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2日 星期日

CS 海外PhD申请 细节化经验分享

本人2014级本科生,匿名,今年申请季申请了一些海外院校的CS PhD,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学(CUHK)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CSE)的PhD offer,研究方向为machine learning +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申请季有些收获,也有些总结。西电保研风气很浓,可留学的前辈不多,很多经验教训无从获取,只能硬着头皮自己闯。虽与UCLA杨恒杰大佬相比相去甚远,但总觉得若不写出来,岂不可惜!愿与同学们共飨。

(注:严格论之,HK不算海外,为境外;保研的同学可以试一下HK,几所港校对保研同学很照顾,不会太冲突)

大家没必要私信我,我一般不用睿思,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首先,在此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和老师。感谢剥壳同学对我复习数学、专业课的帮助,感谢璟、小桐(外校)两位同学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帮我修改文书并对选校提出宝贵意见,感谢剑秋(外校)、小明(外校)两位同学对选校提供的宝贵意见并给予支持,特别感谢阿凯大佬在复习、面试方面给予的全方位帮助。感谢李贺老师(http://web.xidian.edu.cn/heli/)帮我写推荐信,李贺老师也是我的本科导师;感谢徐悦甡老师(http://web.xidian.edu.cn/ysxu/)在选导师、申请定位等方面给予的全面的、无私的支持与帮助。

下面进入正题,本贴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 1.我的背景

  • 2.为什么出国?

  • 3.论GPA、科研、竞赛

  • 4.杂论

  • 4.1.MPhil与PhD

  • 4.2.奖学金

  • 4.3.选校与选导师

  • 4.4.备选方案:CSC奖学金

  • 4.5.论心态

  • 4.6.关于套词

  • 4.7.关于文书

  • 4.8.读研与出国

  • 5.香港的大学

  • 6.澳大利亚的大学

  • 7.新加坡的大学

  • 8.英语渣(或没英语成绩)怎么办?

  • 9.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 10.联系方式

  • 11.附件(笔试、面试题总结;CV;RP)

在此申明,内容均为个人观点及意见,若与实际情况相左,还望指正,欢迎交流。

1. 我的背景

GPA: 90.97/100

TOEFL: 95/120. 无GRE

国家奖学金,其他校内奖项若干,数模、ACM、数学竞赛渣奖若干,1年科研经历 + 在投论文一篇,国创(国家级合格)一个。

本科研究方向为graph database,导师为李贺老师(http://web.xidian.edu.cn/heli/)。

2. 为什么出国?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

  • 海外PhD时间短。一般4年可以毕业,大多没有强制的论文数量限制,多一点的可能会5年毕业。据说上交很多人7年毕业,T大和隔壁P大可能也要六年(据说),因而海外PhD相比于国内节省了很多时间。

  • 国内读完硕士后申请国外PhD,学制和本科生直接申请一样。也就是说,国内本科+国内学硕+国外PhD=11年+,国内本科+国外PhD=8年+。

  • 国外PhD一般可以申请到丰厚的奖学金,可以覆盖学费、生活费等开销,基本不需要自己出钱(当然,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就是竞争非常激烈)。

  • 国外PhD是海外留学经历,对于计划走科研、进高校的同学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3. 论GPA、科研、竞赛

GPA

GPA是申请海外PhD的敲门砖。一个高的GPA是获得面试资格的基本条件,一般好一点的高校要求申请者GPA达到top 5%(或者85分以上)。不过,这只是对所有申请者的统一要求,强背景学校要求会放低(有的老师主页上直接写明要求名校毕业),作为西电这种弱背景学校的学生,GPA是越高越好的。不需要纠结于排名很高但是GPA很低,或者吐槽学校的GPA计算方法有问题……一个好的排名、GPA很高、国奖之类的都可以说明你是佼佼者,招生办不会因为这种问题卡住你。

