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报告出品方/作者:华金证券,杨立宏,胡博)

一、深耕铜合金行业,高端铜合金龙头企业

(一)形成新材料为主、新能源为辅的全球生产布局

深耕行业近三十年,集新材料与新能源于一体。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1993 年,于 2011 年 1 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近三十年来深耕行业,逐渐成长为高端铜合金龙头企业。 2015 年公司全资收购德国贝肯霍夫有限公司,拓展了精密细丝业务,进一步拓宽了新材料业务 范围,并引进了系统化、严谨化、标准化的德式企业管理。2016 年公司收购宁波康奈特公司, 从此增加了公司新能源板块,形成了新材料为主、新能源为辅的业务布局。2019 年公司与埃森 哲全面合作,开展数字化转型,建立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自动化、数字化企业。

新材料产品种类齐全,形成九大生产基地。公司致力于高性能、高精度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的 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可分为精密板带、精密棒材、精密线材和高性能精密细丝四大类, 覆盖 17 个合金系列,100 多个合金牌号,广泛应用于 5G 通讯、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及装备、 汽车电子、高铁、航空航天等近 30 个行业。公司在全球拥有博威云龙、博威滨海、德国霍伊黑 尔海姆、德国赫尔伯恩、加拿大安大略、越南北江等九个制造基地。 新能源业务专注于欧美市场,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处于领先地位。新能源板块公司主要从事太 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主要产品为多晶硅、单晶硅电池及 组件,通过持续研发技术升级,电池转换效率始终保持在世界第一梯队。

股权结构清晰,子公司均为全资子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为博威集团有限公司,直接与间接持 有公司共 43.31%的股权,实际控制人为博威集团创始人谢识才,间接持有公司 34.94%的股权。 谢朝春为谢识才儿子,直接与间接持有公司共 3.16%的股权。公司下设子公司均为直接或间接全 资控股,重点子公司中博威板带主要负责有色金属合金板带的制造与加工,博威新材主要负责纳 米材料的研发与合金制品的制造加工,博德高科主要负责精密切割丝、精密细丝与电子线的研发、制造和加工,贝肯霍夫主要负责生产销售精密细丝,康奈特主要负责生产销售光伏组件等新能源产品。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二)业绩稳步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

营收快速提升,新能源板块拖累净利润。自 2016 年以来公司营收 CAGR 为 18.80%,2021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8.41 亿元,同比增长 31.14%;其中,新材料板块实现营收 90.73 亿元, 同比增长 49.76%,实现毛利 11.39 亿元,同比增长 17.21%,分别贡献收入的 90.39%和毛利的 96.36%,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6、2019、2021 年的三次业绩高增长分别来源于 新能源板块扩展、精密细丝业务板块扩展、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高。

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 润 3.10 亿元,同比下降 27.66%;其中,新材料业务实现净利润 3.91 亿元,同比增长 41.36%, 表现优异;新能源业务实现净利润-0.80 亿元,同比下降 152.66%,主要系 2021 年受全球疫情 影响导致的海运费大涨、行业爆发使得以硅料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高企、以及美国对双面组件征 收关税所致。2022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3.26 亿元,同比增长 58.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36 亿元,同比增长 15.47%。

总体毛利率水平略有下降,期间费用率稳定。公司总毛利率从 2016 年的 12.76%增长到 2020 年的 17.06%,稳步提升;2021 年公司总毛利率仅为 12.28%,主要系新材料方面铜等原材料价 格上涨,新能源方面硅料等原材料与海运费价格上涨所致。公司期间费用率稳定,2021 年管理 费用增加主要系公司为提高管理水平、打造数字化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革导致的薪酬与股份支付 费用摊销增加。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二、下游行业蓬勃发展,高端铜合金国产替代空间大

(一)生产规模全球首位,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铜合金处于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铜产业链包括了从矿山开采、铜矿冶炼、加工成才 到终端消费的整个过程。上游主要是对矿山原矿进行开采和筛选,得到主要原料精铜矿;中游主 要是冶炼环节,得到能直接用于加工的精炼铜;下游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将精铜加工成 各种形状的铜材产品,如铜棒、铜管、铜板带、铜箔等。最后铜材作为产品进入消费终端,主要 包括电力、建筑电子、家电、交通等行业。

