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改革开放以后,一批有相当成就的书画家声名远播,带动了莒县乃至沂蒙山区书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崔祝生、任英民、王玉宽、宋式云、张静波、王艺石6人被人们以书画“六老”并称,6人当中有4人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员.

一,崔祝生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崔祝生, 著名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1905年出生于莒县汤家庄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山东省立师范艺术专修科学习,受到著名画家吴天墀指教。 1924年考入山东省立师范艺术专修科学习,受到著名画家吴天墀指教。1932年考入上海美术绘画研究所,成为该校第一届研究生,受到刘海粟、潘天寿等大师指教,业余时间还听取了鲁迅先生关于木刻艺术的讲座。而后辗转济南、四川等地从事美术教育,先后多次举办个人画展。1947年在济南与人合办私立中国艺术专科学校,他先任教导主任后任校长,著名画家黑伯龙、刘鲁生等先生都曾在该校任过教。济南解放后,他先后被推选为济南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济南市美术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美术创作研究会副主任委员。1966年冬,被“下放”到偏僻的农村老家。直到1997年9月去世的30多年里,一直隐居乡间。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1982年春节崔祝生酝酿组织成立了莒县书画篆刻学会。这在莒县书画史上史 无前例,在当时临沂地区13个县中也属首创。学会成立后,崔祝生又带领当时均已六七十岁以上高龄的任英民、宋式云、王玉宽、王秀甫、张静波(后被尊称莒县“六老”)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分赴各乡镇、机关、学校举行笔会,与广大基层书画爱好者面对面的切磋、交流,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师生员工学习书画、爱好书画的热情。短短几年时间,全县半数以上的乡镇和县直属的行业系统都分别成立了书画协会或研究会,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笔会、书画展览及大展赛。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相继登台亮相,书画人才层层迭出,为莒县乃至临沂地区的书画艺术开辟了道路。

他注重教育青年,培养青年人的“接班”意识。凡是熟悉崔祝生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推动和发展莒县书画事业方面劳苦功高,在各个方面也体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的风度。

二,宋式云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宋式云,(1912--2009.1.9),原名学信,莒州六老之一。一九一二年生于山东莒县。自幼酷爱书画,转益多师,孜孜以求,大器晚成。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日照市及莒县文联、美协名誉主席。莒县书画篆刻学会的重要发起人。为发展推动书画艺术活动做出巨大贡献

先生画路开阔,涉猎广泛,举凡山水、人物、花鸟、禽兽,不论工笔写意,还是浓墨重彩,落笔迅疾,信手拈来,无不形神兼备,酣畅淋漓,变化无穷,荡人心怀。其小品,玲珑剔透,特别精妙;尤擅大幅巨制,粗中有细,大气磅礴,神完气足。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先生特重师法自然,一方面,数度游历名山大川,揽胜景、开眼界、壮胸怀、陶性灵;一方面,注意深入生活,寄情家乡一草一木,倾心身边一情一景,增加笔下的真情实感。同时于绘事之余,还嗜好京剧、武术和蓝球运动,并从这些活动中广泛汲取营养,移情于绘画,使其绘画更增加了内涵。在为人方面,先生坦荡豪放,不拘小节,广交朋友,尤爱与青少年结忘年之交,一种侠士风度常于画作中流露出来。

七十余年的创作实践和潜心探索追求,先生的国画艺术已经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早在1974年,先生的国画“果园新客”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美展,同年,又有“野菊含笑入妙手”参加了山东省美展。八十年代期间,全国《美术》期刊、《齐鲁画刊》、《山东画报》等十几家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对其国画艺术分别作过推介,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他的中堂国画和挂历。进入90年代以来,先生先后在济南、潍坊、上海、北京学办了个人画展。在北京展览期间,党和国冢领导人宋平、王光英、程思远为画展剪彩,著名书画家王琦、周怀民、许麟庐、孙天牧、寥静文、欧阳中石等在观看了画展之后,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北京市及中央文史研究馆都收藏有他的作品。

先生现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画院高级画师、日照市文联及美协名誉主席、莒县文联及美协名誉主席,还被北京中南海延风书画社聘为顾问。

