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荒野上的野蔷薇/原创首发

我是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知道草间弥生的,相比电视剧,我更加喜欢看记录片,因为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追剧,电视剧往往有些无关紧要的情节,然而记录片是浓缩的精华液,我可以在短时间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养分。

有天我无意中点了草间弥生的记录片,瞬间被吸引了,不止是她传奇的人生经历,更多的是她独特艺术风格给人带来的思考。


一、草间弥生的《无限镜屋》是将绘画空间纬度的转换用逆向思维来展现,她将物理学上的空间纬度融进了绘画的世界,这是一次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碰撞。

即便我有深度密集恐惧症,就连杀鱼看见鱼鳞都会有眩晕感,但是《无限镜屋》却不会让我产生不适以及恐惧感,我并不明白其中原理,我就说下我个人的看法吧。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在理论上,一维能容纳所谓的零维(直线是由点构成) 。
二维的东西能够容纳一维(纸上可以画条直线) 。
三维的东西能够容纳二维(盒子里放个纸片)。
四维的东西就理所当然的容纳3维了。我们人体算3维的。我们的世界就是4维了,为什么是4维的呢?因为我们的世界有这样四个元素:长宽高和时间。

五维就是由于四维运动产生,假设四维空间可以对折那么对折后的那部分所谓的无,就会由于四维的运动而给填补。

按照我的理解这是否就是空间折叠呢?这方面我没有办法继续深入探讨了,因为物理知识太过贫瘠了。

草间弥生用镜子增加了空间的纬度,一般而言绘画便是要将三维空间(三度空间)的事物,用二度空间来展现,灯光静止时是四维空间,灯光流动的时候又是五维空间了。

而她利用玻璃反光以及灯光效果将色彩、面积大小,形状不一的波点折射出了色彩光泽度繁复不一的光影世界,那些散落整个空间的圆点,仿佛是存在于地球上的银河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无限镜屋系列作品

当你走入这个镜屋,就如同置身于浩瀚宇宙之中,又好像是在星星的海洋中倘佯。在这里单一的圆点,因为亮度大小都不一样,如同油画中捕捉光线明暗的调色,运用玻璃这种介质来达到这样的效果,草间弥生真是手法高明,而且非常创新。

当它们由点及线再到面,这就是把高维度空间吞噬低维度空间的科学知识用艺术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我想这是草间弥生身上“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普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等等这些诸多标签的由来吧,因为这种来自空间的独特美感,无法用单一的形容词来修饰它们吧。

科学理性的,艺术感性的,谁说这两者不能完美结合在一起呢?

即便不同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不一样,绘画就是色彩与线条的艺术,绘画能力的高低之分其实很难判定,商业价值只能体现当时审美的取向,能够将线条和色彩玩弄出不一样境界的就是个中高手。能将同一主题种加入不同元素,就能做出“一人千面”的效果,无疑草间弥生做到了。

我们先看中国山水画,通过用墨的手法深浅来刻画不同物体的线条形态,让看画的人不会因为线条和色调的单一而感到无趣,这是国画的魅力所在。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清 王石谷《仿黄子久山水为芝翁先生寿》局部图,十四棵树用了十一种画叶的法式

西方绘画色彩明艳鲜亮给人的视觉冲击较为强烈,这是西方绘画的特点。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梵高《十五朵向日葵》

草间弥生做到了用实物来勾勒线条,用色彩来加以补充视觉效果,比如这个镜屋,把圆形的灯泡排列成线,在灯的后面加上黄色边框黑色内里的门,当然了灯光的颜色也是进行了仔细地调配和排列:红,黄绿,蓝,白,通过颜色差排列组合成了曲折的线段,直线,菱形。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 《无限镜屋》

又在黑门后面加上面积小更加细密的灯泡,经过镜面折射,通过光的直射反射漫射拓宽了空间的延展性,增加了神秘感,这样形状变幻的环境下,小黑门就像是从哆来a梦口袋里面掏出来可以超越时空的任意门一样。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哆来a梦的任意门

无限镜屋有许多作品,但是从来不会让你觉得雷同、类似让人厌烦的感觉,在我看来草间弥生无愧是一个玩弄线条色彩装置艺术高手。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据说这种通过镜面反射体现美感的灵感来源于希腊神话,那耳喀索斯(Narcissus 文末有解释)沉醉于自己的美貌,最终导致他憔悴而死。

