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4日 星期二

游记---武威城里两个寺

我想,过去的寺庙原本应该是建在城外的。选一个僻静的地方,起一栋庵院,种几株芭蕉。当然不必如凌霄宝殿那么高高在上,也不能像土地庙那样委屈求全。花是一定要种两棵的,菜也要种几畦,诵经之余,弯腰劳作,听虫鸣鸟啼,也算是一种修行。
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外的寺庙也被圈到了城内。

游记---武威城里两个寺

(据说1600多年的寺院,当然,我说的只是历史)

鸠摩罗什当初在寺内讲经,口绽莲花,云飞霞起,众声应集,当时的寺院也一定在凉州城外。那时的凉州叫做凉州还是姑臧?
现在的凉州已经叫做武威了。
名闻四方的凉州辞也早就不能高歌入云。
过去高僧所在的那个寺,现在就叫做鸠摩罗什寺,高耸入院的舍利塔下,据说还珍藏着高僧的“舌”舍利,原本比牙齿柔软太多的物件,却比坚硬的牙齿还能够不朽。当年,鸠摩罗什圆寂之时,曾经说:若我编译的佛经不依佛法,我的舌头将与身体一起腐朽,否则,我的舌头将永存。逝后三年,果真其舌还如金玉,敲之如䥅。

游记---武威城里两个寺

唯一的一座舌舍利塔

罗什寺很大,很空旷,很新潮,方丈据说是从新加坡或马来西亚游学回来的高僧。在鸠摩罗什的僧堂,高鼻深目的高僧拈花而坐,不悲不喜。僧堂外面,几个悠闲无事的老汉坐在塔影下打着扑克。
据说高僧也被逼娶美妻无数,不知是真是假。
其实娶妻的高僧更为真实,但后人以已度人,可能觉得有违高僧伟岸,莫名就弄出许多神迹来,其实这哪里是一种自信表现呢?
罗什寺在城内,高僧见了,游人如织,不知高僧见了,能否记起这是自己的寺院?

游记---武威城里两个寺

忘了是天梯山石窟还是海藏寺了

相比罗什寺,海藏寺真的就在城外了。出城右拐,经过一片嘈杂的工地,远远就是一片绿树遮掩的僧房。大红的寺门深锁,寺门外面的海藏公园一片萧琐。
海藏寺内有灵均台,据称是前凉时所筑,当初灵台高歌入云,也是武威一景。台上有井,据说可以直通西藏圣湖,多有藏族僧众来此讫水,多有应声而愈者。我们正在寺外徘徊,忽有绯色喇嘛推门而出,于是也从角门而入。寺颇为幽静,有僧院四五进,有大雄宝殿,有三圣殿,有地藏殿。地藏殿后就是有名的灵均台,其实也并不甚高,也并不甚大,台上有宝殿一座,塑卧佛一具,演义释迦牟尼圆寂,佛像十分柔美,若十八佳人,因为殿门已关,无法近窥,不知何时所筑,也不知是否令人心生肃穆。
西北卧佛很多,有名的如张掖大佛寺,中卫高庙也有一尊,据说是以玉石所铸,眉目如画春山如黛,有僧人说中卫有女,嫁与一马来富商,回家省亲便出资两亿铸成卧佛,卧佛便以此女相貌所本,盖以此受些香火,期冀长命不殆。那佛像极为妖媚,眼角眉稍尽显春情荡意,不知别人如何去想,反正我是想起了封神榜里的苏妲己。
正在思想,有僧振海忽然走近,布衣僧袍。振海也是西北人,少时读书不成,出外打工以赈家资,劳力多而所获少,常思为何人间不平,心思多为郁结。后于工地工伤,右手仅存拇指及断掌,忽忆所见僧众皆神情饱满,不似为人间所苦,遂入海藏寺。本为暂避,不想越学越觉佛法精深,于是正式出家于此。振海善言辩,对我讲圆寂无佛无我之相,言心存一善度已度人之伟力,使人心存戚戚,恍若有菩提树下论经之感。我辈俗人,自不能因一词而顿悟,心存善念之想却悠然而生。
坐而论道,日色渐瞑,起身寺庙已关闭。有僧人取钥匙送行,取下松木门栓,打开侧旁方便之门,对面的工地上依然车水马龙。我们说再过几许,海藏寺可能也会如罗什寺般游人如织,也会有更多人来此游玩学法,僧人却笑着说:
“人多,也未必是件好事呢!”
寺外,早已麻麻地黑成一片了。

上一篇新闻

豪门郭氏的“母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又是如何影响了几代人

下一篇新闻

跨界成时尚 元旦假期新玩法带来新消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