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造出来的电动车也贵!成本高达百万元
英国首富、戴森(Dyson)公司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因找不到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放弃了。
5月18日,据外媒报道,詹姆斯·戴森在英国威尔特郡的戴森研发中心展示了戴森电动汽车项目的原型车。他表示,自己曾为公司已经取消的电动汽车项目烧掉了5亿英镑(约合42亿人民币),因为电动车项目他损失了3%的财富。
实际上,早在2019年10月份,这家家用电器巨头的电动汽车项目就已经宣布取消了。当时,戴森在给员工的邮件中透露道,尽管他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一直很努力,但他们实在看不到商业化的可行方式。
戴森的造车梦
1980年,真空吸尘器“G-Force”让戴森赚取了第一桶金,而后,其产品线渐渐扩大,涵盖了吹风机、吸尘器和卷发棒等多种小家电,发展越来越快。
1988年,詹姆斯·戴森看到了一篇文章,柴油尾气的污染甚至能至小白鼠死亡,而后,戴森就萌发了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想法。
1990年,詹姆斯·戴森和他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用于捕捉柴油尾气颗粒的气旋过滤器,该技术可以应用在汽车废气系统中捕捉细微颗粒物。
但当时的车企们并不在意污染问题,整个项目也就不了了之。
随着戴森在家电行业取得的成功越来越大之后,在电池技术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并认为电动汽车能够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从而再次燃起了自己的造车梦。
2014 年,戴森1500万美元投资了位于美国密歇根的锂电池公司Sakti3,这是戴森第一笔外部投资。随即一年后,戴森9000万美元收购了Sakti3。
同时,戴森从阿斯顿·马丁、宾利和劳斯莱斯等车企挖走多名设计研发人才,组成了一个超过400人的研发团队。
至此,早早布局的戴森,对于造车的计划计划充满了信心。
2017年9月27日,戴森的创始人詹姆斯·戴森正式宣布,将推出一款名为Digital Motor的电动车,代号“N526”,预计投入2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17亿元)来布局电动车行业,其所投资的资金,一半用于制造汽车,另一半用于电池开发。
2018年,戴森一方面在英国建立研发总部,将团队扩大到了523名员工,其中有500人在英国工作;另一方面在新加坡为工厂置地,并且表示2018年戴森的新加坡造车工厂将会竣工,计划将在2019年完成首批汽车,2021年第一批电动车即可下线。
但从家电跨界到汽车,戴森在疯狂扩张的背后,危机也悄然到来。
值得一提的是,据戴森2018年的财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到44亿英镑,同比增长28%,净利润达到11亿英镑,同比增长33%,戴森投入的25亿英镑将投可谓是下足了血本。
但是这25亿英镑远远不够。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曾表示,200亿人民币只是造车的“入门资金”,即便是全球电动汽车“领头羊”的特斯拉也才在去年刚刚实现盈利,为此更是烧掉了近200亿美元。
相比之下,戴森的资金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除去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还要保持家电产品的正常运转,而戴森2018年的利润也才仅仅1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5亿元),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此外,量产电动汽车并不仅仅是制造出来一个车那么简单,需要智能互联技术、零部件供应链、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经验。这些方面对于电动汽车的量产来是极为重要的,但对于跨界的戴森来说,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性能强劲,但无人买单
詹姆斯·戴森在采访中透露,这款已经被取消的电动汽车,单次充电可以行驶600英里(约965.6公里),从零加速到62英里(约100公里)的时速仅需4.8秒。
公司开发这款SUV的初衷是与特斯拉电动汽车一决高下,他自己甚至“在一个被屏蔽的大院里偷偷地开”。
詹姆斯·戴森曾表示,他在冬天以每小时113公里的速度高速行驶,打开车内暖气,音响开到最大声,续航也不会明显降低,动力电池可谓十分出色。
虽然已经做出了性能强劲的产品,但戴森汽车每辆成本高达15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29万元),完全找不到合适的买家。
终于,2019年10月不得不放弃这一项目。詹姆斯·戴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员工“尽管我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一直很努力,但实在无法找到商业化的方法。”
在最近的采访中,戴森表示放弃这一项目非常悲伤,也很失望,生活充满了风险,他们尝试过,但失败了。
尽管暂时退出了整车制造,戴森仍将利用电池技术,与其他车企合作研发电动汽车。詹姆斯·戴森表示:“戴森可以为其他车企提供固态电池,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
此外,詹姆斯·戴森今年首次登上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Sunday Times)富豪榜榜首,财富估值高达16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390.74亿元)。
从家电行业起家的戴森想要跨界制造电动汽车,难度实属巨大。造车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个重技术、重投入的行业。如今,戴森这个家电行业的巨头雄心勃勃的造车计划没能躲过失败的命运,也许是在意料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