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70年,荡气回肠

70年,艰苦卓绝

70年,铭记在心

时光留痕,见证光辉与荣耀

红色征程,永不消逝的纪念

沐浴着新时代的荣光

回首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

抒写解放海南的壮丽诗篇

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70年前

中国人民解放军

对海南岛国民党残余守军

实施渡海登岛作战

解放军“以木船打军舰”

创造了渡海作战的奇迹

摧毁了国民党陆海空“立体防御”

渡海先锋营与渡海大军英勇无畏的作战

琼崖人民倾尽全力的接应与配合

创造了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

前所未有的战争奇迹

1950年5月1日

海南岛全岛解放

今天

在海南解放70周年

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海南日报推出28个整版的

“见证”——海南解放70周年纪念特刊

以史纪、地标、文物、

影像与影音作品的回放

回顾海南解放的革命征程

回眸70年前解放海南战争史上

的每一个重要节点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点击大图查看详情)

特刊共28版

分为“见证·印迹”与“见证·瞬间”两个部分

史纪、地标、十大经典战斗、

文物、影像与影音作品6个篇章

全景回顾海南解放的光辉历程

见证中国战争史上解放军

“以木船打军舰”渡海战役奇迹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解放海南·史纪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解放海南渡海登陆点

1949年12月,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的号角吹响。在“分批偷渡与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进行”的指导方针下,4支先锋部队分2批4次先后潜渡海峡,解放海南大军于4月16日19时开始实施总攻,大举登陆琼岛。白马井、玉包港、赤水港、卜创港、白沙门、临高角,每一个登陆点都留下了解放军英勇战斗的足迹,每一个登陆点都写满了不朽的故事。【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十大经典战斗

从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琼崖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到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实现全境解放,在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岁月里,在琼岛这片革命的热土上,大大小小的战斗书写着琼崖军民对反动派、对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抵抗,先烈们挥洒热血铸就永久的丰碑,也为后人浇灌出幸福之花。【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牛角号声起红旗招展

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山路141号的陵水苏维埃政府旧址(陵水博物馆),白墙青瓦、古朴素雅,静卧于闹市之间,仿佛与当年的烽火硝烟没有一点联系。但走入其间,无论是墙上挂着的老旧照片,还是橱窗中一件件的古旧文物,都能让人思绪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年代。

其中有一件文物显得平平无奇,但又被放置在了展厅中的显眼位置,那是一个通体黝黑、被摩擦得发亮的牛角号,这样一件黎族同胞过去常用的吹管乐器,它在革命年代里曾经有过哪些故事呢?【详情点击】

冷兵器杀出革命豪情

为了实现海南岛的解放,琼崖人民武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尽力保证战斗武器的供给。省博物馆馆藏的20世纪30年代琼崖工农红军标枪头(用于长矛),曾见证了长矛这种普通的冷兵器,成为琼崖革命初期许多革命战士打击敌人,追求人民解放的重要武器。【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证章见证红色故事

在海南省博物馆里,收藏了一枚1928年至1932年乐会县苏维埃政府证章。该证章直径3厘米,为铜制,正面写着“乐会县苏维埃政府出入证”,证章顶部是一段5厘米左右长度的链子,连着一截“一”字别针。这枚证章多次在博物馆展出,向人们印证着乐会县的红色革命故事。【详情点击】

琼侨回乡救亡情深

静卧于海南省博物馆的玻璃橱窗内,这是一块丧失了原本功能的老怀表,是当年南洋华侨赠送给冯白驹的。

怀表呈铜质,金黄色的外壳镀铬有些许脱落,显得斑斑驳驳,表盘上的时针、分针更是早已脱落,让人不禁好奇,它到底跟随主人历经了多少磨难与坎坷。

而翻阅史料后才发现,这块平平无奇的怀表背后,牵扯出的是一段热血沸腾,也让人热泪盈眶的抗日救亡故事。【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粉枪声打响白沙起义!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的白沙起义纪念馆内,一把锈迹斑斑的粉枪静静地躺在玻璃橱窗里,但它却有过一段辉煌而光荣的历史。77年前,也是在红毛镇,在黎族领袖王国兴等人的领导下,黎族苗族同胞发动了白沙起义,震撼全琼。1943年8月12日至26日,起义历时半月,参加者达两万人次,总共打死打伤国民党军政人员300余人。更重要的是,这为琼崖特委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启了黎族人民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新路。【详情点击】

武器粗陋杀伤力不小!