三,王玉宽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王玉宽(1917- 2003 )男,字容普,号精勤室主人,生于莒县库山乡 源河村。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日照市人大代表,莒县政协常委,并兼任中国农民当代书画研究会理事,莒县文联名誉主席等职,他的书法、印刻、绘画无所不工,但尤精于书法楷体字,擅长魏碑,其作品底蕴深厚,法度森严,深受社会各界所爱,黄河出版社专为其出版了《王玉宽楷书字帖》,《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连续几年使用他题写的专栏名字。他的大型条幅小楷《岳阳楼记》、《出师表》等作品被国家有关研究机构收藏,作品曾被国家领导人馈赠佳宾。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从6岁起就被其父关在家中读书、临颜真卿字,一写就是8年。后又偷学柳体,继而习欧、赵体,同时学习绘画。14岁制印,17岁给他人写碑文、作画。虽是农民,但以种田为副,以制印、画画与写字为主。后来担任小学教师,他把全部业余时间投入到写字中去。当时莒北一带需要写画的地方,大都请其执笔;鲁中南行政公署、莒北县政府及其所属机关所用印章大都出自王玉宽之手。通过实践,其境界和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王广临魏晋诸家、汉碑篆隶,并借鉴了当代的一些名人墨迹,博览广收,凭着他过人的悟性和几十年苦学苦练的深厚功夫,形成了以工整秀丽、精到严谨、遒劲浑厚、温润典雅为特点的书风,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展览,并在1994年山东省人大系统举办的全省"金春杯"书画摄影大赛上获二等奖。多家报刊杂志对其作过介绍,《大众日报》、《山东人口报》等栏目曾在几年的时间里一度以其题书作为长期专用标题;中央文史馆和山东、广东、江苏、河南、内蒙古等省文史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四,张静波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张静波(1922—1995),莒县峤山人,自幼酷爱书画,初求教于莒城,因未能获得系统的院校学习机会而惋惜;凭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弥补了这一缺憾。后投笔从戎,在滨海八路军部队做政治工作,先生以方通之才,于文艺种种,无所不通,16岁起即有诗作及曲艺作品众多发表,为《大众日报》早期通讯员。建国后先后在临沂、沂水、莒县教育文化部门供职,1958年作《跋山水库图》印刷发行达4万余份,后专注于书法,入莒县美术厂,与著名画家宋式云合作,书写作品众多为海外收藏家收藏,多次参加国内书画展,声誉日隆。1988应省美协书协之邀,与宋式云一起赴济南举办个人书画展。先生精诗词歌赋,终生作诗众多,所题书法楹联多为自拟,读临法帖,研读书论,明察时尚,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锐意进取”为铭志,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书艺大进,形成其特有的刚健、恣肆、豪放的艺术风格。他才思敏捷,常即兴撰书诗词联语,效果颇佳。其书作在县、地、省展览中,获得行家的好评,不少作品流传海外。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书法,是张所喜爱的艺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书法热”,使他焕发了书艺青春。虽说他在前半生未得经常临池,但凭着他一生丰富的阅历,深厚的文史功底,加之出众的才华,遂一发而不可收。工画精书,书法灵动飘逸,点画由心,挥洒自如,如走龙蛇,独具一格,见者立辨。原国务委员王光伟寄书赞曰“静波同志……书法苍劲有力,与武中奇书法共赏,各有千秋,堪称名家”著名画家马世治曾以菊花画作索先生题诗。又精曲艺,其曲艺作品早年在临沂专区广为演出,受到广泛赞誉。精于地方古代文史研究,被聘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有“莒县才子”之美誉。

五,任英民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任英民(1911年~1998年),莒县浮来山镇任家庄村人。从曾祖起连续三辈酷爱书法艺术,皆习欧字。任幼承家教,初以欧为基,继而习赵。山东著名书法家。建国前曾任于右任秘书,庄陔兰(清末翰林、民国山东省副主席、建国后任山东省文史馆馆长)的入室弟子。临沂市书法家协会第一届(1986~1989)顾问。十七岁被招考为区立高等学校教员。此间正值前清翰林庄陔兰应邀在县城重修莒志,任第一次拜见庄翰林,即受到翰林的赞扬和器重,随在翰林指导下转习颜字,书艺有了长足的长进。翰林为应酬世俗繁杂的索请,常让任为其代笔。1935年,任至青岛“惜福镇小学”教书一年多;1936年,应已在咸阳任县长的 邵立均先生之邀,到咸阳县政府任职;1947年,到青岛齐鲁公司任科长;青岛解放后,先后在工商局和建筑公司工作;1955年,先后调甘肃省设计院、城市建设局和市政管理处工作;1966年,被“遣返”回原籍。