当然,GPA只是敲门砖,在进一步获得面试资格后,其他因素(科研、面试表现等)将起到主导作用。总之,想去,GPA(或排名)要高,但,这不表示你会被录取。

科研

科研是被录取的基石。教授们招收学生的目的是科研,进一步地,关键在“研”。因而,学生需要对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不能仅仅是“我想”、“我喜欢”。一般情况下,学校质量和对于科研的要求成正比,甚至可以说,没有论文,名校连想都不用想。杨恒杰大佬能进UCLA,正是因为有顶会在手。本科生进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发论文不是必需,因为其实很多牛本科生没有论文(关键是,你得牛啊,牛到你不用发论文),但是要想获得好的、更多的选择机会,最好有篇论文在手。知乎有云:“paper一作且rank B以上conference的话,直接联系老板吧,基本上问题不大了。否则不会有任何作用。”实在没有论文,比较多的科研经历可以弥补一些。

当然,选择不同,要求便不同。有些学校不要求论文或者科研经历,对于想出国的同学,也是很实惠的选择。

关于项目,当前针对大学生的项目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许多项目也挂着科研的名字。窃以为那些不需要看论文、提idea(至少是改进一下别人的算法吧)、写论文的,都不算是一个科研项目(有“科”无“研”),这些东西国内可能有用,出国则如鸡肋。比如国创,除了那些借国创之名搞科研的(比如画大佬借国创写论文,orz膜pku大佬)。本渣有一个国创,很多教授不知道国创是什么,经过本人一番介绍之后,他们大多选择了忽视。大家在申报项目之前,还请擦亮双眼,不能图一个“数量”,徒耗光阴。建议去老师主页上面找一下,重点关注“自然科学基金”之类的项目,其实香港那边很多老师做的也是这种基金,所以他们看到这些基金,很熟悉,也很开心。

竞赛

竞赛是个很好的加分项。加分项,意味着,如果你前面的得分很高,它可以让你更上一层楼。如果前面得分一般,它也有起死回生之力。前面如果很差,那也许就直接gg了,因为香港那边实在不缺大佬,每个人手里都有几个奖,像我这种,实在是拿不出手。其实这个加分项很少有人能够拿得很高。当然,老师看到学生有竞赛经历,不管奖项怎么样,还是很开心的,说明这个学生还是很上进的,值得培养。所以,大家无需害怕,有胜于无,越多越好。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竞赛指的是学科竞赛,比如ACM、数学竞赛、数模。其他的竞赛,如互联网+、星火杯之流,多是“政治挂帅”的产物,不实在,也许你做得真的很好,但是很难获得别人的承认,大家可以拿这些成果去申请google创新培育计划、微软创新杯之类的,抬高自己项目的身价和承认度。

其他

有人谈到过学生会、团委之类的工作经历。其实一般没人看这个。

4. 杂论

4.1.MPhil和PhD

MPhil是Master of Philosophy的简称,研究型硕士,相当于国内的学硕,以科研为主。MPhil学制一般两年,提供全额奖学金(具体情况因学校而异)。因为全奖并且学制短,所以要求学生能力极强,科研产出足够多,值得老师花那份钱。香港那边MPhil名额很少,多数是“清北复交浙南”大佬,我还没看到其他985和211的学生能够拿到MPhil的。

PhD是Doctor of Philosophy的简称,博士。学制一般4年,有些人是4.5年或者5年毕业。PhD一般都有全额奖学金,各国家、地区对于PhD的奖学金政策不太一样,详见下一条目。

各地区还存在RA(research assistant)这个职务,我所了解的是香港地区的RA。详见第5条“香港的大学”。

4.2.奖学金

HK地区奖学金(studentship)与offer挂钩,学生无需另外申请;学生也可另外申请scholarship。PhD第一年奖学金一般由院(系)里出钱,其后三年由导师出钱(因而导师对学生录取决定权很大)。虽然老师出资三年,但资助标准由系里规定,如CUHK的CSE奖学金标准为16270港币/每月,详见CUHK申请页(https://www.gs.cuhk.edu.hk/admissions/scholarships-fees/scholarships)。

澳大利亚地区学生拿到offer后,需要单独申请奖学金,且奖学金种类繁多。其中,学校奖学金由院系与导师共同出资。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查看各学校官网。

新加坡地区具体情况不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以导师出资为主。西电13级有一位学长在南洋理工读PhD,在此不便透露联系方式,如果大家想了解,请积极主动联系。