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的革命文物展区,陈列着三件外形不一的民兵子弹袋,分别呈葫芦状、斧头状、防弹背心状。该馆的文物资料卡显示,这是“一式三件”子弹袋,用棉纱纺织与缝制而成,为1984年4月从民间征集得来。据白沙民族博物馆馆长张文花介绍,在解放战争时期,白沙黎族、苗族民兵曾用这些子弹袋放置子弹、火药。【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艰苦岁月 敌困我自强

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陈列馆里,收藏着冯白驹贴身卫士的后人捐赠的行军米袋。先烈已逝,精神长存。这个行军米袋作为历史的见证如今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向人们娓娓诉说着当年那段革命历史故事。【详情点击】

赤胆忠心 浴血琼西南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中收藏着众多承载革命历史的红色文物。这些文物勾起了人们对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的回忆。其中,一个背带残缺的旧公文包尤其引人注目。“这是开国少将马白山生前使用过的公文包。”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工作人员李国鸿说。

这个长20厘米、宽9厘米、高24厘米、重528.6克的棕色斜挎包,前右为三个插笔孔,左为插小卡片卡袋,内夹为三层,是马白山将军的警卫员捐献的。【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米斗写满民族斗争史!

都说民以食为天,可见“吃”为关乎生存的第一要紧事。

每逢乱世,繁重的徭役、兵役致使民不聊生、田地荒芜,盗匪敌寇愈发变本加厉四处搜刮粮米,最终只能逼得百姓奋起反抗。

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的王国兴量米米斗,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故事。它隐含着白沙起义的导火索,也道出那个年代黎族苗族同胞最朴素的心愿——吃上一口饱饭。【详情点击】

不穿军靴也能打胜仗!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中,陈列着锈迹斑斑的子弹袋、做工略显粗糙的弓茅利器等许多我军使用过的物品。其中,两件叠放整齐的军用绑腿布尤为醒目。由绿色厚棉布制成的军用绑腿布,让人不禁想起解放军战士当年在战场上冲锋在前、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等众多战役中,军用绑腿布是部队战士行军打仗时的标配。白沙民族博物馆的资料显示,这两件绑腿布每件长380厘米、宽7.5厘米,是琼崖纵队老兵符束冲于1984年捐献的。【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风浪中追寻那一盏明灯

三角形的铁皮架锈迹斑驳,信号灯正面的玻璃却并无裂痕……这盏印刻着年代印记与战火印记的油灯是国家一级文物,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专家推断,这盏渡海战役中解放军使用的信号灯(一级品),正是第43军加强营当年偷渡海峡时使用的油灯和引航灯。

1950年,解放军确定了“分批偷渡与积极准备大规模强渡,两者并重进行”的渡海作战方针。40军率先潜渡,进入琼州海峡,于3月6日在海南岛登陆;受风力影响,43军推迟到3月中旬登陆。这两次登陆,40军、43军各派出一个加强营的力量,他们是解放军派出的第一批渡海作战部队,打响了解放军渡海作战的第一枪,拉开了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的序幕。【详情点击】

小木船攻坚克难闯海峡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展示着一台军绿色的汽车发动机。浓重的机油在它身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虽然久经岁月侵袭,但是发动机上的汽缸体、气门等部分仍保留得较为完整。这台汽车发动机,正是从当年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中使用的机帆船上卸下来的。【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午夜海战炮火连天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有一门41式75mm的山炮被称为“功臣炮”。1950年4月16日,43军128师382团强渡琼州海峡时,遭遇国民党部队军舰袭击,这门山炮在这场激烈交火的战役中助力解放军战士打退了敌人。

如今,这门在当年的海战中“大显身手”的山炮被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虽然外形上已是铁锈斑斑,但仍遮不住它身上的赫赫战功,更封藏不住1950年发生在琼州海峡上的战斗故事。【详情点击】

