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文两国建交30周年③|爱洒人间:在“田野”中遇见温暖的文莱
(首发于《中国—东盟博览》11月刊上半月刊)
(文/潘艳勤)我和文莱华人刘华源、王昭英夫妇的相识,是在2018年中国驻文莱大使馆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的国庆招待会上。当时我正在进行文莱华人社会的研究,那是我第三次在文莱做田野调查。
在招待会上,热心于文莱华文教育和华人历史文化的文莱华人沈仁祥先生,特意将我带到一张坐满华人长辈的圆桌旁,把我介绍给刘华源先生。那天晚上通过简单的相互问候,我只知道这位身着衬衫西服、温文尔雅的老先生是一名律师,家住文莱马来奕,后来才了解到,他还是一位一生都在为文莱华文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和默默奉献的华人领袖。坐在他身旁向我微笑点头、气质优雅大方的刘夫人,则是文莱华文女作家、在东南亚华文文学界小有名气的王昭英女士。
从刘华源、王昭英夫妇,到沈仁祥先生及他的弟弟沈宗祥先生,以及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文莱朋友,正是这一场场美好的相遇,让我与文莱的故事中满是爱的温暖。
一场“说走就走”的田野调查
我关于文莱的研究始于一个“头脑发热”的决定和一场“说走就走的”的田野调查。2017年初,我所任职的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正在组建国别研究所,一直在中越边境开展跨境民族研究的我,开始思考要选择哪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国。2017年4月底,学院来了两位文莱的客人——文莱大学的一名教师和文莱华人沈宗祥先生。
在交流会上,当我谈及有关文莱研究以及未来可能要到文莱开展田野工作时,沈先生说如果我去文莱做田野调查,他可以帮忙安排。那天的交谈让我对文莱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在文莱开展研究工作的可能性。也就在那一天,我决定将文莱作为研究对象国,拓展文莱的研究。
文莱是东南亚国土面积较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国土总面积为5,765平方公里,全国人口453,600人(2020年)。国内学术界有关文莱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且多数研究来自文献资料,缺乏深入的研究。在我决定选择文莱作为研究对象国之前,我对文莱同样了解甚少,关于文莱有限的知识主要来自于书本上的信息,比如文莱是一个富足的海岛国家,盛产石油,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等。因此要了解文莱,就必须到文莱去,通过田野调查工作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文莱社会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
2017年7月,在沈宗祥先生的帮助下,我和学院的潘艳贤老师以及硕士研究生马莉莉、赵凯莉一行四人踏上了文莱的土地,开始了在文莱初步的田野考察。在这次10来天的田野工作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文莱华人对来自祖籍国的学者的热情和支持,也体会到了在海外开展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不易。比如在文莱,我们要面临最大的实际困难就是住宿和交通问题。
文莱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水平高,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也比较高,因此要在文莱找到一个家庭住下,像在中国农村那样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开展田野工作是非常难的。而选择酒店作为长期的田野工作的住宿方式,对于研究经费有限的我们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此外,文莱国家富裕,普遍每个家庭都有2~3辆汽车,当地居民出行以自驾为主,公共交通很不发达,公交车线路少,全国出租车不超过50辆且乘车价钱高。
