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杨峻: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潮中,长沙在哪里?

杨峻: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潮中,长沙在哪里?

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影响力越发深广。“变局+机遇”,中国城市的竞争与分化正在形成,城市体系面临重塑。长沙,作为湖南省会和首位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如何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找准位置、走在前列,对长沙和湖南的发展至关重要。

没有人遗忘她荣光的过去。

长沙,“山、水、洲、城”,是一座经三千年历史地名、城址不变的城市,第一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长沙国曾是西汉开国七大诸侯国之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成为中国文化人的重要图腾;时称“超一流”的长沙时务学堂左右半部中国近代史;长沙会战是二次世界大战时中国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一次中日会战,极大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成败。

这座城市孕育和走出了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伟人群体,执时代之牛耳,开风气之先河,深刻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

也没有人忽视她傲娇的今天。

近年来,长沙致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相继出台“工业30条”“人才新政22条”“1+4”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等战略,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岳麓互联网峰会、智能网联汽车抢占制高点。2017年,长沙GDP总量10535.51亿元,进入全国14个“万亿俱乐部”之一,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3位、省会城市第6位,经济总量首度居全国第十位,人均GDP、人均社会消费指数和上市公司总数排名中部省会城市第一,经济活跃度领跑中部。

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湘江新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宽带中国”长株潭示范城市群等一系列“国家级名片”相继落地长沙,凸显了长沙在国家经济社会战略布局的重要地位。

连续十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获批2017年“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成功获评“东亚文化之都”“国际美食之都”、中国首个“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作为广电、出版、动漫“湘军”的大本营蜚声海内外,坡子街的美食、解放路的酒吧、橘子洲的焰火引人瞩目,这座城市具备了鲜明的“国际范”“幸福感”“宜居度”。

杨峻: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潮中,长沙在哪里?

烈士公园。长沙连续九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新生代英国人类学家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帕金认为,一座超级城市的影响力甚至大过国家。今天,城市的光芒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城市的竞争前所未有的跌宕起伏。

每一个志向远大的城市都怀着忧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成都、杭州、武汉、南京等城市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这种愿景。长沙也不例外。

2017年,住建部联合多个部委推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新版《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引发了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而国家层面先后在不同途径确定了8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

搜狐财经在一篇名为《这十年,成功与失败的城市》中,列举了过去十年中国最成功的5座城市,分别是腾飞的合肥、飞跃的郑州、励志的贵阳、梦幻的杭州、图腾的深圳。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普华永道发布《机遇之城2018》报告,对30座中国城市进行了排名,报告显示:杭州、武汉、南京、成都、厦门已崛起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新势力。2017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发布《1007个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7-2018》,中国排名最高的城市是深圳,排名第六位,长沙位列71位,中国城市第13位,新一线城市中排名武汉、南京、成都之后。

这些并不是简单的排名。作为中国第一个举办G20峰会的城市,今天的杭州,已不再是以诗人和画家闻名世界,而是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走在前列。从全国来看,杭州独角兽企业数量列北京、上海之后居第3位,估值仅次于北京居第2位。杭州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2018年1月,中共杭州市委制定了《关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意见》,紧接着人大表决通过了《杭州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这在全国都是第一次。

郑州是国家首个“米”字型高铁建设城市,郑州航空港是国务院批复的中国首个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是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2017年郑州机场全年货邮吞吐量突破50万吨,居全国第7位,跻身全球前50强;旅客吞吐量跃升至全国第13位,客货运规模均超过武汉、长沙,实现中部机场“双第一”。富士康、苹果代工厂、国家专利审协河南中心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国家级功能平台落户郑州,2017年郑州外贸进出口完成产值596.3亿美元,位居中部第一位,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中位列第四。

毗邻长沙的武汉, 2017年GDP13410.34亿元,比长沙多出2875亿元,稳居中部第一。从“满城挖”到成立全国首个“招才局”、实施“百万人才留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关于“大武汉复兴”的新闻从没停歇。投资1600亿的国家存储器基地、460亿元的京东方等高新产业聚集,武汉“光谷”呈现出“光一样的发展速度”,正在打造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武汉上榜企业数量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五,仅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对标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的武汉第四镇长江新城,高光地吸引着世界的关注。

在湖南卫视《歌手》节目上,赵雷一首《成都》,让人们记住这座城市的脉脉温情。事实上,更需让人记住的,是成都的快速成长。2017年,成都不仅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榜首,快速的外资增长率和世界500强落户数,使成都荣登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榜首。近年来,成都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计算机制造和物联网取得重大进展。成都蓉欧班列开行1012列,开行数量稳居中欧班列首位,占中欧班列总数的四分之一。成都甚至还开建国内最大、国际顶尖的专业足球场。“国际化”已是成都赶超东部沿海地区的最强源动力。美国《福布斯》发布“中国未来10年发展最快城市”,成都强势夺冠。国际权威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公布了2018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成都排名在国内紧随北京、上海、深圳之后。

杨峻:新一轮城市发展大潮中,长沙在哪里?

