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6日 星期四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航海旅行家谢清高:十八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梅州人

导读:两百年前,当大部分中国人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时,一位来自广东嘉应州的客家青年,跟随外国商船颠簸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从事商贸运输活动。他后来将自己的海外见闻整理成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海录》,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和航海路线,被誉为清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之一。这位堪称“十八世纪的中国航海家”的名字叫做——谢清高。因为他在中国航海史上的杰出贡献,谢清高被史学家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他的《海录》也常被人们拿来与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相提并论。
  这位著名航海家的家乡位于梅州市梅县丙村镇。尽管《海录》问世至今不断重版,身为《海录》的作者,谢清高亦在中西交通史上留下美名。但作为一位在东西两条海上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客家人,他的历史贡献在家乡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日前,记者走进谢清高的家乡丙村,探寻他的家世生平,从中可见《海录》的问世,正是折射了客家人冒险漂泊、刻苦耐劳的品格,以及客家人传承文脉的精神世界。
  宋元官宦裔,生长平民家
  过去,介绍谢清高家世的内容非常简略,只称他为广东嘉应州金盘堡人,少年读书未成浮海经商遇险,被外国番船救起,从此开始传奇式的横穿南中国海、印度洋、大西洋的人生经历。
  金盘堡即是今天梅县区丙村镇的梅江西岸一带,记者经过调查,核实了谢清高的故乡在当地的程江村。程江村在历史上又名程冈乡,经当地的谢访先生协助,根据他保存的清代文人撰写的历史文献推断,谢清高的故居应是目前正在进行维修的“能安堂”。该客家围龙屋为谢氏十四世祖能臣公所建。
  据谱牒记录,谢清高的梅州始祖谢朴六,在宋末元初定居丙村,谢朴六的儿子谢天佑则是元朝的进士。谢清高是谢朴六的十八世孙,他出生于乾隆三十年(1765),距离始祖开基丙村已过去400年。
  文献《程冈谢氏人物志》和《程冈谢氏留馨集》显示,程江村谢家自明末清初以来涌现了不少人才。十三世的谢心德(兴仁)是明朝的附监生,在清兵南下时获授兵部主政一职,在随军征剿镇平油坑的地方武装时殉职;他的侄辈谢琩(能臣)是监生,考选州同知,例封儒林郎。在谢清高出生前,当地涌现了庠生以上及出仕的族人40多位,其中有文举人谢应魁、谢晋桂,武举人谢应联。
  不过,谢清高的父祖一辈似乎并未以读书为业,在《程冈谢氏人物志》和《程冈谢氏留馨集》没留下生平传记。从谢清高的简传可知,他的父亲名谢惠伯,有一位堂兄弟为谢任伯。谢任伯的长子叫谢喜高,家名旋吉,号庆也,曾入州学。而谢清高未有入学的记录,因此,日后他的族弟谢云龙在重版《海录》时,称“族兄清高,奇男子也,读书未成,弃而浮海。”说明谢清高的家族文风浓郁,其早年曾经接受启蒙教育,但到了他这一代家境清贫,父祖两人均是布衣百姓。
  尽管如此,从谢清高的航海经历和《海录》的内容可以判断,性格机敏的谢清高具有博闻强记以及过人的语言天赋,至少谙熟英语,而且在眼睛失明后,通过口述写作《海录》。
  皇皇一巨著,烁客家精神
  谢清高早年从事航海活动,后于1793年定居澳门。此后双目失明,只能靠从事翻译维持生计。
  谢清高的《海录》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多为第一手的见闻资料,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而且早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数十年,是一部清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的地理著作,足以独特价值彪炳史册。
  《海录》记录了世界近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这些被介绍的对象,涵盖了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的地域。从这些对象的分布区域可以看出,谢清高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走遍了东西两条海上丝绸之路。向西,他曾经沿着南海游历东南亚的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经过马六甲海峡,沿着印度南亚次大陆和东非海岸线,穿越印度洋,并随商船经过南非的好望角,一直远足西欧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往北到了北欧瑞典;向东,他曾经穿越帝汶海、托雷斯海峡、珊瑚海,游历了帝汶、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并曾经北上日本,最远到达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
  谢清高甚至在著作中描绘了极昼现象。有人认为,谢清高是第一位涉足北极的中国人,远比康有为目睹北极的极光现象要早100多年。因此,言简意赅的《海录》可算是皇皇巨著。自它在19世纪上半叶出版至今,再版已经不下数十种,学者如魏源、徐继畲、吕调阳、冯承钧、安京等人在后续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作为一位客家航海家的作品,《海录》的内容和写作折射出客家人敢于冒险探索、重视文化传承的精神。在这部著作里,有目前为止对嘉应州客家人罗芳伯在婆罗洲坤甸创立兰芳公司的最早记录,可以看到早期华人在爪哇、槟榔屿、印度等地奋斗创业的身影,其中不少人正是客家华侨。
  《海录》的问世固然要归功于谢清高,但另一位客家籍作者杨炳南也值得一书。杨炳南是梅城下市攀桂坊举人,1820年,他与邻居好友、诗人李光昭游历澳门,见到谢清高,惊诧于他的经历。这时谢清高已经失明,正是杨炳南的记录补充和整理出版,才使得谢清高的心血没有付诸东流。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保存由杨炳南首版的《海录》,应是十九世纪初的版本,其他后来的版本都是该版本的修改、删节和注释本。杨炳南版《海录》由他的堂侄杨懋建校字,杨懋建也是攀桂坊举人,著有《京尘杂录》《长安探花记》《禹贡新图说》《留香小阁诗词钞》等著作,兼具诗人、戏剧和地理研究的才华。
  1821年,谢清高在澳门去世。60年后,他的族弟谢云龙是晚清进士,在江西庐陵担任知县,为了纪念谢清高的贡献,他从谢清高的堂侄孙、贡生谢锡朋手里找到旧版的《海录》。谢云龙与另一位谢氏家族的贡生谢国珍,对该版本进行校勘,分别撰写了热情洋溢的序言,为封闭时代谢清高的怀才不遇感到惋惜,也为他的著作开拓正在打开国门的国人视野充满信心。该书于1883年夏重版,向家族杰出代表谢清高,这位身无功名、但见识广博的航海家给予最高敬意。
  在谢国珍的《族叔祖清高海录序》里,可以看见谢清高的航海经历,给予客家士人强烈的冲击,破除了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地球的一部分,并非世界的中心。这正是一部分敢为人先的客家人的一幅群体写照。