生产规模全球首位,铜线材占比最高。中国铜材行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 的铜材生产国、贸易国和消费国,铜材的产量和消费量已占世界总量的 60%以上,在国际铜加 工行业占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在生产方面,中国铜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程度较高,导致产能过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铜材产量。从细分铜材领域来看,2020 年我国铜线产量 980.2 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比重约 50%,其次为铜管、铜棒、铜带,占比均在 10%左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行业集中度较低,单体规模优势明显。据安泰科,2020 年我国铜加工材前十家头部企业完 成产量 688.5 万吨,仅占全行业产量的 37.7%,其中,江西铜业、海亮集团、金龙集团等企业单 体规模已经位居全球铜加工行业的最顶端,楚江新材的铜板带规模位居全球首位。我国铜合金材 料生产企业众多,呈现企业单体规模优势明显,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的发展态势。按铜材加工产 量来划分,江西铜业、金田铜业位于第一梯队,海亮股份、金龙精密、楚江新材等位于第二梯队, 铜陵有色、博威合金、金源铜业等位于第三梯队。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贸易总量领跑全球,高端铜合金依赖进口。据安泰科、CRU、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铜加工材贸易总量为 115.3 万吨,其中进口量为 61.4 万吨,出口量为 53.8 万吨;2021 年 1-11 月贸易总量为 121.18 万吨,其中进口量为 51.89 万吨,出口量为 69.29 万吨,是继 2019 年后第二个年度实现净出口。但从具体出口品种来看,除铜管及铜管子附件外, 铜箔、铜条杆型材、铜板带、铜丝、铜粉等仍均为净进口。我国虽然是全球铜加工制造中心,且 通用铜材的国内满足度达到了 96%,但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众多高新技术领域 亟需的高性能铜合金方面,如高强高导铜合金带材、超细丝材、超薄带材等,仍严重依赖进口。

高端铜板带材壁垒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大。随着 5G 通信、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产业 的高速发展,我国对铜板带材的需求从普通级向高精级发展。我国可自主生产高精铜板带产品中 的绝大部分,但由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企业的研发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我国高端产品与 国外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从进出口金额来看,同类海关编码商品进口单价普遍高于出口单价, 表明我国高端铜板带材仍存在进口依赖。从产品类型来看,紫铜带、无氧铜带、锡磷青铜带进口 替代较快,白铜板带、高铜合金板带、半蚀刻型引线框架带材等依然与国外产品有差距。

尽管需求总量不大,但先进铜合金材料是集成电路、网络通讯、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精密 仪器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支撑材料,突破这些“卡脖子”的关键材 料和技术,是我国铜材产业实现由大到强、保障国家关键材料自主可控的必由之路。

从先进铜合 金功能的角度来看,我国主要需要突破或强化的领域主要包括: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用接触线、高端精密电线电缆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用于重 载装备、石油化工、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核心零组件的关键基础材料的耐磨耐蚀铜合金;用 于精密仪器和仪表的弹性元件的超高强弹性铜合金;用于相控阵雷达、大功率高频脉冲磁场、大 功率电子器件封装、液氢/ 液氧火箭发动机内衬、超高压开关触头、电焊电极触头等的先进铜基 复合材料;用于制备集成电路封装导线、微型电机输电线、高频超细同轴电线、高速宽频传输线 缆、通信终端传输线和医用精密导线的高精度铜及铜合金细微丝以及用于柔性电路板的超薄箔材。 部分领域在国内高校和企业的协同攻关下已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和产业化,国产替代前景可期。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二)下游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增量空间大

高端铜合金下游多为高景气度行业。铜合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为电力、空调制冷、 交通运输、建筑和电子行业,其中,电力行业为我国铜材最主要的需求领域,约占中国铜合金消 费量的 48%。其中,附加值较高的高精铜板带主要应用于:电子引线框架带材、汽车连接器锡 磷青铜带、电子屏蔽材料白铜带以及电真空行业用高纯无氧铜带等。