梅溪湖城市岛,全球最大的“螺旋”。相互环绕的两条螺旋上升环道,象征着城市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图/红网摄影部

长沙在哪里?国内外各大研究机构的数据或许可以表明,长沙在中国城市和世界城市的位置。

长沙在哪里?这是历史和时代之问。长沙既然能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中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也必然能在新时代中华复兴中兼容并蓄、勇立潮头。

长沙在哪里?前有标兵,标兵领先优势加大;后有追兵,追兵紧追势头迅猛。“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长沙在“大”。空间经济学认为,城市的规模与体量是一个经济中心极化与带动能力的基本体现。中共广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超级城市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以人口、产业、消费规模为标志的“大城”已经成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竞争的重要筹码。长沙,无论是作为人口、国土和经济大省湖南的省会和首位城市,还是拥有的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以及人才、科技、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都具备了建设“大长沙”的基础和底气。建设“大长沙”,应当成为今天长沙的施政纲领和宣传主题。

建设“大长沙”,首要的是将长株潭行政一体化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17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15000多亿元,人口1500多万人,超过武汉、南京、杭州、成都。作为“中国第一个自觉进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验的案例”,长株潭一体化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规划建设一体化滞缓、城市群引领作用不突出等问题逐渐显现,比如三城之间还没有高标准的城市干道。主要原因还是行政体制的制约。要在目前湘江新区的基础上,划入湘潭九华工业区、昭山示范区、株洲云龙示范区,考虑将湘阴、汩罗“两型”片区划入或实行托管,设立副省级行政区或行政管理区。改正在规划的长沙南部新城为长株潭新城,区域包括长沙天心区、雨花区、湘潭岳塘区、株洲云峰区,引入湖南奥林匹克中心等重要资源,对标雄安新区,学习郑东新区打造5.6平方公里龙湖、两江新区打造中国和亚洲最大中央公园、东莞打造松山湖科技总部等举措,打造原生态和后现代结合的世界级未来城。逐步调整行政区划,第一步与湘潭合并,再与株洲合并,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体现经济发展实力和提升湖南地位的国际化大城市,实现“大长沙”的百年梦想。

加强合纵连横,加大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特别是武汉的大开放、大合作。抓住国家鼓励城市群组团发展,形成产业、资源聚集效应的战略走向,学习成都与重庆从争锋走向合作,打造成渝国家级经济圈的经验,以长江黄金水道、武广高铁、高速公路、国道为中轴,大力提升交通、信息、市场一体化水平,推动武汉、长沙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双子星座”,打造中部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战略支撑点和国家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长沙在“新”。“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新经济的较量。”新经济已经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目前全国很多城市都在着力发展新经济: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战略,打造“中国硅谷”,成都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西安成立了新经济产业发展局和硬科技创新产业局等新机构,北京出台10个高精尖产业指导意见,武汉设立500亿元的未来光谷产业发展基金。长沙市近年来在大数据产业、新能源汽车、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重点“新经济”领域推出“(2017—2020)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认为,未来城市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呈现出强者愈强与弯道超车并存、创新动能要求城市功能快速变化、政府管理模式亟需变革三大趋势。长沙要发挥地理、资金、产业基础和商业环境等方面的禀赋优势,打造中国城市新经济发展的中心、策源地和新引擎。进一步做大做强互联网岳麓峰会,添加新经济交易元素,形成“东有乌镇,春有岳麓”互联网论坛高端品牌,同时与中国(长沙)智能制造峰会暨长沙国际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博览会相呼应互促进。加强与美国、德国、以色列、新加坡等新经济活跃区的联系与合作,在长沙设立其新经济发展基地。紧跟当前世界信息经济研究前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和共享经济,突出抓好产业链、区块链、人才链建设。加大对新事物和初创企业的接纳和包容,加快引进、培育行业领军的独角兽企业和成长性强的瞪羚企业,促成本土“黑科技”和“隐形冠军”生根发芽。抓住国家扩大开放,缩减投资负面清单,取消股比限制等新契机,主动引进一批世界性企业,形成影响力和效应力。

“惟改革者进, 惟创新者强”。要使改革创新成为长沙的新形象、新标签,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在改革创新中蓬勃体现,不断形成在全国具有原创性、突破性、标榜型的改革,以改革创新促进营商环境的大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对标国内最好水平、国际最高标准,进一步加强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开放环境、设施环境建设,维护契约、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加大各类所有制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诚信评价体系建设,突出优化法治和金融的政策体系及环境,推动长沙成为市场福地、投资洼地、开放高地。同时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大力发展加工、转口和新型贸易,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对标国际标准、沿海自贸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做法,加强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和创新,加快长沙国际化步伐。