一般而言,导师出资,所以导师的招生名额与自己的项目资金紧密挂钩,大家在选导师时,可以找找项目多的导师。

4.3.选校与选导师

相信许多保研的同学也会遇到这个问题,一般而言,在学校名气与导师能力之前权衡。

鄙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 尽量选名校。名校资源多,相比于一般高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校友资源、交流机会、实习机会、牛导师……)。学校知名度和申请难度成正比,一般你听过的,都是名校(比如:清北、新国大、南洋理工)。亦因此竞争难度存在断崖,名校特别难进,次于名校的那些学校反而很多人不想去,去这些学校性价比相对较高。

  • 建议选年轻导师(<40岁)。年轻导师活跃在科研一线,未必非常push,但相比于年纪大的老师,要更为负责,更愿意细致地指导你。据我了解,很多年纪大的导师以行政、活动为主,很少搞科研,一年见不到几次人。

  • 一般学校的牛导师怎么办?私以为,除非老师是业内大佬,不然不建议选择。

  • 牛校牛导师?恭喜你,大佬,请收下我的膝盖。

  • 选校不要将就。学校决定着你未来4~5年的科研生活质量,决定着未来的就业,不能将就。实在不行的话,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好学校的master,读完直接工作或者继续申请PhD。

4.4.备选方案:CSC奖学金

CSC奖学金是中国政府为出国留学生提供的政府奖学金,一般与相关院校合作,中国政府提供每月生活资助,院校免除学费等。详情见CSC官网(http://www.csc.edu.cn/)和CSC项目页(http://www.csc.edu.cn/require/)。项目形式多样,包括博士生、联合培养博士生、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交换生等。PhD项目一般以院校合作形式存在,如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奖学金。近年来的趋势是联培PhD和PhD越来越多,硕士项目和本科生项目越来越少。即便大家在国内读研,也可以申请CSC PhD出国或者联培出国。以下为简略介绍:

PhD申请过程:1) 拿到目标院校无条件录取通知书和CSC申请推荐信 2) 拿到目标导师的推荐信和目标导师CV 3) 拿到本科院校CSC申请推荐(详询学院、校国际化处) 4) 向CSC评审委员会提交申请(一般为每年3月底)5) 等候申请结果。作为备选方案,其优势是申请时间晚,在这之前你有充足的时间申请院校、考语言考试……

CSC评选标准非常魔性。CSC评选主要与以下几项挂钩:目标院校CSC名额、目标导师水平、本科院校CSC名额、自身实力。我没有申请CSC,不太清楚西电的CSC名额有多少(或者说,申请成功的人一般有多少)。目标导师越牛,成功率越高;自身实力越强,成功率越高(~废话~)。还是举几个例子比较好:1) 能拿到剑桥大学PhD无条件录取offer的人,都是大佬。但是因为CSC给剑桥的名额有限,申请人又太多,所以很多大佬拿不到CSC。相比之下,可能某个村里不知名大学,因为申请人很少,一个小渣渣也能拿到CSC。2) 清华每年很多学生申请CSC,所以很多大佬拿不到CSC。相比之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申请CSC的人很少,申请人基本都能拿到(此道听途说耳)。总之,与目标院校的申请人竞争,与本科院校的申请人竞争。

现在外面的老师都知道CSC,也很鸡贼,不愿意自己掏钱,都叫学生申请CSC。对于西电的学生,申一个保底吧。注意:一个人只能申请一所目标院校的CSC,且申请成功后,如果拒绝,可能未来数年内将不能再申请CSC。同时,不要认为自己选择申CSC,老师就肯定会收你,老师看中的还是你的能力。

有很多CSC申请QQ群,大家可以直接QQ搜CSC,加群了解。

4.5.论心态

出国,心态很重要。申请PhD时,遇到挫折很正常,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预估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挫折,坚强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事非经过不知难。本人属于极度缺乏自信的人,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前期预期又过高,在遭受一系列失败的打击后,轻度抑郁,常夜不能寐。PhD申请需要面临套词无回复、面试失败、等了几个星期才回复、“我没名额”、“您很厉害但是竞争很激烈”等一系列的挫折,大家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看到杨恒杰学长的申请结果中,有11所学校的Rejection,不禁暗自钦佩学长强大的心理素质。

