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在西安杨森,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能手

注:这是一篇写于2009年的旧文,回忆的是2005年前后的西安杨森。现在的西安杨森可能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可是,我那时工作的西安杨森实在让人留恋。

西安杨森是国内一家响当当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为数不多最成功的合资企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西安杨森不仅为股东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公司在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佳雇主”之一,总裁庄祥兴荣登中央电视台演播厅接受颁奖。

在西安杨森,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能手

2006西安杨森被评为CCTV十佳雇主,总裁庄祥兴发表获奖感言

如果西安杨森能够在中国A股上市,它肯定会成为巴菲特必选的股票:每支股票收益率将处在较高的水平,且每年有稳定的增长;它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将保持高位且每年增长;它的总资产收益率也将在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管理层处事风格谨慎,公司的运营不靠借贷,所以银行贷款几乎为零;公司不需为竞争定期投资固定资产或购置新的生产设备,创业初期的生产线现在还在顺畅地运行,厂房也没有大的扩建;公司无需大量投资研发,只需将欧美母公司的成熟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即可;最重要的是,西安杨森对人才的吸引力!

二十年后的今天,杨森人在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程时,记忆最深处的不是积累起来的一笔笔财富,也不是获取的一次次荣誉,而是流传在杨森人中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或深刻或浅显,或辛辣或幽默,或心酸或兴奋,像土层深处的涓涓细流滋润着杨森和杨森人。在西安杨森,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能手,不过,讲得最好的当数公司的几个最重要的管理人员,这也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充满着传奇。

先从西安杨森原总裁庄祥兴讲起吧。2006年,庄祥兴荣获“优秀海外总裁奖”,这是该活动第一次增设的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在海外作出杰出贡献的新加坡人。主办方对庄的颁奖词是:“庄祥兴先生在将西安杨森建立成为中国最大的合资制药企业的过程中所展示的领导力和激情,为所有在海外工作的新加坡人树立了榜样。”庄祥兴先生1992年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始了他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的职业生涯。在中国改革开放 的大舞台上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下,他身体力行,带领团队努力实现“向客户负责、向员工负责、向社会负责和向股东负责“的企业信条价值观。1996年因为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庄祥兴被国务院授予“友谊奖”;2002年又被西安市政府授予“西安荣誉市民”的称号。

2006年前后,庄祥兴最担心的是什么呢?是公司内弥漫着的自满情绪。他说:西安在历史上又称“长安”,大家是不是觉得西安杨森是不是已经可以进入“长治久安”的时期了?大家可以高枕无忧地睡大觉了?于是,在西安工厂的一次管理会议上,他别出心裁地给与会者播放了“谁拿走了我的奶酪?” 的一段视频。在这段视频里,一只情绪高涨的老鼠在一个房间里跳舞,它聪明地没有碰房间主人给它下的毒食,也躲过了一只只式样不同的老鼠夹子,正当它自鸣得意地唱歌时,一个硕大的老鼠拍子打在它头上,它就被扫进了垃圾筒!

接着,让我给大家聊聊西安杨森的“特瑞莎修女”副总裁谷里虹女士吧。谷里虹:红卫兵一代的人,曾参加过“文革”大串连,但因缺乏“革命意志”半途而废;曾见证过汉中的红卫兵用机枪扫射另一派的红卫兵!那个时代的高中毕业生,成长为汉中一家小药厂的技术员和生产主管,成长为西安杨森的第一任人力资源经理(八十年代初),成长为西安杨森工厂厂长,成长为西安杨森副总裁。怎么样?够惊人的吧!且慢,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本科教育、硕士教育以及博士教育!

在西安杨森,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能手

左为谷里虹女士

下面的故事是谷里虹女士讲给我听的,她讲的是西安杨森的缘起,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七十年代初,一批年轻的创业者在汉中成立了一家汉江制药厂,仿制比利时杨森的专利药四咪唑,用于治疗当地多发的寄生虫病。仿制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仿制药在国内行销,且源源不断销往海外,引起了它的发明者保罗杨森博士的注意。1976年,比利时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保罗杨森博士是代表团的一个成员,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来向汉江制药厂兴师问罪的。接待他的是马海德---时任卫生部顾问的美籍黎巴嫩人,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且是周恩来亲自批准的。

在西安杨森,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能手

马海德

百度一下“马海德”,你就会读到下面的描述:

马海德: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法罗市。1927年考入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29年考入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医科;1931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3年到中国,先后在上海广慈医院和来斯特医院工作,后参加了路易·艾黎等人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部的临时驻地——陕北 延安访问。访问结束后,他便自愿留下来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1937年随中国共产党迁至陕北延安。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马海德担任八路军总卫生部的顾问,随军到山西 五台山八路军总部工作。年底返回延安,开始筹建八路军军医院,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到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工作,1946年以中共代表团医疗顾问身份,参加在北平成立的由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代表团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马海德并没有离开中国,而是继续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提出加入中国国籍的申请。这种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了他的请求,马海德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协助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性病和控制麻风病领域,并取得重大成果。

  1980年至1988年,马海德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常委。1988年9月,卫生部授予马海德“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荣誉称号。身患癌症的他强忍着病痛,坚持工作,终因体力不支病倒。1988年10月3日与世长辞,终年78岁。

  马海德的一生,闪烁着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灿烂光辉。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暂且回头。保罗杨森博士见到了“大鼻子”的“中国人”马海德,不禁大吃一惊,忙问其身世背景。俩人聊了两天两夜,保罗杨森不禁对马海德肃然起敬,不禁对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同情,于是,决定与汉江制药厂合资,共同生产四咪唑以及其他自己发明的药品,造服中国人民。至今,西安杨森人还把这段佳话称为“祸兮福所倚”,又把西安杨森称为“因爱而生”。

这里的故事后来被谷里虹女士收集在《保罗杨森的中国梦》一书中,你很可能在网上读到,你也可以写信给西安杨森工厂的人力资源经理陆红女士,请她给你寄一本。告诉她,你是从我这里读到这个故事的,她会免费给你寄这本书!

在西安杨森,人人都是讲故事的能手

上一篇新闻

感谢新加坡人张永福先生,我职业发展的引路人

下一篇新闻

常州威雅学校:A Level 放榜,再创威雅毕业生成绩新高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