长沙在 “长”。城市发展、区域竞合中需要引入比较优势的方法论。长沙在中国城市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是交通区位优势。“湖南通,中部通;中部通,全国通”。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科学阐述了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其实也是对长沙的最好定位。日前,李克强总理在调研湖南时强调,希望湖南当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头雁”,长沙更要当好标兵和示范。在“八横八纵”高铁时代,长沙地处京广、沪昆、厦渝高铁三条大动脉交汇处,直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四大增长极,全国性交通枢纽位置非常显现,打造新的“内陆枢纽经济”城市优势突出。长沙要发挥地方和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加快规划高铁建设,考虑将呼南高铁引入长沙西站、支持加快建设永清广高铁,放大长沙的区位和高铁枢纽优势。

2018年2月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湖南在制造业领域诞生的全国首台套产品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10强榜单中,长沙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4家企业入榜,这4家企业同时也进入全球50强。这是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强大底气,也是长沙第二产业GDP(2017 年)占比(47.4%)高于武汉(43.7)、郑州(46.5%)的重要原因。长沙要乘势而上,发挥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加强高端液压元件等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以互联网+为手段,提升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精益化程度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以开放、共享的理念,推进产业研究、精准招商和企业培育,既在全球范围内引商引人引资,又要提升工程机械本地配套率,形成产业链大格局。奋力把长沙工程机械产业打造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程机械之都”。

长沙还有科教实力之“长”。长沙拥有高等院校55所、科研机构9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9个。2016年在校研究生规模有5.55万人,大学生规模59万人,排广州、武汉、北京、南京、西安、上海之后。在中国39所985高校中,长沙占3所,与西安并列于北京上海之后,特别是国防科技大学作为唯一军队院校进入。这个“长”要紧抓不放,还要“争先进位”,推动产学研融合、军民融合集群式发展、名校名所与名城融合发展,在平台建设、机制创新、产业引领、人才类聚、成果转化等方面抢跑全国、抢占市场,同时以合作办学方式吸纳北京、上海、香港乃至海外优质大学资源,鼓励创办“西湖大学”类新型大学,外引内联智慧力量,将科教的“长沙资源”转化为“长沙优势。

长沙在“特”。青山绿水是长沙的既有优势。2007年开始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被国家发改委总结为“湖南模式”,长沙先后获评全球绿色城市、中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已经成为长沙最具特色的世界级名片。长沙要进一步打好这张名片,做足“山、水、洲、城”的文章,强力吸引人才和客商。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路径,树立“绿色GDP”理念,着力实施“绿色新政”,加快形成相应配套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同时大力培植全民绿色文化、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新方式,使每一个人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如在公共汽车按分类区域进站、乘客排队候车、居民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先行一步落实到位。

长沙是楚文明的发源地和湖湘文化的代表之地。世界文化名城论坛组委会研究认为,城市的成功除经济繁荣外,城市的世界性、文化资产、时尚氛围、创意经济以及文化领导力和文化愿景等无形特征也至关重要。必须承认,长沙城区目前还缺乏如成都太古里、宽窄巷子、武汉楚河汉街这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产品。长沙要以文化为根基、创意为灵魂、产业为支撑,像新华联打造铜官窑古镇一样大手笔、高水准、快节奏打造湘江古镇群、以曾国藩墓为核心的湘军文化园、“汉长沙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拳头文化产品,恢复并扩建天心阁和古城墙范围,主动申报世界性文化组织,举办世界性文化节日,搭建与世界文化名城开展文化交流、文创产业合作新平台,打造世界文化名城。此外,长沙 “文化湘军”虽然闻名遐迩,但与武汉、成都相比,2017服务业年首位度差距12.5个和9.4个百分点,必须大力发展文化、金融、物流、房地产、教育等第三产业,补足短板。

宜居、宜业、宜游应当成为长沙之“特”。数据表明,2005年至2015年,长沙市GDP增长460%,增速领跑全国,但房价收入比却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垫底,这在全国也是“特例”。理性、健康、稳定的房价,是长沙用“房价洼地”来形成“人才高地”的重要砝码。除了房价,建设一个蕴含人情味、舒适度和幸福感的长沙也极其重要。要把握好“精明增长”与“大方服务”、“紧凑城市”与“高位规划”的关系,在城市的舒适与包容,对标成都;城市精细管理,对标杭州;社会治理创新,对标上海;提升国际化程度,对标广州……;在“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中植入创新创造、快乐时尚、开放包容、合作守信的元素;在“一圈两场三道”外增加“四区”(文化街区、绿色社区、翡翠城区、湖山新区)的内容,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水交织,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湖湘特色的“大美长沙、机遇之城”。

(作者杨峻系政经学者、红网论道湖南智库专家)

上一篇新闻

一封来自“她宇宙”的邀请函

下一篇新闻

猿资讯-2022.3.11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