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2018年10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批准设立。

5年来,从1个到12个,从沿海到内陆,从28.78平方公里到120平方公里再到海南全岛,自贸试验区的扩围升级跑出加速度,也跑出广度和深度。11月19日-11月25日,新华社连续推出“自贸试验区五周年”专题系列报道,赶紧跟着小芒一起去看看吧!

负面清单五年间

上海自贸区吸引合同外资超千亿美元

1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这是洋山深水港四期无人码头集装箱堆场。 新华社发

“我想引用一句唐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祝愿上海自贸区和浦东新区在改革开放新的时期乘风远帆。”19日下午,外币兑换专业机构通济隆(Travelex)亚洲区执行董事何穆凯(Cameron Hume)操着不太熟练的汉语,在上海自贸区扩大开放措施项目签约会上表示。

受益于上海自贸区的扩大开放,通济隆继之前获得国家外汇局颁发的外币现钞跨境调运及批发业务牌照后,又决定把亚洲区总部设在浦东新区,以此辐射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何穆凯谈到,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让外资企业感受到中国对“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决心。“近年来在与上海自贸区的合作中,我们切实感受到服务型政府的理念。目前,通济隆中国可兑换币种已经达到40多个,涵盖绝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通济隆不是孤例。在19日下午举行的签约仪式上,一批我国扩大开放领域的代表性项目次第亮相:如首家外商独资演出经纪项目信德前滩、首家中外合资飞机制造项目中俄国际商用飞机、首家外商独资职业心理培训项目正能职业技能培训、首家外商独资金融教育培训项目瑞伯职业技能培训,等等。

“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空间巨大,上海自贸区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门。瑞伯已选定培训场所,正在进行最后的课程打磨,下一步将启动宣传招生工作。”瑞伯职业技能培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科说。

钟科介绍,瑞伯的投资方是瑞士金融理财规划学院,今年9月公司成为上海自贸区首家金融教育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希望‘瑞士基因’能结合本土资源,为中国的金融和理财师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外资的纷至沓来,得益于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在商务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发布中国首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列明了190条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2018年,最新版的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已减少至45条。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说,根据相关管理办法,政府对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和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备案的申报、审核、结果告知全程网上办理,办理时间从8个工作日减少到1个工作日。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696个,吸引合同外资1102.4亿美元,实到外资221.33亿美元,98%以上是通过备案方式设立。

上海自贸区管委会表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今年1-10月上海自贸区在扩大开放领域新落地服务业企业340家,累计落地企业数2744家。在外商独资医院、认证机构、职业技能培训等38个开放领域,上海自贸区迎来了全国首创项目落地。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王华说,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浦东全区327项涉企审批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为进一步深化“店小二”服务理念,浦东新区已率先制定《重点企业服务专员工作机制》,设立“一对一”服务专员,为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从发展到壮大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持续推进制度创新

广东自贸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

2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这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 新华社发

“可弹窗式”清单管理精准到企业、促进粤港澳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智能化通关支撑贸易便利化……挂牌三年来,广东自贸区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在构建智能化监管新模式、促进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上迈出坚实步伐,成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引擎。

构建全链条、闭合式

政府智能化监管新模式

失信时被“弹窗”惩戒,经营时有“雷区”提示,轻微违法时有“排雷”安排……广东自贸区横琴新区片区率先建立以清单管理为重点的市场监管体系,分别从事前违法提示、事中轻微违法免罚、事后失信联合惩戒等三个层面,构建起全链条、闭合式的智能监管新模式。

当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其失信信息会在政务、金融等部门之间共享。一旦失信者到相关部门办理业务时,其失信信息将在提示系统“自动弹窗”。

“这一系统让失信信息不再是‘躺在记录本上的信息’,变成可流动、可共享、可使用的智能信息,以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协同信用监管效应。”珠海市横琴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彭九如说。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促进对港澳更高水平开放

挂牌三年来,广东自贸区充分发挥粤港澳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推动在科技金融、技术研发和转化、人才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对港澳更高水平的开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取得成效。

横琴环岛东路的两侧,东为澳门大学,西是澳门青年创业谷。两年前,珠海横琴爱姆斯坦生物科技公司落户澳门青年创业谷,从无到有历时8个月。

“这离不开创业谷这个载体的支持。”公司总经理王小方说,除了获得了2600平方米的免租场地,以及1400多万元的跨境科研资金外,公司还与澳门大学共建生物医学产业孵化基地。

智能化通关

支撑贸易便利化

平均通关时间减少42.6%、平均通关效率提升80%、“单一窗口”货物申报上线率达100%……广东自贸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互联网+易通关”改革,实施自助报关、提前归类审价、互动查验、自助缴税等9项业务创新,实现货物通关的便利化。

