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4日 星期一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芦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苗族简史》中已有定论:苗族最早的乐器是芦笙,芦笙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乐器“笙”和“匏”。

据丹寨县志记载,芦笙文化的流传在丹寨县境民间的重要文化遗产,以芒筒芦笙和四滴水芦笙为典型代表,成为芦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距离丹寨县城3公里的排牙村,以吹奏芦笙闻名中外。该村村民多次受邀参赛并获奖:1990年9月,受邀参加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表演。1991年9月,该村18名芒筒芦笙队员到山西参加“中国第二届民间艺术节”暨“山西国际锣鼓节”比赛,在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团队高手云集的擂台上,获得“金杯奖”。1994年,丹寨芒筒芦笙舞受邀参加春节联欢晚会。2005年以来,多次受邀到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西班牙等国演出。2006年12月,省政府命名排牙为省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8年5月,排牙村村民杨国堂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芦笙音乐(苗族芒筒芦笙)代表性传承人。

文/涂林念 图/黄晓海 视频/穆剑玫 李世熙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近日,在丹寨县非遗中心主任韦世勇的介绍下,记者来到排牙村采访杨国堂。

排牙村村名由苗语音译而来,与丹寨万达小镇隔“东湖”相望。风从湖面吹来,清新怡人。排牙村隐藏在东湖之畔,青山之间。

刚进村口,遇到两位穿着苗族服装的老人,记者问路,老人指着道路前方,笑盈盈地说:“往前走,看到修房子那家就是了。”

前行,一条路向上,一条路往下,直觉让记者们往下走,直到东湖边。连续下几天雨后,东湖的水面上升不少,已经浅浅地没上地势低的水坝。

不远处一个农家小院人声鼎沸,十来个人或坐着或站着闲聊,不时传来阵阵欢笑。这是寨上人的快乐,说话不用控制音量,邻居也不会觉得吵闹,可能会竖着耳朵听邻家的闲谈,一起被快乐感染,甚至走过去添一份热闹。

再次问路,大家停下热议的话题,告诉记者,返回分岔口往上走就能找到。

热情,淳朴,是村寨人的特质。

向前走了5分钟左右,路边有一栋新房正在修建,在大多数只有两三层小楼或者传统民居的苗族村寨,这栋五层的小楼格外显眼。

杨国堂在电话里说,不在那里,还要继续往前走。

穿过一个荒草丛生的涵洞,却见另一番景致,高速公路从村寨边穿过,村寨的房屋延伸向前,远山的坡上有不少团状的村寨分布——大多数苗族同胞为了把平整的土地留来种植水稻,常常把居住的房屋建在半山坡。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在排牙村芦笙作坊,国家级芦笙制作传承人杨国堂在给制好的芦笙扎上象征喜庆的绸带。

不远处有一栋两层小木楼,楼前一位老人冒雨站立,精神抖擞,上身穿着白衬衫,下身穿着黑裤子,光脚套着一双黑色懒式皮鞋。

记者上前问:“请问是杨国堂老师吗?”

他露出微笑,点头答应:“是的”。

不知他在雨中等了多久。

杨国堂家是典型的苗族民居,一楼堆放杂物,二楼居住。他的“工作室”设在一楼。里面堆放着各种自制的工具。墙上挂着杨国堂获得的荣誉,还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认证书。

杨国堂介绍:“大部分工具都是在制作的过程中摸索着做的,市面上没有卖。”这是手艺人的智慧。

环视整间屋子,没有一把芦笙。

杨国堂笑着说:“我这里都是定做,做好客人就拿走了。”

“都不需要备一两件作为展示吗?”记者问。

杨国堂很自信:“不用,他们都知道我的手艺。”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在排牙村芦笙作坊,国家级芦笙制作传承人杨国堂与妻子在试吹制好的芦笙和芒筒。

1958年,杨国堂出生在排牙村。25岁那年,家里的芦笙坏了,杨国堂突然想到,村里会吹奏芦笙的人多,会制作芦笙的人却没有,这应该是一门有“钱”途的手艺。

他在班车上颠簸两个小时到排调镇,再步行3个多小时到麻鸟村,寻找一位名叫于富泽的芦笙制作手艺人学习芒筒芦笙的制作技艺。

苗族等少数民族在长期战争和迁徙中,芒筒芦笙一直鼓舞着包括苗族先民在内战胜一次次困难和挫折。到丹寨定居后,苗族人民世代保持了芒筒芦笙舞最原始的功能。

在苗族,有“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的说法,苗族人能歌善舞,芦笙是唱歌跳舞活动中重要的伴奏乐器。男人们扬起芦笙,踩着步子吹奏出响亮的调子,女人们就自觉围着圈跳起来。这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快乐。

芦笙舞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参与其中,很快就能感受到快乐,忘却烦恼。

芒筒芦笙舞蹈队,每队由16人组成。其中3人吹芦笙,13人吹芒筒。还有一些其他组合方式。吹奏时,芦笙于前领舞,芒筒随后,沿着逆时针方向围成圆圈缓缓向前,且吹且舞,众人以脚顿地,发出整齐的舞步声以和之。苗族称之为“齐心集鼓社,齐步踩笙堂”。

