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羊城文脉千年一贯 龙虎际会各领风骚

羊城文脉千年一贯 龙虎际会各领风骚

中图“北馆”的主楼与中山先生雕像

文博今昔3

站在今天中山图书馆这块宝地上溯,从明代南园到清代广府学宫、广州贡院、广雅书局,民国广东大学,数百年间弦歌不辍

文/图 金羊网记者 邓琼

滥觞所出

一则新发现的珍贵史料,解决了一个有意思的历史问题。

今日的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图”),是目前全国大型公共图书馆中唯一有“中山”二字冠名的,这自然是为了纪念——广东是孙中山的故乡,且民国时期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为该馆源流之一。但一直以来,没有任何文献或史料记载能够证实中山先生曾到过这里。虽然这座华南最早的现代公共图书馆,在民国初建的1912年便已创立。几乎正好距今99年前,1921年1月19日,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在第六版“广东要闻”头条刊登了一条消息,标题为“孙总裁参观图书馆”(见上图),讲述中山先生与当时多名粤籍国会议员参观“广雅书院图书馆”一事,还提到馆内“抗风轩”是他青年时与兴中会同志一起图谋革命的“会议场”——这条200余字的小消息,当时就不惹眼,更不用说还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岁月尘掩。

直到2019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张金超偶然得见这篇文字,觉得“眼生”,相询于中图副馆长倪俊明,再经一番研读,才据此断定:1920年12月29日,中山先生确曾来访过这座与他别具渊源的图书馆!

倪俊明告诉记者,这条史料非常珍稀,不仅目前可见的该日期前后其他民国报刊未录入此事,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全集、年谱长编、大事记乃至《民国广东大事记》,也都没有记载。仔细推敲新闻描述中涉及的时间、人物、场合等之后,他们确认这次参观就发生在孙中山1920年11月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组建军政府之后一个月。只是文中的“广雅书院图书馆”当为“广雅书局图书馆”之误,后者是中图最早的前身,位于今天文德路62号大院及南侧“玉带濠”街巷一带(后称“南馆”)。中山先生念念不忘的抗风轩,也是原馆址所在的“南园”名胜,从元明之际就承载着岭南清刚雄直、抗御外侮的文风。后来中图又先后在广府学宫、番山故地上办起“北馆”,藉广州贡院、广东大学的旧址办“新馆”……辗转腾挪,终未离千年古城的文脉之根。

这番话引起了记者追寻文史的兴趣。图书馆本就是保存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像中图这样,单从它一百余年来主要馆址的地理变迁,便能勾连起岭南文教的兴衰传续、折射时代大潮的,并不多见。

深巷风雅

从广州越秀区中山四路向南,拐入德政中路,直行约五百米,东边就是一条小巷,起首的仿古门楼上有“玉带濠”三字。入内,除了觉得似比寻常老城巷陌略宽,并没有太大不同。实在难以想象,这条玉带濠开凿于北宋,是数百年间广州重要的城中河涌,最盛时河面宽度超过二十丈(60米)。两岸商贸繁密,佳木缤纷,自元代后期还形成了广州城南厢最有名的园林南园。元末明初,孙蕡、黄哲、王佐、李德、赵介等五位诗人结“南园诗社”于此,开岭南诗坛“雄直之风”,在广东文学史上地位尊显。当时已有抗风轩,到明代又加建了三忠祠祭祀忠臣,还有“南园后五子”“南园十二子”等才俊继起。如今,玉带濠已是民居连片,附近只有聚仁坊、聚贤北街的地名隐约可见史迹,“文章忠孝两臻绝”的南园故事则被铸入道边院墙的铜版浮雕,供人凭吊了。

数百年来,随地形与城居的变迁,玉带濠几度淤塞又数次疏浚,这一带直至清朝的同治年间还可走轮船。今日小巷深处的一块“广州机器局旧址”纪念石,讲的是1874年广州第一家洋务军用企业在这里建立,广州机器局除了制造枪炮等武器装备外,还能生产小型内河巡艇。风雅悲歌难敌外侮时,岭南的现代军工业开始顽强生长。

到了1886年,机器局已成“旧址”,以办洋务见长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又选中了南园故地开办广雅书局以彰文化。1912年,广东首任都督胡汉民命冯愿、李茂之等人筹办广东图书馆,7月,一座现代公共图书馆的雏形就在广雅书局原址上建立起来,故又称广雅书局图书馆,南临玉带濠,与抗风轩、三忠祠相对。《新国民日报》那条新闻里所记,百年前中山先生“游览良久”,并殷殷道“此等图籍,乃国宝之一种。君宜谨慎保管,乃设法扩张……以为新文化之一助”,正是在此寄望。

人文荟萃

广雅书局图书馆(中图南馆)已在上世纪80年代被逐步拆除,从它的旧址西面,沿路北上不过三百余米,至文德路81号,则是中图北馆。1927年,广州市政府派专员伍智梅、黄谦益到海外募得华侨捐款美元十余万元,1933年建成这座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一条街道坐拥一南一北两大省、市图书馆,诚见民国年间的广州文化新气象。1955年,两馆合并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北馆主楼有重檐庑殿的传统形制,饰以明艳而不失端丽的斗拱、额枋,在南国天色下衬得格外动人。这是岭南建筑大师林克明首次设计的中国固有式建筑。他以重檐绿瓦攒尖顶的八角高庭居中、四方回廊环绕兼有对称亭楼的独特构思,科学地解决了藏书与阅览、办公的关系。数十年来,北馆先后承担了中图的主馆、孙中山文献馆、少儿部等职能,静静地守护羊城书香。