1、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预计未来两年用铜量 200 万吨左右

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353.26 万辆,较 2020 年增长 169.67%。据中国政府网,截至 2021 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784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2.60%,比 2020 年增长 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 640 万辆,占 新能源汽车总量的 81.63%。近五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 2017 年的 65 万辆到 2021 年的 295 万辆,呈高速增长态势。据国务院办公厅所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到 2035 年,纯 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单车耗铜量高于传统汽车,是拉动铜消费量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之一。新能源 汽车所使用的电机、电线和充电桩都需要铜,大部分内燃机汽车用铜量约 23kg/辆,但混合电动 轿车、插电式混合电动轿车、纯电动轿车等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远高于传统内燃机汽车,平均新 能源电动车的用铜量为 94kg/辆。另外,新能源汽车需配备充电桩,快速充电桩平均含铜量约为 60kg/个,慢充电桩平均含铜量约为 5kg/个。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2、连接器:铜合金带材为关键材料,5G 与新能源汽车带动需求增长

铜合金带材是连接器的主要材料。连接器主要用于器件、组件、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信号或 光信号连接,是电子电路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之一,起到传递电流和信号的作用。接插 件是连接器的核心部件,90%以上的接插件基体是铜合金带材,主要指标有导电性、强度、抗力 应力松弛能力、成型性能等。

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主要为汽车和通信。按照传输介质,连接器可以分为电连接器、微波 射频连接器和光连接器;按照下游应用场景,连接器可以分为通信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工业连 接器和消费电子连接器等,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工业、运输等领域占比最大的是 汽车与通信领域。5G 通讯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为连接器带来新的增量。

我国 5G 基站建造数量增幅显著。据工信部统计,2020/ 2021 年我国 5G 基站的数量为 71.8/ 142.5 万个,同比增幅为 452.3% /98.5%。连接器是通信设施必不可少的零部件,5G 基站数量 的增加带动了其需求量上涨。按照目前主流的设计方案,每个基站将用到 64 个射频连接器,每 座宏基站需要用到 192 套(采用介质滤波器结构)或 384 套(采用金属滤波器结构)的板对板 连接器。相较于 4G 时期,5G 对连接系统的传输速度和通道功能要求都大幅增加,因此对铜合 金的性能要求更高,根据 Bishop&Associates 的预测数据,2025 年全球和国内通信连接器市场 规模将分别达到 215 亿美元和 95 亿美元。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5G 连接器要求高性能铜合金带材。针对连接器小型化、轻薄化的设计需求,以及满足 5G 连接器高速大电流传输功能,要求相应的连接器用铜合金材料具备高强、高导和抗压力松弛性能。 应对不断变化的连接器市场需求,铜合金材料也经历了几轮变革,逐渐朝着高强高导抗高温、表 面光滑的方向发展。

我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大,市场份额逐年提升。近年来在中国的政策积极引导以及下游汽车、 通讯等领域的需求促进下,中国连接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市场份额也逐年攀升。 2019 年,国内连接器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 30.4%,是全球连接器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基地。

3、半导体引线框架:市场规模稳定,国产替代未来可期

引线框架是集成电路的关键部件,铜合金是引线框架的主要材料。集成电路是各类电子产品 的核心,主要由半导体芯片和引线框架等封装而成,其中引线框架主要起导电、散热和支撑作用, 是集成电路制造的关键构件。铜基合金是目前主要的引线框架材料,包括 Cu-P、Cu-Fe-P、 Cu-Ni-Si、Cu-Cr 等系列。随着电子产品日益向微、轻、薄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 引线框架也随之向高精密化、引线节距微细化、多脚化发展,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和导热性能要 求不断提高。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处于上涨趋势。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统计,2020 年 集成电路占全球半导体各类器件市场的 82.03%,在半导体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据 WSTS 统计 数据,自 2017 年起,全球半导体销售规模已经连续四年超过 4000 亿美元,整体处于上行趋势。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作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消费国家,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半 导体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挥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 年我国集成电路累计产量达到了 2614.2 亿块,同比增长 29.53%;2021 年达到 3594 亿块,同比增长 37.48%。据中国半导体行 业协会,我国 2020 年集成电路市场销售额为 8848 亿元,同比增长 1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国内引线框架市场占比提升,原材料进口依存度高。据集微咨询,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基 本稳定在 30 亿美元左右,且全球前八大引线框架企业掌握了 62%左右的市场份额。据中国半导 体行业协会数据,2020 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约 31.95 亿美元,其中国内引线框架市场规模 约 90 亿元,占比超过 40%。但由于我国企业进入引线框架行业较晚,与三井高科等外国企业相 比,一方面在技术经验、资金实力、生产研发实力存在差距,产品多集中于中低端领域,国内规 模最大的内资引线框架企业康强电子是全球第八大引线框架,但仅占全球引线框架市场的 4.3%; 另一方面,产业链协同度不高,作为原材料的高品质合金供应不足,仍需大量进口。

