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瑞典环境技术产业


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瑞典在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技术、工程机械制造、汽车、精密仪器、特种钢、森林造纸以及包装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上述领域,瑞典不仅拥有一些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和一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还形成了发达的产业集群。

根据欧盟环境技术行动计划(ETAP),环境技术是指从生命循环角度看,通过现有或可能的解决方案给环境带来明显好处的相关产品、系统、过程和服务,重点是提高资源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清洁技术(Cleantech)的概念源自美国,与环境技术相比,清洁技术更侧重于能源技术,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清洁技术在瑞典被广泛引用,其含义等同与环境技术。

瑞典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者。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首次国际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同年的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瑞典是高效生态经济的成功实践者。减排给环境技术企业创新带来压力,也促进了环境技术产业发展、出口和就业。瑞典是全球首个提出完全摆脱石化燃料依赖的国家。2006年瑞典政府曾宣布用15年的时间,即到2020年成为全球首个完全不依赖石油的国家,且不需要增建核电厂。这彰显了瑞典在摆脱对石油依赖、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雄心。目前瑞典议会确立的目标是:到2020年,除交通行业以外所需能源至少有50%来自可再生能源,交通领域至少有10%的能源来自可再生能源;供暖行业完全摆脱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到2030年,瑞典交通领域所需能源力争完全摆脱对石化燃料的依赖。

瑞典在环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创新型公司、成熟型企业和先进的试验和测试条件。瑞典的环境技术与信息通讯、工程、能源、电力、冶炼、森工、包装、汽车、石化、建筑、交通等工业与行业相互交织与融合,形成了较为完整且具有瑞典特色的产业集群。瑞典环境技术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新能源利用、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咨询、垃圾能源化、工业与建筑节能、热泵与热交换、水处理与生物燃气、生物燃料、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海洋能利用等领域尤为领先。

瑞典环境技术企业众多。瑞典环境技术企业多为中小企业。80%的企业雇员人数不足10人,雇员超过50人的仅占5%。企业数量最多的环境技术领域和份额为:废物管理与回收(45%)、咨询(16%)、可持续发展建筑与节能(15%)、水处理(7%)、生物质能源(6%);雇员人数最多的环境技术领域包括废物管理与回收(33%)、可持续发展建筑与节能(23%)、咨询(13%)、水处理(11%)、生物质能源(7%)、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源(6%)。出口型环境技术企业约占26%。瑞典环境技术出口以德国、英国、挪威、丹麦和美国等欧美国家市场为主。随着中瑞两国在节能环保领域不断加大合作,目前中国已逐渐成为瑞环境技术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

近年来,推动瑞典能源与环境技术企业出口成为瑞典贸易委员会(SwedishTradeCouncil)、瑞典环境技术委员会(SWENTEC)和瑞典国际发展合作署(SIDA)的工作重点之一。瑞典投资促进署也将环境技术作为吸引国外企业来瑞投资的重点领域。其中,“共生城市Symbiocity”项目是瑞典贸易委员会创办的出口平台,汇集了700余家在绿色科技、可持续建筑、城市规划、垃圾处理、节能等领域的瑞典企业,主要向需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提供节能、减排和改善水源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瑞典将生态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整体规划、综合利用是一座生态城市必备的重要特征。即在空间、社会文化、经济和生态等总体框架下,城市中所有的子系统,包括能源、水、污水、交通、绿地、城市功能、建筑等,整合于一体,通过全面、综合的方法得以协调应用。

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sjostad)是全球首个大规模环保生态社区,占地2平方公里,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规划设计,2000年施工建设。哈马碧生态城在规划、设计、招标、建设和运营等各个环节均采用了全面、综合的方法,形成了以市政府为主体、各攸关方充分参与的综合规划,能源、给排水、废物处理等解决方案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独特模式。目前大多数环境指标已基本实现,部分商业设施和轻轨线路已投入使用,垃圾真空回收、区域供暖与制冷以及污水处理等系统已配套建成。预计全部完工后将建成公寓95幢、1.08万套,商业设施20万平米,约有3.5万人在此居住和工作。哈马碧生态城以实用技术、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为主体,近年来已成为中瑞在唐山曹妃甸、无锡等生态城项目合作中参照的样板。

