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韩胜宝:新加坡预算案名称暗合兵儒思想

新加坡政府在疫战中先后宣布四份预算案,含金量都非常高,总拨款额累计近1000亿新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0%,共动用国家储备金520亿新元,协助新加坡民众对抗疫情。这充分表明新加坡的实力与坚强决心,令世人为之惊叹!

而同时令人赞叹的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这四份预算案的名称,不仅在经济上含金量很高,而且在文化上含金量也非常高,充分体现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与领导人的超人智慧。

新加坡两个月内推出的三大预算案,被命名为:Unity、Resilience、Solidarity,翻译成中文是:团结、韧性、同舟共济。这也是新加坡对抗冠状病毒疫情的八字箴言。加上新近推出第四份预算案被命名为“坚毅向前”,这12个字,兵儒相融,文商合一,点石成金,落地有声。

为什么说新加坡这四个预算案的名称体现了兵儒思想?

李光耀一直都为新加坡有儒家文化背景而感到高兴,他把儒家价值观作为治国理念,同时推崇《孙子兵法》。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兵家文化为李光耀这颗政治明星增添了智慧的光环。

创办的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是从研究儒学的东亚哲学研究所(IEAP)发展而来的。他曾对李光耀说,不读《孙子兵法》不可当新加坡总理。吴作栋总理曾提议把儒家东方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并使之成为每个公民的行动指南。

新加坡长期受儒家文化和兵家思想的影响,无论国泰民安还是国家危难,都彰显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兵儒相融,相得益彰。新加坡这四个预算案的名称就是最好的印证。

2月8日,新加坡推出名为“团结”的预算案,用于救市济困帮助新加坡受冠病疫情打击的企业与国人。这个名称体现了团结的新加坡,保家安⺠。用王瑞杰的话说,面对病毒,我们全民一心,新加坡必定能够走出困境,把这个危机化为机遇、越战越勇。

儒家文化和兵家思想都一致强调“团结”。儒家学说倡导“和为贵”,蕴涵着团队精神,孔子“大一统”思想讲的就是团结。孙子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只要国君、统帅与广大民众、士卒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就一定能战胜敌人。表明孙子把上下团结、人心归一当作取胜的重要因素。

3月26日,新加坡推出名为“韧性”预算案,主要有三大目的:一是保住国民工作;二是帮助企业继续经营下去;三是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为复苏作准备。

在儒家看来,“韧性”是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孔子说“七十而不逾矩”,“吾日三省吾身”,靠的就是“韧性”。对兵家而言,首先保证自己系统的强韧性,反脆弱性,与对方比耐力,谁能坚持到最后一刻,谁就赢得胜利,这就叫“自保而全胜”。

4月6日,新加坡推出名为“同舟共济”预算案,为帮助国人承担居家生活期间上涨的水电费开销。“同舟共济”寓意政府与每个家庭风雨同舟,共度难关。1992年,新加坡政府曾发表充满儒家伦理精神的《共同价值白皮书》,其中就有“同舟共济”。

同舟共济,语出自《孙子兵法·九地》。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春秋时期,有人问孙武怎样用兵才能不败,孙武回答说,吴国人与敌对的越国人同舟遇到风浪都能同舟共济,何况这些无仇的士兵呢?

5月26日,新加坡推出名为“坚毅向前”预算案,重点在保住工作和创造就业机会。王瑞杰宣称,我们就要庆祝建国55周年。先辈在建国路上秉著坚毅向前的精神排除万难,造就了今天的新加坡。这次的疫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考验。虽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只要我们随着局势的演变作出调整,发挥坚毅向前、团结一致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克服危机、保障未来。

“坚毅向前”是指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斗志。《孙子兵法》所说的“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朝气胜,暮气堕,昼气归。逼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有意思的是,新加坡政府在此次疫战中还设立“永不言败基金”,为社会服务机构筹集私人捐款,协助社区内的弱势群体。与此同时,17年前为对抗SARS疫情而设立的“英勇基金”,至今已经收到超过800万元的捐款。

“永不言败”和“英勇”,都与兵家文化关系密切。《孙子兵法》就是一部“永不言败”的兵法,孙子“为将五德”一一智信仁勇严,“英勇”是其中一德。

文圣孔子,创立了儒学,经典是《论语》;武圣孙子,创立了兵学,经典是《孙子兵法》。《论语》以道德治理天下,《孙子兵法》以智慧平定天下。而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互相渗透互为影响,都是中华元典中的经典,构建了中国古代“经国治军”的基本方略。

此次疫战,新加坡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凭著“团结、韧性、同舟共济、坚毅向前”这蕴含儒家学说、兵家思想的12字金句,加上“永不言败”和“英勇”抗疫,新加坡必定能够赢得疫战的最终胜利。

韩胜宝,知名媒体人,孙子兵法全球传播第一人,CCTV国家宝藏《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守护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成果奖评委。现居新加坡。

上一篇新闻

小国家大味道,感受新加坡的多文化特色

下一篇新闻

您还在谈“癌”色变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