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 星期四

华裔电影在美国的认同史:如何在西方影视界突围?

通过《摘星奇缘》和《瞒天过海:美人计》,在好莱坞崭露头角的华裔女星奥卡菲娜

(Awkwafina)

,今夏携新作《别告诉她》回归。这部由同为华裔的王子逸

(Lulu Wang)

导演的家庭剧情片,于7月12日开始在洛杉矶和纽约四个影院小规模点映,首周末就已收割了355662美元的票房成绩。

乍看这个数字并不惊艳,但对于一部在美国上映的全亚洲面孔独立电影来说,是非常可观的。延续了今年一月份在圣丹斯电影节攒下的口碑,《别告诉她》在面向大众小规模上映后,也获得了不赖的评价。美国多家知名媒体包括BuzzFeed和福布斯,都看好《别告诉她》将成为2019年暑假档的一大热门。

从迪士尼的《花木兰》到漫威的《上气》,好莱坞近一两年传来了很多关于华裔电影的消息。单从这些影片看来,好莱坞的确迈出了促进产业种族多元化的一大步。然而,好莱坞看中的,更多是国际亚洲市场越来越强的消费力。作为一部独立文艺片,《别告诉她》在美国本土的制作过程与其最终呈现的内容,似乎更能体现出华裔故事在西方电影产业的现状与价值。

西方社会如何看待华裔电影

《别告诉她》的英文原名为《The Farewell》,可翻译成“告别”、“辞别”。该片是以导演王子逸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一位成长在纽约的华裔女孩比莉,在得知远在长春的奶奶罹患癌症后,与家人回国进行最后告别的故事。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长辈们决定向奶奶隐瞒她的病,假借堂哥的婚礼,为奶奶张罗最后的家族大重聚;但接受西方文化观念的比莉则认为,奶奶有权知道自己的病情,继而陷入了内心挣扎。

家庭是个体开始的地方,是构建个人身份认知的基本框架。如何通过电影呈现家人间的羁绊、冲突,是许多在西方打拼的亚裔电影工作者乐于反复咀嚼的话题。正如《别告诉她》所展现的,东方传统意义下的家庭,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集体。家族成员喜欢为彼此的人生出谋划策,在他们的心目中,这是对亲人的责任与爱。王子逸通过深挖一个私人挣扎,回归自身的特殊家庭,交出了一份上乘的答卷。

《别告诉她》广受欢迎的原因,离不开它幽默又正中要害的叙事风格,也离不开剧本的真实性。故事虽花重笔墨去刻画了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中国婚宴,但它试图剥开的,是所有家庭都可能面对的“死亡”问题,这引起了华裔群体以外更多肤色观众的共鸣。王子逸跳出了表面的个体身份表述,而在探讨一个有跨文化背景的人,在离开了成长环境回归原生文化时,要如何接纳自己不那么熟悉的根源,为此会放下些什么。

去年好莱坞的话题作品《摘金奇缘》,也突出了许多东方家庭元素。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典型的“婆媳”不和故事,向西方介绍了东方传统的婚恋观念——门当户对。作为一部主流浪漫喜剧,即便《摘金奇缘》用着灰姑娘式爱情故事的套路,充斥着西方世界对东方文化的固化审美,却依然是一个影史转折点,因为它是继《喜福会》后,25年来好莱坞首部采用全亚裔演员阵容的商业片。

华裔电影在美国的认同史:如何在西方影视界突围?

《摘金奇缘》中男主尼克好友的婚礼

有趣的是,两部电影虽然种类迥异,但都不谋而合地由一场婚礼铺陈出故事主线。在《摘金奇缘》中,女主朱瑞秋受邀参加其男友尼克好友的婚礼而赴新加坡,这才得知尼克富裕的家境,并与其挑剔的母亲杨爱莉展开了“交锋”。

片中的重要冲突,是杨爱莉向瑞秋施压让她离开儿子尼克。这种家长介入子女婚恋的做法,在东方家庭十分普遍。《别告诉她》所呈现的,虽是后辈介入长辈的生活,但也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结婚这一活动来作为哄老人的借口。因为,这是大部分长辈最希望参与的后代的人生大事之一。婚恋往往导向下一个家庭的组建,因此它成为了重视集体感的东方家族成员之间相互的羁绊。