除哈马碧外,斯德哥尔摩正在规划建设一处面积更大生态城-皇家海港城。皇家海港城占地236公顷,2009年开工建设,预计2030年建成。届时将新建1万套公寓,提供3万个就业机会,商业楼宇面积约60万平米。其环境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年人均碳排量低于1.5吨,到2030年完全摆脱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届时,皇家海港城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与创新环境技术和理念紧密相结合的、将成为其他城市学习的样板。瑞典在该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

1、斯维可(Sweco)建筑与工程咨询公司,成立于1903年,是北欧最大工程咨询公司,在全球10个国家有5500名雇员,2008年营业额55亿瑞典克朗,在75个国家共参与了3.1万个项目,客户超过10万家。该公司业务主要包括水处理与环境、工业设施、能源系统、基础设施、设备安装、建筑设计、工程承包咨询、项目管理和地质信息系统等9个领域,其中水处理与环境、建筑设计分别占集团营业额的16%和9%。斯维可集团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主要为爱立信、Astra等瑞典企业在华的工厂和办公场所提供工程建筑方面的设计与咨询服务。2001年以来斯维可建筑设计公司先后参与了上海罗店新城、北京观筑住宅区以及天津东丽湖及住宅区、双港住宅区、港东新城、汉沽、东疆住宅区等项目的概念性详细规划,完成了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一期(30平方公里)可持续发展城市概念设计、一期起步区(12平方公里)可持续发展中心概念性方案设计,并承担了上海世博会瑞典馆的建筑设计工作。

2、AF工程咨询公司,成立于1895年,是北欧市场领先的工程咨询公司,业务领域包括能源、工程、基础设施及检验认证,涉及造纸、电子电信、机械、建筑等行业,现有员工4400人,23个国家设有100多个办事处。1994年以来,该公司曾先后参与了石家庄和甘肃天水市集中供暖项目、青岛空气质量管理项目、呼和浩特和乌海可持续发展城市项目、宁波钢铁厂节能项目、陕西煤气发电项目、上海生物沼气项目、常州垃圾发电项目以及共青城、丹阳和无锡生态城规划等,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开展了中国生态城发展模式可行性研究。大部分为瑞政府对华技术合作项目。目前该公司正与腾博公司合作参与中瑞无锡太湖新城生态城整体规划,主要负责能源规划。

3、腾博(Tengmbom)建筑设计事务所,成立于1906年,是欧洲50大建筑设计公司之一和瑞典第三大建筑设计公司,2008年营业额2.2亿瑞典克朗,雇员230人,业务涉及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内部装饰设计和项目管理5个领域。除提供建筑节能设计外,该公司主要通过与其他专业公司的协调与合作,整合现有的技术、措施和资源,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近年来,腾博公司主要参与了重庆溉澜溪地区绿色城市规划、无锡中瑞生态城规划,并承担了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室内设计。

4、White建筑设计事务所,1950年成立,是北欧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雇员500人,业务领域涉及建筑、城市规划、老建筑改造、可持续发展建筑及节能解决方案等,该公司正在参与成都、天津等地新建小区规划竞标。

5、Ahlqvist&Almqvist建筑设计事务所,1985年成立,雇员20人,主要从事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内部装潢设计。2004年和2005年该公司曾先后参与长沙南郊170平米社区的总体规划以及北京未来房屋展览中心2.5万平米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的设计工作。