在西安期间,有幸拜见了前往西安视察的于右任先生,得其嘉许和指教。并经于先生推荐,拜见了以汉隶、魏碑见长的著名书法家寇遐,多次受到寇遐先生指教,博研了汉隶、魏碑、商周钟鼎以及晋唐书法。任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笔墨相伴,把书法作为业余时间的最大乐趣,孜孜不倦,80年如一日,至真草隶篆诸体皆有深厚的造诣,形成了一种俊逸遒润、朴茂厚重、潇洒灵动、严谨精到的风格。作品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一些重大展览,并为山东、湖南、甘肃、福建等省文史馆收藏,还被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国外友人,先后为日本、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邀请展览和收藏。其名被编入《中国现代书法界名人辞典》。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任对绘画、文学、诗词等艺术都有较深的研究,心清神逸之时所作水墨兰草清劲、温润、挺秀、雅宜,颇得平和典雅的韵致,深受大家的喜爱。诗词、联句虽不常作,然兴之所至,亦必有清词丽句。

任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以来连续五届担任县政协常委,并被聘为临沂地区书协副主席、日照市文联、莒县文联及莒县书协的名誉主席,1990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作为县政协常委,对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提出过不少好的建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作为县书画篆刻协会的发起筹建人之一,在培养新一代书画人才、推动莒县乃至临沂地区和日照市书画事业的发展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六,王艺石

沂蒙山区出过六大才子,现在说起个个德艺双馨

王艺石,原名王安俊,字秀甫,笔名艺石。生于一九二零年农历八月十三,卒于一九九七年农历六月二十三日,莒县浮来山镇邢家庄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莒县“书画六老之一”。艺石先生祖上以书法、刻碑为业。七位祖父均善书、善刻,时常援凿便刻,无需书写。其三祖父为前清秀才,学识过人,交游甚广,在家乡兴办私塾。乡试期间,在省城结识蒲松龄后人,交往甚笃,得赠《聊斋志异》手抄本一部。艺石先生为"浮来八景"的确定、浮来山的保护和修葺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1978年重修浮来山定林寺时,先生主刀镌刻了由郭沫若题写的"文心亭"碑,"校经楼"匾额等;其后,先生遍翻古籍,遍游浮来山,对"浮来八景"实地进行了考证,对毁坏的八景重新进行了修葺,修复了"文心亭"、"卧龙泉"、"救生泉"等处景点,亲自题写并镌刻了"卧龙泉"、"救生泉"两碑。文心亭附近的"怪石峪"先生考证后,请著名书法家崔祝生题写,并亲自摹刻上石。

为了让后人更多的了解刘勰,让莒地文化更好的发扬光大,先生依据史籍记载,对刘勰墓做了大量的考证工作,确定刘勰墓在怪石峪南100米处。先生和好友卢省三发起筹建刘勰衣冠冢活动。后经多方努力,由崔祝生题写碑额,先生题写碑文,张竹多配画的刘勰墓建成。给浮来山增添了一处新的景点,给后人又留下了一处凭吊历史文化名人的好去处。先生对定林寺内的一些破旧房屋也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加添了一些景点,当时有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说:"王秀甫在山上毁房拆庙,破坏古迹。"先生一笑置之,不予理论。如今浮来山上的景点多为先生在世时所规划。先生在世时,身居茶馆(文心亭西南侧,茶馆亦为先生提议兴建),此处成为四方文人墨客交游之所。临沂、日照书画界中驰名的崔祝生、任英民、王玉宽、宋式云、马世治、马约、张竹多、张树林等先生,闲暇时间,亦常到先生处与其进行艺术交流,对先生评价甚高。

浮来山定林寺里的遗墨多为先生挚友所书,其中武中奇先生的墨宝"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来",亦是先生凭两人私交,两下南京所得,后先生摹刻上石,供后人观瞻。

莒州六老是沂蒙地区乃至山东地区人民的骄傲,值得我们好好的去缅怀和继续创造,向他们致敬。

上一篇新闻

第二届“温瑞安杯”世界华文武侠微型小说大赛征文启事

下一篇新闻

黑龙江硬笔书法18人展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