目前,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口岸已全部实现无纸化申报,每票货物的通关时间压缩0.8至5.4小时。

对此,广州金港汽车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助理张焱勃感受深刻,该公司从事平行汽车进口、仓储、销售,通关效率对业务开展至关重要。

南沙片区实施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监管和“合格保证+符合性评估”检验监管模式,验放周期由3天缩短至1天。

2018年1至9月,南沙片区完成整车进口10424辆,累计超3.5万辆,已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

高效的通关效率正加速航运物流要素在南沙集聚。目前,落户南沙的航运物流企业累计达6223家,2018年以来新增2231家。中远海运散货全球总部、中远航运风电总部、唯品会跨境电子商务总部等航运物流企业落户南沙。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天津自贸试验区:

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3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天津自贸试验区天津港保税区。新华社发

《总体方案》90项任务和两批175项自主创新措施已基本完成;《深改方案》中的128项任务已完成77项,其中2018年的84项任务已完成64项……

作为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挂牌三年多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蹄疾步稳,为天津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的注脚。

在位于天津自贸试验区的天津滨海国际汽车城,来自世界各地的平行进口汽车琳琅满目。步入期间,仿佛进入一个高规格的国际车展。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有关平行进口汽车的改革明显提速。作为民营企业家,我深感改革正越来越尊重市场主体。”从事行业近二十载的天津滨海国际汽车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同世平感慨道。

近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着力打造汽车平行进口全产业服务链,大力推进平行进口汽车综合监管模式创新,率先出台通关作业流程便利化等措施,实施汽车海关集中验估,平均放行时间减少51.7小时。

改革走心,才能聚起信心。2017年,天津市试点企业进口平行进口汽车10.3万辆,同比增长94.3%,占全国各试点企业进口总量75.7%;全国平行车进口量前10家试点企业中有9家为天津企业。

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租赁业正深刻感受“改革红利”。

今年年初,总部位于天津东疆的中飞租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设东疆项目公司通过共享中飞租外债额度,成功借入4000万美元外债额度。中飞租也由此成为全国首家成功对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的企业。

在中飞租财务总监刘海英等业内人士看来,从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政策,到租赁企业外债便利化试点,从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到租赁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的各种“先行先试”,使蓬勃发展的租赁行业真正找到了“自家人”。

“近年来,东疆持续推出海关异地委托监管、进口租赁飞机海关跨关区联动监管等政策创新。”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东疆已注册租赁公司3155家,累计完成1294架飞机的租赁业务,稳居仅次于爱尔兰的世界飞机租赁高地。天津东疆的飞机、国际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业务在全国占比达到80%以上。

为企业减少负担,才能让经济提升活力。通过实施口岸通关流程和物流流程综合优化改革试点,天津自贸试验区实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出口集装箱每箱节省费用200元至350元。受益于“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改革,天津自贸试验区机场片区内航空维修企业的维修周转件清关时间已由3天减少到10余分钟。

简政放权,刀刃向内。天津滨海新区副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忠东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在全国率先实现“一个部门、一颗印章”审批;企业设立“一照一码一章一票一备案”可以一天办结;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核准改备案,一天办结。

持续推进的改革,同样使天津市的经济“新动能”持续积聚,由“插花点缀”渐成“燎原之火”。张忠东介绍,在积极通过众创空间吸引各类创业团队和创业企业的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还着重引进了以零氪科技、爱奇艺等为代表的十余家企业。一个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为新亮点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正在成型。

与此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还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京津冀区域整体高质量发展。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内新增市场主体中京津冀企业超过50%,中信集团、中车集团、中铁建集团、中国泛海、百合网等一批央企、民企在自贸区设立租赁、航运、物流、贸易等功能型总部。

“在2017年,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占天津市1%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2%的地区生产总值、近10%的一般预算收入、四分之一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额。”天津滨海新区区长、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茂荣认为,一系列成绩,正是改革的红利所在。

天津财经大学自由贸易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恩专认为,通过三年多的改革创新,天津自贸试验区的服务辐射效应充分显现,产融结合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自贸试验区内的改革,正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全面落实各项改革创新举措,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努力将天津自贸区打造成转型升级的新高地、制度创新的新高地、高效管理的新高地,为天津市和京津冀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福建自贸试验区:

创新落地生花 开放新姿显现

4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福建自贸区厦门海沧嵩屿码头。 新华社发

178项改革试验任务相继落地,新增企业数量增长4倍多,融资租赁、跨境电商、航空维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对标国际的投资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福建自贸试验区设立三年多来,多项制度创新落地开花,开放新格局已然显现。