如果说,《摘金奇缘》中的家人介入,反映了浮夸的阶级冲突;那么,《别告诉她》则利用家人介入这一母题,更实在地讨论了华人身份认同。在《别告诉她》中,导演王子逸通过多场圆桌家庭饭局的戏,展现了中国家庭真实的一面。无论是在奶奶家,还是在饭馆,这些饭局的对话,精准地重现了当有子女定居外国的中国家庭重聚时,最常聊的那些话题———“在美国挣钱快还是在中国挣钱快?”“是中国好还是美国好?”“如果中国好那为什么还要送孩子出去念书?”奶奶移民日本的大儿子,在饭桌用力宣告的那句“我是中国人!”这使很多华人观众记忆犹新。

在十分讲究根源的中国,面对国内亲戚之际,移民华人永远逃不过的难题便是身份认同。这些饭局的对话场景,实在过于真实粗暴,几乎只有华人观众才能明白其中的笑点。这种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某种程度上排外的情节,在电影和华人观众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巩固了《别告诉她》是一部属于华人大众电影的概念。这就让并非商业片的《别告诉她》,激起了能与《摘金奇缘》媲美的话题热度。

美国新锐媒体Vox的一篇影评指出,作为少数族裔商业片,《摘金奇缘》延用了好莱坞一贯的富裕故事背景来吸引大众。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描绘富裕的上流社会亚洲人,《摘金奇缘》扭转了亚洲人角色在好莱坞的负面形象,让许多亚裔观众感到欣慰。片中的女性角色,也是积极主动的——女主瑞秋由一代移民的单亲妈妈抚养,虽出身贫寒但成为了大学教授,是位成功的亚裔女性;杨紫琼扮演的尼克的母亲,虽是电影中的“反派”,但也可以被解读为一个努力保护家庭的领导角色。正是这些在好莱坞很少能看见的精英亚洲人角色,帮助《摘金奇缘》获得了2.38亿美元票房。

家庭情节可以引出东方文化的基底观念,是能彰显民族特色的根本题材。在国际电影圈,亚洲不乏优秀的家庭作品,像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和奉俊昊的《寄生虫》,都在戛纳大放光彩。和这些佳作相比,《摘金奇缘》难免黯然失色,但东方故事要想在好莱坞站稳脚跟,从平民百姓都爱看的浪漫喜剧种类开始,是必要的一步。

在《摘金奇缘》上映初期,许多影评人都批评此片只描述了上流社会10%亚裔的生活,没有代表剩下90%的普罗大众。对此,瑞秋的饰演者吴恬敏表示,一个故事固然不能代表一个族群,但希望《摘金奇缘》能带来更多的机会。一年后,讲述平民故事的《别告诉她》在北美顺利起航,这或许就是《摘金奇缘》带来的超越其电影内容本身的社会意义。

在美国制作华裔电影有多难

王子逸把私人经历谱成故事搬上银幕,聚焦华人移民群体跨洋的家庭难题,试图以小见大。但在美国制作一个东方家庭的原创故事,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与Vox的一篇专访中,王子逸提到她早在2013年便萌生了拍这部电影的想法。她先向一些美国电影投资人提案,但得到的回复总是离不开一句话:“如果你坚持要采用全华裔演员阵容,那么这部片子将不适合美国市场。”不愿在演员和故事上妥协的王子逸,继而转向中国投资人,但因为代表着自己的女主角比莉有着浓烈的西方观念,中方投资人认为中国观众不会理解这一角色。这个项目就此搁置了几年,但最终幸运地遇到了伯乐,王子逸也通过这部作品,将自己的感性和才华毫无保留地释放了出来。

华裔电影在美国的认同史:如何在西方影视界突围?

导演王子逸

《别告诉她》的诞生,既坎坷又幸运。我们在为它的面世而喝彩的同时,也看到了其引出的问题——关于亚裔移民的电影,在美国的受众真的这么窄吗?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2016年美国有两千一百万以上的美籍亚裔,其中华裔有将近五百万人口,还没算上几百万的中国留学生。这些有着跨文化背景的人群,是该类影片最显而易见的目标观众,虽不是“洪水猛兽”,但足够滋润这片土壤。尽管有数据撑腰,中西方的电影投资者们对此类题材依然十分谨慎,双方都假定自己的人民是排异的,一度导致一方希望给女主角添个白人男朋友,一方希望女主角思想不要太西化。

