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 星期四

到底是我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我?

相信很多人会有类似的感受:高考前,老师告诉我大学有多自由、多美好,我曾经是多么向往。但是真正上了大学之后,就会发现: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

丰满理想一:

以为大学老师讲课都很棒,节节课都是干货。

骨感现实一:

某些老师每节课吹水,而且还拖堂。

丰满理想二:

大学很自由,想翘课就翘课。

骨感现实二:

有些课节节课点名,不来也不行。

有些课节节课不点名,但不听课就没法过考试。

有些课以为节节课不点名,结果老师偷偷用小本子记下谁没来。

丰满理想三:

听社团宣讲会,觉得师兄师姐都好棒棒哦!

骨感现实三:

学霸们早就退社团了,留下的都是......

丰满理想四:

进社团前期望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像做策划、拉赞助、摄影、做海报、做视频、PS等。

骨感现实四:

泥马我就是个打杂的......

到底是我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我?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看到这里,你应该会不禁在思考这篇推送的标题:

到底是我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我?

确实,很多时候你以为是自己上了XX,但实际上是XX上了你。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操控着主动权,但是实际上,遥控器在我们身后。

上面所描述的大学生活就像是被谁设定了一样,几乎每一个在大学里感觉碌碌无为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但是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过着这样的大学生活,有些人的大学生活,精彩纷呈。关键是:你是主动的一方,还是被动的一方——你是在“上”大学,还是在被大学“上”。

下面就来告诉你“上”大学的正确打开方式。

逆向行驶 人在偷闲时,你在偷偷努力

我经常都做逆向行驶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争破头去做的事,我却要做完全相反的事。

大一的时候,很多人一军训完就立刻参加N多社团面试,有的人一下子进了五六个社团,忙到飞起来。

我是一个奇葩,我只进了两个社团,而且两个都是学术类的社团:一个英语演讲队、一个英语辩论队。

因此,在大家忙到飞起来的时候,我有更多时间去学习,而我所参加的社团也是可以帮助我学习的。

大一的时候,我一边帮人补习赚钱,一边在外面学习同声传译,在学校这边还要兼顾上课和比赛。

对比他们,我也一样忙到飞起来,但是是不一样的“忙”。他们更多忙于开会、聚餐、写策划。可能参加过社团的人都觉得这些开会和聚餐其实是很没意义的,顶多只是social而已。

可以说,在大一的这一年,我掌握了主动权,我没有去因为大学的“羊群效应”被推去参加一些忙得无意义的社团,而是去“练好内功”。而事实上,大一这一年的进步是我四年里最大的。

到底是我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我?

做不一样的烟火,做迷之自信的烟火

我有看到许多被“大学”上的人:一次两次的面试失败,就把他们击溃了。他们会觉得:面试不行,一定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然而,“人艰不拆”,我却要拆穿这现实:其实很多面试真的是有“黑幕”:一个是熟人更容易进,另一个是外向的人更容易进。

所以,每一次我面试失败的话(当然我也是试过面试失败的),我都会“迷之自信”地告诉自己:你们不要我,是你们的损失。错过是为了更好的遇见,我会遇见更好的。

这样的迷之自信,并没有让我骄傲或者止步不前,而是让我乘风破浪。

在大二的时候,我参加“外研社杯”的一个比赛,当时只拿了省赛的三等奖,我非常不甘心,告诉自己:我的实力不可能止步于此!我一定要再试!而我记得,在某一节课上,老师也觉得我这种心态很好,她觉得我下次参加的话,肯定能拿大奖。

而非常神奇和诡异的是,大三的时候我再参加这个比赛,学校依然选择我做代表,去到省赛我拿了冠军,而去到全国赛之后我拿了季军(特等奖),今年还成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这对于我而言,犹豫预言般印证了“迷之自信”的重要性。

到底是我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我?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遇见更好的人

我在大三的一年获得了许多机会,做了许多口译,交传、同传都做过。以前我怎么感站在台上去面对那么多人,但是我发现当我前两年参加了那么多演讲比赛和其他比赛之后,我慢慢变得更自信和外向,慢慢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舒适区”是我觉得近年来出现的最好的词之一。它准确地描述了我们心里的那一个让我们感到安全和舒服的界限。

如果说,大一的时候,我还在自己的舒适区的话,那么大三的那一年,我完全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

参加国赛让我第一次一个人出省;后来获奖之后资助去新加坡游学的机会让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国;暑假到现在第一次在网易这种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

说实话,当时投简历到网易的时候,我的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我其实也会害怕被刷、害怕丢面子、害怕实习的时候犯错。但是我看到舍友当时已经找到很好的实习了,我就在想:不行,我也要去试试。

有些东西你质疑自己不行,还不如去试试。即使失败了,至少你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下次再踏出那一步的话,会倍加容易。

踏出自己舒适区的另外一个优点是:它能让你遇见更好的人,而这些人以后都会成为你的人脉。我在“外研社杯”国赛以及China Speaks!国赛期间认识了许多很优秀、很厉害、来自各个专业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十万甚至百万粉丝的网红大V、有全国冠亚季军、有已经拿到国外名校offer的、有自己创业的。我发现: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而这里全是百里挑一的有趣灵魂。他们的思想十分开放,对于各种话题都不会有很biased的看法。

认识这些人是非常幸运的,我有好几次口译的工作都是那些我自己在外面认识的优秀师兄师姐介绍的,而有些人甚至可以利用这些认识到的人脉去创业。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

到底是我在上大学,还是大学在“上”我?

到底怎样才能“上”大学,而不是被大学“上”?

那需要的是

一个主动的你,

一个自信的你,

一个愿意走出

舒适区的你!

上一篇新闻

智通港股早知道|(11月12日)美股新能源车板块大涨“双十一”购物节销售额创纪录

下一篇新闻

城隍从意识形态到人格化的演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