蚀刻法引线框架对铜合金板带要求高,国产替代空间大。引线框架主要采用模具冲压法和化 学蚀刻法生产。冲压法效率高,但存在毛刺和油污问题,而且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已无法满足集 成电路高密度和高精度的要求。蚀刻法是一种无应力加工手段,可很好实现高密度和多脚引线框 架的生产,已成为高精密引线框架制造的主流,同时对铜合金板带内应力、翘曲度、表面质量、 蚀刻性能要求更加严苛。虽然目前国内蚀刻引线框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国内大部分铜合金 板带的质量无法满足蚀刻要求,供货能力不足,主要依靠进口,存在巨大国产替代空间。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引线框架带材是美国环球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最早开发的中强高导型 Cu-Fe-P 系合金(如 C19400、KFC 等),具有价格低廉、强度中等、高导电性和良好的钎焊性、 浸润性、加工成型性等优良特性。中铝洛阳铜业、中铜华中铜业、宁波兴业盛泰集团和宁波博威 合金材料等公司已经实现了 C19400 合金的商品化生产,占据了国内的主要市场份额。公司 boway19210 和 boway19400 铜铁合金可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引线框架。同时,Cu-Cr-Zr 系 合金是高速轨道交通接触线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的理想材料,公司已实现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 Cu-Cr-Zr 系合金带材产业化。

4、风电:海上风电加速度,我国为全球第一市场

海上风电单兆瓦用铜量高于陆上风电。风力发电主要用铜环节为发电机、变压器、齿轮箱、 塔筒电缆和风电场内部电缆等,应用范围较广。海上风机由于需要建设在距离海岸 10 公里以外 的海域,电缆用量高于陆上,而电缆中铜用量占比高达 59%。据 Navigant Research 数据,每 兆瓦陆上风机用铜量为 3.52 吨,每兆瓦海上风机用铜量为 9.56 吨。

风电装机需求旺盛,中国市场规模为全球首位。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0 年我国新增风电 并网装机量为 71.67GW,同比增长 178.4%;2021 年我国新增风电并网装机量为 47.57GW,包 含海上风电新增装机 16.90GW。据 GWEC 数据,2021 年全球新增风电新增装机 93.6GW,中 国装机量占比 50.91%;其中,包含海上风电装机 21.1GW,中国装机量占比 80.02%。据 GWEC 预测,未来 5 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 557GW,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6%。

预计未来五年风电新增装机用铜量达到 251 万吨左右。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持续 推进,未来清洁能源占比将进一步提高,风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也将大幅增长。按照 GWEC 预测未来 5 年新增风电装机量与 Navigant Research 单兆瓦风电装机用铜量来进行测算,2026 年新增风电装机用铜量为 64.30 万吨,5 年合计用铜量为 250.75 万吨。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三、扩产高端产能,新材料板块迎量价齐升

(一)积极扩产高端产能,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特殊合金材料龙头企业之一,高端产品契合下游需求。公司所生产的有色金属特殊合金材料, 主要是基于多元金属元素合金化、满足多种应用要求而设计的复杂合金,主要包括合金棒材、合 金带材、合金线材和精密细丝。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的龙头地位已成为 5G 通讯、新 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及设备等高技术高成长行业的重要供应商。

精密细丝产品主要应用于精密领域,合金板带产品应用于多个高端领域。公司的精密细丝产 品主要应用于高精密模具、精密刀具、高精密医疗器械等。公司开发的高精度、高性能合金板带 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折弯性能和加工性能,生产难度大,附加值高,广泛应用于智 能终端、半导体芯片、通讯电子、汽车电子、5G 散热等高端领域。

