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5日 星期日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拉萨尔艺术学院三周前举办毕业大秀。(受访者提供)

每年年中,是本地时装设计学生最忙碌的时候,毕业展结束后,他们即将踏入职场。站在抉择的岔路口,联合早报记者与应届生和已入职场的毕业生对话,了解这些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作何打算。

“这群艺术生是一群动手能力非常强,天赋异禀的创意人,喜欢通过不同的介质,或图像、服装、珠宝等来表达。传统行业的朝九晚五,循规蹈矩不适合他们,他们喜欢创作。” ——王介侯

美国热播的设计师真人秀“Project Runway”中,超模主持Heidi Klum最常说的一句话是:“In fashion, one day you are in, the next day you are out.”(花无百日红)。这是个竞争度极高的行业,设计师们以纸和笔为创作工具,为矛为戟,拼的是才华和创意。后浪赶前浪,这个人才辈出的领域,每年都有从专业院校毕业的“新鲜血液”等待入场。

正值年中,本地艺术生最忙碌的时候,毕业展结束后,他们即将踏入职场。站在抉择的岔路口,联合早报记者同应届生和已入职场的毕业生对话,试图了解时尚设计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作何打算?他们如何解读本地时尚版图?在设计师之路上,是一往如前,抑或在某个分叉口邂逅不同的风景?

美10%毕业生从事设计业

回忆起几周前刚结束的毕业展,23岁的吴慧欣大大松了口气,没日没夜赶工的时刻终于过去。作为拉萨尔艺术学院男装设计系的一员,她的毕业作品从娘惹图案中攫取灵感,设计四种印花,把它们一片片拼接起来,配合宽大版的设计,一袭明媚南洋风。同届毕业的陈莹洁(23岁)主修面料设计,以环保为概念,她发现一种奇特的材质,可以在上面种绿植,定期浇水让植物生长,穿在身上像是盖座花园。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莱佛士设计学院的工作室里,学生们为来临的毕业展赶工。(唐家鸿摄影)

每年的学生作品总能带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想想这些学生从最初只会在稿纸上画草图,到如今针针线线缝出衣裳,着实令人看见创造的美好。从事时尚教育行业多年,莱佛士设计学院副校长王介侯这样形容:“这群艺术生是一群动手能力非常强,天赋异禀的创意人,喜欢通过不同的介质,或图像、服装、珠宝等来表达。传统行业的朝九晚五,循规蹈矩不适合他们,他们喜欢创作。”

问起选择服装设计的初衷,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从童年说起,“小时候特别喜欢给芭比娃娃换衣服”;“在买衣服这件事上总是很有主见,一定要挑自己喜欢的”;“喜欢在纸上画不同款式的衣服”诸如此类。

选择服装设计,很多人起初都奔着要当设计师而来。吴慧欣说刚入学时,“班上几乎每个人都说要当设计师”。但老师给他们浇了盆“冷水”,说大概只有20%的人,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设计师。

这数字也许已是老师“口下留情”。根据美国时尚设计师协会CFDA最近一份调查显示,全美23所时尚院校中,只有10%的毕业生从事设计相关的行业。

确定方向后全力以赴

从莱佛士设计学院毕业第十个年头,陈思涵有幸成为那10%中的一人,这份幸运是由莫大的决心、坚持和万分努力筑起的。作为Reckless Ericka的品牌创办人,她十分清楚在本地当一名设计师,要走一条怎样的路。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本地品牌Reckless Ericka设计师陈思涵。(受访者提供)

她说:“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绝非易事,每个阶段存在的挑战不同。创业初期难在要找资源,联络供应商,建立起生产线。之后要想着如何维持品牌的运营,找到合适的销售人员。你会发现,做生意和做设计是截然不同的事。”

这几年,来她这里实习的学生络绎不断,之后转去学其他专业的人不少。“这一行节奏快,一个人要身兼数职,还有很多销售目标要完成。有些学生受不了压力,但这些都是很真实的,如果承受不了,最好转换跑道。除非你很笃定要做这一行,那就全力以赴,不论多难都别放弃,像跑马拉松,你要一直跑下去。”

通过实习了解市场

实习像一条对接现实的桥梁,给学生们有机会看清一个行业最真实的面貌。在本地品牌Weekend Sundries的实习体验,陈莹洁最大的体会是:“创立一个品牌,你什么都要做,喜欢的,不喜欢的,都得接受。”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应届毕业生陈莹洁作品。(摄影@randy.afandi)

像很多设计生,她起初抗拒销售的工作,跟顾客聊天对于性格内向的她来说是个挑战。一开始只能硬着头皮打开话匣子,后来试着以学习心态对待。“通过和客人聊天,可以了解他们的需要,这对设计很有帮助,毕竟他们才是真正穿你设计的人。”