尽管山高路远,杨国堂喜欢这门手艺,他每两周去一趟师父家,学习两三天再回家反复练习。坚持了五年,杨国堂终于“出师”了。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在排牙村芦笙作坊,国家级芦笙制作传承人杨国堂在制作芦笙。

一技在手,生活无忧。1988年,杨国堂花了两周的时间制作了一套芒筒芦笙,包含3把6管芦笙,7支芒筒,卖出了150元的好价钱。五年的辛苦终于开始有了回报。

杨国堂介绍,芦笙有6管、8管、9管、15管、16管、19管、21管等规格,吹奏人嘴巴含吹的部分叫气斗,气斗上有6根竹管便叫6管芦笙,有15根竹管就叫15管芦笙。

气斗的选材很讲究,通常为杉木、杂木和红木,最常用的是杉木,选择大小合适的没有“伤疤”的光滑杉木,沿着杉木年轮的直径从中劈成两半,再把劈开的木材的一半掏空成一个长椭圆形的“瓢”状,另一半削成大拇指粗细,再掏空里面成管状。

把两半木材分别削好之后合上,便是气斗,气从小的一端吹进大的一端,在气斗中产生压力。

仅这一道工序,像杨国堂这样技艺熟练的手艺人也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杨国堂回忆,学习这道工序时经常削破手。

“为什么气斗要选用木料,用竹子制作不是更简单?”记者请教杨国堂。

他拿起做好的气斗说:“吹奏芦笙时,气斗承受的压力非常大,竹子用几次就会坏,杉木、杂木比较结实,使用三五年没有问题,当然,更有钱的人会选用红木,能使用的时间更久。”

吹奏芦笙需要很大的肺活量,在很多苗族欢庆活动中,通常有两队甚至更多的芦笙队参与其中,便于能休整调节。

而芦笙管是用竹子做成的。长期生活在深山之中的苗族群众,早已擅长在大自然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物品。制作芦笙的竹子是一种特殊的品种,生长比较慢,竹节比较长。自从杨国堂开始制作芦笙起,他就到三都去选购这种竹子。

“只有三都能生长吗?”记者问。

“也不是。丹寨应该也可以的。”杨国堂说。

“那为什么不自己栽种一些呢?”记者很好奇。

“以前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现实也告诉我们,直接去买更划算。”杨国堂说,制作芦笙对竹子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去选购时,也经常是走进农户的竹林中,选中哪棵砍哪棵。“有时候看了几百棵才能选出一两棵,自己种植的话,成本太高了”。

杨国堂清楚,他要做好芦笙,并不一定要亲自种植竹子。

芦笙的音调是由竹子的长短粗细决定的,在制作过程中,把竹子的关节打通,在竹子上选定合适的位置安装大小厚薄不同的簧片,吹奏时簧片振动发出声音。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在排牙村芦笙作坊,国家级芦笙制作传承人杨国堂在试听芦笙簧片。

芦笙的声音都是向上发出的,气斗之下的部分通常作为装饰和平衡,这就考究守艺人的审美和力学,美观度也是一把芦笙优劣的标准之一。

气斗里插入的竹管越多,芦笙能发出的音调就越多。“所以,21管芦笙比6管芦笙工序复杂很多,也是最能考验技艺的。”杨国堂说;“但是苗族很多舞曲的音调都比较简单,6管是大家最常用的。”

熟能生巧,杨国堂又好钻研,他做的芦笙装饰好看、音质好、材料好。很快,他的好手艺很快就传播开了,不仅仅丹寨本地,从三都、麻江等地来找他做芦笙的人越来越多。

四十岁那年,杨国堂跟家人商量,专职做芦笙,家中的土地只留下一亩水、路都比较方便的水田栽种稻米,其他的都流转给村里种植中草药。

2005年12月,丹寨县人民政府公布芒筒芦笙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08年6月,芒筒芦笙祭祀乐舞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09年8月,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在全县众多的芦笙文化村寨中,以排调镇的麻鸟、羊先,龙泉镇的排牙,兴仁镇的乌及,扬武镇的红岩为代表的芦笙文化特别浓厚。

做了三十多年芦笙的杨国堂收了十几个徒弟,目前只有五个仍在坚持做芦笙,还有一些去外省打工了。

“我常想,政府给了我非遗传承人的荣誉,记者就要对得起这个荣誉。”杨国堂说。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国堂:精制芦笙 传承文化

在排牙村芦笙作坊,国家级芦笙制作传承人杨国堂在调试芦笙发音管。

2019年,杨国堂决定拿出积蓄修建芦笙传习基地,更好传承、展示芦笙文化。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两个儿子的响应。他们帮忙争取政府的支持,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甚至还拿出一些资金支持杨国堂完成这个梦想。

“我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生活负担了,就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新建的楼房,一楼将作为体验基地,建成后,游客可以到这里体验做芦笙,也可以在这里听芦笙、跳芦笙,近距离感受芦笙文化。”杨国堂给自己树立了新的目标;“希望通过这个基地不仅将芦笙文化传承下去,也能给村里带来更多旅游收入。”

一审:曹轶

二审:彭奇伟

三审:李蓓

上一篇新闻

印尼:电子商务交易量仍在增长

下一篇新闻

圣顿,开启一段快乐的成长历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