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帮学术型人才在新加坡建立起一家数十亿美元的区块链初创公司
Zilliqa 是新加坡一家公有区块链网络公司。今年 5 月,成立还不到一年,该公司就达到了数十亿美元的市值,这是首家实现这一壮举的新加坡区块链创业公司之一。
上图:新加坡区块链创业公司 Zilliqa 团队成员,图片来源:Zilliqa 公司
这家区块链创业公司 Zilliqa 的首席执行官董新舒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天资聪颖而又略带腼腆,最擅长冷幽默。但提到他们一手创办的市值 10 亿美元的区块链公司,他的语气马上变得谨慎起来。
他指出:“能够达到数十亿美元的目标是件好事,但这从来都不是我们考虑的首要任务。我认为,这是我们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必然结果,而这个数字也从某个方面代表了人们对我们公司的信心。”
东南亚创投媒体 Tech in Asia 对 Zilliqa 执行官董新舒及其业务发展部主管佟恩慧( En Hui Ong )进行了专访,对这个团队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探析。
创建背景
2016 年,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计算机学院的助理教授 Prateek Saxena 发现,现有的区块链网络存在某些问题。那就是,“传统”区块链每秒可支持的交易数量太少,其交易规模不会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扩大,而且,在处理速度和可扩展性方面还可能存在安全问题。
同年,Saxena 教授与其博士研究生 Loi Luu 共同撰写了一篇名为《 Elastico 》的研究论文。这篇论文探讨了数据库架构中的分片概念如何应用于区块链,如何使区块链可扩展等问题。
不久之后,Saxena 教授创建了 Anquan Capital 项目,将这一想法转化为一种商业上可行的解决方案。接着,Luu 推出了 KyberNetwork 项目,这是一个链上的去信任去中心的高流动性加密货币交易所,为用户提供多种有用的应用——包括构建各类实用的交易 API 并将之提供给商家和用户,以便他们能够轻松 且“无须信任”地即时兑换代币。
当时,董新舒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高级研究员,他加入了 Saxena 教授的项目 Anquan Capital,担任工程部负责人。
尽管 Anquan Capital 团队在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和先进制造业领域拥有鲜明生动的用例,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需要组建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对其区块链网络进行扩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商业部署中,区块链技术将固步自封,仍然摆脱不了其私有性。经过几轮讨论,该团队决定创建自己的公共区块链。
就这样,这个名为 Zilliqa 的项目应运而生,于 2017 年 6 月 1 日正式启动。
把研究变成现实,将遭到很多挑战
董新舒透露,将研究论文中的想法转化为现实,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一篇关于计算机科学方面的研究论文大约 10 到 15 页,其研究主题也是关于研究人员当前的研究范畴。而这,仅仅是一个起点。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就可以轻松应用,它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董新舒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对公共区块链网络中,理论上的受控环境下的解决方案与现实环境下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公共区块链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不利的情况,任何节点中都可能存在一些恶意破坏整个系统的攻击者,甚至多达三分之一的节点遭到恶意破坏,”董新舒说道。“现有的区块链构建不一定是为这些恶意的环境设计的。因此,当你想要拿来主义,将论文中的想法应用到现实中的时候,你需要作出变通,并对一些方面进行强化。”
最重要的是,研究论文总是喜欢包含一些假设,而这些假设在应用于现实环境时也许不一定能成立。再者,在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可能将重点放在研究主题的一个特定范围,比如安全性,而不太关注性能等其他因素。然而,这些被忽视的因素,在现实系统中是必须考虑的。
这些都是 Zilliqa 团队必须要做的事情,他们致力于将包括 Saxena 和 Luu 等人员的研究想法付诸实践,让梦想照进现实。
克服重重困难,Zilliqa 正式上路
Zilliqa 首席执行官董新舒 图片来源:Zilliqa
Zilliqa 公司首席执行官董新舒,将公司的成功归结于三个主要因素:
具有一支专业能力互补型的团队
董新舒解释说,虽然对区块链的学术研究最近才刚刚开始,但支撑区块链的基础技术并不是最近才完成的。
“区块链的基础专业领域涵盖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网络安全以及密码学,”董新舒表示。“在我们的团队中,我们的人才几乎 100% 覆盖了所有这些专业,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构建一个出色的区块链协议。我们非常幸运,能够组建这样的团队。”
该团队中的大多数人都有相关的学术背景。不过,董新舒也坦承,他们团队的社会历练都不是很丰富,在将研究理念转化为现实方面还没有多少年的经验。