线材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棒材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与通讯行业。合金线材产品有中导 高塑、高强高耐磨、高强高弹性等多种类型高精度合金线材,附加值较普通合金铜线高,秉承德 国贝肯霍夫 130 年线材研发和精益制造经验,主要应用于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行业。合金棒 材产品包括高强高导合金、高导易切削合金、耐磨耐腐蚀合金、无铅环保易切削合金、高速易切 削合金、高精密可锻合金等六大系列的高精度、高性能铜合金棒材,且拥有高精度的异形模具设 计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5G 通讯能源电力、消费电子等领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未来 3 年产销量增长确定性强。预计 2021 年公司新材料业务总产能为 19.8 万吨,其中棒 材产能 9.5 万吨,线材产能 2.8 万吨,带材产能 4.5 万吨,精密细丝产能 3 万吨。未来产能增量 主要来自于合金带材,公司合金带材在汽车电子领域已经得到众多国际知名客户的认证和小批量 应用验证,已经开始实现批量供货,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销量的增长确定性强。随着公司扩产 项目的逐步推进,预计 2023/ 2025 年公司铜合金总产能达到 26.7/ 31.7 万吨,较 2021 年增长 34.80%/ 59.95%。

扩产高端产能将加速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主要高端产能扩产项目为年产 5 万吨特殊合金带材项目,该项目总投资 14.9 亿元,与 2020 年开始建设,建设周期 30 个月,预 计投产后年营收可达 29 亿元。该项目的产品主要为超高强特殊合金、超高导特殊合金、高弹超 细晶合金和电磁屏蔽特殊合金,建成后可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实现国产替代,加速产品结 构优化升级,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二)持续研发与数字化改革,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持续自主科研创新,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公司构建了市场研究和产品研发为主的哑铃型发展 模式,2021 年,公司研发人员共 529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10%;研发费用为 308.79 百万元, 占营收比例为 3.08%。公司在四大合金材料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产品系 列,目前已累计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 200 余件,包含高强高导耐高温铬锆铜、耐高温高传导 boway19026、铜镍磷合金 boway49700 等。公司作为国际有色金属加工协会(IWCC)的董事 单位和技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国合金板带、棒材、线材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先后承 担编制了我国铜合金棒材、线材 21 项国家标准和 9 项行业标准,核心技术优势体现在合金化、 微观组织重构及专用设备自主研发三个方面,是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制备技术的引领者。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战略前瞻性布局数字化改革,推动智能制造。2019 年,公司与埃森哲全面合作,开展数字 化转型,重点推进制造系统的运营技术(OT)与信息技术(IT)之间的深度融合工作,数字化 营销、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研发、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数字化项目将 构建具备公司特色的数字化营销平台,实现市场的精准洞察、精准服务和赋能营销;通过不断地数据迭代和计算来升级公司的制造能力;建立从需求到产品研发、测试、应用验证为一体的数字 化模拟仿真平台,加快研发速度;整合国际优质资源,体改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随着项目 实施,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确保数字化项目顺利实施,公司采用员工持股 的方式重点激励基层核心员工。

整合德国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理念,提高国内基地整体水平。德国贝肯霍夫公司是精密细丝领 域的世界领导者,公司有着德国企业一贯的研发领先战略,产品品质要求一致性、稳定性与可靠 性,是世界高端制造的标杆。公司收购贝肯霍夫之后,通过对公司的组织机构变革、流程再造、 CRM 项目升级及 PLM 项目的实施,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方法注入到公司的管理体系之中,极大 的提高了国内基地的整体水平,公司产品品质和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产品附加值高,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同行

特殊合金牌号齐全,定制化产生高附加值。公司是特殊合金牌号最齐全、产品类型最齐全、 特殊合金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性能优异,技术壁垒高,产品附加值高,可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 购需求。对于特殊客户的特殊材料要求,公司提供定制化的合金设计方案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其中,boway19210 和 boway19400 铜铁合金可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引线框架。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2021 年,公司新材料业务实现毛利率 12.28%,虽略 有下降,仍远高于同行,表明同行公司多加工低附加值的传统铜合金,而公司所研发的特殊合金 材料技术含量高,加工费高于同行。2021 年,公司新材料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越南精 密细丝制造基地受疫情影响停工,以及合金带材在汽车行业的定价模式为前月或前季度均价定价, 导致在涨价周期下原材料方面有较大损失,同时开拓国际市场初期运营成本较高,但带材产品本 身的盈利能力没有降低。

