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与仙女——澄海莲上“印尼华侨村”的民国招待所
飞马与仙女
——澄海莲上“印尼华侨村”的民国招待所
历史建筑摄影系列13
文/陈斯楷(毛毛呗,凯文与小老虎)
图/方立峰(除注明来源外)
“东壁”1919年前后由南徽印尼李氏华侨出资兴建,为华侨返乡提供免费住宿服务,也作为归侨闲间使用。其建筑风格受到侨居地印尼的影响,配套有花园与管理处。陈斯楷摄
华侨之家以星宿命名
澄海莲上南徽村深处有一座隐秘的花园,人迹罕至,空气清芬,三十多种植物错落有致点缀其间。花园里的小屋被赏花老人们用作闲间。(关于闲间:澄海莲下民国Live House:最洋气乡村俱乐部的中式灵魂)
李长展老人用三十年时间打理的花园。民国莲池养了锦鲤,照壁上的红日是文革产物。
这是一落一厅四房的“锁头厝”,檐下有简化的木构和石雕,大厅为平顶,房间为抬梁式。格扇门与窗户安装玻璃,主色调是近代侨乡常见的南洋蓝。天井(花园)连接一条火巷、一座更楼,总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厝内大厅是典型的闲间陈设,而房间的旧式“眠床”却暗示着:这并不仅仅是闲间。
前廊穿斗、花鸟石雕与饮马图。
菠萝格玻璃扇门,门板画作落款“癸巳年画”,建国后作为侨联小组用地时修缮所画。
房间内民国原装眠床。
原来,民国年间,这处名为“东壁”的建筑,是南徽村的华侨招待所。
东壁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壁宿,因在天门之东,又称东壁,包括“飞马”与“仙女”二星。《晋书·天文志》有:“东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图书之秘府也。”唐代诗人张说有“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之句,南徽村以诗为据,把后来所建的一处闲间叫做“西园”。
大门匾额。楹联(李石忠2018年撰):东府图书珍且贵,壁园兰蕙美而香。
陈焕章(又名陈秉元,1922年当选饶平县首任县长)题写的巷门匾额,“壁”字有增笔。陈斯楷摄
东壁由南徽“北李”印尼华侨所建,聘请族人李建勳担任管家(服务员),为返乡探亲的华侨提供住宿服务,费用由印尼侨人乡会支付,平时则作为归侨休闲娱乐的闲间,体现了亲切的人文主义关怀。以东壁为名,建造者希望将之打造成一座有文化内涵的、书斋式的华侨之家。
南徽原本分为北李、北朱两乡,1943年,两乡合并,取李氏先祖“南沙公”与朱氏先祖“徽国公”而得名“南徽”。今天位于南徽村腹地的东壁,1919年前后动工时,正处于两乡交界的边缘,这就解释了更楼的存在:它既是招待所的“管理处”,也是观察全乡出入动态的瞭望台。
角花掩映的小更楼,也是管家的住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卷入战火,东南亚国家未受战事波及,当地华侨的工商业经营长足发展。战争结束后,出现了华侨富商回国投资房地产的热潮,许多侨居在这时候建成,“新村”“新乡”成片出现。在北李乡,旅居印尼的李武平与李培甘父子、族亲李源勳创建了“李厝新乡”,改善乡亲的居住条件。李氏父子也是东壁的主要出资人。
北李在海外的聚居地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李厝新乡在1922年的“八二风灾”中被毁,没有存世图片可供研究,但在东壁,可以从细节中感受到侨居地建筑风格的影响:其门肚装饰了彩色南洋水洗石板;屋顶天花的中心与四角彩塑花鸟,色彩浓艳奔放,独具热带岛屿气息;巷门两侧的光塔式圆柱借鉴了伊斯兰宗教建筑入口的样式,这样的柱门,也出现在南徽村西畔直巷6号的李培甘故居“思可之室”。
花鸟彩塑浓郁明丽(吊灯为现代安装)。
东壁巷门(上)与李培甘故居巷门(下),李氏故居的样式更接近印尼风格。图二陈斯楷摄
南徽李氏印尼创业史
《潮州志·交通志》载:“元时三佛齐(今印尼巨港)已有潮人足迹。”由宋元至明清,潮人因贸易、避乱、务工等原因居留印尼,尤其是荷兰殖民者占领印尼后亟需大量劳动力进行开发、清政府东南海防松弛这段时间,潮人私自移居印尼者更多。1860年汕头开埠更起到促进作用。19世纪中后期,已经有潮剧戏班前往印尼演出。在棉兰、南苏门答腊和西加里曼丹的潮人社区,粿品、杂咸、卤味、工夫茶是日常饮食,居民拜伯公老爷,潮语为通用语言,如粿条[kwetiau]、豆芽[tauge]的发音与故土别无二致。
光绪十四年(1888年),苏门答腊日里种植园主联合会在汕头设立“源兴行”(元兴洋行),定点招募华工,荷兰取代英国成为购买契约华工的最大主顾。就在这个时期,北李乡人李武平因家境贫寒,被招募来到印尼种橡胶。
位于元兴巷6号的元兴洋行旧址。陈斯楷摄
潮人进入印尼社会,开始多从事垦荒、种植业,也有从事渔业、零售业,经营工业、手工业和饮食业的。一些小商贩经过苦心经营转型为商人,开拓出一番事业,成为一方富豪。李武平的创业故事也是如此。
