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71岁老公中国往事:外号法国张国荣,38年前来华演出创造历史
5月16日,新京报文娱的一条微博让吃瓜网友们炸了锅:法国时间15日晚,法国电子音乐家让·米歇尔·雅尔(Jean-Michel Jarre)抵达戛纳,妻子巩俐前往机场接机,两人全程紧紧牵手,甜蜜满满。
面对这个令人震惊的大新闻,有很多网友表示不敢相信,“抗拒”一代影后嫁给71岁法国“老头”的现实:不是妻子,是女友!
然而新京报文娱坚定地表示:成稿时已通过知情人士确认,是丈夫。
新加坡媒体“AsiaOne”的相关报道也可以“实锤”这一事实:巩俐已经与雅尔先生秘密成婚。
相信有不少网友一头雾水:这个71岁的法国老头是何方神圣?为何能娶到比他小17岁的影后?
此前,70岁的雅尔还被拍到与巩俐手拉手买包
但如果你愿意花上十几分钟时间,看一看让·米歇尔·雅尔过往的辉煌历史,就不会对这个事实感到奇怪了。
让·米歇尔·雅尔是当之无愧的“电子音乐之父”,才华横溢,风度翩翩,是世界乐坛的顶级实力偶像派。他的情史也值得大书特书,早在巩俐之前,就与三位影后有过恋情。
雅尔与中国也颇有渊源。他是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来华进行音乐演出的西方音乐人。被中国乐迷熟知后,因为他的颜值很高,还被称为“法国张国荣”。
今天我们不聊八卦,就好好聊一聊雅尔的这段中国往事。
在这段往事里,你可以感受到这位传奇音乐人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改革开放这个伟大历史进程的美妙之处。
比起娶到巩俐,这段往事更值得我们中国人铭记。
1
1981年10月21日,北京已是深秋时节,一架来自法国航空公司的客机缓缓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客机上坐着一支由60人组成的电子乐团队,还托运着15吨重的音乐演奏设备。
乐团核心人物,名叫让·米歇尔·雅尔(Jean Michel Jarre)。他是毛泽东时代之后,第一位来中国巡演的西方音乐家。
彼时,西方世界任何一位时髦小青年,都会为雅尔这个名字心跳加速。
在这个星球的电子乐历史进程中,他的地位相当于摇滚乐历史中的披头士,很多乐评人叫他“电子音乐之父”。
1979,雅尔个人音乐会造成巴黎交通瘫痪
1976年,他发行专辑《Oxygène》,销量超过1500万张,创造法国唱片历史记录,至今未破;1977年,他被美国《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人物”;1979年7月14日,他在巴黎协和广场举办个人首次大型露天音乐会,现场观众人数超过100万,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他甚至还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他的《Oxygène 4》是电子乐入门必听作品,入门这词换个说法,就是不能不听的经典
这些冰冷的数字,或许无法让你直接感受到他的过人之处,那我们就换个角度:如果一个明星的情史可以养活一大批娱乐记者,那他绝对是巨星;而雅尔的情史足以养活一大批报社,因为就连他的恋人们也个个都是巨星。
因为颜值高,他后来被中国青年称为“法国张国荣”
在他的情感履历中,有三位影后:夏洛特·兰普林,阿佳妮,安娜·帕里约。特别是后两位,在法国都是全民级别的女神。
这么说吧,如果当时法国有互联网,有虎扑步行街,那他一人仇恨值可以顶赵又廷、陈思诚、刘恺威这仨人的总和,绝对是全法国男人的头号公敌。
从左至右:夏洛特·兰普林,阿佳妮,安娜·帕里约
但是,法国男人们对雅尔也是心服口服,崇拜得五体投地。
因为颜值不过是雅尔的附加值,才华才是他的第一关键词。凭借一个又一个天马行空的电音作品,他震颤并俘获了无数法国男人的灵魂。
不过,那时的中国,刚刚摘下笼罩这片土地数十年的红布。雅尔在西方世界的一切风流,这里无人知晓。在中国人眼里,他绝对是个陌生的异星来客。
而在雅尔眼里,中国也是一块充满未知的新大陆,这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发生着新的变化,渴望现代,憧憬自由。
在双方对彼此都呈现出好奇、兴奋的气氛中,这位法国电音大师开始了他的魔幻现实之旅。
2
从10月21日抵达,到10月29日离开,9天时间里,雅尔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了5次电子乐演奏。其中部分曲目由中方35名演奏者,用传统乐器共同完成。
雅尔和他当时的妻子兰普林在故宫
雅尔在中国街头,背后是他的巨幅海报
法国电子音乐,驾着黎明的翅膀飞向中国
灯光迷幻,云雾蒸腾,满眼赛博朋克气息你能猜出这发生于1981年的上海吗?