小我不过历史中的一粒细沙,这点申请的困难,较之于邦国、民族之难,实不值一提。送给大家一句话共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6.关于套词

如前所述,对于PhD录取,导师权力很大,因而套词很有必要。澳洲的学校明确要求学生在向学校提交申请前确定导师。套词一般就是给老师发套词信,介绍自己,如果导师对你有意向,会积极回复并联系面试;如果导师没有意向,套词信可能就会石沉大海。可以同时向很多学校的老师发套词信;同一所学校的导师尽量不要同时发很多,避免尴尬,如果导师不回复,那便没什么关系了,可以再发给其他老师。

套词信一般有以下几部分,仅供参考:

  1. Dear Prof....,

  2. (一)Sorry to disturb you. + 两句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谁?来自什么学校?)I am applying to + 院系、项目名称。

  3. (二)背景介绍:几句话,简明扼要,说出自己的亮点(论文、研究方向、国奖、排名、项目之类的)。一定要是抓住老师眼球的、你最骄傲的亮点。

  4. (三)I am interested in your research areas. Would you please consider my application and tell me whether it is possible for me to be enrolled as your phd student with financial support?(一般要说清financial support,或者说自己会申请CSC的)

  5. Best,

  6. ***(name)

复制代码

套词信不能长篇大论流水账,简明扼要最重要。要相信一点,如果老师对你感兴趣,会看你的CV,甚至直接联系你。如果回复“没名额”、“你先申请”之类的,一般就是对你没兴趣了,也许真的“没名额”,反正就是你没戏了。没回信也很正常,毕竟,这些老师的邮箱应该是处于爆炸状态的。

尽量使用Gmail、outlook等邮箱,QQ、126可能会被作为垃圾邮件屏蔽。

4.7.关于文书

申请PhD的文书一般有CV和Research Proposal,申master应该还有personal statement。和老师套词一般只需要CV,提交给学校需要有RP。这几项强烈建议自己写,写完多找几个同学改一下,挑挑错,也可以找本科导师改一下。中介不了解你的科研,所以RP不建议找中介,有的老师会要求先看你的RP,如果不是自己写的,就是在给自己挖坑。

关于CV,要简明扼要,不能拖泥带水。控制在两页之内,写明自己的科研、成绩等信息。不要写一些主观性特别强的东西,比如“熟练使用C++”之类的(你可能在给自己挖坑)。附件中有桐桐找的中介给她的CV模板,我是照着填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RP相关模板网上也有。其实如果你已经和目的导师确认录取意向,这都不是事儿(有一个导师直接把他学生的RP发给我了~~~叫我自己看着改改)。我相信,如果你有足够多的科研经历,写点RP不算什么难题。附件中有RP的参考模板。

4.8.读研与出国

对于本科没有太多科研背景的同学,先读研后出国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利用研究生3年时间,你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科研、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甚至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不再计划出国等)。

对于大佬,何不直接出国,走上人生巅峰?

有些同学可能会面临考研失败的窘境,在纠结是否应该二战。对于此,出国是个不错的选择。很多学校全年可以申请。考研同学因为具备着长期复习的优势,能够轻松应对面试、笔试中的专业课、数学知识。

可以参见杨恒杰学长帖子。

5. 香港的大学

关于香港学校的CS PhD质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个人及部分老师观点,对于科研实力,有如下评价:港科 > 清华/港中文 > 北大 > 港城市 > 港大/港理工 > 其他。当然,这个结果可能和各种排名相违背,本人实在没有看出港大CS有什么亮点。

港校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 教师质量高,大佬多。相比内地,教师质量确实高很多。在内地高校称得上是“青年才俊”的人,到了香港也就“泯然众人矣”。

  • 港校科研气氛宽松、活跃,没有中国特色的压力和烦恼。

  • 港校大陆背景的老师很多,愿意招收大陆学生。对学生英语要求不是很高,学生很容易适应。

  • 港校国际化程度高,交流机会多。

申请港校也有一个明显的劣势:港校老师很看重申请人的学校背景(应该与他们的大陆背景有关)。

本人申请的香港学校有三个:港科、港中文、港城市。以下分别介绍基本情况。关于笔试、面试题,请参见pdf附件。

港科HKUST

去港科读书是本人的梦想。本人于2017年7月中旬提交了港科提前批(http://www.cse.ust.hk/pg/admissions/recruiting/)申请,8月中旬收到港科提前批面试邀请。港科提前批目的在于筛选一批人申请HKPFS(后文有简单介绍)。提前批一共面试大约100人,发offer大约15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竞争激烈。本人参加的是深圳9月16号的面试,一共26人面试,大约3~4人收到offer,我不出意外地被刷了。