根据神话,那耳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与水泽神女利里俄珀之子。那耳喀索斯出生后,利里俄珀向著名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询问自己儿子的命运。提瑞西阿斯说,那耳喀索斯只要不看到自己的脸,就能得长寿。因此,尽管那耳喀索斯长大后成为全希腊最俊美的男子,他却从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

那耳喀索斯的美貌让全希腊的女性为之倾倒,但他对所有前来求爱的女人都无动于衷。后来掌管赫利孔山的仙女厄科也被他的美貌迷住,陷入对他的爱情无法自拔。那耳喀索斯对厄科的求爱也同样加以拒绝,导致厄科伤心而死,只留下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厄科的名字Ἠχώ意为回声)。被他拒绝的女子们都要求复仇女神涅墨西斯惩罚那耳喀索斯。涅墨西斯同意了她们的请求。一次那耳喀索斯打猎归来时,在池水中看见了自己俊美的脸。他于是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无法从池塘边离开,终于憔悴而死。这样就实现了提瑞西阿斯在他幼年时所作出的预言。在那耳喀索斯死去的地方生出了一株水仙花。

草间弥生借用希腊神话,制作了这件作品,似乎想表达像那耳喀索斯那般先是“美而不自知”,而后又会因为自己美丽而死去的悲哀美感吧。

当你置身于镜屋之中,看到玻璃反射的是闪闪发亮,被上帝之光包围着的自己,你也会陷入这种迷恋之中,正如那耳喀索斯在池水中看见了自己俊美的脸,因此爱上了自己的倒影。不舍得离开,最后憔悴而死。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当然了,作为密集恐惧症,这样的的房子显然是不适合我居住的,但是这就是艺术走进室内设计的创新例子吧。

谁说绘画艺术只能局限于笔墨纸砚之间呢?这是草间弥生的湮灭室(Obliteration Room)以设置类似于家庭环境的内部,墙壁,天花板,地板,家具都涂上白色。

每一个进入空间的参观者都会收到艺术家印制的圆形贴纸,并邀请他们贴在房间的任何表面上。最终,最初的房间和家具被彩色圆点所吞噬

一开始这个房间是为孩子设计的,为了打破在美术馆中不能触碰作品的规则。更深的是隐喻了父母对于孩子成长的限制。

从小就受到家里严格管控的草间弥生,并不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和自己的童年一样不幸。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 湮灭室(Obliteration Room)


从唐绘到浮世绘,再从浮世绘到极具个人特色的波点文化,草间弥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完成了从传统绘画到前卫表现主义的华丽转身。

中国唐朝时期,日本学习了中国的绘画技巧,当时日本国内流行的绘画,俗称“唐绘”。到了平安时代(公元794年—公元1192年),因为废除了遣唐使制度,脱离中国影响后,日本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一套绘画风格“大和绘”,也就是浮世绘的前身。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唐代 周昉《簪花仕女图》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日本 喜多川歌麿《美人图》

毫无疑问,除却服饰妆发不一样,手法风格如出一辙。艺术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一旦落地生根之后就能发芽生枝,开出不一样的瑰丽之花。

仔细看草间弥生醉心用圆点来表现自己的想法,依然能从她的画作中看到传统浮世绘的影响。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日本 草间弥生《花》

这是被称为“浮世绘三杰”之一的葛饰北斋作品:《富岳三十六景》《凯风快晴》,一般人接触浮世绘,多半都是从“名所绘”开始。浮世绘步入晚期(1807-1858)后,名所绘才逐渐流行,最著名的如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现今依旧能在各种艺术品上见到这两位大师的复刻作品。

他们的绘画风格大气整洁充满了强烈的色彩冲击力,现代人对浮世绘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通过这二位的作品。

就连鲁迅都曾说道:“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而且,也正是这两位大师的作品,把浮世绘带离了俗文化,走进了雅俗共赏的新阶段。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日本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

浮世绘给人的观感是色彩明艳,令人印象深刻,这在中国青绿山水画中也有体现。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唐代工笔画 李思训《江帆阁楼图》