他指出:“我相信,这更多的是要有分析能力。我们可以坐下来看看这些协议,提出不同的意见,互相指出对方的漏洞,直到我们达成一致,能够制定出一套滴水不漏的解决方案,既能快速处理加密交易,又具有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董新舒认为,为了为用户提供一个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它的团队成员全心投入,废寝忘食,这股奉献精神也推动着 Zilliqa 一步步走向成功。
强大的网络社区支持
Zilliqa 网络社区是由该团队早期创建的Slack频道演变而来。
“在起步阶段,Slack 频道不太出名也是一把双刃剑,”公司业务发展部主管佟恩慧指出。“虽然我们 Slack 频道的用户极少,但留在我们频道的人,都是那些真正理解我们的技术和目标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 Slack 频道的对话都是非常深入而又专业性的原因。到现在为止,这些人一直一路追随我们。”
佟恩慧认为,早期让核心团队深入参与网络社区建设工作,有助于对社区会员及早普及区块链协议知识,并可以得到他们有益的反馈意见和新想法。
她指出:“社区会员可以直接在 Slack 上与他们进行互动,来解决技术问题,这往往带来高质量的讨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来发展这个社区,并取得了成功。”
对于最初阶段,社区会员是如何了解到他们团队的这一问题,董新舒笑称这仍然是一个“谜”。“我们建立了一个网站,在上面发布了一些文章,就是这样而已,”他说道。“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早期的支持者,他们可能会把这些消息传播给他们的朋友和社区。就这样,粉丝越来越多。”
目前,Zilliqa 在其 Slack 频道上拥有 5,900 名会员,在聊天应用 Telegram 上的会员更是多达 30,000 人以上。
不玩跟风和空投
董新舒指出,他的团队一直秉持谨慎的态度,力求正确地处理每一件事情。
他表示:“我们不会盲目跟风。从我们创办之初,我们就秉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原则,对如何做事持开放态度。但尽管如此,在做出每项决策之前,我们总会进行独立评估。我们对每个解决方案都会全盘考虑,再三斟酌,然后选择我们认为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加以推出。这不仅适用于技术开发,还适用于所有其他方面,如社区建设、业务开发和营销。”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意味着,与其它项目相比,Zilliqa 团队有时做业务的速度与节奏可能要更慢一些。正如董新舒所解释的,“我们愿意做出这种速度上的牺牲,因为我们不想还没弄懂如何把事情做好,就头脑发热,仓促行事。”
Zilliqa 的营销方法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佟恩慧解释道,与传统业务的营销相比,这一领域的市场营销迥然不同。像 Zilliqa 这样的区块链平台往往以社区为中心,因此,人们需要考虑如何发展社区。
“其中,一种方法是向现有社区分发免费的加密代币,也就是空投,并以此将社区成员吸引到你的社区频道上来,”佟恩慧说道。“空投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因此非常受欢迎。但它也有缺点。最突出的缺点是,这种方法不是很有组织性,只会暂时引起人们的兴趣。一个团队,单纯依靠这种方法,可能无法建立一个强大的社区,而这正是未来项目所需要的一大基础。”
佟恩慧指出,Zilliqa 不会空投,因为他们团队非常相信其项目的价值。
一旦建立了社区,就必须在技术和商业方面共享项目信息,还要对其项目进展情况频繁更新。
区块链在技术方面的进展工作相当容易,因为它只需要公司发布关于项目开发的更新情况即可。它可以是每两周更新一次博客,也可以是定期组织面向开发人员的聚会。对于这些,包括 Zilliqa 在内的大多数项目都是这样做的。
然而,另一方面,项目的商业应用和价值几乎已经成为业内达成伙伴关系的准则。不过,佟恩慧打趣道,在业内很多人都喜欢宣布合作伙伴关系,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它所包含的内容。
她指出:“有些合作关系可能只是名义上的,而且,人们对他们正在合作的对象也并不真正了解。我们希望能够确保,在我们宣布建立某一合作关系时,我们在一些项目上正计划进行合作,或有意在组织体系上加入合作。否则,这些所谓的合作,就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Zilliqa 的所有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都需要进行几轮的集体讨论,以对其合作伙伴的业务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并对双方如何共同努力来创建富有吸引力的新项目进行深入分析。
佟恩慧表示:“我们在合作伙伴关系方面,一直很保守,并打算一直这样做下去。”
到目前为止,Zilliqa 仅宣布了为数不多的几项合作伙伴关系,其中一个是与全球媒体机构 Mindshare 合作,来解决数字广告行业面临的挑战问题。
另外,他们还与两个区块链项目合作,这两个项目均是分布式存储提供商。与这些项目的合作,将使得 Zilliqa 的分散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能够以安全而分散的方式对其后端数据库存储进行外包。
对后来人的意见和建议
董新舒对区块链创业公司的新晋创始人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
“所有区块链初创公司在成立之初,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使命。”他指出。“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全新的想法,但它必须对整个生态系统有价值。否则,别人会认为你只是在努力摆脱炒作而已,这可能很快就会对你的信誉和声誉造成破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