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9日 星期日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作者:风千里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日军联合舰队在辽阔的太平洋战场上纵横驰骋,特别是以航母为核心的机动编队,从西太平洋经东南亚一路进击到印度洋,一度令英美盟军措手不及。早期日本海军的辉煌战例,甚至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日本在南线的高歌猛进中,海军的艨艟巨舰才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陆军虽然也在马来西亚创造了“自行车闪击战”的经典战例,但相比较海军的豪华装备,陆军的泥腿子们还是显得太过老土了。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日本陆军居然也曾为专门设计建造过陆军型的航空母舰。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一二八事变中,由于陆军增援迟迟未到,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奋起反抗的十九路军面前遭遇重大伤亡

日本陆军与海军之间的矛盾乃至相互倾轧,自旧日本军国主义兴起以来就没有消停过。陆军和海军各自有一套装备和人员系统,甚至到了互不兼容的状态,甚至在简单的单兵武器和弹药上,双方也要相互搞自成一派。这与其说这是两个军种的差异,不如说是两大利益集团的相互歧视。

到侵华战争前后,日本陆军海军之间的冲突更是日趋白热化,并已经开始影响到实际作战。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事变,日军以海军陆战队做先头部队,对驻闸北的我十九路军悍然发动进攻,但在十九路军官兵的坚决抵抗下动弹不得,而本来要作为支援力量的陆军却因为海军登陆舰艇调配不力,迟迟无法增援,最终导致海军陆战队损失惨重。

在上海被弄得灰头土脸之后,日本人才意识到多军兵种协同对登陆作战的重要性。不过,登陆作战时由谁来负责调配登陆舰依然是个难解的问题,一想到今后自己那些耗费巨资建造的舰船在未来登陆战中要为陆军指挥,日本海军的官老爷当然是一百个不愿意。无奈之下,到1932年底,经过日本陆军省和海军省的协商,最终认为由海军协助陆军建造专门的登陆航母。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在辽东半岛的南山登陆,此时日军采用的登陆船只还只是简陋的舢板

要求是陆军省提出的,而承接任务的则是海军负责舰船设计的舰政本部,这种陆军和海军分作甲方与乙方的情况在日军历史上还是首次。根据一二八事变中的教训,结合一战时期加里波利登陆战的经验,陆军省对新建航母提出以下几点要求:首先能携带三种型号的登陆艇多达50艘(分别为大、中、轻型登陆艇,日军称之为大发,中发和小发),并可以从船舱内迅速施放登陆艇,同时可装载各型装甲车辆和大炮,并可迅速投放。然后还可以装载充足的物资给养,此外还需搭载一定数量的固定翼飞机(以弹射器起飞)。不久,陆军省又增加了一项需求:要求舰上登陆艇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全部完成施放。

海军舰政部面对陆军近乎苛刻的要求,绞尽脑汁,终于拟出了一套可行的设计方案:首先是设计了全通式的登陆艇装在库,登陆艇可以从敞开式的舰尾处驶出或驶入,同时在左右舷处设置有船舷门闸,登陆艇亦可以通过此处开出来,最后在前甲板上设置1台大型起重机,可以将登陆艇直接吊至海面上。通过模拟实验测算,以三种施放方式同时并举,可以勉强达到陆军方面的要求。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神州丸登陆航母线条图,图中可见其登陆艇的装载位置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艘陆军航母实际上已经很接近今日的大型船登陆舰,而且就是以现代海军的标准而言,其投送能力也非常可观。同时该舰可搭载12架作战飞机(包括6架91式战斗机和6架97式舰载攻击机),用来为陆军登陆提供火力支援。

1933年4月,在陆海两军的反复磨合下,该航母终于在播磨造船厂动工,并于次年3月下水,并被命名为“神州丸”,神州丸满载排水量达到8600吨,全场141米,宽18.3米,航速达20.4节。对于严重缺乏登陆手段的陆军而言,神州丸的到来可谓解了燃眉之急,陆军精锐们终于不用再看着海军马鹿们的眼色了。在1935年的陆军登陆演习中,神州丸表现优异,不仅快速地施放全部登陆艇,还成功弹射了全部12架舰载机,这证明了其较高的可靠性。广受陆军官兵好评的神州丸很快成为了陆军的香饽饽,甚至陆军内部都把其列入高级机密,在陆军省内部也以特殊船的名号称呼之,在港内停靠时也严禁中层以下军官上舰参观。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刚刚下水不久的神州丸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神州丸成为了陆军侵华的急先锋,参与了前期几乎所有对华登陆作战,从淞沪会战期间的杭州湾登陆,到登陆广州湾,再到侵略海南岛。而到了太平洋战争期间,神州丸更是几乎以一船之力承担了陆军精锐先锋在东南亚的投送任务。1941年12月7日晚,珍珠港的硝烟还未散尽,神州丸便满载山下奉文率领的第25军精锐在马来半岛登陆,并在之后的数十天内直抵英军重镇新加坡,此时日本陆军已经可以比较娴熟地依靠航母实施登陆作战了。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1938年在大亚湾附近海域进行登陆训练的神州丸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从神州丸内驶出,进行登陆训练的一艘日本中型登陆艇,艇上搭载有一门陆军野战炮