提前批被刷之后,开始海投套词信。当然咯,人家根本不回复啊。确切地说,有个别回复的人都是说“没名额”。港科根本不愁招不到好学生,只能说,自己渣渣渣渣渣呀!

港中文CUHK

港中文专业划分比较细碎,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考虑申请三个系:Information Engineering(汤晓鸥大佬那个系)、System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的Information System方向(于旭大佬那个系)和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贾佳亚大佬那个系)。本人于10月底提交了港中文的申请,一共申请了两个专业:CSE(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和SEEM的IS(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SEEM系比较杂,有许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有一个Information System方向,主要做语言、NLP、数据库等,我申请的便是IS方向(详见官网)。

本人于11.21和11.30号分别收到CSE和SEEM的面试通知。CSE面试在12月1号深圳香格里拉酒店,SEEM面试在12月9号同一地点。CSE、SEEM的面试均包含笔试,笔试、面试内容见pdf附件。内容不难,完全可以跨专业申请。附件中还有CSE系面试前的个人信息统计表。

CSE系:可以在通过系里统一面试通过之后再联系老师,不过此时剩余名额一般较少,建议提前联系老师。12月5号收到CSE面试通过的通知,此后开始联系老师。联系到老师后,老师又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面试(详见附件)。在SEEM面试的前一天晚上收到老师答应录取的邮件,但是老师还不确定是直接发PhD offer,还是先做一年RA,之后再发PhD offer(因为当时他还有几个学生没有面试)。此后过程还算顺利,就是时间拖得有点久。注意,通过CSE系里面试不代表你被录取,如果找不到导师,也就没啥用了(至今成电的一位同学还没找到导师)。

SEEM系:通过系里统一面试之后,便可以直接收到offer(因为已经提前确定了方向,比如IS方向)。面试和笔试也是分方向进行的。面试、笔试难度都不大,但是我感觉应该是GG了,因为至今我还没有收到offer。不过讲真,难度不大。同去面试的一位西电研究生学长应该已经收到了SEEM系的offer确认信,在此祝贺。

港城市CityU

港城市其实不在我的申请计划之中。写到港城市是因为2017年7月13号有一个港城市的老师到我们院招生,并且同意录取我。因为学校达不到自己的心理预期,所以拒绝了那位老师。港城市福利在于不需要托福或者雅思,六级过490分即可;对科研经历也没什么要求,没有科研经历的同学们可以考虑。

RA

这里讲一下RA(Research Assistant)。港校提供RA职务,工资标准院里统一制定(低于PhD奖学金,但足够生活),导师出资发放。一般老师会在如下几种情况下给学生发RA职位:

  • 今年老师的名额已经用完,不过自己还有点钱,也挺想收这个学生,先发个RA把学生抓在手里,明年再发PhD。

  • 你很好,但是还不够好(科研能力、英语等),老师需要先让你干一年RA训练一下。

在香港,RA做的事和PhD类似,只是中国人智慧下的一种产物。所以,拿到RA也是美滋滋的。

美国那边的RA应该和香港不同,这个我不了解,请见UCLA杨恒杰学长的帖子。

HKPFS

HKPFS全称为Hong Kong PhD Fellowship Scheme,为在香港高校就读的best and brightest的PhD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HKPFS奖励金额高于学校奖学金,每年24万港币(校奖约为19万),外加1万港币旅游津贴。HKPFS竞争非常激烈,称得上“拿到一个奖,可以吹四年”。据学长介绍,HKUST计算机系每年能拿到HKPFS的学生仅有8、9人(提前批offer人数的一半),约为全系博士生人数的5%。大佬们可以一试。

