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01日 星期一

释放侨乡潜能 擦亮文旅招牌

释放侨乡潜能 擦亮文旅招牌

■据统计,2020年五丰村接待游客人数超过30万人次,年营收达到4523万元。

释放侨乡潜能 擦亮文旅招牌

■印尼归侨胡先生几十平方米的房前小院,立体陈列着几百盆花卉。

释放侨乡潜能 擦亮文旅招牌

■五丰村居住着印尼、越南、缅甸、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地归侨及归侨后代。

释放侨乡潜能 擦亮文旅招牌

■在海宴镇华侨农场,28岁的诗宇站在自家店门口,热情招呼来往的游人。

释放侨乡潜能 擦亮文旅招牌

■文化馆内珍藏着侨民自发捐赠的1300多件实物、396幅珍贵图像。

江门台山海宴镇纵深推动乡村振兴

“中国侨都”江门,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海外华侨华人超400万人。在纵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征途中,江门台山市尽释侨乡潜能,异彩纷呈。

“香料是自己种的,甜品靠它提味。”岁末年初,江门台山市海宴镇华侨农场,28岁的诗宇站在档口外,热情招呼来往的游人。

“真不好意思,房间住满了!给您带张卡片,下次来一定记得预订。”经营民宿的李小姐笑语盈盈,将前台的名片递入游客手中。

在台山市精心打造的特色精品乡旅线路上,有“小小联合国”之称的五丰村华侨农场,以斑斓风情和旖旎风景吸引着四方游客,俨然已成台山乡旅名录中的“头牌”。

聚侨心共赴乡村振兴

五丰村很小,面积只有1.9平方公里,人口不过1550人;五丰村很大,这里居住着多国归侨及其后代,是名副其实的“小小联合国”。

坐落于台山市海宴镇华侨农场内的五丰村,1963年由国务院侨办委托广东省侨办创立,至今仍居住着印尼、越南、缅甸、印度、柬埔寨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侨及归侨后代。不到五丰村,很难想象村口的大道可以宽阔到并行七八辆机动车,更难相信,美食街的经营者,多是第二代、第三代归侨,他们烹制的印尼斑斓条、越南春卷等十多种特色美食早已盛名在外。

“住房和铺面都翻新过,现在的五丰村,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样子。”诗宇在美食街打理自己的甜品店,她的父母是华侨农场第一代归侨,在海外遭遇苦难时感受到来自祖国母亲的爱,远渡重洋来到五丰村围海造田建农场,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盐碱荒滩变成瓜果飘香的美丽家园。

“父辈们吃过苦,我们才享受到甜。”长辈的故事总让诗宇情难自禁,“侨民在最无助的时候,国家派船接他们回家。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家好,祖国好!’”

小小斑斓,不仅是诗宇的致富之本,也是五丰村酝酿发展的大大产业。据海宴镇政府农业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江磊泉介绍, 斑斓叶是五丰村乡旅产业的抓手,政府鼓励村民制作销售斑斓条,并推陈出新,不断研发各种斑斓美食、糕点和特色饮品, “我们还打造了电商直播间,通过网络直播推介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及各类东南亚服饰。”

经营甜品店已经两年,诗宇的收入稳步提高,“周末和假期游人很多,全家人帮手做糕点也不够卖。”她笑着说,家门口的稳定工作,圆满了一家三代其乐融融的日子,能陪伴父母颐养天年,是她最大的心愿。

不仅经商的村民在增收。得益于乡旅产业的稳健发展,2020年五丰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800元,比当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42.9%。

年接待30万人次游客

光阴荏苒,五丰村独特的文化经岁月淘洗,积淀了更浓厚的底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五丰以“归侨文化”为核心,将农产品种植及加工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通过“一村一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以“四好农村路”为线,使这些节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通过完善生态保护、创业就业的机制,充分利用特色产业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

沿着平整洁净的马路迂回村庄,成片的东南亚风格建筑和植物林立左右,地上芳草烂漫,空气中夹杂着鸟语花香;家家户户门前屋后花枝招展,花田驿站、花树小道、缤纷墙绘、彩虹斑马线接连闯入视野,相互点缀。仔细分辨,几步之隔,所处时空仿佛连续跳转——13个国家主题庭院争相展示各自不同,精巧的造型特点鲜明,令人叹为观止。

在村落一角,印尼归侨胡先生的庭院因“拥挤”而格外醒目。几十平方米的房前小院,摆了上百盆花卉,灵巧的小猫在花与叶中穿行,见到有人走近,腾身一跳,已经站在院中间的龙眼树上。

龙眼树有十多米高,枝丫上挂着几块手书的标牌,用中英双语提醒游客“不要触摸”。“我在龙眼树上嫁接了石斛,(游人)可以随便参观拍照,但不能采摘。”67岁的胡先生很健谈, “我退休前就喜欢种花,这几年赶上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变得这么漂亮,自家小院当然不能拖后腿。”

胡先生的室内装饰和摆设也散发着浓浓的异域风情,他说那是父母的风格,潜移默化,也成为自己的风格。

“这里治安好得不得了!我天天敞着大门欢迎游客来参观,”胡先生说,五丰村是一个民心凝聚格外牢固的村落,无论从前一锹一锄的打拼,还是今天一花一木的装点,所有侨民都感恩党和政府,“五丰村的建设和提升,都有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归侨能在这里扎根,为自己的家园做一点事儿,我觉得很高兴。”

短短几年,五丰村不仅建成散发着浓郁风情的庭院、美食街、展览馆等景点,还形成3处农业参观点,据统计,仅2020年,五丰村接待游客人数超过30万人次,年营收达到4523万元。

建博物馆留住侨民乡愁

侨乡文化元素,在五丰村的民宿建筑上亦有标注。 “喜相汇”东南亚特色民宿以白、褐、金三种主色调构成,藤条屋顶古色古香,墙面上的雕刻华丽而静谧,室内每一处装饰,都洋溢着热情奔放的热带雨林风情。“订房要提前,尤其是周末和假期,只能预订一周后。”李小姐拿出几张名片递入记者手中,邀约下一次有“预订”的体验。

海宴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黄升告诉记者,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五丰村建设的民宿达十多家, “节假日根本不够住,村民从中看到商机,有两户正在加紧改建装修”。

多元的侨文化在五丰村传承,为了留住根的记忆。当地政府响应侨民民意,于2019年10月建成开放全国唯一归侨博物馆, 馆内珍藏着侨民自发捐赠的1300多件实物,396幅珍贵图像,党和国家对归侨的关怀、归侨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侨民的奋斗和乐观精神,在这些实物与图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缝纫机、自行车、农耕用品、各国纸钞……承载着历史和人文的印迹,诉说往日峥嵘历史,倾听时代声音。

2021年5月5日,以归侨文化为核心的归侨主题邮局也在文化博物馆正式挂牌开业,成为联系华侨与家乡之间的新纽带,小小信件,拉近海外赤子之心。

五丰村矗立着一座造型别致的地标建筑,以簇拥奔涌的浪花形状,寓意归侨们漂洋过海后终能在此安居乐业,逐梦而行。

未来,生机蓬勃的乡村振兴与永不落幕的归侨文化,将继续在五丰村精彩碰撞。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 责编:邱治 / 美编:赖方方 / 校对:任倩妮

上一篇新闻

2017香港巴塞尔大展先睹为快

下一篇新闻

旅居方式再升级!看这个跨界建筑师,让黑科技小屋在大自然里隐形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