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 2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的报道。

春节以来,86岁的黄兹合和他的海南八音乐队不断接到演出邀约,虽然忙碌,他却乐此不疲。

因为,他坚持了14年的海南八音传承工作,越来越见成效,懂弹的、爱听的人越来越多,这项曾几近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了起来。

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中心小学传授八音演奏技法。受访者供图

“不仅不能失传,还应该发扬光大”

海南八音是海南乡土艺术的重要品种,至今已流传千年,既指8大类使用当地材料椰子壳、黄花梨、槟榔木制作的乐器,也指《庆丰年》《新拜堂》《酬宴会》《拜寿曲》《万花灯》等500余首地方独特曲目,它们记录着当地人的点滴生活,承载着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是一种特殊的记忆载体。

在海南琼北地区,每逢传统佳节、婚丧礼仪、重要社交、祭祀场合,请八音队演奏是一种标配风俗,最繁盛时,几乎村村都有八音乐队,代代相传,“声声”不息。

然而,在历史上海南八音经历过浩劫。1939年日本入侵海南,实行“三光政策”,民不聊生,不少人背井离乡,鼓息锣停,乐队散落。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海南八音面临着很多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共性问题:受众减少、创作人才匮乏、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探索有待深入……

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群上村关圣庙的传习所授课。受访者供图

是年6月,时年72岁、定居澳大利亚的黄兹合,看到家乡报纸上一篇题为《海南八音将成绝响?》的报道后,得知海南八音严重缺乏专业老师,正面临失传危险。而当时黄兹合正在澳大利亚给外国人教授海南八音。他出国第一年就应邀参加悉尼华人春节演出,发现家乡音乐很受外国人喜爱。

“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的东西价值大,比如西洋乐器的管乐器有16孔的、32孔的,而海南八音的管乐器只有7个孔,外国人就很惊讶,7个孔的喉管就能吹奏出全部的音符,这么好的东西不仅不能失传,还应该发扬光大。”黄兹合说,他心想,与其在国外教外国人,何不回家教自己国家的年轻人?

心动不如行动。年迈的黄兹合带着“传承”的初心,毅然回到家乡,找到美兰区灵山文化站,主动请缨成为一名八音传承人。黄兹合从小跟着邻村的八音师傅学秦琴、二胡,也是海南省琼剧院退休的专业乐工,有能力将八音吹拉弹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黄兹合最初是在美兰区灵山镇文化站教八音艺人,还到公园去为有兴趣的中老年人授课,不仅全部免费,而且提供乐器。

实践中他发现培养年青一代迫在眉睫,于是,他引导灵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到文化站学习八音。一年不到,学生们已经能够登台演奏,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群上村关圣庙的传习所授课。受访者供图

“乡音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

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2012年起,黄兹合将八音带进了灵山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一教就是六七年时间。“他是我们学校八音特色教育的开创者,先后教授了两三百名学生,没有收取过一分钱费用,现在虽然去别的学校授课了,但还是我们学校的八音教学顾问,时常邀请他回来给老师们讲课。”灵山镇中心小学校长陈继俊说。

最近几年,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些补贴,也有了固定的传习所,黄兹合每周半天前往位于美兰区群上村关圣庙的传习所授课,只要是愿意学的,他都免费教,雷打不动、风雨不改。学期内,黄兹合则前往龙峰实验小学,给两个八音班的孩子授课,每个班每周一节课。

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14年下来,黄兹合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中老年徒弟和数百名中小学生,很多徒弟已经出师,随随便便就能拉出一支乐队。

2019年,黄兹合带领“海南乡音访问团”,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在给海南华侨演奏时引发强烈反响。“乡音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一下子就能拉近距离,很多老侨胞听到我们弹奏《拜寿曲》《送京娘》时泪流满面。”黄兹合开心地说,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小学生懂得海南八音,这项技艺未来必将得到新的发展。

黄兹合八音乐队成员牟桂芬是辽宁人,从零开始跟随黄老学习了4年,也有幸跟随乐队出国演奏,“越弹越喜欢,一学就放不下,只要有时间就想弹。”

谈到高龄导师黄兹合,她连声赞叹,“老师不图钱、不怕累,不知道疲倦,有时候我们坐着弹一个多小时都累了,他站着指导却不觉得累。”去年10月举行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中,乐队二十几个队员在黄兹合的带领下前往8个学校连演8场,黄老一场不落。

美兰区文化馆馆长陈帅觉得,“一定是一份要将家乡音乐传播得更远的信念在支撑着黄老。”

从“守艺人”到“播种人”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

黄兹合在海口市美兰区群上村关圣庙的传习所授课。受访者供图

“希望孩子们好好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黄兹合不仅充满热情,在教学上还特别有想法、有办法。针对老年爱好者和小学生,黄兹合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教老年人,要直接弹曲子,这样上手快,练习时有成就感,才能持续坚持。小孩子可以注重打基础,但入门时会觉得难,我就把八音音律注入到儿歌中,孩子们学起来会觉得有意思。”黄兹合说。

龙峰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李彦希、欧阳梓奕、张丁健等一批少年,已经跟随黄兹合学习了3年,都非常喜欢八音乐曲,也都能够娴熟地弹奏和演出。欧阳梓奕对记者说,他父母非常支持他学八音,他同时也学习钢琴,“八音虽然是一种本土器乐,但一点都不土,反而魅力独特,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家乡民间器乐。”

500余首,流传千年,说明了八音本身是美的、有生命力的。然而老树还得长新芽,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不仅要传承,还要丰富和发展。为了适应当下的艺术环境、审美习惯,黄兹合大胆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中阮、扬琴、大提琴等乐器,更新改进旋律和伴奏技巧,使之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喜好,也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能工作,能传承,是一件幸福的事;做一个海南八音的播种人,很有价值;希望孩子们好好地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能将海南八音带出国门,走向世界。”黄兹合开心地说。

来源: 新华社

上一篇新闻

《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段教人思念到如今的旋律

下一篇新闻

旋律动听!快来白云机场听音乐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