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6日 星期四

结庐人境心系天下 支持变法感召后人

结庐人境心系天下 支持变法感召后人

人境庐一处墙面上的涂鸦反映了黄遵宪的事迹。

结庐人境心系天下 支持变法感召后人

黄遵宪故居人境庐。

结庐人境心系天下 支持变法感召后人

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内的息庭。

■编者按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从中原而来的客家人,有着对中原文化的执着坚守和传承,并在千百年的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崇文重教、忠孝两全的思想始终影响着历代客家人,让他们永不停歇追求知识文化,因而培养出了大批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风流人物。

黄遵宪、谢晋元、叶剑英、林风眠、李国豪、田家炳、曾宪梓……这些闻名世界的梅州客家人,提升了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而家乡的故居则承载了他们的记忆、故事和曾经的梦想。为挖掘名人故事,发扬名人精神,本报“客学”栏目从本期起开设“寻访梅州名人故居”专栏,敬请垂注。

在梅州城区,流传着一句话“上市梁,下市黄”,意指梅州文教历史上的“心脏”地带攀桂坊和红杏坊的两大书香家族,其中,“下市黄”便是黄遵宪家族。

东郊周溪畔,客家公园里,一座别具西洋风情的砖木结构园林式建筑格外引人瞩目,门楣上印刻着“人境庐”三个字。建筑前竖立着一座铜制雕像,雕像下的石碑上记录了人境庐主人的信息。“他是中国近代卓越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杰出爱国诗人、著名教育家,是一位走在时代前面并对我国近代化进程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变法先驱。”

人境庐的主人便是有着“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之称的黄遵宪。他一生奔走于世界各地,大半时间在出使他国中度过,充满传奇。辞职后,他将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带回家乡梅州,兴办新学堂,是新式教育的倡导人之一。在自己亲手建起的书斋人境庐里,他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完成了《日本国志》手稿,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少时出口成章通晓诗词楹联

黄遵宪别号“人境庐主人”,可见他对人境庐的喜爱。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名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884年春,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门楣上“人境庐”三字为黄遵宪的朋友、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写。

站在人境庐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建筑外观依旧保存完好,仿佛能看到一百多年前,黄遵宪迎接友人进屋的场景。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境庐停止对外开放,记者在人境庐讲解员杨丽的带领下进入内部参观。庐舍内有花圃、假山、鱼池,让人心旷神怡。庭院里的亭子,花木掩映,景致清雅,特别适合赏花赋诗,读书交流。

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书斋的环境。

人境庐旁的传统客家民居荣禄第是黄遵宪成长和生活的地方。荣禄第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内有31个房间。它保持了中原地区四合院、堂横式结构组合的特色,是一座三堂两横式的传统客家民居建筑。

黄遵宪于1848年出生在嘉应州周溪畔。他的曾祖母粗通文墨,背得不少儿歌和古诗。黄遵宪刚会说话,就跟着她学唱儿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有意识地学唱民歌。

受民歌影响,10岁时,黄遵宪就已能写出一首首好诗。有一天,老师向所教的几个学生出了个题目:《一路春鸠啼落花》,学生们大眼瞪小眼,张口结舌,无以为对。只见黄遵宪他两只眼珠咕噜一转,随即应声答道:“春从何处去,鸠亦尽情啼……”

老师听过后,不由一惊,这孩子回答得如此好。第二天又出了个题目:《一览众山小》,让黄遵宪作诗,他挥笔写道:“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老师对其赞叹不已。

虽然自小才情满满,但黄遵宪在科举考试中却屡遭失败。直到1873年(同治十二年),经历了多次名落孙山后,26岁的黄遵宪才考取了拔贡生。第二年春天,他启程去北京,参加顺天(清朝沿用明朝旧制,以北京为顺天府)乡试。当时他的父亲黄鸿藻正在北京户部任职,但薪俸不多,所以父子俩的生活很简朴。在北京,黄遵宪结交了一些朋友,还结识了一些官场上的人物,这对他以后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年以后(光绪二年),黄遵宪随父亲到山东烟台做了一次漫游,见到了洋务派张荫桓、李鸿章等人。黄遵宪在他们面前侃侃而谈,引起了他们对这位年轻人的兴趣和注意。李鸿章称道黄遵宪为“霸才”。也因此黄遵宪与洋务派开始发生联系。同年,黄遵宪参加顺天考试,被录取为举人。