我们在文莱的第一次田野工作大多数住在酒店,沈宗祥和沈仁祥先生除了是我们与当地华人和华社的引荐人,还担当“司机”的角色。所幸学生们后来在斯里巴加湾市得到了华人陈仙福先生一家的接纳,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在文莱的“家”,解决了食宿问题,而她们每日出行则搭乘陈先生女儿上下班的顺风车或乘坐陈先生的专车,也省去了许多奔波。
从报纸上相识,到马来奕相知
2018年10月,我在完成第三次田野调查后回到了国内,我的研究生马莉莉和赵凯莉继续留在文莱开展田野工作。有一天,刘华源先生在女儿的陪同下,特意从大约120 公里以外的马来奕乘车来到斯里巴加湾,将1000文莱元(约合4763元人民币)交给马莉莉,让她转交给我,作为我们开展文莱研究的经费。
刘华源先生(左三)与广西民大东盟学院研究团队在乡村周末市场,右三为作者(图片由作者提供)
刘华源先生此举令我非常感动,我给他写邮件表示感谢,并在邮件往来中向他介绍我在负责的文莱研究所以及未来的研究计划。经过几次的邮件往来,我们之间逐渐建立了信任。其实,刘华源先生在国庆招待会上见到我之前,就已经通过当地华文报纸关于我们在文莱做田野调查的报道“认识”了我们,并由此逐渐了解我们的研究工作。
2019年7月,我的研究生谷香吟和韦晶荧已经到文莱开始了在斯里巴加湾的田野工作,但马来奕的田野调查却因为住宿和交通问题迟迟不能启动。这时,刘华源先生得知我们的困难后,主动联系了他的老朋友、已有百岁高龄的关英才先生。关英才先生是闻名东南亚的“船王”,也是热心华文教育和社会公益的华人领袖,在刘华源先生的帮助下,关英才先生决定为我们在马来奕的田野工作提供两套配有家具、家电和床褥的公寓。而在交通问题上,刘华源先生的专车和司机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使用。
马来奕是文莱的石油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的开采和城市的发展,大批华人尤其华人技工从中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来到文莱谋生,寻找发展的机会。马来奕由此成为了解文莱华人社会历史发展的重镇。
在我们开始马来奕的田野后,为了帮助我们认识马来奕华人的社会生活,刘华源先生不顾80余岁的高龄,帮助我们联系了马来奕中华中学并和我们一起访问学校;带我们深入马来奕市区,并到市场铺面品尝华人传统美食;在星期天的上午专门带我们到马来奕诗里亚地区的乡村周末集市购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带学生一起拜访关英才先生,和我们一同拜访原马来奕海南公会主席韩勉元先生……不论是在华文学校还是在乡村的市场里,刘华源先生所到之地、所遇见的人,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的个人威望以及人们对他的敬重和爱戴。
“王奶奶”与“潘潘老师”
刘华源、王昭英夫妇早期在华文学校接受教育,他们1962年在新加坡南洋大学毕业后,于1963年远渡重洋,到英国伦敦大学继续深造,刘华源先生在Lincpln’s 学院修读法律,王昭英女士在东方及非洲学院修读中国语言文学。1968年刘华源、王昭英夫妇回到文莱定居,创业发展。1989年,刘华源先生从律师工作转向石油及天然气工程承包业,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王昭英女士除了相夫教子,在3个孩子逐渐长大后开始华文创作并从事文莱华文文学的整理工作。
作者(后左三)与刘华源(后右一)、王昭英(后右三)夫妇在花园里合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右一)与刘华源(左四)、王昭英(右三)夫妇在家中合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热心文莱华文教育,捐资助学,刘华源先生更是利用他的法律知识,在文莱华文学校面临关闭的困境中不断与政府协商,保全了华文学校,使华文教育一百年来得以在文莱持续。
刘华源先生曾担任马来奕中华中学董事长长达十年,现在则是学校的永久名誉董事长。虽然在海外出生长大,刘华源、王昭英夫妇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3个孩子的名字分别以松、竹、梅命名,花园里也种着松树、竹子和三角梅。由于文莱地处热带,无法种植梅花,他们便以三角梅代替。
刘华源、王昭英夫妇一生坚持学习并游历世界各国,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并且内心平和豁达、为人友善。在日常的交往中,我和学生都亲切地叫他们“刘爷爷”“王奶奶”或“一凡奶奶”(王昭英女士的笔名为一凡)。“王奶奶”则称呼我“潘潘”或“潘潘老师”。我们一起讨论研究课题、朗诵诗歌散文、探讨人生、放声歌唱,全然没有年龄上的距离。