为了维护自己的想法,王子逸放弃了早期的资本。如今,她也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投资者们当初的顾虑是多余的。但是,这也未必就代表他们的判断是全盘错误。这些疑虑,或多或少,是因为不清楚目标观众群的喜好而日积月累。因此,向来在少数族裔群体中发声较少的华裔,乃至整个亚裔族群,应该更多地公开表达自己对亚洲电影或亚裔角色的想法,善用自己在欧美电影市场中应得的话语权。推动一个内容产业的发展,需要创作者和观众的共同努力,尽管这不是件唾手可得的事,但大门已推开。

华裔电影在好莱坞的奋斗历程

如前文提到的,《摘金奇缘》是继1993年《喜福会》后,25年来好莱坞的首部亚裔商业片。这令人瞠目的数字,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期。当第一批华人作为廉价劳工来到美国建设铁路,由于极大的文化差异和部分工作机会的流失,白人种族产生排外情绪。这种排外的情绪,很快演变成对华人乃至整个亚裔族群的歧视,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形成了牢固的亚裔刻板形象———黄皮肤、没文化、原始野蛮,并掀起了黄祸论

(Yellow Peril)

现象——因害怕亚洲人会动摇白人在美国的社会文化和地位,在政治、大众文化上迫害亚裔。

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媒介,电影也开始出现了贬低和扭曲亚洲人形象的角色。最广为人知的,是1932年电影《傅满洲的面具》中的傅满洲:一个有着尖尖的眼睛和细细的八字胡须的反派。随着美国政府在1965年改变了移民政策后,新的一批亚裔移民抵达,他们的银幕形象也随时间演变成辛勤努力,但又缺乏内在魅力的社会配角。

虽然美国对黄种人的恶意有所降低,但这类银幕形象仍是扁平和被动的,侧面印证了白人害怕社会地位被有色种族取代的历史遗留恐惧。从这方面来看,《摘金奇缘》中的杨家虽然富裕得夸张,但他们的财富是自己积累的,且家族成员各有专长,可以算跨出了提升华裔银幕形象的一大步。

在移民潮后的二十世纪下半叶,李小龙通过主演好莱坞首部武术片《龙争虎斗》(1973)掀起了“功夫潮”,多样化了华裔在西方世界的形象。十分可惜的是,李小龙在影片上映前六天去世,这股本可以给华裔带来更多表演机会的风潮也随即飘散。直到1993年,美籍华人王颖导演的《喜福会》,才再一次把华人面孔带上主流银幕。虽然《喜福会》获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功,但在前互联网的20世纪90年代,华人观众的声音无法像今天般容易被传播,加上迪士尼1998年的《花木兰》动画成果低于预期,好莱坞在投资制作华裔电影方面,再度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

随着二代华人移民长大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步入二十一世纪的好莱坞,出现了更多华裔电影工作者,也接受了许多来自中国的资金。像李安、林诣彬、温子仁等亚裔导演在好莱坞的优异表现,使整个西方电影产业逐渐对亚洲文艺工作者更为开放,而奥斯卡近几年的政治正确风也加速了这一进程。

除了电影产业的大环境因素,《摘金奇缘》的制作也得益于华裔在其他文艺产业的成绩。无独有偶,《喜福会》和《摘金奇缘》都由畅销小说改编而成。后者取得的成功,也终于在好莱坞掀起了能看得见实质成果的亚裔风潮。但不同的是,《别告诉她》是一个关于华裔的原创故事,比起有畅销原著撑腰的前面两部华裔电影,它在资本面前会少一点说服力,所以在策划初期就挫折不断。

令人欣慰的是,当《别告诉她》最终上映,许多在北美工作的亚裔明星,包括少女时代成员Tiffany和漫威《上气》演员刘思慕,都自费包场鼓励粉丝去观看,进一步扩散了它的影响力。如今这部电影对海外华人家庭生活的高度还原引起了大批华裔观众的共鸣,原创华裔故事在美国将迎来更多机会。

如果说,《摘金奇缘》是华裔商业片的里程碑;那么,《别告诉她》则是华裔独立电影的里程碑。作为一部独立电影的成功,《别告诉她》向西方电影产业大声宣告了,华裔观众有着复杂的人性和多样的文化需求。他们,不仅需要一个相同肤色的超级英雄,还需要更多相同肤色的凡人故事。

出圈的泥路还很长,但看得见前方的光。

撰文:林蓝

编辑:杨司奇

校对:翟永军

上一篇新闻

杨宣诚:抗战时期中国军事情报掌门人,公认的对日情报第一人

下一篇新闻

盛夏去狮城 | 新加坡哪里最好玩?知道的人都不会错过这个地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