他的诗歌享誉国内外,他提出“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倡导运用口语创作诗歌,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康有为在《人境庐诗草》序中评曰:“公度之诗乎,亦如磊砢千丈松,郁郁青葱,荫岩竦壑,千岁不死。”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多年外交生涯力推国家变革

黄遵宪中举人的那年末,他的同乡、翰林院侍讲何如璋,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日公使。在何如璋的邀请和推荐下,黄遵宪成为首任驻日参赞官,随行出使日本。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行万里亦奇哉,诸公未见靴尖,待我扶桑濯足来。”出使日本前,黄遵宪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在诗歌中风趣地表示要去扶桑(古籍称日本为扶桑)洗脚,表达了他希望在对日外交工作中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心情。

黄遵宪在日本任职四年,漫游各地,参加各种集会,结交各方面的人士,与许多日本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积极倡导中日睦邻友好。他曾诗赠日本友人表达希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繁荣富强的愿望。但对日本政府吞并琉球群岛、侵略朝鲜的行径,则加以抵制,据理力争。他的诗作在日本人士中广受欢迎,日人赞他为“裁云缝月之高手”。他又以日本历史、政治、景物、风俗等为题材,作《日本杂事诗》200余首,开拓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新境界。

他在日本所留下的事迹,受到日本人的推崇,后被日本历史学界称为中国“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

1882年(光绪八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当他刚踏上这块土地,就碰上美国统治集团发动的排华事件。此前,黄遵宪就此已向清政府提出对策,但昏庸腐朽的清政府根本没有采纳。他只好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凭着一颗热爱侨胞的心,尽力保护中国侨民。

有一次,美国地方政府又向华工寻衅。他们派官员到华人的居住区进行巡视,然后以华人不讲卫生,违反了政府的卫生条例,予以拘留和罚款处置,许多华人被逮捕。黄遵宪闻讯,亲自探视被关押的华工,并叫随从丈量监牢面积,责问美国人:“这里人多地窄、空气污浊,难道监狱里的卫生条件要比华侨的住处好吗?”美国官员被问得哑口无言。经过黄遵宪的努力,被拘捕的华侨被全部释放。

同时,黄遵宪通过运用国际法,取得了总领事给华工签发执照的权利。从此,华工来往中美之间有法可依。

黄遵宪还曾任驻英国二等参赞、新加坡总领事。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身在异国的黄遵宪,思念祖国,十分关注战事的发展。同年底,黄遵宪结束了十几年的外交生涯,回到国内,任江宁洋务局总办。

他在国外生活时,接触了许多西方政治思想。当他读了法国启蒙运动先驱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后,“心志为之一变”,领悟到“所当师四夷”“中国必变从西法”,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正是这种思想的初步形成,使他后来成为我国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春天,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听说台湾被割让,黄遵宪十分悲痛,随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康有为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中。

“清末新式教育倡导者”

家乡办学兴教推广客家文化

维新变法失败后,黄遵宪因他曾经出使过的日本和英国向清政府施压,成为维新派领导人中少数幸存者之一。

自中举离开家乡后,黄遵宪曾两度回到梅州。一次是在1884年(光绪十年),当年黄遵宪母亲病故,正在美国任驻旧金山总领事的黄遵宪请假回国,在守孝期间,完成了从日本时就开始编撰的《日本国志》。这部40卷,约50万字的书籍,详细介绍了日本的历史和现状,特别着重介绍了明治维新以后采取的改革措施及成效。黄遵宪希望借鉴日本的经验,通过维新变法使中国繁荣富强起来。这部书的问世,大大加深了中国人对日本国的认识,成为当时中国人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必读参考书。

《日本国志》这本书中有对日本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内容的学校教育制度的介绍:“有小学校,其学科曰读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有中学校,其学科亦如小学,而习其等级之高者,术艺之精者。有师范学校,则所以养成教员以期广益者。有专门学校,则所以研究学术,以期专精者……”