6. 澳大利亚的大学

从计算机发展角度讲,美国是首选,其次就是大中华区。选择澳大利亚是本渣渣没有GRE的无奈选择,主要是三所学校: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最后还选了一个昆士兰大学保底。澳洲的学校计算机排名还不错,墨尔本更是top前20,可是个人感觉找不到什么不错的研究方向和老师。

澳洲的大学对于托福要求不高,如下(小分要求见官网):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悉尼大学

昆士兰大学

79808587

悉尼大学

经画大佬介绍,参加了悉尼大学CV+ML组的一个面试,不可谓不惨烈。三个老师轮流面试:

  • 第一个老师面ML。讲真,对于本渣这种没做过ML科研、没正经上过ML课的人,真的好难啊,很多不会的(不会到我已经描述不出自己哪些东西不会了。。)。最后问了两个无关痛痒的矩阵题:秩、迹。他说一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10分。面了大约一个小时,反正是翻车。这个老师也是江苏人,当年高考400+,上了中科大,还特意问我考了多少分,然后感慨了一下“好低啊”。。。。。holy shit。。。。

  • 第二个老师面科研经历,要求介绍自己的论文。谈笑风生(呵呵),最后问了SVM(原理+细节,不过还好都答上来了)。大约面了一个小时,总体感觉不错。

  • 第三个老师只给了一个贪心题,类似背包。写完之后把代码发给他。

悉尼大学这个组的面试GG后,我查了一下悉尼大学其他老师的信息,实在没有动心的,也就算了,没有再套词。

墨尔本大学

一共联系了两个老师,均要求申请CSC。其中一个老师面试之后感觉很稳,说了各种好听话,可最后还是被拒了。不过既然是要求申请CSC,如前“备选方案:CSC奖学金”所述,我也没有太急。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联系了一个澳国立的老师,他直接说:你的论文还没有发表,申请不到奖学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澳国立奖学金申请期一直到每年的8月(入学前一个月),如果对论文足够自信,可以等。

昆士兰大学

昆士兰大学的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http://www.itee.uq.edu.au/dke/)组还不错,和我的研究方向完全吻合,我拿那个保底了。发邮件给老师后,老师很快回复,但是他没有资金,还是得我自己申请CSC。老师挺积极,承诺他帮我拿offer,加了我的微信,还让他的学生(一个中科院研究生过去读PhD)加我微信,帮我申请。

7. 新加坡的大学

因为新加坡需要GRE,所以我并不太想申请新加坡,但也不得不申(其他方向进展不顺利)。新加坡一共两所:新国大和南洋理工。

新国大NUS

新国大要求托福90分,GRE320+3.5(详见官网http://www.comp.nus.edu.sg/programmes/pg/phdcs/)。2018年秋季入学申请截止日期为2017/12/15,2019年春季入学申请截止日期为2019/5,可以选择2019年春季入学,准备时间会较为宽松一些。新加坡国立大学招办权力比较大,掌握着学生的入学审核权,不过老师有推荐的权力,如果老师铁心要你,那应该还是比较稳的。

新国大我联系了一位数据库方向的大佬,大佬很快回复,并要求我的导师写推荐信(其实是我自己写的2333)。不过这个老师要求我先过去做毕设(每月补贴1500新币),然后把我推荐给院里,但他不能保证100%录取。因为担心老师只是把我找过去搬砖,搬完砖就踢,所以我就在心里把他放弃了。

南洋理工NTU

把新国大的那位老师放弃后,我联系了一位NTU(http://admissions.ntu.edu.sg/graduate/Pages/home.aspx)的老师(他说他明年开春就跳槽到NUS,233333)。这个老师是真-青年才俊,港中文毕业没几年拿了青年科学家奖,随后去了Singapore(他的导师也拿过那个奖,师徒二人一时间传为佳话)。

本渣深夜11点多睡觉之前发了套词信,没想到秒回,然后直接Skype面试(我就坐在床边,什么都没准备,然后就面试了~.~面到了12点多),面试题见附件。他说NTU老师权力大,只要他说要我就可以录取了,但是NUS就不行了,他只能给我写推荐信。老师人很好,也很爽快,他说“你现在肯定也在申请其他学校,如果你决定了申请NUS,我发几篇论文给你,我们讨论一下写个东西交给院里”。NUS 2018秋季入学申请截止期是12月15号,他想让我18年秋季直接过去,便催着我在12月15号之前提交申请,GRE以后慢慢考。这么nice的老师真的不多呀!拿到CUHK的offer信之后,发邮件拒绝了这位老师,老师回复很客气,唉,没去他那里还是感觉好可惜。

2017届有一个帅学长在NTU读PhD,有兴趣的人请联系他(未征求学长意见,不便公开联系方式)。

8. 英语渣(或没英语成绩)怎么办?