直接原材料为主要成本,单吨毛利小幅提升。公司产品成本由直接原材料成本与制造费用构 成,其中,直接材料占比约为 85%-92%。2021 年公司新材料板块单吨成本为 4.39 万元/吨,同 比增长 33.77%;单吨毛利为 0.63 万元/吨,同比增长 0.52%。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 公司铜合金产品单吨毛利仍能保持增长,主要系研发转化使得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提高了公 司铜合金产品的盈利能力。(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从产品类型来看,棒材、线材业务的产品 结构优化更为明显,合金带材产品进一步向高精密、合金箔方向发展。随着下游半导体芯片、新 能源汽车等行业对以高强高导为代表的特殊合金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 此外,公司重点培育的智能终端高倍率变焦镜头专用合金材料项目,是解决镜头行业痛点、填补 国内空白、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材料,项目的实施可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和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例 提供有力支撑,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四、光伏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一)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美国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制定碳中和目标已经成为共识,全球迈入低碳发展模式。2015 年《巴黎协定》明确了全球 共同追求的“硬指标”,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OP26 确立了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 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 1.5℃之内的目标。根据 ECIU 统计,除了已经达成碳中和的苏里南和不丹 外,已有超过 60 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公布碳中和相关目标。

全球未来新增光伏装机需求有望显著增长。据 CPIA 预测,未来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将持 续增长,预计 2022 年全球新增装机规模在 150-170GW 之间;到 2025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规模有望达到 270-330GW,有望实现稳定增长,全球光伏需求扩张仍然依赖中国、印度、美国、 欧洲等重要市场。

美国装机目标逐渐明确,预计高装机量继续维持。2021 年 2 月,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 定;2021 年 4 月,在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白宫发表声明,美国计划到 2030 年 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2005 年水平上减少 50%-52%,并在 205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16-2020 年美 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别为 11.3、8.4、8.3、9.3、15GW,装机中枢开始逐渐上移;美国能源部披 露预计光伏到 2035、2050 年占发电量的 40%、45%,为达目标,光伏装机重要节点设置为 225GW(2025 年)、550GW(2030 年)、1000GW(2035 年)、1600GW(2050 年)。此外,美国 PPA 电价近年易升难降,预计光伏装机项目对组件价格接受度较高。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二)消极因素逐渐减弱,新能源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生产基地在越南,主要市场在北美。公司全资子公司康奈特下属越南博威尔特、香港奈斯、 美国博威尔特、德国新能源及新加坡润源等五家控股公司,其中康奈特负责为越南博威尔特在中 国境内采购硅片等原材料,越南博威尔特负责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而美国 市场的销售主要由香港奈斯的全资子公司美国博威尔特负责,欧洲市场的销售主要由康奈特全资 子公司德国新能源负责,新加坡润源主要负责运营越南电站业务。为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 力,公司将电池尺寸从原有的 166 升级到可以兼容 182/210,同时将产能从原来的 700MW 提高 到 1GW,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越南生产基地优势明显。在生产成本方面,与中国大陆相比越南生产基地所属地区工人平均 工资水平及电费等能源价格较低,有利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税收成本方面,越南政府为吸引 外资推出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2018 年公司被评为越南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四免九减半”的 税收优惠政策。

2021 年新能源板块亏损较大,原因如下:1)上半年所交付的产品均属于去年锁定了价格的 订单,实际交付时海运费同比上涨 200%以上;2)从 2020 年 12 月份开始,美国对销往美国市 场的双面电池征收 18%的关税,部分订单造成一定的关税损失;3)以硅料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 大幅上涨,成本不断提升,挤压公司盈利;4)受东南亚新冠疫情影响停工 2 个月左右,运营成 本大幅增加。

随着消极因素地逐渐减弱,新能源业务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修复。面对造成亏损的原因,公司 的应对措施如下:1)公司管理层多方面组织各类资源,积极协调运力,同时启动运费协调机制; 2)2021 年 11 月 16 日,CIT 正式宣布恢复双面组件 201 关税豁免,并下调 201 关税税率,此 前征收的额外关税将退还给相关企业,此外,公司将拓宽销售渠道;3)预计未来随着硅料放量,价格调整,产业链利润开启新一轮分配,组件盈利有望上行;4)公司采取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 措施,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有望实现越南制造基地的正常运作。

博威合金研究报告:深耕先进铜合金,高端产能扩产迎量价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上一篇新闻

带你一起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一)

下一篇新闻

杭州最新楼盘项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