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18日 星期六

牛奶、咖啡、冰淇淋,那些殖民母国在东南亚所留下的企业足迹

随着殖民地经济的瓦解,那些东南亚各国的欧洲资本,取而代之的是土著资本、华资和其他外来资本,如日资、韩资、美资和中资。在东南亚屹立不倒的欧资,走进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地人心中的本土品牌。

牛奶、咖啡、冰淇淋,那些殖民母国在东南亚所留下的企业足迹


东南亚是全球各地外商聚集的地方

每个国家中影响力最大的外来资本,莫过是其殖民母国的企业,东南亚各国有相应来自前宗主国的外商。

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资本涌入东南亚之前,东南亚各国的资本主要由欧洲殖民者和华人所持有。华资以中小企业为主,采用家族式经营,第一代掌门人多是白手起家,有少数发展成大企业。

欧资一般是大企业,具一定的规模,且与殖民者的利益环环相扣。唯其例外是依附于殖民者的少数族群,如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帕西人等,他们跟华资一样以小资本、大家族的方式经营企业;亦有像华人一样成功的阿拉伯商人,如新加坡的阿裕尼家族、阿卡夫家族和欧善高家族。

每个国家欧资去留的情况都不同。菲律宾的西班牙资本在当地有深远的影响力,其中以生力集团、阿雅拉、艾波狄兹家族和拉松家族最为有名。他们的特点是,虽其背景与殖民宗主国相关,但在地化很成功,以至同化为菲律宾本土资本。


越南曾存的两大法国企业:米其林和雪铁龙

越南的法国资本在1975年西贡沦陷前有一定势力。其中两间最重要的企业,是生产轮胎的米其林(Michelin)和生产汽车的雪铁龙(Citroën)。由英国人威克翰于1876年从巴西引入东南亚的橡胶,在里德利的推广下成了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最热门的经济作物。橡胶在20世纪初开始种植于越南,而米其林在越南有最大的橡胶园。

由于橡胶园的工作辛苦劳累、人员病亡比例很高,米其林在西贡东部边和省(Biên Hòa)的园区于1930年发生了罢工。这是启发越南本地人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苗头。直至1975年南越政府垮台,米其林的所有园区被越共国有化,占地共25万英亩之大。取而代之的是越共新成立的国营橡胶公司——南方橡胶(Casumina)。

雪铁龙则在1919年进入越南市场。它是由法国技师Émile Bainier引入西贡的。Bainier于1927年创立了一间汽车销售公司,如今成了丽士饭店(Rex Hotel)的所在地。雪铁龙在当地销路很好,其中以C4和C6型号最为畅销。

到了1936年雪铁龙总公司直接在西贡设立分公司,开始在当地生产汽车。当中有一台叫大叻牌(La Dalat)的汽车自1970年生产,产量达3880台,成了越南最早的国产车。1975年西贡沦陷后,雪铁龙也就退出了越南。


马来西亚多元化的英国资本

马来西亚的外资则更多样,分为英资和欧资。种植公司(橡胶和油棕)是当中最多的,包括牙直利、莫实得、森那美、金希望、登禄普和夏利臣。英资之外,还有丹麦资本的联合种植和法资的苏尔芬。

其他产业的英欧资公司,有1912年进驻的英美烟草和同年在槟城设立分部的英国瑞士炼乳公司,也就是现在的雀巢,以及1964年进入的英国石油公司(BP)。1930年在新加坡展店、1935年在马来西亚巴生设立产线的捷克资本的巴塔(Bata)鞋业,是新马地区最畅销的鞋子品牌。如今被视为本土英资品牌的花莎尼(F&N),则生产了家喻户晓的数种饮料,如虎牌啤酒(Tiger Beer)、100号(100plus)等。

上述大部分英资公司已被政府与华人资本所收购,但作为全球跨国企业的英美烟草、雀巢和巴塔在马来西亚扎根、壮大,成了本地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近十几年来进驻本地的英资还有特易购和马莎百货。


- End -

责编- rita | 文编- phoebe | 美编- 大E

※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图文版权归属原作者,侵删

上一篇新闻

中国游客去越南旅游,却遇到了这样的事情,网友表示:再也不去了

下一篇新闻

10月27日起民航执行冬春季航班时刻表 新增北京(大兴)至兰州航线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