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影“环球100”主题乐园荷兰区外立面基本完工,色彩斑斓引人注目。记者石中华 摄
原标题:以项目建设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
重点项目:海口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这两天,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航站楼的“精装修”,跑道、联络道、站坪等加快建设中,飞行区预计今年底基本完工;与此同时,在南渡江引水工程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各种施工机械来回穿梭……这些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是海口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一个个缩影。
海口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项目建设,抢抓新常态下的新机遇,以项目建设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努力实现存量的优化和增量的快速增长,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以狠抓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有力支撑。
惠民生
城市更美
生活更美好
重点项目建设,是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海口加大和民生密切相关的旧城改造、镇墟改造、南渡江引水工程、凤翔公园等项目的推进力度,切实提升城市功能,让全市人民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1月29日,气温骤降,细雨绵绵,海口三江镇农贸市场里却是格外热闹,崭新的菜市场,整洁的环境,前来买菜的居民络绎不绝。“现在市场可好看了,像个超市,差点都没认出来。”对于改造后的市场,三江镇居民黄燕宁连连点赞。
作为乡镇居民日常生活必去之地,原先的三江镇农贸市场在使用超过20年后,逐渐破败,变得脏乱差。“市场面积近300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坑洼不平,排水不畅,一下雨就容易积水,污水也会流到地面上。”市场经理陈学说,为了改变现状,市场也进行过多次修缮,不过资金有限,只能进行“小修小补”,很难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
为了改善居民买菜环境,三江镇在镇墟改造中将改造老市场列入重点民生工程,铺设平坦地面,新建完善的供排水系统,将原先简易摊位统一设计重新改造,划分了蔬菜区、肉类区、海鲜区、熟食区等功能分区,生熟分开、划行规市,通过内外全面“整形”,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环境好了,大家更愿意来市场买菜,生意比以前好了不少。”在三江农贸市场经营多年的摊主蔡邦德看来,农贸市场改造不仅带给市民更舒心的买菜环境,同时也让卖菜的收益有所提升。
变化的不仅是农贸市场,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海口镇墟改造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当前的公共设施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旅游公厕、休闲驿站及街心公园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优化公共环境、完善设施功能以及规范内部管理,从而给人们营造一个更舒适的人居环境。
为了提高乡镇“颜值”,海口在镇墟改造中,大力推进净化、绿化、彩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不断改善镇域风貌,提高镇域品质,结合海口特色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选择大叶油草、重阳木等本地树种进行道路两侧景观升级,在街心公园、小广场等位置培育种植三角梅,打造特色自然景观。
“通过‘亮化’,镇墟再也不会明暗不一、甚至无灯了,让我们更有安全感,晚上出来休闲的人明显比以前多了,夜晚更有人气。”在大致坡镇生活多年的居民符强现在经常出来散步,看着镇墟改造后更美丽的夜景,格外开心。
江东大道二期工程架设最后一座桥梁。记者黄一冰 摄
促发展 “海澄文”一体化加速度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市重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口严守生态底线,着眼城市长远未来,科学布局重点项目,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拓宽发展空间,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临近春节,在五源河文体中心、美兰机场二期扩建项目、海口“菜篮子”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现场,工人忙着施工,交织成一幅幅热火朝天的画卷,城市面貌焕发新气象,城市发展活力澎湃。
28日上午,海口江东大道二期现场,东营河大桥箱梁全部架设在盖梁,桥梁主体已成型,工人正在忙着最后的“装饰”,确保早日具备通车条件。经过连续的紧张施工,放眼望去,一条全长15公里的宽阔公路显露雏形,压路机在轰鸣声中徐徐前行,工人忙碌,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为了高标准打造景观大道,我们建设过程中融入城市更新理念,因地制宜实施绿化美化彩化工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建设细节,提高道路品质,打造滨海旅游景观公路。”中铁广州工程局江东大道二期项目部相关负责人鲁利军表示,这条贯穿海口东海岸的“滨海大道”将为“一江两岸”发展战略打下良好的交通基础。
该项目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环岛旅游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铺前大桥配套道路工程,也是海口市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的主干道。西北起琼山大道北延线(接江东大道一期),东至塔市海水养殖场,项目的终点与铺前跨海大桥引道衔接。
鲁利军告诉记者,江东大道二期全面建成后,将完善江东片区北侧路网系统,提升道路两侧土地资源价值,促进江东片区开发建设。届时,海口至文昌铺前的车程将缩短到半小时以内,大大缩短两地的空间距离,促进经济要素的流动。
为了加快“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建设,今年以来,海口按照交通一盘棋的思想,加快推进铺前大桥、海口绕城高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携手澄迈、文昌全力构建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网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区域,如何有效协同发展,交通设施是一体化发展的坚实基础。”省交通工程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海澄文”交通一体化蹄疾步稳,将有利于合力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总投资6.98亿元的海口绕城高速改扩建工程,全长约32.69公里,起点位于澄迈县白莲镇白莲互通,终点位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互通前,致力于升级改造优化海口到澄迈交通大动脉的整体通行水平。“将4车道扩容成6车道,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海口绕城高速改扩建项目部经理仝保立介绍,海口绕城高速改扩建工程计划于2018年3月8日完成,现有望提前至2018年2月完成,届时海口绕城高速改扩建工程(除龙桥互通匝道外)全部改建完成并开放通行。