即便时光一去38年,这场演唱会的录像,以及法国制作的雅尔中国行纪录片,依然会听得你灵魂出窍,看得你目瞪口呆。
视频加载中...
比如他和中国民乐演奏者合作的《渔舟唱晚》,前卫迷幻的电音,与悠扬大气的中国民乐冲撞、融汇。我仿佛看到,一艘渔舟伴着点点星光在河上摇曳,安宁惬意。而与此同时,一艘UFO在夜空中注视着一切,穹顶之上,是整个宇宙。
35位中国民乐演奏者共同完成此曲
音乐会开场片段与部分现场片段
雅尔还从中国太极中得到灵感
法国制作的雅尔中国行纪录片也相当有味道,记录着中国过去的苦难,也记录着这片土地与人民的美丽。并用西方的人文视角,捕捉到了普通人最纯粹的生命力。全片配以雅尔的电子乐,未来性音乐与中国80年代现实图景交汇,相当魔幻。
跳舞的小学生,笑得相当甜美
在公园健身的大爷们
老干部们跳交际舞
可口可乐重返中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向5亿观众转播了雅尔的音乐会。
回到法国后,他在1982年推出专辑《Les Concerts en Chine 》,震动西方世界。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还不到3年。
歌坛的天王天后,还是李双江、李谷一这样的老歌唱家,连听邓丽君都要遭受非议。
对于渴望改变,想要挣脱束缚的年轻人们来说,雅尔的电子乐,简直就是来自异次元的电波,刺激着他们对世界、对未来的想象。
这位法国电音大师在中国的魔幻现实之旅,注定让改变发生。
3
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异星来客雅尔没有带走一丝云彩,在演出结束后离开了中国。但他播下的电子乐火种,却在中国继续燃烧。
特别是在以开放为主旋律,积极拥抱全世界的80年代,电子乐这种从听感上既高科技又现代的音乐,十分适合彰显中国积极融入世界、有年轻有活力的精神面貌。
中央电视台的编辑们,率先在国民级电视栏目中做出示范。
1981年12月31日,《动物世界》在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这一节目的片头曲,成为不少国人生命中的第一首电音。它的名字是《Just Blue》,出自法国电子乐队Space。
看看我们人生第一首电音,多么太空
这支电子乐,成为不少80后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听觉记忆,并在不断的重复强化中,变成一段自带画面的BGM。多年以后,每次听到这段简单明快的旋律,我们脑海还能浮现出雄狮打架、鸵鸟飞奔、企鹅迁徙的画面。
30多年以后依然不过时,一流
《动物世界》的片尾曲也是一首电子乐,来自英国Sky乐队的《Westway》,我们可以从中听到了一丝PinkFloyd的气息。
播放此曲容易引起疯狂踮脚,请慎重
在最高媒体的感染之下,在不断开放的社会氛围中,这些电子乐的欢快节奏,催生出一股不可阻挡的全民蹦迪热潮。
这股开放、自由的气氛,在1985年达到一个高潮。一个标志性事件是国家级电视台央视通过《新闻联播》向全国人们致歉,承认1985年春晚办得很失败。
中国电音也在这样开放、自由的氛围中,从大众音乐层面吹响自强自立的号角。
4
雅尔来华演出5年之后,中国人终于创作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电音作品。相信不论是你,还是你的爸爸妈妈,都对这段音乐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1986年春节,《西游记》第1集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播出,伴随石猴的一跃,“当当当当”的前奏响起,中国人民听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电音。
石猴一跃电音响,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创作的电音。
后来,这段深深烙入国民记忆的片头曲有了自己的名字:《云宫迅音》。
当年的许镜清
这段音乐的作者是许镜清。
完成并最终能够让《西游记》片头曲、片尾曲播出,并不容易。
当曲子送审时,脑子里全是旧意识形态的老顽固们猛烈开炮:传统文化怎能用西方的电子音乐?片尾曲为什么要问路在何方,这是在质疑社会主义道路吗?
面对这些个大帽子,许镜清不做妥协据理力争。杨洁导演也给领导写信,说艺术上的事她来负责,并放话 “想换歌就先把我换了”,这才保住了来之不易的经典。
毕竟,这已经是开放的80年代。大浪淘沙,雅尔都可以在北京、上海进行一次赛博朋克的超前电子表演,几个眼里只有意识形态斗争的老顽固,必将被拍到沙滩上。
雅尔当年的音乐会,看似魔幻现实,但也和那个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时代相吻合;中国人在80年代喜欢上电音,继而创造出自己的电音,也与雅尔息息相关。
娶到巩俐,不过是雅尔的个人情感生活,我们对此不过是吃瓜群众。
而能够影响中国电子音乐的历史进程,能够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魅力,才是雅尔与中国之间,最值得我们“八卦”的往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