谢清高(1765—1821),广东嘉应州金盘堡(今梅县丙村镇金盘乡)人。18岁至海南岛谋生,途中遇风覆舟,为外国商船救起,从此他便在该船上当船员,走遍亚、非、欧三大洲。每到一个国家就学会当地语言,记述其岛屿、港湾、要塞、风俗和物产等。如是历十四年,当他31岁时,因双目失明而被解雇。他只好回到广东。
谢氏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见闻极为丰富。他流寓澳门,靠口头翻译收入度日。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春,同乡举人杨炳南游澳门时,与谢清高相识,二人过从甚密。谢氏向他讲述自己当年在南洋各地种种见闻。杨感到这与过去有关外国的记述有所不同,而且谢氏要求他代为笔录,以付后人。经杨细心记录,整理成书,取名《海录》,于同年底付梓刊行。
查我国过去著书谈海事者,真如凤毛麟角。明朝只有黄衷的《海语》,其后就要算是清朝的谢清高的《海录》了。唯前者所录是间接传闻,缺乏真实感;而后者虽只有二万二千多字,但其内容直接出自口述者自身经历,较有价值。而且清高意在传世,无哗众取宠之意,真实性高。
《海录》一书,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吕调阳及清高之族弟谢云龙均有重刻本。其后《海外番夷录》以及“海山仙馆丛书”、“小方壶与地丛钞”均全文采载。商务印书馆于民国25年(1936)作为“丛书集成”,连同其他三篇《新加坡风土记》等一起集结为一册出版。其中《海录》一篇,乃据“海山仙馆丛书”本排印的。后人对《海录》评价甚高,如林则徐称其“所载外事颇为精”,并郑重地将其推荐给道光皇帝。在吕调阳重刻书的《序言》中,褒奖备至,谓“中国人著书谈海事,远及太平洋外大西洋,自谢清高始。”《海录》无疑是我国近代史中一本有关华侨与国际关系方面的重要参考书。作者谢清高的姓名事迹已载入《辞海》条目。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十八世纪海丝路上的梅州人谢清高被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

嘉应州人谢清高于1820年刊行的《海录》,可以作为鸦片战争前夕国内最先介绍世界概况的著作。广东人乃至中国人略知世界大事,应从阅读《海录》开始。乾隆年间的商人谢清高游欧后所著《海录》是另一本较为广泛介绍欧洲风土人情的著作,广为人知,该书记录了欧洲的贸易、工艺、人民生活及世界地理。这应该算是近代最早的留学或者游学了。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朝历代的志书中都明确记载着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这是铁的事实,无可辩驳与混淆。清谢清高《海录》载:由广东前往爪哇有两条航线,其中“外沟”线由西沙东侧航行,“出万山后向南行少西,行约四五日过红毛浅,有沙坦在水中,其极浅处,止深四丈五尺”,“到地盆山,与内沟道合,万里长沙在其西”。按方位、行程和水上情况等数据判断,“红毛浅”是指整个中沙群岛,“沙坦”指暗沙群。文中又载,船由吕宋来,“西行五六日,经东沙”,“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