废弃物能源化:上个世纪80年代,垃圾焚烧曾在瑞典引起广泛争论。但随着焚烧设备的不断改进、焚烧过程和有害气体排放得到严格控制以及垃圾填埋税的实施,焚烧成为瑞典日常家庭垃圾处理最主要的方式,其垃圾焚烧比例和效能在欧盟排在首位。目前瑞典用于焚烧发电、供热的垃圾占垃圾总量的48%,仅约4%的垃圾被添埋。75%的商业建筑和50%的家庭与区域供暖网络连接。除垃圾焚烧外,利用林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实现热电联产在瑞典应用十分广泛,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

区域供暖:瑞典水力资源充沛、核电生产稳定,能源和电力供应并不紧张。但由于地处北欧,冬季寒冷、漫长,瑞典每年用于供暖的能源消耗巨大,约占整个能源供应的24%。以斯德哥尔摩为例,1953年该市开始建设区域供暖网,目前市区内共有3个独立管网,管线总长约1800公里,覆盖了全市75%的供暖需求。区域供暖厂采取热电联产方式,所需能源75%来自可再生能源。生活垃圾、工业垃圾、林业废弃物等成为斯德哥尔摩区域供暖厂的主要燃料。垃圾焚烧与区域供暖相结合,大大减少了热电厂对石化燃料的依赖,同时使垃圾变废为宝。

区域制冷:是指在区域内建立管网,根据热交换原理利用管网内循环流动的冷水带走建筑内的热量,以达到降温目的。管网内冷水升温后进入制冷站被冷却,然后再进入循环系统。制冷站建有热交换设备,主要引入湖水、河水、海水或水处理厂的净化水等天然冷水源或使用传统冷却装置对管网内的水降温。斯德哥尔摩夏季凉爽,普通家庭一般不安装空调设备,但机场、办公楼、商场、医院、体育馆、学校等公共场所常年有降温需求。1994年以来该市共建成区域制冷管网150公里,装机容量350MW,现有600多个大型用户联网,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万吨,是全球区域制冷应用最广泛的城市。斯市在建设区域制冷网络中非常巧妙地将天然的冷水资源以及地下岩石相结合。现有三个制冷站70%利用波罗的海海水制冷。正在建设的Hornsberg区域制冷项目拟装机80兆瓦,利用5万立方米岩洞隧道蓄水制冷。瑞典在该领域的主要企业包括:

1、北欧生态能源公司(EcoEnergyScandinavian),位于斯德哥尔摩,其最大股东为瑞典GKL私募基金,是一家在全球市场从事垃圾能源化设施开发、设计、融资、建设及运营的专业公司,业务涉及交钥匙工程承包、项目管理与融资。该公司总裁G?ranSvensson在垃圾管理和处理领域具有20多年经验,参与了瑞典大部分大型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该公司希望积极参与中国的垃圾处理建设项目,既可单独提供技术,也可参与投资和运营。2009年11月该公司与江苏常州新北区政府、江苏GuoYu电子公司签署在新北区建设垃圾能源处理厂的谅解备忘录。

2、腾茂公司(SkandinaviskTermokonomiAB),1980年由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几位学者创建,主要从事大规模热泵和制冷(区域供暖与制冷)领域的技术咨询、工程承包和运营管理业务,可完成该领域大型设施建设的可研、设计、安装、运营、培训和管理等一整套流程。该公司曾参与斯德哥尔摩多个大型项目设计与建设工作,包括Kista工业园热回收热泵区域制冷项目、阿兰达机场利用周边湖水作为免费制冷源的区域制冷项目以及斯德哥尔摩Hornsberg地下隧洞蓄水制冷项目等。该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已5年多,与大连冰山集团合作完成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员村装机容量30兆瓦的制冷系统设计工作;承担了大连星海湾装机容量160兆瓦的区域供暖、制冷一体化项目的设计、实施和培训,为200万平米的用户提供服务。此外,该公司还在河北唐山成立了腾茂(唐山曹妃甸)节能技术利用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曹妃甸生态城项目建设。