骁勇善战汇聚荣光

一面长方形的旗帜,上部饰有金黄色的麦穗边,岁月的洗礼并未让它褪色多少。缎面材质、鲜红底色和锦旗上的流苏,依旧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荣光。

这面锦旗如今被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赠给一二八师三八三团一营渡海先锋营 军司令部、政治部 1950”,锦旗上的这些文字不禁让人想到当年渡海先锋营战士穿越炮火、跨越琼州海峡的必胜决心和不辱使命。【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打响解放全岛的神圣战斗

“新琼社前线十七日急讯:解放全岛的神圣战斗已于今晨揭幕……”70年前的1950年4月19日,《人民报》紧急编印号外,发布了这条激动人心的消息。

恢宏的历史,往往浓缩于时代的一个个细节之中。那些被尘封的记忆,总会在一件件文物中重新焕发光彩。海南省博物馆珍藏着1950年4月19日《人民报》号外等登载解放海南岛战役消息的旧报纸。这些陈旧泛黄的报纸记录了1950年4月至5月间,人民解放军渡海大军和琼崖纵队在海南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援下歼灭敌军残余势力,带领海南人民获得解放的光辉历程。【详情点击】

一纸布告后的军民鱼水情

在一张泛黄的宣纸上书写着朴实的字眼,内容乍看并无深意,然而随着岁月流逝,其中饱含的深切情感却愈发历久弥坚。

这是一张保存完整的手写布告,原本张贴在校园之中,长48厘米、宽28厘米。布告中共有两则通知,一则于1950年5月6日发布,另一则为同年6月14日发布,皆由琼东县(现琼海市)东路中学王校长书写,发布布告的目的是组织动员校内学生参与渡海大军和琼崖纵队的欢送和欢迎活动。【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红色文献经典传承

1950年5月,历经战火的洗礼,海南岛终于迎来解放。

沐浴在胜利的曙光中,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怀着满腔热血与激情,走入军队、走近群众,以探索的眼观察,以渴望的耳倾听,以诚挚的心记录,创作出一批反映琼岛革命历程以及海南岛解放新气象的文艺精品,以文艺之声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见证·瞬间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渡海作战,剑指海南歼残敌

决战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事先的部署和准备。

战前敌我双方的分布态势分析、琼崖纵队带来的海南岛敌情信息等因素,都为解放大军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这一切,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登陆作战,胜利解放海南岛,揭开了历史序幕。【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海上练兵,用木帆船打军舰

陆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旋风纵队”和“王牌铁军”——四野第十五兵团第43军、四野第十二兵团第40军,受命解放海南岛后,一路打到了雷州半岛,却被波涛翻滚的琼州海峡挡住去路。

既缺船只,又无渡海作战经验,不少将士甚至连游泳都不会,这仗究竟该怎么打?

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千帆竞渡,陆战雄狮化蛟龙

在2000年出版的《碧血琼崖照千秋》画册里,有一张老照片会让人停下翻页的手指,凝视良久,感慨颇多。照片里,十余名解放军指战员斗志昂扬,挤在一条小小的木舟上,向着不远处的木帆船进发。

军史资料显示:1950年3月6日至4月17日,40军和43军的两个加强营、两个加强团、两支主力部队,先后分三批六次,分别在儋州的白马井、文昌的赤水港、澄迈的玉包港、海口东海岸的卜创港、临高的临高角和澄迈的才芳港至玉包港一带登陆作战。

这张珍贵的照片,记录的正是野战军第二批潜渡时的场景。【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踏破防线,美亭决战定胜局

在解放海南的大小战役中,随军记者或摄影师拍摄了不少珍贵的解放军指战员们英勇作战的画面,这些老照片,几乎没有战士们的正面形象,能拍到他们的侧面轮廓已是不易,多数都是他们的背影。毕竟,那是在敌我对峙、你死我活的战斗现场,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率性。【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三猛”战术,宜将剩勇追穷寇

穿越田洋,跨过江河,取道海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0军和43军渡海主力部队自1950年4月17日登陆海南岛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战斗意志,歼灭、追击岛上守敌。

