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资本内卷?这家上市公司1.29亿收购仅32名执业牙医的牙科连锁
11月29日,香港最大的非医院医疗服务供应商医思健康公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Union Dental Holding Limited 拟向利永佳(第一卖方)及Nexus Concept(第二卖方)收购庇利积臣牙科医务有限公司已发行股本55%,价格约1.29亿港元,其中约1.19亿港元须以现金支付;约999.99万港元则透过公司配发及发行入账列作缴足的代价股份偿付,每股发行价12.557港元。
此次收购标的庇利积臣始建于1958年,总部设在香港,是一家多元化私立医疗服务机构,在慢性病跟踪治疗、社区家庭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口腔医疗护理方面影响力卓著。
庇利积臣牙科医务有限公司主要在香港从事提供牙科服务,目前在香港地区设有7间牙科诊所,共32名执业牙医。虽然人员规模不大,但是其多年发展累积的经验实力却不俗,算是小而高精的牙科品牌。
医思健康发布的公告称,收购事项将有助集团进一步提升其作为多专科医疗服务供应商的医疗及保健服务,让集团扩展其现有牙科业务;并提高集团在高端医疗市场的市场份额,有望改善集团应占业绩及整体股东回报。
“审时度势”切入专科赛道,平均33天新增一间诊所
同日,医思健康还发布了公司中期业绩报告,公告期截至2021年9月30日。
报告显示,期内公司实现收入约14.44亿元港币,同比增长约81.1%;实现纯利约1.96亿元港币,同比增长约267.8%。
其中医疗服务、美学医疗服务、美容及养生服务、护肤、保健及美容产品的收入分别约为7.58亿元、4.0亿元、2.19亿元、0.39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约109.9%、60.8%、61.1%、76.5%;
而专科、健康管理/化验两大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高达约179%及271%,均远高于整体收入的同比增速,成为业绩增长的强劲驱动力。
除了自行开店以外,并购整合是医思健康近几年来主要的发展策略。
自2016年以来,公司便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通过收并购方式吸纳了大量专科诊所,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有相关人士估算,医思健康大概每33天新增一间诊所。
截至9月底,医思健康的业务范围已覆盖包括脊科、牙科、骨科、儿科、心脏专科等23个专科领域;经营91家诊所/服务中心。
可以说,凭借高效且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及强大执行力,医思健康正在开启高速规模化增长模式的道路上快速发展。
复盘来看,不论是6月通过收购亨润、溢丰、香港兽医影像中心及锋冠的大半股权切入市场潜力可观的宠物市场赛道,还是11月上旬收购进汇医务中心70%已发行股本,医思健康一直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展开收并购,在提升收入规模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整体的专科业务生态。
所以,虽然医思健康并非只专注于牙科领域,但得益于巨大的市场潜力,牙科赛道今年以来水涨船高,对于医思健康来说,这一块市场蛋糕当然没有不抢的道理,更不用说其业务范围本就包括牙科医疗在内。
11万亿GDP的区域市场,牙科能否助其实现60亿营收目标
得益于多年的国际化优势,香港的牙科医疗相较内地来说不仅体系成熟,综合水平也具有优越性。
早前,香港先进的种牙技术和对标国际水准的牙科服务就吸引了不少内地患者专门赴港求诊,但是因为通行的不便性,这个群体的数量一直十分有限。
而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扶持建设,已然把香港放到了更大的发展范围里,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挥香港的作用,同样也为其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支持港澳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设置医疗机构,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启动。经过近4年的发展,粤港澳三地加速融合,”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以2020年GDP统计,大湾区经济总量达1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香港占约2.7万亿港元。
也就是说,借以大湾区发展,香港有更多的机会其可将优良的专业服务带到内地市场。
目前,医思健康虽聚焦大湾区的发展业务,但因受阻于疫情封关的影响,来自香港市场的收入目前仍然占到其总收入的90%以上,还未真正实现整合大湾区市场的发展目标。
但近期内地与香港通关有积极消息传出,如果医思健康能够抓住经济实力居于前列的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这一波发展浪潮,那么不仅能够迎来业绩增长的新阶段,后续也将持续受益于牙科市场巨大的增量空间。
毕竟疫情是阶段性的,但发展却是可持续的。
据公司管理层透露,除大湾区发展外,还会寻求包括新加坡、东南亚等地在内的地方发展,公司寄希望于通过并购扩张的形式,到2025年财年实现营收达60亿元的目标。
不知道接下来牙科业务的赋能能否将医思健康的这一目标实现加码提速。
口腔市场爆发态势,资本搅局动作频频
今年以来,口腔医疗市场呈现出爆发态势,资本搅局牙科动作频频。
目前已有数家牙科连锁品牌申请在港上市,7月瑞尔集团申请港股主板上市,9月中国口腔医疗集团第四次提交港股主板上市申请,其后牙博士集团也申请港股主板上市,更有号称“美牙第一股”的美牙视界借壳在港股创业板上市,冠名为“中国口腔产业集团”,上市心态极为迫切,港股或许会成为牙科品牌的资本主战场。
不仅有大陆牙科连锁走出去,也有港股上市公司选择了走进来。
2021年9月3日,希玛眼科以人民币3.85亿元(约4.65亿港元) 收购爱康健齿科55%控股股权,并于11月再次增持股权至61.5%,无疑也是看上了华南地区这个第三大口腔市场。
赴港上市潮火热,国内资本市场也热闹。
11月11日,历时半年的融钰集团控股收购德伦口腔落下帷幕,德伦口腔成为A股意义上的第二家上市公司,无疑在一段时间内抢了正在赴港上市的牙科连锁风头,而且通过战略重组的方式进入上市公司体系,也为德伦口腔的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新三板升级为北交所后,坚守新三板的可恩口腔、华美牙科、蓝天口腔、华齿口腔等连锁品牌也有了新的资本市场机遇,各新三板牙科连锁近月来也投资布局动作频繁,大有开疆扩土的雄心。
回到医思健康收购庇利积臣牙科,小而美的牙科连锁也并非不受资本青睐。
11月份,口腔全产业链战略布局者松柏投资也战略投资了一家小而美仅5家连锁的牙齿矫正专科连锁品牌——齐美矫正。
作为一个极度分散的医疗服务市场,口腔连锁品牌从坚持独立IPO上市到频频被收购,即是成长路径的选择差异,也是适者生存的无奈,是否也说明了口腔机构和资本已进入内卷?
2021年即将结束,那些正在成长扩张的或寻求资本化运作的牙科连锁机构,是否会有焦虑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