“静静大厅”背后的制度创新

福建自贸区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的大楼内,桥吊司机陈树林坐在屏幕前,熟练地操作手柄,按下启动按钮。一公里之外的东渡码头,桥吊缓缓拉起集装箱,按照电脑指示,将集装箱准确地放置装船。

“以前我作业的位置是在现场四五十米的高空上,现在就在办公室里,码头都没人了。”陈树林说。自贸区的“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不仅实现了物流远程操作,更重要的是码头效率提升、企业成本降低,企业可随时查询货物进出港和装卸等作业信息。

电脑操作代替了现场作业,繁忙的港口变得安静;同样静悄悄的还有自贸区的报关大厅,在这里“数据跑路”代替了人员“跑腿”,各个窗口前排长队等叫号的场景早就不见了。

这是福建自贸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带来的便利。“单一窗口”联通国际贸易链条上的海关、海事、商务、港务等30多个业务部门,日处理单证量27万票,覆盖了国际贸易主要环节。通过智能化通关模式改革,自贸区初步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贸易便利化服务体系。

“让企业不再需要往来奔跑于不同单位之间办理各种手续,只要通过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国际贸易的全部业务。”厦门自贸片区电子口岸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少华说,企业“一趟都不用跑”,进出口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

三年多来,福建自贸区的商事制度集成化改革,实现了从企业注册到注销全流程覆盖,让区内新增企业超过7万户、注册资本达1.6万亿元,分别是挂牌前的4.6倍和7.1倍;“四个一”投资审批模式,让投资项目申请材料由原来的250多项减少到19项,审批时间压缩四分之三……一百多项试验任务在福建自贸区落地开花,制度创新释放了发展新动能。

“丝路”合作构筑开放新局

福建自贸区位于“海丝”核心区、连接海峡东西岸通道,从设立之初其“海丝”合作区的定位就十分明确。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丝路”合作、共融共通的蓝图在福建自贸区日益清晰:厦门港共有52条航线途经“一带一路”沿线,共与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38座港口有航务往来;“海丝”沿线16个国家和地区在自贸区开立73个人民币代理清算账户,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量达574亿元人民币;区内企业宏东渔业在毛里塔尼亚建设远洋渔业基地,世海公司在几内亚比绍建设中国-西非远洋渔业产业园;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上线运营三年,现货交易额超8亿元……

从自贸区厦门片区出发的中欧班列,已开通厦门至波兰罗兹、德国汉堡、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俄罗斯莫斯科、匈牙利布达佩斯等5条线路,通达10个国家。同时班列还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延伸至台湾地区和东南亚,成为一条跨越海峡、横贯亚欧大陆的物流新通道。

改革试验激发产业活力

自贸区是改革的“试验田”,更要成为产业的“苗圃地”。

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是落户于福建自贸区的一家航空维修企业,得益于航空保税维修等创新监管模式和政策举措,这家公司抓住了开拓国内航空维修的市场机遇。

公司事务总监胡浩岩告诉记者,过去进口航材平均税率在5%以上,有些部件高达10%,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步伐,公司以承接境外飞机维修业务为主。但是,去年在自贸区政策支持下,新科宇航公司有两项发动机零部件的进口税率,都大幅下降至1%。“随着进口税率的降低,我们的国内业务将迎来明显增长”。

此外,物联网、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保税展示等新产业也在福建自贸区加快发展。物联网产值超过500亿元,航空维修占国内总产值四分之一,成为全国三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之一,去年自贸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三成多。在自贸区的“苗圃地”里,新业态、新模式向传统领域渗透融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辽宁自贸区

点燃东北改革开放“新引擎”

5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大连片区内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

“通关高速路”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区位优势构建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作为我国东北区域唯一的自贸试验区,辽宁自贸试验区自去年4月1日挂牌一年多以来,自贸红利不断释放,对外开放正在提速,成功点燃东北改革开放“新引擎”。

“通关高速路”

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进口货物从飞机抵港到抵达工厂耗时2个小时,使货物流转速度整体提升20%;“先入区、后报关”模式使货物入区时间由原来的30小时缩短到5小时;结转时间由原来的2至3天缩短到1天。

“除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与雄厚的人才储备,便捷的通关物流是英特尔选择落户大连的重要考量因素。”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总监詹兆洪说。

用制度创新推动全面改革。去年以来,大连海关通过“通关一体化”“分送集报”“自行运输”“保税货物区域结转”等监管制度的创新,逐步形成全面压缩通关时间的监管服务方案,获得企业广泛好评。