此地值得记取的还有几处。北馆主楼北侧,有四十级台阶可上高坡,上有一小亭名为“番山亭”,这里就是古代广州城内主要山岗之一的番山,南汉开辟新南城时被凿低。但直到明代,水木丰美的“番山云气”仍是“羊城八景”之一。而今,楼宇环伺,人潮如织,道不尽沧海桑田。

“番山亭”悬有一副对联:“崇广府千年道统,接学宫一脉书香。”看北馆主楼前那一泓碧水,翰墨池原是有着“岭南第一儒林”之称的广府学宫遗迹。1167年北宋乾道年间,广府学宫中建起了御书阁收藏皇帝御赐图书,这是有文字记载广州最早的藏书之所。广府学宫历宋元明清四朝而不移,一直是广州学子攻读圣贤之书的官办最高学府。只要看看今天在其故址上一字排开的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文德路小学、中图北馆和广州市第十三中学,就不难想象当年宏大的规制。

羊城文脉千年一贯 龙虎际会各领风骚

钟楼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

革命广场

从北馆向东700余米,到文明路与越秀中路交界处,来到今天中图的主要馆舍所在地。这里1989年才全面竣工,因而被称为中图新馆,在地缘上与中山先生渊源最深。

从1684年开始,这一带就是举行广东乡试的广州贡院所在地,康有为、梁启超就是在此中了举人,中图至今保留的那一段斑驳“龙虎墙”(当年贡院用于张贴广东乡试榜单的一堵老墙)上,或曾有过他们的名姓。随着清末废除科举,此间历经两广速成师范馆、两广优级师范学堂等新式教育阶段,办学不辍。1906年学校建起了标志性的钟楼和东、西堂。1923年孙中山平定陈炯明叛乱回到广州时,它已更名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先生多次来到钟楼礼堂发表革命演讲。1924年,他颁布大元帅令,将该校和广东省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一同组建广东大学(1926年正式更名为中山大学,沿用至今)。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在这个礼堂召开,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等人济济一堂,开创历史。

那座通体明黄的钟楼建筑,依旧美丽。鲁迅先生1927年任教于中山大学,曾在二楼住过数月,因此今天钟楼成为了广州唯一的鲁迅纪念馆。与它相邻的旧日中山大学其他斋寓,都已逐步成为中图新馆的组成部分,换一种方式,滋养地方。特别值得一提,新馆院内竟还有一片绿草地荣登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广场旧址。作为当时广东大学的操场,这里也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集会场所,1924年孙中山曾亲临此地向群众宣讲,1926年国民革命军也从这里誓师北伐,被称为“革命广场”当之无愧。

除了战乱时曾短暂闭馆和避走粤北,中图基本是在西起文德路、东到越秀中路、南至玉带濠、北往中山四路,方圆不足半平方公里的广州越秀老城里,走过了118年。流转间,它牵引着历史脉动,以文化人,更掀起思想和政治的波澜,传递出属于岭南的魅力。

珍贵老报纸记载孙中山曾参观中图,学者还发现:

他曾十六次亲临钟楼演讲

访谈

张金超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研究员

羊城晚报:您能谈谈这则新发现史料的意义吗?

张金超:新加坡《新国民日报》是当时中国国民党南洋支部的机关报,非常关注来自广东的新闻。孙中山与时任馆长谢英伯的谈话内容,是目前所有孙中山著作中关于图书馆功能的唯一论述,立意高远,对当下的图书事业建设仍有借鉴意义。文中提到的抗风轩,是兴中会时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广州从事秘密活动的重要据点。国民党元老冯自由若干年后在《革命逸史》中曾指出,孙中山于1892年在广州行医期间,与革命同志在抗风轩议事。但除了冯文外,后人对此事记载者不多见。而这则新闻则证明,孙中山亲口承认了这一事实。

羊城晚报:中图今日落户的文明路这一带,孙中山先生来得更多?

张金超:应该是这样。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后,1月至8月,孙中山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堂连续系统地演讲了十六次。其中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各六讲,民生主义四讲,全面阐述自己的新三民主义,深入浅出,听者无不动容。在国民党“一大”上国共两党首度合作,这里也见证了孙中山晚年对国民党的重大改组,揭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新篇章,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自此,广州更加成为国人瞩目的革命运动中心,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羊城晚报:从中图三个主要馆址的文脉流转,我们似乎能看到一种历史的必然,新旧文化交锋、社会更替,都在这方圆不大的区域内展现无遗。

张金超:这一块地方的确集中了文苑菁华,有学宫、贡院、书局等,虽历宋元明清四朝,几经兴废,但作育英才、刻藏图书、承传文脉,厥功至伟。同时,也可以看出广州作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名不虚传,革命思想酝酿激荡,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自然接续。这不仅仅是文脉,还是一条浓缩了历史与社会进步的脉络,种种新旧、中西、左右思潮的碰撞,都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张之洞、孙中山、毛泽东、李大钊等历史人物相继在这里有所作为……种种风云际会的因缘,不断推陈出新、声震全国,折射出岭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特殊地位。

上一篇新闻

青春榜样 | 山亭区五四青年标兵、五四青年先锋集体事迹展播

下一篇新闻

毛主席纪念堂大型浮雕花板原型特展,感受中华屋檐之美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