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有诗,温帅为侠——温瑞安的诗《山河录》有感
山河有诗,温帅为侠——温瑞安的诗《山河录》有感
作者:不可译
引子:笔者甚至残酷的认为,《山河录》十首之前、甚至之后的诗作都是为了《山河录》的存在而存在着。——林邀德
1、长安:不变的唐朝
长安城,诗歌之城,永恒之都。
如果说巴黎是流动的圣节,罗马是世界的中心,那么,长安就是神秘而古老的东方一个不可磨灭的见证。
长安也是一座属于青年人,有着和所有少年一样飞扬的心的辉煌都市。
懵懂地经过二周秦汉幽暗深邃的童年,艰难地泅渡魏晋北朝崎岖苦闷的青春期,终于到了绽放如夏花的唐代。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古之舞者……那一场舞后
书生便输去了长安”
一九七五年七月,后来的新派武侠巨子,年仅二十一的青年诗人温瑞安,用这样一个开头,写下了也许足以代表他诗歌创作生涯的最高成就的组诗“,山河录”十首的第一首,“长安”。
但是,少年,也会变成游子。
长安,也会变成一座和心一起荒芜的边城。
“边城在哪里?”
“在天涯。”
“天涯远不远?”
“不远,因为人已经在天涯。”
年青的诗人来自有奇异的热带风情的马来西亚,之后面对的是他传奇而毁誉参半的人生。
也将终生作为一个游子,在江湖中老去。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雅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2、江南,流光容易把人抛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长安豪放,如唐诗;江南婉约,如宋词。
长安泼墨大写意,江南留白题小诗。
假如盛唐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书生,北宋就是一位美丽而略带忧伤的少女。
“江南”是这一组诗里唯一有副标题的一首情诗。
——“给小娥”。
峨眉的峨,赖笑娥、桑小娥的娥,向火飞蛾的蛾。。。
3、长江,日日思君不见君
第三首“长江”,写对爱人绵长的念想,九十余行,不分节,一气贯注。
此诗结构简明,第一部分:“要是风呢?”描写外部的景象。
第二部分:“要是灯呢?”渲染室内的气氛。
第三部分:“要是心呢?”写爱情的感觉。
第四部分:“要是那烟呢?”表达对人类脆弱的感情的一种忧虑。
以上属于第一大段。
第五部分:“要是情呢?”又包含“但是舟呢?”“但是水呢?”两小部分,呼应“长江”的主题,为爱人写照,堪称全篇的重中之重。
第六部分:“要是你呢?”接着写少女的情怀。
第七部分“要是受伤呢?”至末句“要是………”结束,全诗意义和情感的升华,结尾杳渺悠扬,深得乐理。
爱情是文学颠扑不破的主题,青年温氏的这首“长江”,与古人相比,究竟如何呢?勿须楼主多言,读诗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吧。
4.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要想读懂温瑞安,不可不读温瑞安的诗。
要想读懂温瑞安的诗,就不能不提起温瑞安在九〇年《楚汉》诗集自序中说过的一句话——
“我提早把我的一生都写在诗里了,剩下的似乎没什么可作,只有应验和兑现而已。”
“长江”这首诗,其实到“都是最勤写诗时”,言意皆尽,本来早可收尾,诗人偏偏要问个究竟:“但我要到什么时候才不写呢?”(你什么时候不写,我怎么知道啊大哥?)
接着就有奇怪的东西出现:
“好像说那受伤,陌生的隐瞒
当最疼你和你最疼的人要击杀你 ”
这是对后来在他的生活与作品中不断复现的“背弃”主题的神秘预言么?
没人知道。
如果那句话没错的话,那么“黄河”这首诗,实际上完全可以看成是温氏平生的夫子自道了。
“我的歌
是一道静静的水流穿出幽谷
本是悠闲,而后激越。”
恰似黄河,初亦不过约古宗列渠的涓涓细流,纵使波澜不惊地汇入星宿海时,人又安能想见其下龙门,破壶口,山飞海立,喑呜叱吒的雄姿!
说到此,忽然想到一个人。
他出生的时候,母亲看到湖边的大海,海面上是朗朗星空。
六岁时,他辗转随母亲到了新加坡,开始学习音乐。
三十一岁从巴黎回来,三十五岁时,他在延安,黄河流过的地方,谱出了一首著名的交响曲。
“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我是黄河我是黄河
我的悲伤是千万人的悲伤
我的歌是千万人的歌”
虽然萧条异代,但这位同样是南洋子弟的冼星海,想来温瑞安大概不会不知道他吧。
当年,《山河录》也成为温氏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的理由之一。
如今,陵谷茫茫,市朝耕桑,这”锦绣的神州“,却由谁来白头相守呢?
“一气呵成而泻千里
我的歌不尽
上可以九万里而不止
下可以……“
好一条浩浩荡荡的黄河哟!
5、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此诗五十二行,篇幅不长而文辞清新流丽,宛如伊人远山含黛的双眉,临去秋波的一顾。
前六行为一节,“怀念那怀念的心情”。
第七至二十一行为一节,“那感动动感了满怀的情怀”。
怀念,像白雪的寂寞,感动,若春水的柔和。
第二十二至三十七行为一节,从“在金顶上你缁衣而去”到“长剑在峨嵋上斩绝”!
峨眉山和武侠文学的渊源,可谓一言难尽啊。
峨眉,不仅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也是郭襄姑娘的埋骨之地。
是“唐门”云雾缭绕的禁域,也是还珠楼主笔下,华丽得吓掉人眼珠的蜀山……
第三十八至五十二行,最后一节,“缓缓缓缓,像古之伤心人”。
6、崆峒西极过昆仑
“写着时天地忽然全黑”,这一行,为本首诗的转折。
“昆仑”这一首,也正当“山河录”全篇的转换之时:纯文学的诗歌,渐渐变化为武侠文学的诗歌。
随着人的年龄、阅历的增长,难免会遭遇种种变故,这些变故,或许将深刻地改变一个人。
小至个人,大到国家和民族,此理也是相通的。
一百多年前,那些为了救亡图存而殒身不恤的仁人志士们,比我们更明白这种道理。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所以,理解了这句诗(“去留肝胆”)的背景,也就理解了“昆仑”一诗的核心。
转折——
温氏人生的转折,为一九八〇年在台湾的囹圄之灾。
灾难既能造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转捩——
他不再写诗,写起了武侠;由《神州奇侠》至《逆水寒》,卓然名家;从《刀丛里的诗》到《说英雄谁是英雄》,自成一派;其间甘苦,旁人岂能尽知?用他的话说,大概正所谓“得之我命,失之我幸”了罢。
转机——
至于要从温派武侠作品里挑出一部,作为他一生作品的分界点,我个人的观点,应该是那本喜欢的人赞之为超凡跻圣,讨厌的人贬之为走火入魔的大作,于八十年代末期写成的《少年冷血》。
福兮?祸兮?对兮?错兮?
峰回复路转,万物自推移!
7、尾声,符号与边疆
山河录的最后四首,”武当““少林”,“蒙古”“西藏”,联系比前面几首更加紧密,有一气呵成的感觉。看其写作时间,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武当““少林”“蒙古”,十二月二日,山河录十首终篇。“西藏”一诗,已相当于把全”录“的旨意重述一回,笔者的这则评论,也就不再多言,点到为止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