不过,就在日本在东南亚方向旗开得胜时,神州丸的好运气似乎耗光了,在1942年2月28日夜间,在搭载今村均中将率领的第16军实施爪哇岛登陆时,日军登陆部队遭遇美澳海军的袭击,此时神州丸还在投放登陆艇,在外围负责警戒的“最上”号重巡洋舰在慌乱中居然向作业中的神州丸放出了一枚93式鱼雷要知道这款氧气鱼雷可是连美军重型舰船都恐惧的存在,身形孱弱的神州丸哪里经得起猪队友这一击?在一声沉闷的轰鸣声后,神州丸向右倾斜并搁浅,这次意外,造成16军100多名人员阵亡,今村均中将本人也落水,在数个小时后才被狼狈地救上岸,浑身湿漉漉的中将打着喷嚏,冲着远处的海军舰船痛骂。而陆军方面在痛心之余,实在不忍就这么放弃这个大宝贝。在作战结束后,又从本土调来陆军修理船,经过7个月的作业终于抢救回来,并护送至新加坡维修。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误伤神州丸的日本海军“最上”号重型巡洋舰

在前期的登陆作战中,神州丸确实表现抢眼,但仅靠这么一棵独苗,实在无法撑起未来更大规模的登陆作战,在神州丸下水之际,陆军部就拟定了更为庞大的造舰计划:累计建造登陆母舰近50万吨,以达到可以同时跨海投送两个师团规模的能力。但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日本全国的造舰资源早就被海军所霸占,已经没有多少船厂可供陆军使用,陆军的计划只好一再缩减,最终成为:建造万吨级甲型母舰5艘,5000吨级乙型母舰2艘,万吨级可起降作战飞机的丙型航母2艘。

为了进一步节约成本,其中的甲乙两型母舰都是在商船基础上改建而来的,只有其中的丙型母舰是重新设计并专门建造的,该舰拥有与航母一样的全通式甲板,全长127米,宽21米,搭载13架97式舰载攻击机,可实现滑行起降,俨然一艘标准的护航航母,同时延续神州丸的设计,该舰拥有敞开式舰尾,并搭载27艘大型登陆艇,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与当代的两栖登陆舰极为相似,1号舰被命名为“秋津丸”,与1940年9月开工,次年9月下水。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海试中的秋津丸,舰尾是一架三式联络机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准备试飞的カ号旋翼机

1942年,服役不久的秋津丸被陆军编入一线部队,随军进入东南亚前线,恰逢神州丸遭遇误伤,陆军登陆手段缺位,秋津丸的到来适时地弥补了缺憾,并在随后的班塔木湾等地的登陆战表现优异,格外受到陆军器重。不过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逐步转入守势,包括秋津丸和神州丸在内的大型登陆舰也失去了用武之地,逐步成为转运物资,或负责协助陆军不停“转进”的平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1943年,陆军曾尝试将新研制的カ号旋翼机装备到秋津丸上,但经过几次有惊无险的甲板测试后,最终证明这种初代直升机可靠性并不高,无法胜任未来登陆作战时的联络与侦察任务,在此之后该舰的主要舰载机又换成了固定翼的97式舰攻和3式观测机。在此后的岁月里,日军在太平洋各条战线上全面崩溃,陆海军不停地转进,最后被庞大的美军打回到了家门口,用于远洋作战的秋津丸只能辅助海军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反潜任务,且一无所获。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秋津丸甲板照片,可见停放在甲板上的三式联络机

1944年11月15日上午,秋津丸执行了最后一次任务:搭载前往菲律宾的第23师团前往菲律宾增援,而船舱内除了登陆艇外,还有用于自杀攻击的“震洋”型特攻艇。在还未驶出日本海域时,秋津丸就被美军潜艇发现,并向其发射了两枚鱼雷,其中一枚直接命中舰尾并引发舰上震洋艇的弹药殉爆,短短几分钟后,秋津丸就沉入海底,舰上2000余名官兵与船员全部葬身鱼腹。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遭遇美舰载机空袭的神州丸

陆军自己造航母?日军海陆之争,催生特殊航空母舰

战后沦为复原船的熊野丸

而“神州丸”则在1945年1月在台岛左营外海遭遇美海军舰载机袭击,3枚炸弹直接击穿甲板,引爆了船舱内的弹药,随后又遭遇美军潜艇的袭击,最终葬身海底。

故事到此时还未完全结束。秋津丸原本有一艘同级姊妹舰“饶津丸”,但在竣工后不久日军便投降,该舰在战后被拆毁并作为废铁拍卖。而秋津丸的终极改进型“熊野丸”也是直到1945年1月28日方才下水,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派上用场,却在战争结束后,承担起运送散布东亚东南亚各地日本投降官兵回国的任务,成为了一艘复员船。在任务结束后,熊野丸也与饶津丸一起,被拆解为废铁出售。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上一篇新闻

印度洋上惊心动魄的二十四天

下一篇新闻

史上少有用鱼雷击沉两艘航母的驱逐舰——二战日本“卷云”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