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能力过硬、责任过硬、信念过硬、业务过硬,以“四个过硬”努力将自己锻造成为新时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吴思志,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基层文化宣传能人,茂名市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广东省职工艺术家(民间艺术类),茂名市、高州市两级专家库成员,茂名市文艺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继今年初其创新工作室

高州市潘州画院被评为

茂名市总工会劳模工匠工作室后,

日前他本人又喜获

“好心茂名·十大最美工匠”美誉。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丽云 摄

接受茂名日报记者采访前夕,

吴思志刚刚结束广东省文化厅

在东莞举办的非遗管理员培训班学习,

连夜乘车赶回高州。

解读这一位“最美工匠”,

让我们看到了他

对于民间艺术的坚守之美、

传承之美与信仰之美。

以工匠之精良,独创版画技法

改革开放之初,吴思志开始俯首潜身于高州木刻画的创作,至今历经40年的艺术实践,在传承技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吴思志告诉记者,在传统的高州木刻画雕刻技术上,他既保留了师传,又大胆创新,独创了木刻画“粒点刀法”、“拼板套色法”和“背拓着色法”,并在2014年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刻画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吴思志正在向记者讲述版画的创作思路。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昊 摄

与传统民间艺人不同,吴思志绝不枯守独坐,而是非常注重传承方式与时俱进。

●他经常参与各级文化部门的文化交流活动,曾代表我市参加第八、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非遗展示并获奖。

●他还注重与外界交流取经,每逢有专家学者到当地调研,他都乐此不疲地与对方探讨切磋,使自己的木刻画技法和水平取得长足突破。

●此外,主动外出交流也是他身体力行的艺术践行,譬如,他结合省文化厅“传承人对话·广东篇”系列活动,推进《茂名市省级非遗项目——高州木刻画与本地陶瓷艺术对话活动方案》,对促进我市非遗传承和传统艺术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诚然,传统艺术的传承,需要艺术家不断赋予时代的活力。吴思志带着深刻透彻的体悟,致力拓展非遗传承格局,将独树一帜的高州木刻画作品作为对外交流的文化名片。

2017年,我市参加央视举办的《魅力中国城》节目竞演中,高州木刻画作为茂名城市名片最核心的文化旅游资源摄制,他的作品《荔枝丰收图》作为我市文化礼品赠予对手城市十堰。多年以来,吴思志呕心沥血创作的高州木刻画,被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文化部门选送到美国、韩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文化交流的作品达50多件。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吴思志雕木刻画工作照

吴思志深情地对记者说,高州木刻画有着1200多年的历史,而根据族谱记载,他是唐朝画圣吴道子第57代后人,艺术生涯中继承和浸淫了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特殊技法,而他的创作格外关注红色题材,则是秉承了父辈的“红色基因”。他介绍,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经常听父亲讲革命故事,对红色题材有着天然的深厚感情,他的《军魂》《军帽》及至《冼夫人》系列题材的创作,都带有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深切情感。

以工匠之赤诚,锻造非遗精品

在吴思志工作室,记者看到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木刻画《军魂》,这幅以米点法创作的作品,从传统刀法基础上演变而来,紧抿而干渴的嘴唇、犀利且坚定的眼神、疲倦但坚毅的脸庞,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当年中国红军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英雄形象。

这幅被誉为“全国第一大红军头像”的佳作,2005年获得广东省军事题材“军民鱼水情”画展一等奖,同年还参加全国军事题材美展,后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深圳观澜美术馆、东莞莞城美术馆、汕头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并列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多间高等院校的美术教材。2007年10月,该作品荣获省双拥办主办的广东省“岭南杯”创作一等奖;2016年12月再获第六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中国好版权”银奖。

吴思志指着一块1米多长的木刻画板告诉记者,这是《永乐自尊卷》的第一版,刚刚完工,耗时1年多,全卷共有360多个人物造型,20多米长,左侧青龙君寓意中国人才辈出、国泰民安,右侧白虎君寓意自古以来国人的尊严,彰显了龙的传人精神,体现出中国独特的道家传统文化。“由于用眼过度,刻完第一版时,眼睛已经发炎红肿。等全卷完成,可以申报吉尼斯纪录。”吴思志的话语中,尽是苦乐共尝的意味。

在高州木刻画这一个艺术领域,吴思志就这样用其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锻造出大量弥足珍贵的传世精品。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天皇送子神仙卷》(局部)。2013年获国家文化部“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丽云 摄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思志独具匠心,取得卓著的成绩。多年来,他创作木刻画作品达1000多件,业绩载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华现代教育》《中国当代画家》等大型辞书,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一、四、七、九频道,广东电视珠江台,南方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台湾电视台,新加坡电视台,美国中文网等国内外电视台和网站专题播放。

以工匠之担当,抢救民族根魂

吴思志慎思笃行,他时刻牢记自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使命和职责,经常走访老艺人,挖掘有价值的木刻画板及作品,收集带回传承基地,进一步整理和存档。现今,已抢救到唐朝、明朝以来的高州木刻画板。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昭君出塞。吴思志作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吴思志积极履行抢救民族历史遗产职责,保护工作获得文化界广泛认同。在高州市佛子岭景区旧庙新建过程中,维护了清朝“墙壁”不被拆除,此外还抢救了高州市根子镇浮山岭景区冼太庙明朝牌匾、马贵镇石门景区刘三太庙清朝牌匾,并向高州市政府提议保护清朝高州孔庙遗址等。

抢救与保护历史文物的过程,不乏传奇故事。吴思志向记者介绍,去年农历12月24日,他到高州长坡镇雷垌村参加纪念冼夫人的“姑婆诞”活动,发现当地冼氏宗祠一根“百鸟归巢”的横梁被割断,用作新建副屋的横梁,马上吩咐镇村领导对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加以保护。他随后从村民口中得知,由于当地人缺乏保护意识,几天前,冼太庙旧有的凳子和牌匾被烧掉了,还剩下一张凳子,他当即叫人保护起来;其中一个“冼太回娘家”祭祀活动中专门用来放置冼夫人衣物的竹笠,因为火烧不掉,村民拿到附近河里,让它随河水流走。他听到这里急了,叫人去沿河寻找并带回保护。

「点赞茂名最美工匠」吴思志:雕刻千年时光,坚守民间艺术之美!

锦上添花。吴思志作品

在抢救和保护历史文物的同时,吴思志乐于参加文化志愿服务。

一是帮助高州一中成功策划申报教育部中国传统文化高州木刻画特色学校。

二是组织开展“非遗文化重传承,特色文化进校园、到社区”活动,被多家中小学校聘请为高州木刻画校外辅导老师。

三是组织开展高州木刻画夏令营活动。四是组织开展文化扶贫、志愿献爱心系列活动,彰显文化扶贫作用。

眼下,吴思志正在积极响应广东省委宣传部要求,进行高州木刻画《今日广东》系列的专题创作,目前已经完成荔枝、龙眼、香蕉三幅绿色农业题材的创作。与此同时,他用高州木刻画创作“好心湖”等十幅作品,让“好心茂名”精神内核凭借传统文化的承载,愈加散发出朴素而迷人的光芒。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小瑛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詹翔闵

初审:柯柱基

终审:黄策

上一篇新闻

HISFF x 雕刻时光 / 关于梦和远方

下一篇新闻

「高手在民间」磐石陈阳:雕刻收藏齐发展 平凡执着见情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