沈阳海关、辽宁海事局等监管部门纷纷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举措,东北四省区海关在跨部门一次性联合检查、无障碍通关通检等10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东北地区全方位、立体化、网络化的互联互通格局初步形成。

深化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瘦身健体”

一年多以来,辽宁自贸试验区以新发展理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实现国有企业“瘦身健体”。

沈阳片区以沈阳机床集团作为国企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员工创业、模式创新”及“资源共享、价值分享”,开创了基于全要素价值分享模式的国有企业“内创业”模式。在实现国有资产重新布局、传统业务转移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国资国企改革与沈阳片区“放管服”改革“内外联动”,为推动实现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营口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作为出资人,将营口市妇婴医院、营口市中医院、营口市康复医院三家医院资产进行整合,组建营口市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完成资产划转等工作,并与第三方企业在自贸区内成立合资公司,使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区位优势

构建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

辽宁是连接亚欧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港口优势正在助推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构建。辽宁依托自贸试验区,不断加快沈阳跨境铁路通道、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海铁联运建设。

2017年9月9日,由沈阳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在沈阳东站首发,该班列全程9326公里,运行17天,比传统海运节省了至少一半时间。该班列的开行也为自贸试验区与欧洲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搭建了双向“快车道”。

“今年1至10月,大连港至俄罗斯的‘三星’班列完成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7%。”大连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曲东旻说,来自三星天津工厂、苏州吴江工业园区及深圳工厂出口至俄罗斯的机电产品逐渐通过“三星”班列运送,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辽满欧”未来有望成为中欧班列的主力通道。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浙江“无中生油”,

借自贸试验区加快布局油品全产业链

6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图自网络

“不产一滴油”的浙江在中国能源版图上的位置日益重要。今年前十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料油直供量达294.45万吨,同比增长118%,舟山跃居国内第一大供油港。

浙江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唯一一个由陆域和海洋锚地组成的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全部都在浙江舟山。相比国内其他自贸试验区,浙江发挥舟山的地理位置优势,在产业上更加聚焦,以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为重点。

浙江省省长袁家军介绍,油品全产业链建设是浙江开放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浙江自贸试验区正加快打造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国际油品储运基地、国际石化产业基地、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和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人民币国际化示范区的“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

据了解,浙江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从争取审批权限下放、开放供油市场、便捷口岸服务、完善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着手,围绕油品领域的体制机制创新,已经形成59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首创的有23项。

不久前举行的世界油商大会期间,杭州海关推出十项支持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创新举措,其中一条“不同税号保税油品混兑”含金量十足。

在浙江自贸试验区的一企业油库内,记者看到该创新举措开展局部试点,两种不同税号、合计4.5万吨的保税油品在油罐内完成混兑调和,成为全国首票“不同税号保税油品混兑”业务。

“整个混兑过程中,海关关员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油罐内油品状态及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对混兑期间油罐液位变化进行实货监管。”杭州海关隶属舟山海关加工贸易管理科科长张晓莉说。

根据试点情况,混兑后每吨保税燃料油价格能降低约1.5美元,缩小了与新加坡的差距,对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通过开放供油市场、便捷口岸服务、实施混兑调和等一系列措施,舟山与新加坡的保税燃料油价格差距已经不足10美元,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区域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夏文忠表示,做好保税燃料油这篇文章,浙江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探索和突破,例如制定出台浙江自贸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管理暂行办法和供应业务操作规范,填补了国内保税燃料油行业的制度空白。

油品的大规模供应离不开设施完备的储运基地。在舟山离岛片区,总库容5500万立方米、6个30万吨级以上泊位和151公里输油管线的储运基地已见雏形,各类主体参与投资建设油品接卸泊位、储运罐区、输油管道等设施,并且创新油品储运管理模式,形成以原油为主,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液化气等多品储备的模式。

在加快布局油品产业链的同时,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球油商、油企在浙江投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尤为重要。夏文忠介绍,浙江自贸试验区在商事登记领域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98%以上事项开通网上申报渠道,此外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浙江省内率先实现外资备案无差异跨区域就近就便办理。

因此,有更多的国际船供油巨头选择舟山为起点开拓中国市场,如浙江省海港集团与维多集团合资成立海港能源公司,新加坡协力石油公司在舟山注册等等,今年世界油商大会涉及总金额1656亿元人民币的25个项目在会上签约。

费氏全球能源咨询公司分析认为,舟山保税燃料油供应量与知名度的快速提升,已经改变了东亚燃料油供应格局。

浙江自贸试验区相关负责人分析,到2020年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油供应量将突破700万吨,形成15家以上内外资结合的国际化保税燃油供应市场,真正建设成为东北亚保税燃料油供应中心。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河南自贸试验区