刘华源先生欣赏我们的田野工作,也深知这份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为此他主动将两大本整理好的厚厚的家庭资料集给我们拍照,包括他们夫妇俩当年的毕业证、结婚证和护照等,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华人的重要资料。刘华源、王昭英夫妇还将他们收集了几十年的数百本图书全部赠送给广西民族大学的校图书馆,这些图书包括中文、英文和马来文,不少是20世纪70、80年代购买的有关文莱社会和历史的书籍,现在已经买不到了。
刘华源、王昭英夫妇知道海外研究经费开支大,为此他们计划设立一个文莱研究基金,支持学者和研究生开展有关文莱的科学研究工作,他们的心愿就是让中国、让世界认识文莱,认识华文文学和海外华人。
2019年8月初,在我准备离开马来奕回到斯里巴加湾的那个上午,刘华源、王昭英夫妇将装有2.5万文莱元(约合12万元人民币)的信封郑重地交给我,让我负责将这笔钱用于有关文莱的研究。在我和“王奶奶”道别时,她握着我的手,对我说:“潘潘老师,你们一定要再回来。”这份信任和嘱托,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研究海外华人的中国学者所担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洒向人间都是爱”
2019年12月30日,为感谢刘华源、王昭英夫妇的捐赠,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举行了“文莱社会研究工作坊暨刘华源王昭英伉俪赠书仪式”。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李珍刚为他们颁发了荣誉证书,我代表刘华源、王昭英夫妇接受了这份荣誉。
作者(前右一)与刘华源(前左一)、王昭英(前左二)夫妇在花园里合影(图片由作者提供)
但遗憾的是,我们敬爱的王昭英女士,却没有机会领到这份心意了。2020年1月11日的晚上,马莉莉给我发来信息,那是一则发布在文莱华文报纸上的讣告:王昭英女士已于2020年1月11日辞世。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那讣告,我怎么都不敢相信,那位几个月前还与我们谈笑风生、畅谈人生的可爱的“王奶奶”,怎么就这样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后来才知道,王昭英女士是罹患癌症去世的,但在我们与她相处的那段日子里,除了以为她年迈身体有些虚弱外,我们完全没有体察到她那时正在与病魔做斗争。她带给我们的是智慧、是美丽、是欢笑,是爱与温暖。
2020年1月12日下午,我和马莉莉从南宁飞往文莱,我们要去给“王奶奶”送行。13日上午,刘府为已故王昭英老太夫人举行安息礼拜仪式,四方亲戚朋友聚集在刘府向她道别。刘府在治丧的悲痛时刻仍不忘为社会和教育做慈善,根据母亲的遗愿,王昭英女士的儿子代表家人向文莱8所华文学校及9个华人社团捐赠了所有的治丧费。
王昭英女士生前曾出版一本名叫《洒向人间都是爱》的文集,书中收集的文学作品多数是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爱是她一生的主旋律,我很幸运,我见证了这份爱,也感受到了这份爱。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1月15日,我从文莱返回南宁后就没有机会再去文莱了。疫情无情人有情,我因为田野工作和文莱建立起的这份情缘,让我对文莱这个美丽的和平之邦有了更多的牵挂。
疫情这两年来,除了和文莱的朋友保持微信和邮件的往来,我和学生还在2021年春节和端午节特别为刘华源先生录制了一段视频,表达我们对他和家人的问候和祝福。
我每天都在关注文莱的疫情,期待全球疫情尽快结束,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文莱,因为那里有我们牵挂的“家人”,有我们未完成的使命与事业。
作者系中国香港科技大学人类学博士,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文莱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本文为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南方与东南亚民族研究中心”2019年招标课题一般项目“当代文莱华人社会的民族志研究”(2019NFYB004)成果;广西一流学科(民族学)2020年度立项资助项目“文莱华人历史与文化研究”(MDMZX2020008)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