与master不同,PhD对英语的要求不是很高,或者说,一般达到学校最低分数线即可(因为老师看的是你的科研能力,不是比谁英语考得高)。同时,许多学校会针对没有英语成绩(或者成绩很差)的同学发conditional offer,即有条件录取(可对比于申请CSC的“无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就是说在申请和发offer的时候可以没有英语成绩(或者没达标),只要在正式入学报到之前提交成绩即可。许多香港那边的同学就是拿的conditional offer。同学们完全可以在没有英语成绩的情况下联系老师。举个例子,贾佳亚大佬的一位学生(北航本科生,和我一同参加的CSE面试)至今没有英语成绩,但是已经收到了offer信。

据我所知,南洋理工有托福和GRE的替代考试,只要通过替代考试即可,而且替代考试内容主要为专业英语,难度相对较低。

注:如果要申请CSC,只要在三月份提交申请之前拿到托福成绩(CSC要求托福>=95分,雅思要求见官网)即可。

9. 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如杨恒杰学长所言,“整个PhD申请,不是临时抱佛脚,而是三年的厚积薄发。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在此,针对前期准备,本人也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

时间准备事项大一、大二、大三GPA必须要好,考前拼命也要认真复习,拿高分

概率论和线性代数必须好好学,老师讲不好可以上网看视频

大一参加数模,不要怕难,其实没什么复杂的(君不见波波大佬大一搞数模、汀老师大二拿美一)大二参加ACM;

参加数学竞赛(刚学完高数,趁热打铁);

学英语,备考TG

大三进实验室搞科研;

考TG(像我这种渣渣拖到大四还在考英语,实不足为训);

大三暑假可以开始套词,抢占先机;

大三暑假开始着手复习专业课和数学,准备面试、笔试

大四准备文书;

网申;

准备笔试、面试

搞完数模、ACM再上手科研会比较容易,所以推荐大家都去搞一下数模和ACM,没有成果也可积累经验。

关于竞赛和项目,大家要想明白哪些有用哪些没用,切不可只图一个“数量”。

10. 联系方式

本贴写得已经非常详细,把本渣知道的、想说的都说了。QQ是低效的联系方式,所以需要联系我的学弟学妹们,烦请将自己的问题列出来,发邮件给我:[email protected],我会尽快、详细回答。注意,不要忘了介绍一下自己是谁,可以直接称呼我为Qi。

容本渣在此吐槽一下:很多学弟学妹我根本不认识,加了我的QQ,问一些无聊的、我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比我爸妈还关心我的申请情况,excuse me????这样真的合适吗?);还有的人非常不礼貌,详情不表。其实大家都很忙啊,不忙的时候也可以休闲一下,没必然帮别人啊,不是吗?

另:遇到申请问题,应积极主动联系院系招办(注意礼貌),邮件、电话均可。

推荐几个好的交流平台:

西电飞跃QQ群376412584西电保研群“进群请改备注”(里面很多大佬)367490352留学论坛一亩三分地;寄托论坛

相关常见问题:

问题

回答

那个学校托福、GRE要多少?请看官网(官网是了解学校信息最好的地方)怎么知道那个老师怎么样?查google scholar,看老师主页,看老师的学生,也可以直接联系老师的学生(老师主页上一般有学生的介绍)我能申上吗?不知道能帮我改一下文书吗?如果我认识你的话,而且比较熟悉,我非常乐意帮你。能把你的文书发给我看一下吗?不能

上一篇新闻

8人死,800人受伤!中澳发布警告:这里暴乱、毒品、性侵泛滥猖獗

下一篇新闻

进击的公鸡:乔・塞迪洛藏品第二场中的南洋钱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