筑起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7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原产地信用签证、多式联运一单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自去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河南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动能,畅通开放通道实现买卖全球,在内陆腹地筑起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为优化营商环境,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在2017年6月对取得用地的市政基础设施等备案类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承诺制。“这使审批部门由11个变为一窗办理,145项申请材料减少到27项,压缩80%以上。”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行政审批局负责人任丽娟介绍。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则率先实施原产地证“信用签证”管理,大幅提高签证速度和管理效率。“自去年6月开始试运行原产地证签证至今年6月,至少为企业减少往返签证次数约170次,节约800多个小时。”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外贸经理王文斌表示,这大大提升了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便利性,宇通客车2017年的出口量比上年增长18%。

河南自贸区还推行“政银合作直通车”,将企业登记注册服务窗口延伸至银行,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办”“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

河南自贸区相关负责人说,从去年自贸区挂牌到今年9月底,河南自贸区累计入驻企业4.44万家,约占全省同期新注册企业数的10%;注册资本5377.5亿元,缴纳税收571.6亿元。

打造“四条丝路”

实现买卖全球

当前,河南自贸区重点推动空中、陆上、网上三条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初步构建起四路并举的开放大通道。为此,推出了多式联运一单制、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针对铁路运输与海路运输、公路运输等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物流单据形式不统一、信息不共享、缺乏融资功能、不能跨境互认等问题,河南自贸区以中欧班列(郑州)为抓手,积极探索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一单制全程物流服务模式,实现了“一单到底,物流全球”“一单结算,质押融资”,促进了以陆路为主体的多式联运健康快速发展。

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召龙说,一单制的实行,降低了外贸出口环节的风险因素,增强了企业对外话语权。

在网上丝绸之路方面,河南自贸区实行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模式,将海关监管无缝嵌入企业经营环节,实现“以货物为单元”的逐票监管到“以企业为单元”的守法监管。“原来从顾客下单到包裹出监管区需要24小时,在当前的监管模式下,这个流程平均只需6个小时。”电商企业工作人员陈璐说。

此外,河南自贸区还推出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在规定额度内,跨境企业的子公司与母公司可以通过该资金池账户完成快捷跨境转账,实现境内外公司资金的自由划转,当天可以完成,无须重重审核。目前已成功办理跨境人民币收款业务13.7亿元。

释放开放政策红利

扩大对外经贸合作

前不久,河南万邦优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宏在乌兹别克斯坦试种的绿豆,通过中亚班列运回国内1066吨。今年是他第一次试种,实验结果符合预期。陈光宏信心满满,近期从国内调去一批灌溉设备。

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抓住洛阳市和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缔结友好城市的契机,利用自贸区的政策优势,谋划实施了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项目,引导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去。陈光宏的收获是这个示范区项目的成果之一。

“通过建设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实现境内境外园区双向互动。”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祖良军说,这一方面把洛阳企业的先进农资、农业机械、现代农艺引入布哈拉,带动了洛阳企业走出去,实现转移饱和产能和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另一方面通过中亚班列把境外园区的产品拉回国内,满足了国内需求。

口岸建设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河南自贸区建成了进口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澳洲活牛、肉类、汽车整车指定口岸以及国际邮件郑州经转口岸、进境粮食口岸等8个功能性口岸,而今河南已成内陆地区指定口岸数量最多、功能最全的省份。

河南自贸区还推出通关便利化举措,智能化卡口实现口岸全覆盖,进口通关时间同比缩短27%,出口通关时间同比缩短51%,近8成入境货物经审单后可直接签证放行。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郑州海关共监管进出境邮件4126.3万件,增长79.4%,是去年全年监管的1.2倍。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湖北自贸试验区

构筑高端产业发展新势能

8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图自网络

光电子产业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渐成规模、生物制药蓬勃发展……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一年多来,不断探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市场活力逐步显现,高端产业呈集聚发展态势,正在构筑湖北经济发展的新势能。

湖北自贸试验区涵盖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近120平方公里。2017年4月1日挂牌运行以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先手棋”,先后推出“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政务改革、国地税一窗通办、无申请退税、先出区后报关、先放行后改单等5项创新成果,并且通过国家层面推广。

走进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武汉片区,记者在公共服务中心看到,二楼的自贸试验区13个行政服务窗口,正在有序办理各项业务。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说,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武汉片区深化行政审批与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将充分行使依法下放给自贸试验区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实施探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改革事项。

