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特别的美食广场,新加坡「厨尊」广场帮助数百名弱势者就业
新加坡有一座与众不同的美食广场,在这里不仅汇集了餐点佳肴,还同时提供老人陪伴、弱势培力等解方。超过 300位身心障碍、受暴者与更生人,在此找到工作;超过 3 万名高龄长者,每天在此享用午餐、彼此陪伴。
这是新加坡社会企业「Project Dignity」旗下的「厨尊」(Dignity Kitchen),揉和职能培训、老人供餐,为社会中的弱势者开启生活新契机。
厨尊揉和职能培训、老人供餐,为社会中的弱势者开启生活新契机
发掘社会中被隐匿的弱势,「厨尊」以小吃贩卖作为培力破口
Project Dignity 创办人许承俊表示,走在新加坡街道上,很难看见流浪汉或身心障碍者,在菁英主义的社会中,弱势者只得游走社会边缘、甚至隐匿在缝隙之中。万事万物皆有裂缝,而那也是让光进入的契机——时任饮食业顾问的许承俊,眼见身心障碍者求职无门,便决定以最亲民的小吃作为让光进入的破口,一座广纳各式需求的美食广场便在脑海中萌芽。
许承俊脑海中蓝图在 2010 年化为实体,厨尊成了新加坡第一座由身心障碍者经营的美食广场,也是新加坡第一个专为弱势者量身打造的小贩培训中心。行动不便的、失聪的、双重人格的、患小儿麻痹的还有受暴者及更生人......,这些原本隐身于社会边缘的人们纷纷来到厨尊。
面对不同需求者,厨尊尽其所能地敞开大门、响应需求。在软件面,厨尊开设培训课程、设计职务,培力弱势者独立作业;在硬件面,他们则改良小吃摊设备,如可单手煮面的机具等,方便不同需求者作业。
「我们培训弱势者,除了授以技能也要提供工作机会,更重要的是协助他们重返社会。」许承俊说道。
创业初期,徐承俊表示,培训身障者固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更大的挑战的是改变大众的看法。当时,社会企业的概念尚未普及,民众对于身心障碍者经营的摊位存疑,甚至有上门的顾客问道「我会不会因为吃了这些食物而死亡」。
对此,许承俊说「耐心」是最佳的解方,只能专注于使命,慢慢地建立大众信任。一年之内,美食广场由 3 个摊位扩张到 14 个摊位,也有了不少企业与民众开始投入资金,支持厨尊营运。厨尊以赞助资金发展老人供餐服务,在每日中午邀请疗养院的长者来到美食广场共享午餐、彼此交流陪伴。
服务范围扩及医院,「Dignity Mama」为病患家庭带来工作机会
虽渐渐获得大众信任与企业赞助,厨尊的营运状况仍面临亏损压力,许承俊脑袋一转,开始发展其他计划,一方面扩大服务范围、另一方面则增加更多元的收入管道。
其中一项计划是「Dignity Mama」,在医院中设置二手书与二手物品贩卖铺,由长期需就医的年轻病患与担任照顾者的妈妈共同经营。这个点子主要是为了让这群年轻病患能培养经营、销售等企业家技能,也让长时间担任照顾者而离开职场的妈妈们,得以获得工作机会、拥有稍微喘息的空间。目前,Dignity Mama 已开设 3 间店面、协助 25 人就业。
Dignity Mama 在医院中设置二手书与二手物品贩卖铺,由长期需就医的年轻病患与担任照顾者的妈妈共同经营
累积培训人数逾 700 名,Project Dignity 盼持续扩大影响力
2015 年,Project Dignity 获颁新加坡第一个社会企业奖——「总统挑战社会企业奖」,有许多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因此渐渐打开 Project Dignity 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新加坡民众开始认识并支持他们。
回首将近 10 年的社企创业历程,许承俊分享,要成立社会企业、解决社会问题,有 5 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以「热忱」的心,去面对服务的对象、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并找到解方;二是投资「时间」,要具备耐心、投资心力去解决问题;三是「知识」,必须谦虚、持续学习;接着是「资金」,找到商业模式,让企业永续经营;最后是「健康」,在心理与身体层面保有健康,是创业家经营企业、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根本。
如今,Project Dignity 已累积培训人数超过 700 人、创造无数个就业机会,协助曾经游走于社会边缘者找到尊严与归属。而目前 Project Dignity 旗下共有 64 个员工,其中 40 名为身心障碍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