3、恩华特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垃圾自动真空收集技术公司,在全球20个国家设有35个办事机构,雇员600人,2009年营业额13亿瑞典克朗。其设备在瑞典、丹麦、西班牙和中东部分城市得到广泛应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恩华特就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以来,恩华特公司先后在上海、北京、澳门和天津设立销售办事处,2005年在广州与广日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垃圾自动真空收集设备已应用于天津生态城、北京301医院、中石油总部、香港科技园以及香港、澳门、上海和广州等地的部分居民区。目前正积极参与天津、唐山、无锡等地生态城项目建设。

4、Econova能源公司1996年成立,业务涉及森林和农业废弃物回收、生物燃料的生产与配送、废弃物填埋、农业有机肥料等领域,现有雇员250人。

5、CapitalCooling公司2002年成立,位于斯德哥尔摩,主要提供区域制冷技术解决方案,在欧洲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包括瑞典哥德堡等8个城市以及哥本哈根、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和巴黎。

污水处理厂的有机淤泥以及来自食品加工厂、大型厨房的厨余垃圾通过发酵后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沼气。瑞典是开发利用生物燃气方面的领先者,在利用淤泥生产沼气以及沼气发电、将净化后生物燃气用于汽车燃料方面具有多年成熟经验。瑞典拥有规模庞大的生物燃气加灌站网络,生物燃气在瑞典城市公交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斯德哥尔摩30%的公交车使用可再生能源燃料,到2025年全部公交车将摆脱石化燃料依赖。瑞典在该领域主要企业包括:

1、洛克比水务集团(LackbyWater),位于瑞典Lackby市,主要提供水处理和生物沼气生产的承包工程、生产与服务,在7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年销售额约1亿美元。集团下设普拉克承包工程公司、普拉克生物沼气技术公司、洛克比核心产品公司和洛克比服务公司。迄今普拉克已承接了来自欧洲和亚洲70个国家的4000多个水和污水处理、生物沼气生产与处理项目。普拉克公司在中国设有普拉克环境系统公司。

2、碧普诺克斯控制瑞典有限公司(BioprocessControl)成立于2006年,是商用生物沼气工业领域高级控制技术和服务供应商。该公司提供的技术和服务可用于生物沼气生产的各类企业,包括污水处理厂、有机废物处理商、食品饮料厂、乙醇生产商、生物柴油生产商、纸浆沼气厂、电力和燃气厂以及农场等。该公司开发的生物沼气优化器(Biogasoptimizer)2008年正式商用,可加快和提供生物沼气生产的稳定性。

瑞典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化工技术领先,在第二代生物燃料、造纸黑液气化、生物质气化、纤维素乙醇的生产与提炼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瑞典是世界最大的重型柴油机的发源地。沃尔沃、斯堪尼亚、沃尔沃轿车和萨博轿车是特殊替代燃料环保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目前在瑞典新车销售中约35%为环保汽车,约有35家工厂利用生物燃气生产机动车燃料,而且还拥有大量生物燃气驱动的机动车和生物燃气加灌站。

位于瑞典皮特奥市的Solander科学园专门针对生物质提炼技术展开研究。生物二甲醚项目和SunPine项目将在皮特奥市开设两家工厂,一家用造纸黑液生产二甲醚(DMEdiomethylether),另一家用妥尔油(talloil)生产清洁柴油。

1、Ageratec公司,创立于1996年,2008年被阿法拉伐公司收购,总部位于瑞典Norrkoping市,是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生物柴油处理设备技术提供商。1998年利用当地菜籽油提炼出用于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生物菜油并获首项专利,截至2009年共向全球市场提供了70套生物柴油处理设备。每部设备的日处理能力均可达到3000立升,原材料范围包括植物油、动物油和鱼油,游离脂肪酸在20%以上均可接受。

2、瑞典生物燃料公司(SwedishBiofuels),2000年成立,位于斯德哥尔摩,该公司致力于利用木纸浆和农业废物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主要开发出一种100%从谷物中提取的生物燃料。