评估显示,湖北自贸试验区170项改革试点任务目前已启动166项,启动率98%;其中136项已取得可检验成果,占比82%。日渐优化的市场环境逐渐得到市场主体的认可,数据显示,武汉、襄阳、宜昌三大片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9657家,高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有着“中国光谷”之称的东湖高新区,依托优势产业,正在打造超万亿元产值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据介绍,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东湖高新区共引进总投资额2000多亿元,长江存储、华星光电、联想摩托罗拉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已形成五大千亿产业和两大新兴产业格局,完成“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布局。同时,以小米、海康威视、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60多家知名高附加值企业在武汉片区设立“第二总部”,正逐步成为我国“互联网+”产业第四极。

同样,在襄阳片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正在崛起,规模以上新能源汽车企业实现年产值超过150亿元。而宜昌片区则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挂牌以来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15个。

湖北省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继续推进高端产业集聚,围绕企业需求继续探索现行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发展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打好投资、贸易、金融、科技、人才、产业“组合拳”,推动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重庆自贸试验区:

探路国际贸易“内陆时代”

9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江北嘴金融组团。

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22项、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初显成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营一年多以来,对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正在显现。

2017年12月22日,重庆终极汽车贸易公司从德国进口的一批汽车,搭乘中欧班列抵达重庆自贸试验区西永片区。这是全球第一单用“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结算的国际贸易货物。

长期以来,全球贸易处于“得海洋者得天下”的“海洋时代”。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和地区响应和支持,沉睡千年的古丝绸之路正在苏醒,全球贸易正在迎来与“海洋时代”并存的“内陆时代”。

“海洋时代”形成的国际贸易规则,是制约陆上国际贸易活动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重庆自贸试验区将探索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作为核心改革任务之一。重庆市商务委制度创新处处长张葵说,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在将“海洋规则”复制到陆上贸易活动中,并最终形成国际标准。截至目前,重庆已运用“铁路提单信用证”实现进出口总额超过1亿元。

陆上国际贸易规则的缺失,也表现在内陆地区国际物流通道的不完善。依托中欧班列拓展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功能,也是重庆自贸试验区探索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的重点任务之一。

2017年12月28日,一声汽笛响起,首列从长江果园港始发的中欧班列缓缓驶出站台,开往1.1万公里外的德国杜伊斯堡。

这标志着中欧班列与长江黄金水道无缝衔接的“最后一公里”正式打通,每箱水铁联运的货物将节约1000元左右的转运成本。

与此同时,重庆向南经广西北部湾抵达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已实现双向“天天班”运行,中欧班列(重庆)也已成功开通直达越南的国际班列和直达俄罗斯的“渝满俄”班列。

营商环境曾是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短板”。一年多以来,重庆自贸试验区推进制度创新,努力营造适应国际贸易“内陆时代”的营商环境。

如今,负面清单、一颗印章管审批等创新举措均已在重庆落地。重庆自贸试验区正在推进“多证合一”和“证照分离”改革,还自主创新实施商事主体注册登记“五办”(网上办、马上办、随地办、辅导办、帮你办)等,开办企业的时间已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最快3个小时。

重庆还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运行大数据信用监管信息平台,对诚信守法、一般失信、严重失信和被吊销证照及纳入“黑名单”的企业采取相应监管机制,并进行动态调整,为诚信守法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经营环境。

此外,重庆口岸还创新实施海关监管“四自一简”(自主备案、自行确定核销周期、自主核报、自主补税、简化业务核准手续)等举措,口岸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企业业务协调时间节省50%以上。

改革红利正在成为吸引新兴产业集聚的“磁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商汤科技人工智能、金泰克内存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落地,智能产业加速在重庆聚集。航空、健康、金融等高端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形成,如新加坡新科宇航、美国ARR、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美国石溪中学等标志性项目落户重庆自贸试验区,首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及合资医疗保险机构正在筹建。

截至今年10月底,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注册2.06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725.39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注册347户,注册资本24.05亿美元;共引进项目1605个,签订合同(协议)金额4848.14亿元。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四川自贸试验区:

为内陆开放添动力

10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图自网络

自去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成都纽瑞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放射性药物创新平台与产业化项目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和生产线装修,并于今年10月取得了环保部门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用于治疗淋巴癌的放射性核素产品有望在明年5月上市。

“公司的产品早上市、早救人,就是造福社会。如果不是赶上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我们可能会推迟大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开工。”公司副总经理邓颖表示,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双流区域的首批试点单位,公司与双流区的发改、建设、环保、安监等10多个部门签订承诺书后很快开工,这不仅为公司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还提升了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任和估值,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

从传统的“挨个部门跑手续”的事前审批模式,向“企业书面承诺、行政机关按承诺书监管”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转变,“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可以使生产型企业开工前手续的办理时限从197天优化为60天,压缩70%。记者了解,目前,这一项目投资管理新体制已在整个四川复制推广。