我国人民自清代开始在南海诸岛的活动更加频繁,对南海诸岛的了解更为深入。因而出现明确把南海诸岛划分为四个岛群的地图,以及出现“东沙”这样的近代仍在使用,且对近代南海诸岛其它岛郡命名中有影响的地名。清代航海家谢清高在所著《海录》一书中述:“船由吕宋……经东沙,又日余,见担杆山,又数十里入万山,到广州矣。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这是“东沙”地名的首次出现,在万山以东的海中浮沙,即为东沙群岛。它是用方位名称来区分南海诸岛中四个群岛和以“沙”字来贯穿四个群岛的开始。

关于对英国进行研究的论著有:谢清高口述、杨炳南笔录的《海录》、《何大庚的《英夷说》、俞正燮的《鸦片烟事述》、萧令裕的《记英吉利》、叶钟进的《英吉利国夷情纪略》、汤彝的《(口英)咭(口利)兵船记》等。此外尚有俞正燮的《荷兰》、《天主教论》、频斯综的《南洋蠡测》、阮元的《畴人传》等。

从内容看,甲午战争之前,以认识和了解美国为主。最早介绍美国的是谢清高1820年口述、1842年印行的《海录》。该书将美国称之“芊里干”国,视之为“海中孤岛”,以猎奇的目光记录所见奇闻。此间,国人对美国的态度以观察和学习为主。19世纪中叶以后对美国的介绍和报道逐渐增多,戊戌维新时期达到顶峰。1898年甲午战败于东邻日本,我们不得不面对中西“学战”,导致欧美西学的吸引力达到空前的高度。

据台湾学者陈国栋考证,康乾年间到过欧洲的中国人,事迹可考者还有曾与英王威廉三世交谈的“祖国的威廉”、唐人医生周美爹、泥塑家“厦门真官”、林利官、男孩汪伊通、做泥人的陈佶官、陈亚彩、广州官员之子蔡阿福、广东嘉应人谢清高、香山人林亚九、广州油画家关作霖等。还有一个胡若望,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曾为之作传。

瑞典人到中国以后,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历史记载,曾有广东巡抚这么评价:“瑞典人最为谦和温顺”。谁是第一个到达瑞典的中国人呢?邹振环说,很可能是谢清高。1820年,早年曾做过水手出海、当时已瞎了眼睛的谢清高口述,由杨炳南整理出一本《海录》,其中第一次提到了瑞典的风土人情。而此前,暂无记载。

清末经学家吕调阳这样评论谢清高:“中国人著书谈海事,远及大西洋、外大西洋,自谢清高始。”不过可惜的是,《海录》里记载的外部世界,尤其是欧洲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政治制度和军事技术的革新,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国人的注意。

谢清高的《海录》,如果能在二十几年前得到清政府和国人的重视,促使中国人主动接触和了解世界,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不是就能加快中国的改革步伐,加长中国的改革周期,从而改变国家和民族被瓜分、被奴役的屈辱命运呢?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好在二十年后,《海录》终于得到了重视。林则徐在看过《海录》之后,不但自己相当重视,而且还向道光皇帝郑重推荐了这本书,他说:“《海录》一书,系嘉庆二十五年(1820)在粤刊刻,所载外国事颇为精审。”为了更好地向西方学习,林则徐还组织翻译了英国地理学家莫瑞(Hugh Murray)编著的The En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一书,辑为《四洲志》。

为什么《海录》这样受欢迎?可能就如清末学者王瑬在《海录》序中所说的那样:“方今烽烟告警,有志者抱漆室忧葵之念,存中流击楫之思,外洋舆地不可以弗考也。而前史所载綦略, 即以《明史》 考之, 与今势有不同。 独《海录》 一书, 近而可征。”你想想,《明史》有关外洋的记载太过时了,外文翻译过来的又无法消化,《海录》确实是最贴近时代又最好读的了。

上一篇新闻

全球资本市场早报(2021/04/22):中国中免筹备赴港上市,万达商业拟年底前在香港上市

下一篇新闻

他在新加坡机场“刷脸”,将16万个口罩运往武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