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读书学习之怪现象
新加坡的教育可以说是全球公认,十分完善的体系。但是从许多同学口中,你会发现,新加坡教育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
上学就半天
新加坡中,小学实行半日制教学。中午2点就放学啦!有没有觉得好幸福。但是不要单看放学时间。
在新加坡中小学,每节课之间是没有课间的!没有课间啊!午休也就半个小时。所以和中国比,新加坡的学生也不是很轻松的。
学校逼迫学生去玩
放学就可以回家了吗?当然不是!还要去参加CCA呢!CCA是什么?就是拓展选修课啊!在新加坡,从小学二年级至大学都有各种各样的CCA。其中包括艺术,体育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不同的团体。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擅长的CCA,学校会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学校之间也经常进行交流和比赛,邀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观看,场面之大,水准之高,令观者震撼!CCA为孩子们提供了最好的展示自己的平台。重要的是在新加坡CCA是和升学挂钩的。
在CCA得分较高的学生可以享受“升学优待”,拿到CCA分数比较容易,只要保证按时出席社团活动、参加一些表演或比赛,就可以拿到不错的成绩。许多初级学院和理工学院每年都会保留一定学额,给课外活动表现突出,却低于入学成绩要求的学生。
主张学习多门语言
新加坡实行双语教学,除了母语课,其他学科都是英文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给学生打下了个良好的英文基础,但,只会两种语言,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沟通需求,所以新加坡的学校很鼓励学生修读第三外语。
从中学开始到大学,学生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日语、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任你挑。
学习跟着兴趣走
对于学生而言,莫过于学自己喜欢的科目,将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了吧!
新加坡从中学三年级开始实行选课制,丰富的课程设置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不喜欢文科的可以选物理、化学、生物等;文艺气息比较浓厚的可以选择英国文学、历史、地理等;还有传媒、商科、会计、音乐、美术等科目供选择。
所选每门课没有主次之分,都要参加O水准考试并计入成绩。
中学毕业上大学
等下!高中去哪里了?新加坡实行的是英国式的 6-4-2基础教育体系,正规来讲,学生中学四年后通过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升入初级学院(高中)或理工学院。
由于新加坡中学所学知识涉及面广,且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比英国和澳大利亚的O水准考试难度高,所以新加坡O水准的含金量极高。
正是因为新加坡O水准的国际认可度极高,一些学生,可以用O水准成绩直接申请澳洲、英美的大学!根据O水准成绩,一些学生可直接进入本科一年级(普渡大学),而另外一些则可能要先读十个月到一年半的大学预科(澳洲大学)。简直省心,省力,省时间。
野营探险是必修的!
赤手攀岩、划独木舟、户外露营这是在新加坡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从小学四年级到中学毕业,学校一般每年都会安排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为期3-5天的野营互动。
为确保户外教育的素质,学校会安排全职户外探险教育工作者,负责策划和指导户外探险、露营活动。所去的野营地点一般临近自然保护区、公园,或是新加坡周围的小岛,校方可善用这些大自然环境进行户外教育。学生通过远足、野外生火等活动来学习生活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并提高环保意识。
临时抱佛脚 no way~
在新加坡在图书馆学习到半夜也是常有的事!
对于很多在初级学院、理工学院、大学读书的学生而言,写论文、做作业、复习考试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尤其是理工学院和大学的作业,做起来非常耗费精力,一篇论文,或是一个项目,经常一做就是几个月。
因为这类作业要收集大量的数据,阅读许多参考资料才能完成。若想要“临时抱佛脚”在前一天才开始做,那只能说,祝你好运。
一年一度时装秀
新加坡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混血人四大种族,所以种族和谐至关重要。
每年的种族和谐日,无论是幼儿园、小学、或中学都会举办相关庆祝活动,这也是一年中唯一一天学生可以不穿校服到校的日子!学生们会穿上本族或其他种族的传统服装上学,让学校变成了民族服装秀场!
学校还会安排许多与种族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包括让所有学生学习和参与各种族传统游戏,品尝各大民族的传统美食,观赏或表演民族传统舞蹈。目的是让各族学生了解新加坡其他种族的文化与习惯,提醒学生们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大家都要团结一致,并学习互相尊重。
世界那么大,学校想让你出去看看
为什么新加坡的学生一到假期就各种出国、各种晒风景,没人在家宅著?这主要是因为新加坡的学校热衷于让学生去海外交流。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去其他国家交换学习,参加国际比赛,义工活动,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新加坡的学校非常鼓励学生去海外学习,希望他们能体验多样的生活,拥有国际化的视野。
结语:相比起中国国内的读书学习,同为华人为主的新加坡以英文为主要授课语言,文凭被国际各国广泛接受,很多课程免去了中国考生需要的雅思,托福等考试。在小学,中学等教育体系中,新加坡的升学途径相对而言更为灵活,对于学习能力和天赋不同的孩子,设计了不同的成才之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