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2日 星期六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小李,一位刚满20岁的帅帅的男生,研究生入学仅仅一周,竟然从24层高楼跳下自杀。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大家震惊之余,未免疑惑,为何一直阳光帅气的小李,会突然自杀呢?


我想起了一部名为《未来学校》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也有过类似的报道:


2016年5月的某个早晨,一个11岁的新加坡男孩,从自己17楼的家中坠落身亡。


死因,是自杀。


而就在事发一年以前,又有27名十几岁的新加坡小学生,结伴在某个小岛上自杀。


这些让人唏嘘的悲惨事件,折射出的是新加坡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自杀率——仅在2015年,自杀率就升高了50%。每年,还有三千名无助的孩子会拨通自杀防治专线SOS。

加缪曾经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件“严肃的事”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

自杀者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但自杀者的行为也敲醒了人们关注心理健康的警钟!


自杀,已成为年轻人排名前三的致死原因!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80万人死于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


自杀成为全球15~29岁年龄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0~14岁年龄人群中第三位的致死原因。自杀,已成为年轻人排名前三的致死原因!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格外的关注与思考,究竟因为什么,让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条不归路?


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来尽力挽救他们鲜活的生命?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唤起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积极预防自杀,是我们的责任,亦是医者仁心。


自杀原因分析


自杀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学者们对其分类有不同的看法。


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分类为“完全性自杀(CS)、自杀企图(SA)、自杀观念(SI)“。Bowsell(1963)把自杀分为“自杀姿态、矛盾的自杀企图、严重的自杀企图、完全性自杀“。


迪尔凯姆对自杀的定义是:自杀, 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预期的死亡结果的情形。


那是什么导致自杀,又是什么导致青少年在现今社会如此频繁的自杀呢?


行为者的心态至关重要。


想自杀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独,认为谁也理解不了自己,这也帮不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想以死来解脱困境。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但实际上,想自杀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时渴望获得帮助。具体的讲自杀者的心理状态表现出如下特征:

矛盾心态

死亡对自杀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现实生活中许多有形无形的困难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决和满足。


但死亡毕竟是可怕的,自杀者一面想解脱,一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对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是不能忍受的,无论这现实有多么可怕。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偏差认知


企图自杀者的知觉常因情绪影响而变得歪曲。表现为“绝对化“或“概括化“或两者交替。


绝对化是指对任何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注定失败“、“周围的人肯定不喜欢我“。


“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常使人过分偏注某项困难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决方法。比如“我考试作弊,我爸爸一定不会饶恕我,永远不再爱我“。“我有缺陷,别人都瞧不起我“,从而自暴自弃,自责自怨,自伤自毁。   


这可以说是对自己形成了消极的偏见,这种认知偏差多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心理因素。


他们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从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选择这种解脱的方式—自杀。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冲动行为


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冲动行为,一想到死马上就采取行动。


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危机状态缺乏冷静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认定没办法了,只有死路一条,思考变得极其狭隘。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对行为本身会造成的后果缺乏认知。

关系失调

自杀者大多性格内向、孤僻、自我中心,难以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当缺乏家庭的温暖和爱护,缺乏朋友师长的支持与鼓励时,常常感到访径无助,最后变得越来越独,进入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失去自我价值感。


产生世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我对其他人也没有什么价值,没人会在乎我,关心我”的思想。


阳光帅气的20岁男生,为何结束自己?这些因素要了解


死亡概念模糊


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


因此对自杀的后果没有充分估计。这也是缺乏基本生活知识和大众娱乐传媒的失真宣传有关。


我们开篇提到的20岁的研究生小李,据悉可能是因为感情受挫。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认知偏差造成的自杀事件。


如果因为一次情感受挫,或者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矛盾等原因冲动自杀,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他们对带给亲人的痛苦熟视无睹,是不值得被同情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权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将痛苦留给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选择以自杀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太过自私的行为。

当然,如果确实因为罹患重疾无法治愈,且经受着无以言状、无法缓解的痛苦,那么选择体面的自杀,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上一篇新闻

西哈努克港,夕阳下的狂欢

下一篇新闻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也可以如此浪漫~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