全长5.6公里的铺前大桥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底竣工通车。大桥建设有助加速“海澄文”交通一体化进程,发挥海口辐射带动功能,促进琼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文昌借助更为便利的交通优势,融入琼北旅游圈。
新海港二期工程完工投入使用。记者黄一冰 摄
注活力 创新发展助腾飞
在海南贝尔呼叫与大数据服务中心,一排排整齐工位上,航空客服、金融客服、积分客服、UCC客服、商旅等40余种客服专员,为全国旅客提供多种语言支持,多样性的沟通,24小时在线服务。
“呼叫专线是企业面向消费者的一扇窗户,消费者有啥事可以直接打电话咨询获得及时快速反馈,比如‘12345’就是一种政务呼叫服务。”项目负责人薛志宇说,作为专业的互联网+服务外包项目,该项目系统开通迅速,无系统建设成本,节省人员招聘及管理成本,随时提供坐席场地,快速输送坐席人员,同时,开展专业呼叫中心咨询,为业务流程提供独家解决方案。
薛志宇介绍,该项目2017年2月被列入海南省重点项目,总投资6.8亿元,目前已和多家世界500强知名企业、近20家航空集团签约合作以及通讯运营商开展合作,成为海南领先的航空产业客服中心。接下来,将强化涵盖政务、航空、旅游、金融等全方位云数据的汇集、整合及分析,真正实现“城市”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市民游客在云数据搭建下的“智慧城市”感知度及体验幸福度,促进互联网产业升级,加速智慧海口建设。
为了加快互联网发展,海口重点着力加快孵化加速平台建设,壮大园区经济,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相继打造了包括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新华信息产业园,省重点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海南数据谷、阿里云创客+、海南互联网+众创中心等在内近30家创业创新聚集地。
随着省重点项目海口复兴城互联网创新创业园项目的快速推进,该园区构建了集创业咖啡、孵化器、加速器、创投基金、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吸引了大批返乡青年创客和国内外互联网人才。截至目前,已有酷秀、超级船东、星捷安、长桑科技等200家互联网创新创业企业入驻园区,员工近3000人,带动大学生就业6000余人,64家企业获得社会资本投资超18.4亿元。园区预计2017年全年产业规模超90亿,增长率80%。
“入园一年多来,得益于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完善创业孵化服务,已吸引波波椰、创蜜圈、爱动体育、下饭馆等超过30家创业团队入驻,多家初创企业发展壮大赢得市场认可。” 海口车库咖啡负责人周博对海口互联网产业前景充满信心。
不仅是车库咖啡,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光谷创业咖啡、微软创新中心、黑马会、美国硅谷食堂、新加坡岛峰科创和台湾青年科技交流中心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创投加速器相继落户复兴城,将先进的创业孵化服务和前沿的产业发展趋势带给创客们,为海口互联网产业腾飞注入新活力。
繁忙的秀英港集装箱码头。记者吴祝好 摄
现场连线
“双港”建设 迈入快车道
悦耳的汽笛声中,一艘艘巨轮有序驶入港池,稳稳地靠上泊位。在海口港集装箱码头,整齐的集装箱货柜,紧随塔吊的“节奏”,装卸作业热闹非凡。
海口持续发力港口建设,继一期工程10个泊位建成投产一年后,2017年,省重点项目海口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二期工程投入使用,该项目建设8个1万总吨客货滚装泊位、3个待泊区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为汽车100万辆、旅客600万人次。
港口兴,发展旺。新海港全部建成后,将与天翔路、新海中路、长椰路、G15快速路实现无缝对接,成为海南陆岛运输中心,届时将大大提升物流、人流运输速度,助力海口市“东西双港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实施,也为城市长远发展注入新活力。
“双港”中的空港同样在不断壮大。美兰机场二期正在热火朝天施工,计划于2018年底飞行区工程基本完工,航站区工程全面开展内装修、机电安装和民航专业设备安装。2019年下半年进行单项调试、联动调试、竣工验收、校飞、试飞。建成后将整合航空、铁路、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构建更加高效便捷的交通换乘体系,成为我省重要的立体交通节点,成为发展壮大空港经济的重要载体。
记者手记
啃下“硬骨头” 护航重点项目建设
每一个重点项目,都寄托了让城市更加美好的愿景,但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大小困难也是数不胜数,有些甚至是难以啃下的“硬骨头”。对此,固然需要业主和施工单位的自我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持续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发扬优良作风,为重点项目保驾护航。
首先要对照项目建设时间节点,构建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活力层层激发的工作格局,各辖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要委派专人下沉到项目一线研究制定工作措施,采取一站式服务,点对点跟踪落实市政府决策事项。同时,各区加大对重点项目可能存在的维稳风险进行排查和评估,做出预案和预警,及时化解项目选址、征地拆迁及历史遗留等焦点问题,保障推动重点项目的源动力不减弱。
其次,各部门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建立完善一站式服务体系,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尤其是各行政审批部门要竭力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优化重点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各审批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敢于担当,各项目审批环节进度能快则快,环节能省则省、程序能减则减。为我市重点项目企业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大增强了企业投资信心。
同时,加强项目督查通报制度,定期对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汇总排名通报,对四个区、开发区开委会、各责任单位负责的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率及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进行汇总排名。此外,对项目投资滞后的单位进行通报,下发督查建议书和督办函,督促滞后单位分析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和追赶计划,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年投资目标完成。
记者曹马志
(海口网1月30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