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美国不把资源用于全世界共同应对疫情,非常遗憾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美国不把资源用于全世界共同应对疫情,非常遗憾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图源:视觉中国

在指挥应对新冠疫情的这场战役中,自诩为“战时总统”的特朗普正迎来国内和国际对其执政能力的一场大考。

如果说国内的质疑声尚且掺有临近大选的“党争”杂音,那么国际上,尤其是来自美国战略伙伴的质疑,颇值得一提。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9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视频连线采访时表示,他期待看到美国在对抗新冠疫情方面的领导力。

“的确,你(美国)拥有资源、科技、影响力、软实力以及曾经令人信服的成功处理问题的记录和为世界诸国利益考虑而非仅仅‘美国第一’的政策。那么如今不把这些资源用于应对全世界共同遭遇的严峻挑战,是非常遗憾的。”李显龙指出。

香港《南华早报》30日评论指出,作为华盛顿在东南亚最为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李显龙在采访中所言似乎在传递一种信号,即如果美国不能在接下来遏制病毒方面发挥出领导力,这些(东南亚)国家可能转向他处。

“你可以看到疫情在很多国家如何持续暴发、增长以及蔓延。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政府,并且到目前他们发现控制住疫情并不容易。”李显龙表示。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美国不把资源用于全世界共同应对疫情,非常遗憾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图源:新华网

“领导力”,这是特朗普此次执政大考的关键词。

最近一次国内对于其缺乏决断力的批评源于他在启动《国防生产法案》过程中的举棋不定。

为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压力,特朗普早在3月18日就在记者会上宣布欲启动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的《国防生产法》。根据方案,联邦政府有权命令私营企业制造医疗用品等关键防疫物资。

彼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会在“最糟情况”下启动法案。不过此后他一直无视官员们提出启动法案的要求,认为私企愿意采取行动,不需要逼迫他们。

CNN29日指出,在遭到私营企业以及自由市场理论家的反对后,特朗普一直限于口头施压,在启动法案的过程中畏缩不前,甚至还在26日质疑疫情重灾区纽约州是否真的需要如州长科莫要求联邦政府支援的呼吸机数量。

事实上,此前美国政府与通用公司的谈判进行得并不顺利。反对声称呼吸机的生产将使用复杂的软件和专用零件,这让制造呼吸机的公司面临包括知识产权、专业工人、安全审核等多个障碍。

然而疫情的严峻形势容不得美国政府和私营企业的“拉锯”。

当地时间3月27日下午,特朗普终于签署了一份总统备忘录,宣布将援引《国防生产法案》的内容,要求通用汽车公司生产呼吸机,并任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为联邦政府《国防生产法》政策协调人。

同一天,通用汽车公司和医疗设备公司Ventec宣布,他们将在通用位于印第安纳州的科科莫(Kokomo)工厂开始生产呼吸机,最早将于下个月发货。

在短暂强硬并认为已取得成效后,特朗普又于27日晚的白宫疫情简报会上又松口表示,“我想我们也许会撤回(命令),但我们已经让他们(通用汽车)知道了我们的感受,他们不能那么做。”

在此之前,见诸美媒报端的是各州州长对联邦政府支援不力的怨气。一方面是一线抗疫愈发严峻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特朗普让州长们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物资短缺等问题的推诿以及联邦政府永远会在背后支援的“口惠而实不至”。面对州长们的怒气,特朗普在电视讲话中要求他们“懂得感恩”,并点名对他抱怨最大的民主党州长华盛顿州州长英斯利和密歇根州女州长格雷琴·怀特默称,“我告诉彭斯(副总统,美疫情防控负责人)不要给华盛顿州州长打电话了,打了就是浪费你时间。也不要给密西根州的那个女的(惠特默)打电话了,打了也是白打。”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美国不把资源用于全世界共同应对疫情,非常遗憾

CNN评论截图

29日,CNN刊发评论颇为尖锐地指出,这位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坚毅桌(Resolute Desk)后的美国总统,却鲜有应对重大危机时,一个国家领导人应有的坚毅表现。

很显然,他在跌宕起伏的股价和民调数字中,在质疑和褒扬声中,在媒体监督和朋友的电话聊天中摇摆不定。

然而无论是被特朗普斥为假新闻的CNN等媒体,还是被他指责为“不知感恩”,挣扎在抗疫一线的民主党州长们,或是国际层面战略伙伴的质疑,目前美国令人忧心的疫情是不可辨驳的事实。

截至美东时间29日晚8时(北京时间30日8时),美国仅有2个州无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分别是夏威夷和怀俄明州。

另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10时20分,美国累计累计确诊新冠肺炎142328例,累计死亡2479例。

作者:苏小公子

编辑:苏展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召开亚太首场国际旅游展,试点疫情后会奖旅游新措施

下一篇新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他们送上了祝福,更重新认识了中国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