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2日 星期三

港、新市井民俗趣谈

笔者早年在新加坡、香港两地待过一阵子,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颇有感触。

新加坡(别名星岛、星洲、狮城)和香港都被英国统治过,两个城市背景相近,面积人口相当。都是发达的经济体,摩天高楼林立;都是沿海城市,航运贸易金融发达;都是城市社会,新加坡是一城即一国,香港是在“一国两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都接受过外来文化影响,新加坡在1819年成为英国殖民港到1963年脱英,144年殖民统治。香港(香港岛)在1842年被清政府割让到1997年收回,155年殖民统治。两个在世界舞台上闪烁着耀眼光芒的城市。

多年来各自发展,就像在不同家庭长大的兄弟,各自较劲,却又互相扶持,既疏远亦亲近。两地词汇也不尽相同,新加坡的“五脚基”,香港叫“骑楼底”;香港的“杂差”(便衣警察),星岛叫“暗牌”,有时看到对方的名词,每个字都认识,但对其中意思,似懂非懂,很是有趣。

港、新市井民俗趣谈

吃西餐后通常会喝咖啡或茶,港人多选奶茶,狮城人偏爱咖啡。很久以前,如果托人帮忙办事,会附上一些金钱做酬劳,港人称作“茶钱”,坡人则叫“咖啡镭”,引证了两地对饮料的不同爱好。

不论茶或咖啡,不嗜甜的人多喜欢加淡奶,淡奶拗口难读,新加坡人叫它作“C”,因为常见牌子(Carnation)第一个字母是C。港人看到同样牌子的罐上印有康乃馨花,便叫淡奶作“花奶”,同工异曲,民间智慧,轻视不得。

以前市民文化不高,很多地名都是随口乱叫,难免粗俗,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两地当局便对这些进行雅化,香港有个地方叫“吊颈岭”, 粗鄙不祥,后来改为“调景岭”, 一音之转,顺耳又高雅。还有一个地方叫“咸田”,改称“蓝田”,用典巧妙,格调得以提升。新加坡也有相似情况,重镇“红毛桥”,改名“宏茂桥”,文雅多了,还有“白沙匏(páo)”,改为“白沙浮”,后来更改成“武吉士”,点铁成金。

港、新市井民俗趣谈

街道译名也是饶有趣味,香港多译意而新加坡多译音,有时同一条英文街名,两地叫起来却是南辕北辙,狮城的奎因街,香港叫皇后街;香港的庙街,星岛却翻译成登婆街。大凡有Queen字的,香港大都译作“皇后”(皇后大道中,皇后像广场),新加坡则翻译为“女皇”(女皇大道,女皇镇),从历史角度来看,新加坡译得比较高明。

在香港,仍然可以看到电车,因为受限于轨道的关系,行动并不灵活,只要有一点小意外,一大串电车动弹不得,而且行车缓慢,赶时间的人是不会考虑的,但它的优点是价格便宜,给平民大众多一样选择,所以多年来并没有被淘汰,反而成了一项旅游特色。在新加坡,相信很少人能亲眼见过有轨电车,只在网上的老旧明信片出现过,1927年被无轨电车所替代,无轨电车则在1962年被巴士淘汰。

香港既是国际大都会,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饮食文化和都市生活,深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喜爱。香港的艺坛发展蓬勃,加上全年均有各类国际及本地大型活动在本港多个世界顶尖活动场地轮流上演,让你获得源源不断的娱乐和灵感。从繁华闹市走进恬静林间,仅是咫尺之遥,你可以轻松进行远足、水上活动或户外活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港、新市井民俗趣谈

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留下了丰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 中华文化精髓也深深影响着新加坡独特的生活型态。如农历新年、清明节,景泰蓝、瓷器和书法等传统文化艺术,还有风行于华人文化的风水之说,也可反映在新加坡的多项建筑设计里。马来人,以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使新加坡更为多彩多姿。马来人受到早期阿拉伯商旅的影响,改信伊斯兰教,最为人称道的民族特性是坚强和团结,乐于助人的心胸和对宗教信仰与传统的坚定不移。

新加坡和香港,同列亚洲四小龙,有合作有竞争,但愿百尺竿头, 一同进步。

  • 《难忘狮城》
  • 逍遥天海靖尘埃,暮雨椰风入故怀。
  • 异代新说人去后,浮洲静对浪飞来。
  • 雷惊电烈弗迷麓,云动花香未隐宅。
  • 四顾苍茫期禹画,纷纭独上望星台。
上一篇新闻

2021年贵州28个县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 12个县实现零突破

下一篇新闻

鱼尾狮去洗澡了?没关系!这儿依然呈现了一个多彩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