3、Chemrec公司,1987年成立,位于斯德哥尔摩,拥有气化专利技术,正与挪威HaldorTopsoe公司合作建厂,预计2010年日产达4-5吨。该厂将与位于皮特奥市的SmurfitKappa’s造纸厂整合,成立一家生物炼制厂,用黑液生产二甲醚。目标是供应瑞典国内汽车燃料消耗量的25%。沃尔沃计划在14款卡车中采用二甲醚燃料技术。

4、Sunpine公司由Preem公司、Sveaskog公司、SodraSkogsagarna公司及其创建者拥有,其位于皮特奥的工厂总投资2500万欧元,主要从妥尔油中提炼柴油,运输到哥德堡的Preem生物炼制厂进行再加工,然后出售给企业客户。

5、Chematur工程公司,位于Karlskoga市,在瑞典、美国、德国、印度、香港等地分别设有研发中心、分公司和销售代表处,在生产和销售生物乙醇及乙醇衍生物方面有50余年历史。

瑞典的能源密集型企业主要集中在纸浆造纸、木材、化工塑料、食品、钢铁冶金行业等。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和余热。通过热交换技术实现余热利用在瑞典十分普遍。很多能源密集型工业企业将余热用于区域供暖。

1、阿法拉伐(AlfaLaval)公司,1883年成立,业务包括热传导、分离、流体处理三大领域,2008年营业额275亿瑞典克朗,全球雇员1.2万,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1994年以来已向中国现有核电站提供约200套热交换设备,2009年在华订单超过20亿瑞典克朗,占其全球订单11%,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

2、Opcon公司,成立于2003年,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两大领域,核心产品为PowerBox,其功能是将工业废热转化成电能,独家拥有将100度以下至55度废热转化为电能专利。现有员工390人,主要在瑞典、中国、德国、英国开展业务。在苏州设有工厂,雇员100多人。

该领域其他企业还包括NIBEHeating热泵公司、Compower节能锅炉公司等。

1、ClimateWell公司,位于斯德哥尔摩,在西班牙设有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开发太阳能制冷与加热系统,主要市场在西班牙、中东地区。其技术和产品的特点是可以将太阳能储存并根据需要将其转化为冷或热。2010年11月与江苏连云港太阳雨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拟设立合资企业,开拓中国市场。

2、Solarus太阳能公司,位于斯德哥尔摩,具有15年科研经验,是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太阳能研发伙伴,技术涉及太阳能发电厂、太阳能供热供电系统、太阳能淡化海水处理、太阳能制冷及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等。该公司以技术研发为主,辅以小规模生产。

3、Parans太阳能照明公司,2002年成立,位于哥德堡,提供一种类似于太阳能板的系统,用于收集并强化照射在屋顶上的太阳光,然后通过光纤网络将其传递到未照射的室内空间,2004年实现商用。

该领域其他企业还包括:EarthSunTechnology太阳能热能系统技术公司、Kockums集中式太阳能动力技术公司以及Midsummar公司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公司等。

瑞典地广人稀,拥有良好的风力条件和漫长的海岸线,这些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使瑞典成为欧洲重要的风力发电基地。斯凯孚(提供轴承和密封解决方案、远程监控系统)、ABB(电力和光纤电缆)和ESAB(焊接和切割技术)、Enercon(风塔供应商)等公司均为风力发电领域世界领先的供应商。

1、斯凯孚公司,成立于1907年,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滚动轴承制造公司之一,拥有80余家工厂,主要生产各类轴承,密封件,轴承用特种钢,占全球轴承产量的20%,业务遍及130个国家和地区。是风力发电领域所需轴承和密封解决方案以及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提供商。

2、ABB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大型工业技术集团,1988年由瑞典Asea和瑞士BBCBrownBover公司合并成立,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ABB(瑞典)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技术和电气输变电设备生产、研发和销售,是风力发电领域主要的电力和光纤电缆提供商。

