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在我国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历程里,诞生了一批批知名的民族品牌。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上企业跨国收购与被收购的故事屡见不鲜。同样中国企业无一例外,诸多人们生活中熟悉的知名品牌早已脱离本土身份,“外嫁”跨国公司,民族国货摇身一变,成为了外资产品。那么,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早已成为“洋芯”的“国货”。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一、大宝

大宝的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北京三露厂,在1999年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成立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1990年推出SOD蜜系列化妆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护肤品牌,此后推出的美容日晚霜、人参香波同样畅销海内外,也是我国第一家产品通过美国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2005年起,大宝系列护肤品连续八年获得中国同类产品市场销量第一名。2008年被美国强生公司收购,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二、中华牙膏

中华牙膏品牌于1954年创立投产,掀开中国牙膏工业的崭新篇章。是国内唯一获得FDI(国际牙科联盟)认可的牙膏品牌,曾一度成为我国市占率最高的口腔护理产品。不过早在1994年,就被英国/荷兰合资的跨国集团联合利华投资、租用,与上海牙膏厂合资成立上海联合利华有限公司,取得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及品牌经营权,自此中华牙膏走上外资经营之路。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三、双汇

河南双汇的前身是1958年漯河市冷仓成立,1964年变更为漯河市肉类联合加工厂,1992年第一支“双汇”牌火腿肠问世,1994年成立双汇集团。2013年全资收购美国斯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2006年,美国高盛和鼎晖在香港合资成立罗特克斯公司并全资收购双汇集团,曾一度是双汇最大的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四、徐福记/银鹭

台湾省徐氏兄弟于1992年在大陆创立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1994年“徐福记”糖点品牌诞生。银鹭食品前身是于1985年创立的同安县新圩兴华罐头厂,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罐头食品和饮料行业领先企业。2011年雀巢公司先后收购了徐福记和银鹭60%的股份,并于2018年完成对银鹭品牌的全资收购。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五、哈尔滨啤酒/大乌苏啤酒

哈尔滨啤酒的前身是于1900年由俄国商人创办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1950年企业归属哈尔滨实业总公司并改名哈尔滨酒厂。1996年与香港新中港集团合资成立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的啤酒品牌。2004年哈啤被美国百威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B)收购,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乌苏啤酒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于美丽的新疆乌苏,是新疆最早的地方品牌之一及骄傲的名产,近几年大乌苏啤酒更是迅速窜红全国,成为人尽皆知的新疆名牌,在2015年被丹麦嘉士伯全资收购。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六、金龙鱼/胡姬花

金龙鱼是著名的食用油品牌,创始于1974年,由郭氏兄弟集团在中国投资的嘉里粮油公司,而益海嘉里是新加坡丰益国际在华的全资子公司。胡姬花是知名的花生油品牌,同样也是丰益集团在华全资子公司益海嘉里的旗下品牌。所以这两个品牌从创立伊始就不是中国品牌,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国货”。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七、小肥羊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公司于1998年诞生于“草原鹿城”包头,其前身是包头“小肥羊”酒店。是中国大陆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品牌餐饮企业,被称为“中华火锅第一股”,曾号称打造成“中国的百胜”,凭借着特色火锅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型餐饮连锁公司。不过在2011年被肯德基的母公司,美国百胜餐饮集团全资收购。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八、苏泊尔

苏泊尔于1994年在杭州创立,其公司(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炊具研发制造商,也是中国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旗下压力锅、炒锅、电饭煲等众多产品市占率位居行业前两名。2006年法国SEB集团(世界小家电领导品牌)意图收购苏泊尔,2008年完成收购计划,持有苏泊尔约52%的股份,获得控制权。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九、乐百氏

广东乐百氏集团的前身为广东今日集团,创立于1989年,总部于1999年从中山搬至广州。曾是一家闻名全国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之一,中山市工业十五强企业之首。其中“乐百氏”奶自1993年连续六年全国市占率第一,乐百氏纯净水自97年推出后连续两年全国市占率第二。2000年,法国达能以23.8亿人民币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

那些披着“国货”外衣的知名外资品牌

其他还有像电池第一品牌南孚被美国吉列收购、统一润滑油被荷兰壳牌收购等等,不过最后又回购国内的案例。纵观发展历程,我国许多民族品牌总摆脱不了破产或被收购的命运。很多品牌迅速崛起,却也突然销声匿迹或被外资狙截沦为他人的品牌,这也许是我国刚开放市场经济时,品牌意识和基础稍显薄弱。虽然我国民族品牌发展之路历经坎坷,但值得期待的是如今已有一大批新兴的优质国产品牌正在引领民族品牌走向崛起。

上一篇新闻

樟宜机场大批网红地标和景点,即将“消失”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原创跑车原来是飞驰的“胡姬花”,处处坡式风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