这只是四川自贸区围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开展的改革创新之一。挂牌一年多以来,四川自贸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两批共142项省级管理权限下放,99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已探索形成以“公证‘最多跑一次’”“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铁路运单金融化创新”为代表的350个制度创新成果。

11月13日下午,首趟通过“迪拜—钦州—成都”海铁联运线路运输的平行进口车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车辆在完成清关后立即投放到本地汽车市场销售。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运输,不仅缩短了运输里程和运送时间,还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三个片区分别具有临空、临铁、临江的优势。截至目前,成都国际地区航线已增至111条,有力带动了国际客货运量的持续增长;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3000余列,打通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海铁联运通道,站点遍布境外22个城市、境内14个城市;泸州港已开通直达日韩、台湾、香港等近洋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0%。

通过整合集成三种优势,四川自贸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的开放格局初具雏形:深化“3区+N园”模式创新,在省内自贸区范围外建设一批与自贸区协同改革的“先行区”;川南临港片区与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共建“无水港”,共享启运港出口退税等政策红利;建立川粤自贸试验区合作机制,与广西、甘肃等签订合作协议,与全国17个城市开展政务服务异地互办合作;与乌鲁木齐、兰州、西宁等开展中欧班列“集拼集运”联动试验,稳步提升重载率。

通过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深居内陆的四川不断提升开放经济水平。

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的“中国—欧洲中心”启用一年多来,已吸引48家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办事机构入驻,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对欧综合交往平台和中西部地区对欧交往合作的新窗口。

这栋高192米、“国际范儿”十足的建筑,具有商品展示交易、技术交易、中小企业孵化、总部基地、经济发展促进机构办事中心、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等六大功能,还配套有剧院、展览、酒店等设施,让企业和机构能够“拎包入驻”。

今年1月在“中国—欧洲中心”揭幕成立的中英智慧质量工程技术研究院是一家中外联合成立的研究机构,专注质量创新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服务。目前,研究院已与成都的一家大型制造企业达成了长期的培训管理合作协议,并正在推动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和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办学。

“‘中国—欧洲中心’提供了优越的办公环境,让我们非常省心;长远看,它国际化的定位,也有利于我们与其他入驻企业、机构开展交流、共同发展。”中英智慧质量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杨文超说。

成立于2006年的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是中欧双边政府共同支持搭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十余年来专注服务于中欧间的科技、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中心主任代伊伶表示,成都在多年对欧开放中已形成了一套国际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和经验,随着“一带一路”和自贸改革试验的深入推进,中欧企业、园区间的交流将日益频繁。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织密交流纽带 共谋经济发展

——陕西自贸试验区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

11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图自网络

盛唐时期,大唐西市万商云集,商业贸易西至罗马、东到高丽,百余种行业汇集于此,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中心。如今,被视为现代“西市”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加强人文交流,扩大经济合作,助力陕西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内陆新高地,古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正在复兴。

文化为根 助人文交流

戴上VR眼镜便可穿越历史长河,重走丝绸之路;通过“数字魔屏”将汉宫夜宴“复活”,重现汉朝宫廷文化;利用“透明幻柜”让塑衣式彩绘跽坐拱手女俑“翩翩起舞”……陕西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以汉阳陵、汉延陵等西汉帝陵为依托,利用互联网、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技术,让文物“复活”。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新丝路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琳说,利用数字化的手段,将深藏于博物馆中的巨大文物资源转化为民心相通的有效载体,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数字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要素,构建文创产业内生动力,形成产业新业态,将有效地提升中国声音与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截至目前,陕西已与1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博物馆达成合作共识,联手打造智慧博物馆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和历史文化研究交流平台。

此外,陕西在自贸区建设了“丝路云”网上自贸综合服务平台、“一带一路”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及大数据平台等多个国际交流平台,同时发起设立信息丝绸之路发展联盟。截至2017年底,陕西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71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组织实施了80多个项目。联合31个国家和地区128所大学组成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职教联盟。

内陆为港 促对外开放

“长安号开到哪儿,我们就把业务拓展到哪儿。”元朝辉是陕西自贸区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区内一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创始人。他口中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黄金通道”。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介绍,今年1至10月,“长安号”共开行1036列,重载率99.9%。

除了“长安号”,陕西自贸区依托航空枢纽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目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共开通赫尔辛基、巴黎、罗马等国际(地区)航线58条,开通了至阿姆斯特丹、哈恩、芝加哥等十余条全货运航线。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立体丝绸之路”已经形成。