1900年,李武平在种植园的三年合同已经期满,他来到三宝垄开设了一家五金店。选择三宝垄,是因为这里有同乡李裕仁开辟的五金市场,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就曾在他的“裕合”五金公司工作过。
凭借潮人的勤奋好学与经商天赋,李武平创立了“成合公司”。他聘请族人李源勳担任经理,李武平的儿子李培甘也来到印尼协助父亲经营,公司从零售店转型为零售批发店。据《李氏南沙家谱》记载,昔年,李武平在种植园时,曾照顾一名身患重病的德国工程师康复,从此结下友谊。一战结束后,德国工程师不忘旧恩,帮助李武平经营德国五金。李武平进一步取得德方代理权后,将“成合公司”升级为“合成五金百货商行”。
李培甘肖像。抗战期间,李培甘曾捐巨资给驻守潮汕的独九旅作为军费。李石忠供图
番客在南洋的发达,为乡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先后来到印尼打拼的北李族人创建了多家公司。代表人物有“茉莉大王”李泽恭(同时经营五金商号“同昌”),和生意遍及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各地的知名实业家李泽拱(又名李照南)。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至20世纪末,北李后裔在印尼共拥有五十余家五金商店,侨居印尼的人口与后裔比南徽本地人口的一半还多。
潮汕地区最早的侨办学校
海外华侨有着炽热的赤子情怀,事业取得成功后,不忘回报故里。近代潮汕的发展,凝结着华侨对家乡的建设与奉献。澄海地区的教育事业一向比较发达,与侨胞关心故乡教育、兴学育才分不开关系。
李培甘创办的“共济钱庄”旧址,今为莲上镇南徽卫生站。共济钱庄是澄海最早的私人钱庄之一,为侨批往来提供了方便。陈斯楷摄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李武平的倡议和支持下,李源勳和李培甘回到北李,买下宗亲的私祠修德堂,创办了侑德学堂。学堂最初是私塾,后扩大规模,办成现代全日制完全小学——有德学校(有德小学)。这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所侨办学校。
有德学校设有校董会,由李氏各辈祖祠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能是聘任校长与老师、筹措办学经费,经费来自祖祠分摊、印尼商号筹款和海外华侨捐资。有了较好的经费保障,学校免收全部学费,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教师的薪水比其他学校高出10%-20%(以稻谷计算),聘得许多优秀师资。这样的条件,连外乡子弟,如溪南、东里、塗城等地的学生,也慕名前来就读。
有德学校第一届毕业生1923年回国期间合照。图片来源《有德学校百年芳菲》
李武平等人创办有德学校的设想,是为家乡、也为成合公司等海外商号培育人才。有德学校的学生勤奋好学、力求上进,在当时澄海县举办的多项比赛中都获得好名次。毕业生中的优秀者,直接被挑选到海外公司任职,好比“校园直招”。这些员工每月的工资提成,直接寄回有德学校补充办学经费,以此回报母校。
抗日战争时期,有德学校一度增办高级预科学习班。热血青年献身于国,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校友李平、李泽葵和革命前辈陈维勤、杨君勉、郑松涛等,以学校为枢纽,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发展青年参加青抗会、妇救会、读书会等抗日组织,成立了学生党支部。1939年2月,在李平主持下,中共潮、澄、饶中心县委扩大会议在有德学校召开。会议是潮汕地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转折点。
潮汕中心县委扩大会议旧址,吴南生题。原为有德小学会客室,1939-1940年作为潮汕中心县委办公地点。陈斯楷摄
岁月沧桑,学校几度兴废。1984年,老校友李泽拱(李照南)带头出资,发动华侨捐资,重建有德学校,多次完善设备设置。陈列在学校图书馆“照南堂”中的校史展览,与东壁“爱国爱乡兴才育学”的奖状墙,拼成南徽村的近代史画卷。时光倒流一个世纪,创办者已经将它们的名字组合得恰恰好:东壁——有德,饱含着海外侨胞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那正是对故乡与祖国的一往情深。
有德学校现貌。图二松树下为李平同志骨灰分葬处。陈斯楷摄
“奖给热心捐建澄海县莲上镇有德小学学校”的李泽拱先生、李熙南先生、李霸南先生、李琼英先生之奖状。
来源: 哈烧茶书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