从这两幅画中,我觉得中国山水画对于线条要求更高,浮世绘省略掉细节的描绘,直接运用颜色来区分物体,所以仔细观察浮世绘隐约可以看到波点。

从中国山水画中可以看到画家在勾勒物体的时候,是按照实物比对来进行刻画的,即便是写意画也不是单纯颜色渲染,其中也有线条勾勒,只是相对于工笔画更为简单罢了。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齐白石写意画《虾》

相对而言,浮世绘则运用色彩来表达物体,像这幅葛饰北斋的画,处于画面中心的树木,仿佛就是颜色轻重缓急不同的圆点叠加而成,画面中线条的运用极少。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日本 葛饰北斋《青山円座松》

这在现代日本绘画作品中也依旧存在着,这幅平松礼二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浮世绘基本上就是大面积色彩做为底色,加上少许线条做组成的,而圆点仍然是主角。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日本 平松礼二《繁花》平松礼二(Hiramatsu Reiji),1941年生于东京,1965年毕业于爱知大学美术科。 ​​

与其他日本艺术家不一样的是,草间弥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繁殖"特色,她有许多作品都以蕈类聚生的造型出现。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蕈》

她的超前在于,她在1990年代之后,草间弥生加入了商业艺术的领域,与时装设计界合作,推出了带有浓厚圆点草间风格的服饰,并开始贩卖许多艺术商品。

第一个称赞美人是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人才,接下来的人无非就是拾人牙慧罢了。

草间弥生的创新在于,她将自己受到西方抽象主义的启发融进了传统的浮世绘,这两种不同风格激烈碰撞又融合在一起,符合了当下对超现实主义的审美,这是她成功的过人之处吧。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

但是这样的一个备受推崇的跨界艺术家,其实一直忍受着精神疾病的困扰,来看下她的人生经历吧。

二、草间弥生渡过了惨淡的童年,长大后毅然与家庭决裂,远渡重洋来到陌生的美国,忍受着没钱的艰难生活,她穷困潦倒,捡垃圾填肚子。作品被抄袭,心如死灰的她从工作室一跃而下,即便如此她仍旧活了下来,大概上帝也不忍心让她的才华就此夭折吧。她一直被模仿却未曾被超越,进入九十年代,被艺术界重新审视,从此声名鹊起。病变的童年

这个神情阴郁,面对镜头毫无笑意的女孩子就是草间弥生,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家族经营种子生意一百多年。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

父亲是入赘,因为在家中没有地位,所以不断出轨,母亲命令六岁的草间弥生跟踪父亲,亲眼目睹了成人世界丑恶的肉欲横流以及遭受母亲不停的打骂,10岁的草间弥生患上了神经性视觉障碍。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的家庭合影

孤僻的她,总是抱着素描本坐在屋后那片花田胡思乱想、涂涂画画,怒放的木槿花簇拥着她小小的身子,好似团团紫红色的云雾。

她却在某一天花朵长出了人脸,在和自己说话,声音越来越大。她捂着耳朵逃跑,转身却看见夕阳之下群山发出五彩闪光。

然而当她回家哭诉,妈妈权当胡言乱语,又是一顿打骂。母亲的不理解、无视、粗暴,无人帮助的痛苦,幼小的她被无穷无尽的幻觉、幻听折磨得心力交瘁,草间弥生想到卧电车轨自杀。万幸的是强大的气流将她撞晕,饶过一死。

死劫可免,活罪难逃。草间弥生选择用画画来记录自己病变的精神世界,越来越多的圆点和色彩,是她活下去的精神寄托。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成年后的她拒绝了很多相亲,母亲暴跳如雷,一看到女儿拿起画笔,她就大发雷霆,踢翻颜料,撕碎画布,最恐怖一次,她将草间弥生打到几乎失聪。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旧书店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帮助下,她写信给乔志亚·欧姬芙寻求帮助。"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你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女画家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腹背受敌的她,与家庭决裂,远赴异乡

1957年,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离开之前,母亲给了草间弥生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不要踏入家门。临走时,她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表达了对母亲的愤怒。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来到美利坚

