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30日 星期一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新冠疫情以来,新加坡的确诊病例虽说一直高居不下,亚洲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和印度。

但死亡率始终是世界最低。

但近日,一名41岁的中国籍客工,在感染冠病康复出院18天后,再次出现并发症逝世。

迄今为止,这是新加坡最年轻的死亡病例。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图源:MOH

从卫生部公文可得知,这名客工于4月22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5月17日康复出院。

在出院后的两周,6月4日突然在家昏倒,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无效死亡。死因原因是感染病毒后,引发的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症。

这是新加坡第25起冠病死亡病例,也是唯一出院之后死亡的病例。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图源:Getty

很多人看到后,表现非常诧异,为什么在出院后还会复发死亡?还如此年轻?

专家医生的研究说明

来自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的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对该死亡病例做出了解释。

他介绍有研究指冠病会导致血液凝固,尽管病患已康复,但感染冠病后可能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依然存在。

这名病患在住院时,可能因冠病病毒加剧了发生该并发症的风险,同时也因为缺乏活动或有遗传的因素,才会发生这种不幸的情况。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他提到的这种症状,就是俗称的“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

经济舱综合征:当病患长时间静坐或活动受限,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若突然站立而血流加快,血栓脱落后顺着血流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患者会感觉呼吸困难、胸痛或咳血等,严重者甚至会休克死亡。

“一些病患本来就有较高的遗传风险,即便没有遗传风险,久坐或住院也可能会引发这种情况。” 梁浩楠医生,这样描述。

无独有偶,早在今年3月香港医院也有分析发现,部分患者康复后肺部纤维化,肺功能受损两三成。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在香港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对首批10多名出院病人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有2至3名康复者在步速较快的状态下,会出现呼吸气促,不能如常运动,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正常行动。

从患者拍片能看出,肺部呈现磨玻璃状,“治愈患者肺功能受损未至于一半,但都有二至三成”。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危害,远比我们想像得严重。

根据之前SARS的跟踪研究发现,患者后期也出现肺功能变差,肺部实变影可转归为磨玻璃影,有一些磨玻璃阴影可持续存在,但也有的磨玻璃影会逐渐消失。

专家解释,新冠肺炎患者会导致肺部纤维化,需靠药物治疗,痊愈后可能留有疤痕,疤痕组织变硬后会阻碍呼吸。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新冠肺炎患者肺炎CT显示磨玻璃状

另外,新冠肺炎患者,因为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导致免疫系统异常,身体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图源:DW

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警示,出院的人要经历“长期挣扎”。

新冠治愈对部分人来说,不可能再回到正常状态。将会留下很多后遗症:

咳嗽、胃痛、易疲劳、呼吸急促、肌肉酸痛等

除了肺功能,肾脏功能也会受严重损伤,甚至衰竭

血液凝结,引发突发脑中风、偏瘫

神经系统,头痛、幻觉、失忆

新冠病毒就像一张难以摆脱的网,在肺、肾脏、心脏、肝脏和神经系统各方面,给人类都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新冠患者康复后还需要注意

目前为止,随着疫情的好转,越来越多的患者已经出院。但愈后的患者,不再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工作和生活上会有更多要重视的问题。

对于新冠康复后的患者,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梁浩楠医生给出的几点建议:

警惕深静脉血栓阻塞造成的肺动脉栓塞,一般不容易诊断出来,就连医生有时候也会错过。

实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低,除非真的发现血块,不要擅自吃药,否则药物也会导致无法止血的风险。

康复后的前几个星期应该休息,后期可以进行少量活动,但运动强度只能是平时运动量的10%到20%,以确保肺部和身体能够承受

轻度运动是降低风险的唯一途径,无论在家或是医院,病患都应该尽量多起身活动,行动不便者,可考虑穿弹力袜或服用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永远留在了过去,也有很多人顽强走出来,但生活永远回不到过去了。

希望我们更珍惜当下健康的生活,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距离,时刻保护自己!

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新加坡41岁中国客工新冠病逝后,带来的警示
上一篇新闻

解封后,新加坡有“一对情侣”在马路上没戴口罩,公然拥抱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复工后,这个东西被疯抢,可取代口罩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