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7日 星期二

厦门特区40年:侨力侨智搭桥“带路”

中新网厦门12月18日电 题:厦门特区40年:侨力侨智搭桥“带路”

作者 叶秋云

“改革开放之初,当外资仍然踌躇不前、犹豫观望的时候,正是老一辈侨商怀着爱国爱乡之情率先回到国内投资,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与人才,成为中国引进外资的‘领头羊’。”时值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之际,旅港乡贤、蓝保(厦门)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奋勇近日接受中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诚如吕奋勇所言,厦门经济特区设立之初,正是侨资搭桥“带路”促进开放开发的。1996年至今,236名参与特区建设的港澳侨界人士获授予“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就是最好的说明。

1982年10月,印尼华商陈应登在厦门湖里区独资创办印华地砖厂,被称为“外商投资厦门第一人”。

紧接着,厦门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厦门华侨电子企业公司、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集美制衣厂相继投产,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投入运营……伴随着厦门特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以侨引侨”“以侨引商”“以侨引外”的热潮迭起,大批侨资外资纷至沓来。

“回到厦门的那一年,现在厦门公司的所在地还是一片空地。”透过视频连线采访,远在新加坡的蓝伟光感慨着厦门这几十年间发生的变化,“如今的厦门,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城市也变得非常漂亮。”

1996年,祖籍福建武平的蓝伟光从新加坡回到厦门,在厦门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了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与特区共成长,“三达膜”现已登陆上交所创业板,而蓝伟光也被称为“中国生物膜技术教父”,并获得“厦门市荣誉市民”称号。

作为中国著名的侨乡,厦门拥有众多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及港澳台同胞。40年来,厦门充分发挥侨的优势,或借助邀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乡谒祖寻根,参加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的契机,或组团深入侨团商社招商,积极汇聚侨力侨智参与特区建设。

2001年,祖籍福建泉州的吕奋勇来到厦门集美,投资创立蓝保(厦门)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公司从水处理行业拓展到循环经济产业,成为福建省最具规模化的水处理剂生产基地、废酸废渣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身为集美区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吕奋勇关注侨资企业的发展,建言“进一步加大对侨资企业的扶持力度”。他也提出,广泛团结海外的集美乡亲,以“嘉庚精神”来号召海外嘉庚学子,打响集美“侨”牌,促进集美招商引资。

2018年,厦门率先设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目前,该总部已有来自46个国家的91个海外侨团入驻办公,通过举办政策宣讲、投资考察、项目签约等活动,成为开展海外联谊、促进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在蓝伟光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侨资侨力的同时,还需依靠侨智、侨心。

《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竞争力报告(2019)》显示,在350家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厦门留学人员创业园以综合得分94.34位居“竞争力排行榜”第三名。厦门已成为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承载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旅居新加坡的厦门顶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伟强表示,厦门乃至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有着非常好的创业、就业市场。

“作为新一代侨商,要继承老一辈侨商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引资引智,吸引更多的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吕奋勇表示,也要教育好下一代,将爱国爱乡的情怀一直传承下去。(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SM1项目备考五步走战略

下一篇新闻

美军舰再碰撞,罪魁祸首竟是“船吸效应”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