她把美金缝进衣领和鞋底,身后的行李舱堆着60件和服和2000幅心血杰作,这就是她的全副身家。

草间弥生满怀期待、远赴重洋,却是热脸贴冷屁股。

美利坚没想象中那么好混。

由于不懂英语,这个小个子、相貌并不出众的东方女人卖掉一张作品都异常困难;在街边的垃圾篮中拾起鱼头和丢弃的烂菜叶,并用这些材料熬一碗热汤。

她从垃圾堆里捡了一块门板当床睡,毯子只有一条。傍晚6点暖气就没了,腊月寒夜她冷到肠痉挛,只好爬起来继续画画。画她那些圆点。一个接一个,直到日出。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作品创意被剽窃,心灰意冷,跳楼自杀,虽然活了下来,却被艺术圈抛弃,最后回到日本,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她患上严重的强迫症。但她将病态转为神奇,开创了软雕塑的艺术形态。

克拉斯.欧登伯格看了之后爱不释手,跟着做了一个系列,一炮而红,享誉整个艺术圈。

他的艺术展上,克拉斯太太见到了人群里木然的草间,轻飘飘地留下一句:“不好意思哦。”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闭关数月,祭出了惊世骇俗的前卫个展——“千船会”,身后的墙壁和天花板贴满999张单色印刷海报。

草间弥生裸露在她著名的软雕塑家具上,这些家具铺满了白色的触角,周围也全是这些触角,还有她最熟悉的重复图案。她将自己赤身置于整个雕塑上。

利用自己身体来进行对于作品的诠释。这种充满诱惑与挑衅的作品,使她成为当时迅速发展的女权主义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千船会》

安迪·沃霍来观看展览时候说道:”草间,你真是个天才,我太喜欢了。“

然而他转个身,也办了个展,墙上贴满了一式一样的牛头印制海报。安迪·沃霍一夜封神,成了波普艺术之父。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草间弥生没放弃,呕心沥血独创出“无限镜屋”。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然而相同的命运再次发生了,7个月后,萨马拉斯原封不动地搬走了这个创意,并得到业界最顶尖画廊的邀请,风光无限。而她依旧贫困潦倒,心如死灰,她从工作室一跃而下。可惜,脚先着地,又没死成。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活下来的草间弥生只得剑走偏锋,威尼斯双年展,她不请自来,同行的还有1500个镜面圆球。有人感兴趣,她就以2美元/个的价格卖给他们。

却因此遭到唾骂,艺术界骂她:2美元一个,真廉价、好低贱。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这种离经叛道的举措的最终结果是,再也没有人当她是艺术家了,只当她是个疯婆子

多年以后草间弥生回忆起这一段经历时说道:“因为我是个女人,还是一个黄种女人。艺术圈,只爱男人。”

这时候,1973年,草间弥生已经44岁。人到中年,艺术圈把她抛弃,残余的锐气也被磨得一干二净。

然而当她回到日本,却因为她在纽约的前卫行径在日本臭名昭著,媒体将她批判成“松本之耻”。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此时,草间的抑郁已经病入膏肓,她主动搬进一间精神疗养院,避免自己寻死。

她在马路对面买下了一间工作室,几乎花光她半生的积蓄。

往后的16年,草间弥生消失了。

直到1989年,草间弥生60岁,纽约举办了一场草间弥生回顾展。

而这一次的回顾终于成为了她涅槃重生的契机,那些年被冷眼抄袭驱逐的杰作和影像重见天日、沉冤得雪。

这驼着背的奶奶,坐在画室里,握着那份写着“日本の艺术女王”的报纸,早已泣不成声。

她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对于她而言,得到认可远比获得财富更为重要,此时已经年华老去,可是草间弥生却重新焕发了艺术的生机。

今日她住在东京的心理治疗所中,并以九十多岁的高龄继续从事艺术创作,她的工作室离治疗所不远,她曾经常对媒体表示"如果不是为了艺术,我应该很早就自杀了。"

回顾一下她近年来的作品吧。

2012年,草间弥生本人、其工作室以及长久代理她作品的大田艺廊(Ota Fine Arts)与苏富比合作策划了一场"草间弥生-花儿在我心中为香港绽放"的独一无二草间弥生作品展售会。该展售会将会在2012年5月19至31日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

