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潮州外江戏



在潮州城区的上水门街,有一座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的建筑物,名为“外江梨园公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省仅存的一座记载清代戏曲艺人集会、活动之所。现公所中仍保存7块题银碑,除一块为潮音班(即潮剧)外,余6块都为外江班。
   外江戏对于当今的中青年人来说,多不了解,而老一辈的则多已淡忘。其实外江戏在潮州的历史近二百年,在海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潮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外江戏从剧种分类称广东汉剧。据《潮州市戏剧志》载:“外江戏之所以称为汉剧,最早见于1993年大埔籍晚清秀才钱热储所著《汉剧提纲》一书。书中说:‘何谓汉剧?即吾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之故也’。同年由钱热储等人提议将外江戏改名为汉剧”。但由于外江戏在潮州地区已落地生根,并在二百年的历史中逐渐融入潮州文化,故民间仍习惯称外江戏。
   外江一词的由来,据说最早是出现在上海,一般泛指外地,故有外江人、外江班、外江谜、外江会馆等称谓。据记载,清乾隆末年扬州盐商江鹤亭于扬州创立的“春台班”,就号称外江班。
   外江戏何时传入潮州?至今还没有充分可靠的文献资料记载,据《潮州市戏剧志》载:“清咸丰年间,出身普宁洪阳的两广水师提督方耀家中就养有外江戏班。又据光绪年间王定镐所著《鳄渚摭谈》记载:‘潮州外江戏或谓创自杨分司’。杨分司即杨振麟,河北宛平人,道光十年以惠潮嘉道兼署潮州盐运同知,曾带戏班入粤东。可见外江戏是在道光初年(约公元1821年)随某些官员的调动,由广州逐渐向东南沿海移动而到达潮州地区”。
   潮州外江戏属西皮、二黄声腔,以官话(接近普通话)演唱,生旦多用真假声,尤以乌净、红净具有特色。演唱音域宽广,曲调高亢洪亮,刚健豪爽,清润悦耳;其音乐丰富多彩,旋律优美动听。
   由于外江戏迎合当时的外地官员与上层士绅的需求,同时又为群众带来新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化娱乐样式,因此得到迅速的发展,至清末时竟达30多班,并建立“外江梨园公所”,涌现了外江四大班,即:老福顺(澄海)、老三多(潮阳)、荣天彩(普宁)、新天彩(潮安);同时还先后到上海、台湾和东南亚各国演出,获广泛好评,至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仍保存着受其影响而成立的儒乐社、国乐社。
   外江戏之盛也影响潮州社会,其音乐被崇为雅乐、儒家乐,尤其士绅多好汉调,于是以演奏外江乐(有些兼有演唱)为主的各种业余儒乐社、国乐社纷纷建立,成为与潮州音乐社并驾齐驱的音乐团体,并诞生洪沛臣、张汉斋、王泽如等一批潮、汉乐演奏名师。
   外江戏、外江音乐与潮州戏、潮州音乐在长期共存中,互为融汇,互相吸收,从而得到丰富和提高。除上述音乐中的名师兼潮、汉二乐外,外江戏和外江乐从潮州戏、潮州乐中汲收一些曲目乐器和板式、鼓介,由于乐器、定调和演奏方法的不同。因此仍保持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而潮州戏也从外江戏中吸收不少剧目、表演艺术和声腔,尤其是乌净的大板被广泛运用。我市潮剧著名导演俞世明、张鸿标等都是原来从事外江戏的。正是这种交汇,使潮州外江戏与源于湖北的汉剧仍有差别,并融入潮州文化中。
   外江戏传入粤东地区之初,是以潮州府为中心,并逐步向惠阳、兴梅和福建的闽西、江西的赣南扩展,形成鼎盛之势。但由于经历民国的军阀混乱,尤其是抗日战争潮汕沦陷,艺人迁徙流离,职业外江班和儒乐社纷纷解体,只存下个别团体仍能保留。解放后,外江艺人逐渐聚集,先后组成大埔民声汉剧社,梅县艺光、文光汉剧团等,并于1959年发展为广东汉剧院。我市也于1956年由原扬风国乐社(后改名扬风汉剧社)转为潮州汉剧团,惠阳、韶关等地也建立一些汉剧团,汉剧成为广东省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包括海南的琼剧和潮剧粤剧)。
   扬风国乐社的前身为成立于清宣统三年(1911)的外江班友声儒乐社,1936年重新组建并改名扬风国乐社,此后几易其名,坚持活动,直至转为潮州汉剧团,因此老一辈仍习惯称之为“扬风外江戏”。
   潮州汉剧团在我市专业艺术团体中有较高艺术水平,其创作剧目《陈壁娘》、《春梅祝寿》和所整理的传统剧目《打龙棚》、《时迁偷鸡》等曾获广泛赞誉和优秀剧目奖。除在本土外,其活动范围还包括兴梅、闽西、粤北一带,曾参加广东省慰问团在全省慰问部队。
   此外,潮安县庵埠镇也于1951年以原庵江儒乐社(成立于1945年)为基础组建庵埠业余汉剧团,并一直坚持活动。
   随着广东汉剧院迁至梅州市(原在汕头市),“文革”时撤销潮州汉剧团,目前除个别地方外,潮州外江戏和外江音乐已几乎在潮汕三市绝迹。

上一篇新闻

央视演出亮相省会,蝶舞水云间共忆江南

下一篇新闻

社交应用出海成国内互联网大趋势,赛道中哪些标的值得关注?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