70年后的今天,透过当年留下的吉光片羽般的老照片,人们依然可以重温威武之师驱逐惊弓之鸟的历史画面。【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支援前线,群众是铜墙铁壁

图片上,一位解放军战士穿着褶皱的旧军装,背着简易的行军袋,海南炎热的天气让他顾不得蚊虫的叮咬,高高挽起了裤腿。他身后是步履匆匆的战友,面前却是一位头戴斗笠的老大妈,手正好挡住了脸,看不清面容,但地上刚剁下的椰棕和她手中端着的椰子,可以看出老大妈正倒出新鲜的椰子水,给行军途中的解放军战士解渴。

70年前的烽烟已经远去,我们已不知道当年这位大妈是谁,这位战士又是谁,但追溯那场解放海南的战役,历史给了他们共同的集体记忆,一方是人民,另一方是人民子弟兵。【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琼纵襄助,天涯热土迎大军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的这两句诗用在这一群琼崖奇女子身上,恰如其分。在这张琼崖纵队部分女战士的战地合影里,“红色娘子军”个个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着一股坚毅。

琼崖纵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坚持孤岛奋战,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谱写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1950年,为了帮助四野部队顺利渡海、解放海南岛,琼崖区党委、琼崖纵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胜利会师,闪亮红星认亲人

1950年2月,国民党军政要员薛岳命令岛上守军加紧“清缴”我琼崖纵队,力图摧毁我根据地和游击区。我军渡海作战兵团司令部决定,利用敌军海防空虚之际,以小股兵力潜渡琼州海峡,支援琼崖纵队战斗。3月6日、11日、27日、4月1日,我军约1个师的兵力通过2批4次登陆上岛。【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祝捷游行,府海市民庆解放

根据记载,1950年5月1日海南解放后,海南先后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庆祝游行活动。一次是5月10日举行的以琼崖纵队为主,四野40军、43军共同参与的解放军入城仪式;另一次是6月5日举行的府海3万群众参加的解放海南庆祝大会。两次活动,海口骑楼都是游行地点。在众多反映海南解放的珍贵老照片中,我们定格在几个影像片段,来呈现当年解放海南军民欢庆的喜悦盛况。【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碧海颂英雄 丹心映琼崖

在海南题材电影中,《碧海丹心》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是第一部以解放海南岛为题材的故事片,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海战题材的电影,为渡海英雄谱写了一曲赞歌。同时,这部影片还以大胆的爱情表现备受大家关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是20世纪60年代国产电影的重要收获。【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开启海南红色叙事先河

在众多的海南影像作品中,《大战海南岛》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它如实记录了当年解放海南岛的重大历史事实,给大众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让我们在“第一现场”见证了解放海南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它直接开启了海南红色题材纪录片的多维创作,在推动海南影像创作方面功不可没。【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红色一片琼崖来

在以“红”色命名的红色文艺作品中,《红色娘子军》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内容上,它是“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缩影,预示了海南解放的必然性。在艺术上,承继了红色文艺创作的各种优长,经过多种文艺形式的表现之后,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段日趋完美,影响力极为广泛,从而成为海南文化的金名片。【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万泉河,永恒的旋律

风光旖旎的海南岛最不缺动人景致,而这其中,红色娘子军的传奇故事为涓涓不息的万泉河赋予了更深远的人文内涵。几十年来,在一首首广为流传的经典旋律助推下,万泉河无疑成为海南的一张亮眼名片。【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南洋侨生踏歌来

1950年4月底,新加坡华侨竞相传阅着由胡愈之主编的《南侨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上,赫然写着几个粗黑的大字:“海口解放!”几天之后,又是头版头条的位置,写着“榆林解放!”新加坡的华侨青年也在奔走相告,他们互相联络,在悄悄地做着回海南的准备。【详情点击】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公众号新闻,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来源 | 海南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 | 伍祁榕

值班主任 | 倪德馨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今天,海南日报用共28版纪念这个重要日子


上一篇新闻

《福布斯》刊文称小米手机窃取用户隐私?小米回应:对其很失望

下一篇新闻

别纠结了,科学告诉你,孩子到底吃的够不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