2013年12月15日至2014年3月30日,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亚洲巡展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展。

2014年9月25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西岸艺术设计博览会中,20余副草间弥生作品展出。

人生于她就是一场冒险,只要有画笔,她就能活下去。

三、日本美学“物哀”之残缺美成就了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有次谈论她作品《花(D.S.P.S)》创作的感受时说:“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看着红色桌布上的纹理花色,并开始寻找我的周围是不是还有同样的纹理,从窗户、墙壁、天花板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的身体。在寻找过程中,感觉自己被逐渐侵蚀陨灭,时间与空间不停地旋转着,自我变得微不足道。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这并非只是一种幻觉,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存在,我被这真实的幻觉给吓坏了,我对红色桌布和上面的纹理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我夺路而逃,台阶却在我脚下散落,我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手和脚踝都跌伤了……”

这种情况一般只在梦境才会出现吧,但是如果在现实中有这种感受,你告诉别人,别人即便不说出来,也会在心里面翻个白眼:只有精神病才会这样吧。

是的,草间弥生说她自己是个“精神病艺术家”,她的灵感来自于她对周围环境异于常人的感觉,而这其实就是她的神经性视觉障碍。

无穷无尽的圆点和条纹,艳丽的花朵重叠成了海洋,吞噬了她孤独的身影,这就是她童年时候在屋后花田画画的回忆。

花就是她的自喻,网状花纹代表着侵吞她的世界,无论她如何挣脱,都摆脱不了这个世界正逐渐在侵蚀她。

如果这个蜘蛛网里面是些蜘蛛或是虫子,则太过于平淡无奇了,圆点组成的花儿们才是它能与众不同的灵魂之笔。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我想即便喜欢她的作品,也很难理解她对圆点的痴迷,不过我想她也不关心吧,她执着于用重复性的圆点当成她与世界沟通的途径,这也是对自己的治疗吧。

是的,我病了,但是或许这种病态的美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吧。

这就涉及到日本传统美学——“物哀”,日本国民的特点,他们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

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比如他们生病了,不愿意医治,即便是药汤,也要换个说法“御汤”,如果病无好转,加重了,他们宁愿死去也不愿意继续医治了,因为日本人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残缺亦美,比如金缮,就是体现在器具上的物哀美学。金缮源自于中国,经过时代变迁和发扬,在海外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地都有各自的金缮流派 。因为金缮修复需要利用大漆的粘性粘接碎片所以适用于胎体粗糙的器物如陶器、紫砂。但是因为随着中国制瓷业发展,胎体细腻坚实逐渐金缮修复在中国没落。相对而来的是锔钉修复瓷器。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而在日本,金缮发展成了对残缺美学的探讨:面对不完美的事物,用近乎完美的手段来对待。每个器物都有生命,从被制作出来,到被人使用,难免磕磕碰碰,就好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里总会遇到一些事,难免伤害或者折损。漆缮代表一种态度,用世上最贵重的物质与精神来面对缺陷,精心修缮,面对缺陷不去试图掩盖,坦然接受生命中的不完美,在无常的世界中恪守心中那份对美的向往,化残缺为美,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由此获得升华,反而超越原有的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 。

在日本金缮一词称作金继 ,主要流派有3个"蚊足" "无衣" "百川"三大个流派。

金缮是残缺美的一种体现。 瑕疵让人跳出形式,有余地体会不足之处,不对称、不完整、以及使用感。

被精神病折磨的艺术大师:草间弥生——我的残缺是种不同凡响的美

金缮

所以日本能出草间弥生这样的艺术家吧,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中国艺术家无人入选。日本有4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本博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80岁的"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传统与现代,看似两个极端,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传统艺术中得到给养,然后加入现代的思想,找到当下流行的时尚点,推陈出新,这就是草间弥生给我最大的启发吧。

可以说日本传统艺术成就了草间弥生,草间弥生也将日本传统艺术以新的方式风格活跃在世人的眼中风靡全球。

从传统艺术中寻找新的亮点,这是给我们今天中国艺术界的一个启发吧。

上一篇新闻

艺术家是好偶像吗?

下一篇新闻

潮牌设计师成为最大赢家!第五届 LVMH Prize 青年设计师大奖揭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