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一评|深圳楼市学习“新加坡模式”任重道远

8月28日,深圳市住房与建设局局长张学凡公开演讲透露,深圳住房供应要学习“新加坡模式”。

长期以来,民间存在两种声音:

一种认为深圳楼市学习“香港模式”是成功的,深圳应加大商品房供应;

另一种认为深圳楼市应学习“新加坡模式”,加大公共住房供应。

如今市住建局局长的讲话,既是给深圳楼市未来的发展定调,也是给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张学凡提出,“新加坡是深圳学习的榜样,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至少有两大难题。

第一道难题是人口。据网络资料,截止2019年6月,新加坡总人口大约是570万,其中公民和永久居民403万。而深圳呢,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有1343.88万,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

要解决2200万人的住房问题,与解决570万人的住房问题,难度差别太大了。

更难的是,深圳每年新增人口约50万左右,这些人的住房如何解决,也需要考虑进去。

按照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的预测,到2030年,深圳的人口将突破3000万。10年之内,深圳新增的人口就达到一个新加坡的人口,可想而知,要解决3000万的住房问题,难度有多大。

第二道难题是土地。深圳缺地的问题,我们已经谈了十几年。究竟有多缺,我们来对比一下。

新加坡国土面积724.4平方公里,人口570万;深圳总面积1997.47平方千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

而且新加坡地势平缓,地理最高点为武吉知马,高163米。深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山峰为梧桐山,海拔943.7米。

所以新加坡土地的开发利用比深圳容易很多。

人口和土地,是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的最大难题。反过来思考,正是因为深圳缺地,人口仍在大量流入,城市化率还将不断提高,我们就更应该未雨绸缪,做好住房制度的长远设计。

此次深圳提出学习“新加坡模式”,正是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抉择。

深圳楼市发展的基调定了,但具体怎么做呢?

在深圳2035住房规划中,未来18年深圳将提供170万套住房,将人才房、公租房、安居房和商品房的比例定为2:2:2:4。相当于每年提供的公共住房大约为6万套,商品房不到4万套。

与过去的供应量相比,是增加了不少。但如果不改变深圳人对房子的“信仰”、对楼市的“预期”,不改变房屋与公共服务捆绑的现状,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要解决深圳人的安居问题,得从本质上入手。深圳人为何爱买房?

一是因为房子与公共服务捆绑,特别是孩子的学位;

二是房子的金融属性,保值增值和融资贷款。

要转变深圳人的住房观念,实现“房住不炒”,就得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尽快补齐教育短板,实现“租售同权”。

既然市住建局局长提出,将来深圳市60%市民要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里,那首先就要保障他们孩子“就近入学”、上公立学校的权利。

深圳是一座年轻人的城市,每年新出生人口高达20万,全国第一。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是年轻父母心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他们买房的重要理由。

如果租房就能上公立小学和初中,那有多少年轻人会迫不及待地冲入楼市,让自己背负几百万的房贷呢?

此外,深圳人口还存在流动性大的问题。这些人可能在深圳干几年就回老家了,买房不是他们的必选项,政府提供低租金的公租房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障。

所以在政府的公共住房建设中,公租房应该占大头。

据报道,深圳正在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希望通过5年至8年的补短板(每年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0万套),以此稳定房地产市场。

至于房子的金融属性,则应交给商品房解决。

“新加坡模式”中,规定申请组屋5年内不允许出售,即使5年之后流入市场交易,还需当地政府部门审核批准,只能卖给有购买组屋资质的购房者。深圳的人才房和安居房是否也应该学习这一条。

毕竟,无论是安居房,还是人才房,都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它应该与商品房加以区分,才符合“房住不炒”的精神。

落实“房住不炒”,实现“住有宜居”,这是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的目的,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要求,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对中国实行有条件过境免签,内地出发前往港澳同样适用

下一篇新闻

三水人医迎来首位国外客座教授,聘请新加坡著名心血管专家陈淮沁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