在维新变法失败后,黄遵宪遭革职再次回到家乡,开始在家乡探索新式教育。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黄遵宪邀集地方人士设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所长,以人境庐为会所,并筹办东山初级师范学堂。

次年,在黄遵宪的倡导下,又创立嘉兴犹兴会,讲习新学,培养自治精神,并派遣青年赴日本留学。“当时梅州的教育还是老式私塾,为了兴办新学堂,黄遵宪和丘逢甲选派了乡里的年轻人到日本留学,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等学成归来到学堂做老师。”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说,此后,新式学堂在全国推行开来。

然而,黄遵宪并未能等到他筹办的东山初级示范学堂开学。

正当一切就绪,准备开学之际,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3月28日,黄遵宪病逝于家乡梅州,终年58岁。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寄希望于梁启超等人,断言“人言二十世纪,无复容帝制。举世趋大同,度时有必至”。

“因为他的人生中有许多时光是在国外度过的,走遍了世界许多地方,受到西方国家观念影响的同时,也对客家文化进行宣扬,提升了客家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肖文评说,黄遵宪回到家乡后,不仅兴办了学堂,还对客家民间文化进行收集整理,为客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奠定了基础。

“他是中国与外国沟通的纽带,是国家变革的倡导者,也是客家文化的传播者。”肖文评说,他的一生践行着“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的爱国之心。

如今,人境庐已成为梅州城区的一处重要景点,文人墨客的精神“要塞”。梅州市也将人境庐、荣禄第等片区作为黄遵宪纪念馆,内有展示黄遵宪生平事迹与他的丰富藏书,是梅州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链接

爱国诗人黄遵宪

黄遵宪有多重身份,但最为世人所知的还是他的诗人身份。他用诗笔留下了晚清的历史面影,生前便有“诗史”之誉。后人怀念他,也首先是因为他的诗坛地位,即文学史上所称“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

黄遵宪的诗歌基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也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诗界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他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为追求目标,努力使我国古典诗歌的旧传统、旧风格与新时代、新内容所要求的新意境、新风格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

他善于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反映近代史上的重大事变,特别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的诗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封建专制主义、封建学术文化和旧礼教的批判精神。还利用诗歌直接为改良主义运动服务,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宣传外国的科学文明。他的创作基本上实践了他的理论,取得了成功,以其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在近代诗坛大放异彩。

1884年,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节节败退,后来亏得70岁的老将冯子材挺身而出,才在镇南关打败了三路进犯的法军。黄遵宪在美国听闻,欣然命笔,写下了长诗《冯将军歌》:“将军气涌高于山,看我长驱出玉关;平生蓄养敢死士,不斩楼兰(指侵略者)今不还!”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军又是一败涂地。黄遵宪当时在新加坡养病,悲愤地写下了一组记事诗。在《悲平壤》中,他极力讴歌在平壤玄武门血战牺牲的爱国将领左宝贵:“血雨腾飞飞血红,翠翎鹤顶(指左的帽子)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天跳地踔哭声悲!”而对遇敌即逃的清军统帅叶志超,则辛辣地予以鞭挞:“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躁;……一夕狂驰三百里,敌军便渡鸭绿水!”

甲午战争以签订《马关条约》告终,割让台湾的消息传出后,台湾人民哭声盈野、群起抗争。他用诗歌呼喊出心中巨大的悲痛:“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他挥泪回顾祖辈披荆斩棘开发宝岛的往事:“我高我曾我祖父,艾杀蓬蒿来此土。糖霜茗雪千亿树,岁课金银无万数……”他激励台湾同胞,要誓死团结抗敌:“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所拒。万众一心谁敢侮?”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摄影 何森垚

参考资料:《黄遵宪》 徐永瑞著

《黄遵宪传》 郑海麟著

《黄遵宪文集》 郑海麟,张伟雄著

黄遵宪纪念馆展板资料

上一篇新闻

跟我读完一本书:《老子的智慧》一字一句读经典

下一篇新闻

英国人争了100年的这口气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