初来临港时,公司还在装修,团队连个落脚处都没有。招商团队见状,直接将临港奉贤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免费借给都创方面。“311办公室,我至今还记得。”他说。
为了让更多引进企业拥有“拎包入住”的体验,生命蓝湾去年底竣工了28万平方米厂房,供不应求。临港奉贤公司副总经理曲霞表示,今明两年园区将陆续启动1000亩(含部分客户)厂房物业的建设,打造累计近200多万平方米物业空间,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快速落地。
据介绍,今年以来,产业的集聚度和显示度明显提升——6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投资200多亿元。临港奉贤公司试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时最先引进的君实生物在抗肿瘤药物等领域身处国际前沿。
2016年底,总部在张江的君实生物开始谋划来临港布局。彼时,该公司抗肿瘤PD-1抗体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等多个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急需扩产。2017年7月,君实在临港开始建设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共有三个车间,主要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生产,一期产能3万升已建成并满产,并预留新产能的落地车间。该生产基地严格按照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进行建造,未来将成为君实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环。君实目前还在规划在生命蓝湾推进更多研发和产业化板块。
对标波士顿高标准规划
君实生物工程执行总监徐惊平认为,生命蓝湾在项目引进和产业集聚上还能更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圈,“生命蓝湾可以发挥在可规划性和资源可供给性强的优势,召集一些疫苗、小分子制剂企业入驻临港,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
事实上,生命蓝湾的规划不止于此。国际生物医药高地波士顿“临床-实验室-临床”的研发模式,是园区产学研互动的重要参考。环波士顿地区医学医药领域聚集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40多所世界顶尖高校,还拥有全美著名的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等优质临床医学资源,以及众多在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新材料及化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的优势学科群和实验室。这三者高度集聚于一个相当紧密的地区,三者互动创造出大量基础研究成果。
让制药企业、初创公司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紧密合作,这也是园区正在努力的方向。据悉,园区正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共同打造临港分子制造研究院,以分子智能制造为研究方向,主攻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研发,配套研究生培养、共享开放式仪器平台等功能,同时也可有效地解决生物医药企业高端人才需求。此外,“临床-实验室-临床”环节中,研究型医院是重要的关键一环。记者了解到,生命蓝湾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正在规划一家大专科、小综合、向整个创新药产业开放的研究型医院。
为实现规划,大量高端人才、海外人才的引进必不可少。君实生物人事行政高级总监王琦一直负责产业人才引进工作。她说,国内生物医药企业面临中高端人才缺乏状况,培养这批人才需要很长时间,君实此前尝试从新加坡引进高端人才,但这类人才往往因税收和孩子教育问题打退堂鼓。
对此,曲霞表示,生命蓝湾周边已建成入住、投用的国际社区及公租房,配有5万平方商业综合体(一期),包含美爵雅高酒店、超市、响应不同需求的一线餐饮、电影院、健身房等业态;上海世外教育附属临港世外学校已于2018年招生,一批新的学校、幼儿园将陆续落成,覆盖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年龄段;临港新片区的相关产业政策也将在目前良好政策环境之下不断进一步优化,完善。一年多来,生命蓝湾已吸纳海外高端人才百余人。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胡幸阳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君实生物、白帆生物
来源:作者:胡幸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