3、ESAB公司,1904年成立,全球领先的焊接和切割技术、设备与服务供应商。

1、海基波能发电公司(SeabasedAB),由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电力学院教授MatsLeijon于2001年创办。该公司与乌普萨拉大学合作研制的波能发电机安装在海床上,内部由2片定子、1片转子和弹簧构成。通过浮标上下浮动激活发电机内转子运动,从而产生电力,再通过2级转换将电能接入主电网。Seabased公司的技术通过众多、小型波能转换器编组发电,克服了传统波能发电技术效率低,发电机庞大、易损,安装、配套和维护费用高等弱点,能够实现在海水波动相对温和的海面上产生电能。据介绍,Seabased公司每台小型发电机的发电能力为10-50kW,编组为2000台的中等规模波能发电园区其发电能力可达20MW,年发电50GWh。目前全球每年的波能发电潜能在1-1.5万TWh左右。Seabased公司已在瑞典西海岸的Lysekil市建成了首个波能发电试验电站,计划开始试验性发电和设备生产。此外,Seabased公司在瑞典设有工业公司,在英国设有子公司,在美国设有合资公司。

2、Minesto潮汐及海洋能发电技术公司,位于哥德堡,在贝尔法斯特、伦敦设有办事处。曾为萨博防务集团的一部分,2003年开始为潮汐发电厂开发“深绿”发电技术,2007年独立并致力于商业化。深绿技术主要通过类似水下电风筝的装置将潮汐能转化为电能。水下电风筝由涡轮和翼组成,通过线缆固定在海床上。与其他潮汐发电技术相比,该公司设备轻、体积小,在材料、运输、安装、维修和养护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适于流速低、深度大的海洋环境。萨博防务集团、Midroc新技术公司、VerdaneCapital公司、查尔默斯工学院、TheCarbonTrust和英国风电协会均为该公司合作伙伴。

1、MIAB环保设备公司,成立于1989年,主要生产广泛用于汽车、游艇、家具等喷漆车间的空气净化设备。该设备主要采用碳过滤与氧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含有害化学成分的气体进行净化,迄今已销售40余套,主要市场在瑞典,部分设备也销往德国、波兰,主要客户包括沃尔沃卡车公司、汉高瑞典公司、Nimbus游艇制造公司等,希向中国合作伙伴转让技术。

2、HMPower电力公司,成立于2000年,创始人LarsHjort和BertilMoritz在ABB瑞典公司有25年的研发和市场开发经验。目前该公司主要开发故障仪、抄表仪、断电器、电动汽车充电器、低压开关和家庭智能电表等技术和产品,2008年营业额3700万美元,部分产品在中国广东生产。该公司产品和技术在电力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希望开拓中国智能电网产品市场。

4、Fluxsense遥感技术探测公司,孵化于瑞典哥德堡查尔默斯工学院的一家小企业,其开发的SOF(SolarOccultationFlux,太阳光遮挡流量)以及其他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重油储藏区、化工厂、水处理厂以及火山爆发等领域气体泄漏监测,具有10年的成熟经验。

5、OrganoClick公司,2006年成立,孵化于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农业大学,主要开发和生产生物纤维材料和化学品,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纸张、包装、纺织品、木材、生物技术产品,如通过加入生物催化剂加强纸张的防水性等。

6、Skycab智能交通系统公司,位于斯德哥尔摩,主要提供空中轨道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了小规模、环境友好型智能交通系统的设想。在瑞典铁路局和部分私人投资商的资助下,该公司于2006年在瑞典北部Hofors市完成了30米长的轨道实验。目前阿兰达机场城和部分国外城市对该公司智能交通系统表示了兴趣。该公司曾与香港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进行技术交流。希望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开发全球市场。

7、Tricorona碳资产管理公司,1988年成立,位于斯德哥尔摩,在北京、莫斯科和新加坡设有办事处,业务涉及排放权交易、气候服务(TCP)和绿色电力认证经纪服务三大领域。

上一篇新闻

6.66亿美元甩卖两座晶圆厂之后,格芯又宣布投资14亿美元对三座晶圆厂扩产

下一篇新闻

「工具推荐」golang 代码可视化工具 go-callvis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