随着国际运输通道的建成,陕西企业逐渐开始“产能出海”。陕汽集团、隆基乐叶光伏、爱菊集团等陕西企业先后在俄罗斯、伊朗、马来西亚等国设立生产基地、分销网络和物流园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多点跨区域产能合作。

作为改革“试验田”,陕西自贸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等方面积极创新:西安海关创新推进“舱单归并”,提高通关效率;创新海关税收征管和担保方式,降低外贸企业经营成本;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平台,缩短单项业务通关平均时间。

自贸区的创新与发展释放红利,吸引了法国赛峰、韩国三星、美国亚马逊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数据显示,陕西自贸区揭牌至今新增市场主体27595家。今年1至9月,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10686家,其中外资企业171家。货物进出口总额1939.79亿元,占陕西省进出口总额的75.2%。

农业为本 谋协同发展

两千多年以前,苜蓿、葡萄等农产品经由古丝绸之路“穿越”风沙而来,在中华大地上“落地生根”。如今,我国依托陕西自贸区杨凌功能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建设“一带一路”上的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中国—哈萨克斯坦农业创新园是陕西自贸区杨凌功能区与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合作成立的农业园区。成立至今,共从国内引种小麦等6大类48个品种,带动了大型农机等设备出口。同时,中哈园研发的冬小麦5号具备抗锈、抗旱、高产等突出优点,有效推动了中哈两国农业技术品种合作,促进了两国农业科技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余劲说,中国超过50%的国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丝路沿线很多国家也是如此,因而与中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截至今年10月,杨凌已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涉及农业节水灌溉、花卉苗木种植等多个领域。

自揭牌以来,杨凌功能区搭建中国农业海外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等平台支持涉农企业“走出去”。除了支持企业开办海外农业国际合作园区,杨凌还创新国际农业科技教育交流合作机制,成立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整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涉农企业、教育机构、农业产业服务机构等资源,形成了农业国际合作的市场化运作体系。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

海南探路中国改革开放新高地

12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图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背景下,海南迎来新的重大使命。半年多来,海南全省动员,实干起步,蹄疾步稳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还将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

特殊定位

凸显海南改革开放特殊使命

今年4月,党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10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发布,明确海南自贸试验区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开展试点。

对比其他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试验区在目标定位、实施范围、开放领域等方面均有所不同。特别是目标定位上,中央要求海南既要复制推广和深化现行自贸试验区的各项制度创新,也要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打好基础。

在现有自贸试验区试点基础上,海南自贸试验区特别强调在生态文明、海洋经济、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试点,体现了海南“三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与其他自贸试验区形成互补试验。

为把海南打造成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在政策使用上,明确中央有关部门根据海南发展改革需求,及时下放相关管理权限,给予充分的改革自主权;其他自贸试验区已形成的改革措施,海南均可根据需要施行。

海南自贸试验区不是地方的“自留地”,而是国家的“试验田”。“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国际国内发展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在总体方案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

实干起步

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开好局

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海南将争取2019年1月1日开始上线,这是FT账户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以来首次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半年多来,海南举全省之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在先导性项目推进、机构改革、企业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开好局、起好步。

目前,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央统筹、部门支持、省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已基本建立。其中,省级层面成立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省委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

市场主体少,尤其是外向型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的企业少,是海南建设自贸试验区的短板之一。为此,海南重点围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面向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开展点对点招商。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签约项目214个、落实项目96个;新设外资企业118家,同比增长81.5%。

干事创业离不开人才,海南还启动“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出台人才引进和培育政策,并面向国内外招才引智。5月中旬以来,全省各用人单位已引进人才2.7万多人,其中高层次人才700多人。

双轮驱动

加快自贸区自贸港建设进程

走进海南省数据中心大厅,巨大的中央显示屏实时更新着密密麻麻的政务资源数据。作为海南自贸试验区未来实现全天候、实时性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出岛信息管理的“智慧大脑”,该系统的建设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

根据建设目标,到2020年,海南要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法治环境规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一流、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贸试验区,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打好基础。

近日,中央提出,中国将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抓紧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

海南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海南要坚持双轮驱动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不断加快进程,即一个轮子抓政策和制度体系的探索研究制定,一个轮子抓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抓好自贸区总体方案任务清单和责任分工的落实,并把任务分解转化为政府各部门的项目。

海南省委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孙大海表示,海南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一批招商签约项目早落地、早运营、早产生效益;同时按照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准,打造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和生态环保项目,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

上下滑动查看内容

5周年盘点!中国12个自贸试验区经验大合集!

上一篇新闻

湖南商人被4次换罪名后判无罪,申请国家赔偿判赔6万

下一篇新闻

赛舵智能获5000万美元B轮融资,推动成长和国际扩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