吴慧欣一向都喜欢实习,在成为正式设计师之前,她打算通过不同的实习机会,窥探每个领域,寻找适合自己的。在Benjamin Barker实习时,她做图案设计,将之前学的男装设计知识实践一番。后来又跑去做女生内衣设计,在未曾接触过的新领域,学了不少东西。对于毕业后的下一步计划,她打算再去做一份实习,继续学东西,打磨技能,她说:“趁着年轻,我想多多挑战自己,尝试不同领域。实习过程中跟着品牌学习管理运营,这些经验对日后要成立自己的品牌都是有帮助的。”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应届毕业生吴慧欣的娘惹风创作。(受访者提供)

亲自下水探深浅

通过实习,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积累对行业的观察。实践多了,仿佛看到一丝亮光。吴慧欣说:“上学时,总听人说本地的时尚圈很小,事实也如此。但当你真正‘潜’进去寻找机会时,会发现细分的职位还有很多,还是有很多条路可以走。”

陈莹洁坦言,最初选择时装设计,遭到亲戚们的质疑:“在新加坡学设计能养活自己吗?”亲自试水后,她分享感受:“很多时候,人们只凭对一个行业的刻板印象来判断,路怎么走,还要亲自走过才知道。在外人看来,本地时尚圈子好像很小,但却很深,例如剧组拍戏需要造型师,秀场为模特换装做造型,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来接手。扩展开来还是有很多东西可以做的。”

参加比赛 “被看见”

时尚是个以作品取胜的行业,为了让自己的才华早早被看见,许多学生会选择参加比赛。去年从莱佛士设计学院毕业的刘安德鲁(Andrew Low)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他在准备毕业设计的同时,还报名参加了Harper's Bazaar杂志举办的NewGen服装设计大赛,一举摘得冠军。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刘安德鲁(前排左三)获得去年NewGen设计比赛冠军。(受访者提供)

时隔一年,问及这个奖项对他的影响,刘安德鲁说:“得奖后的确给我一盏小小的聚光灯,在同届毕业生中,得到更多关注度,很多业内人士通过这个比赛认得我,建立起很好的联系。本地名媛请我为她们设计礼服,还有巴黎的杂志来跟我借衣服。”这些随着而来的光环效应是他没想到的。他坦言,十分清楚这个光环有有效期,热潮过去之前,必须要趁热打铁,做些什么。

安德鲁透露,希望可以在明年正式成立自己的品牌,完成从小到大的梦想。品牌名字André是他早就想好的,把自己的名字转为法语表达,代表他希望品牌进军时尚之都,甚至国际市场的雄心。他也明白,凡事从小做起,感慨道:“毕竟创业容易守业难,时尚圈里谁能站比较久,谁就是赢家。”

通向罗马路条条

当不少人要攀爬设计师的金字塔尖时,也有人转而找寻时尚圈的其他出路。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成为设计师这件事上,陈莹洁很务实,说:“听老师介绍行业情况后,我觉得不做设计,当一名打版师也挺好的,当一个帮助者,把设计师的想法实践出来。”

制版是技术性强的工作,包含琐碎、复杂的细节处理,对于人体构造,尺寸、结构都要有精确的把握。收紧或放宽多少厘米会影响版型的修身程度,是个细致到有些锱铢必较的手艺活。但陈莹洁说,她喜欢这样的技术活,训练扎实的基本功。

近年来为了扩宽学生的就业机会,不少时尚院校在设计之外,开设其他课程,例如时尚与传媒、视觉营销、品牌运营等。拉萨尔学院讲师王欣瑜列出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在设计师之外,也有时尚写手、造型师、公关或为时尚品牌进行市场营销。

今年是造型师林恩沛(Anna En)入行第12年,最早报读南洋艺术学院时,她选择时尚与市场营销。“因为当时我不确定一定要当设计师,想学多一点技能,以后多一些选择。”毕业后,幸运的她先后觅得两份全职设计师的工作,一个做童装,一个做女装,但她却从兼职造型师的角色中收获更大的满足感。

时装毕业展落幕后,设计系学生何去何从?

造型师林恩沛。(受访者提供)

造型师的体验开始于一通求助电话。朋友告诉她,所在剧组没有人懂服装,衣服尺寸全买错,问她是否能赶来救场帮忙改良。“大家印象里,造型师好像只负责把人扮美美就好,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电视的呈现是360度的,衣服不能像拍摄平面,单用别针固定,造型师必须在短时间内缝补改良,这需要真的了解一件衣服的构造,才知道从何下手,上学时打下的基础,让我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林恩沛说,她喜欢当造型师带来的挑战和满足感,毕业两年后,她辞去全职设计师的工作,选择造型师这个自由职业。看回毕业后走来的每一步,她坦言,依旧保持最初学习时尚的初衷,摸索着在这一行,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份不变的热诚,引领着她一步步靠近最初的梦想。

原文见新加坡联合早报:https://www.zaobao.com/news/fukan/cover/story20190614-964376

上一篇新闻

阿里巴巴 GET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挑战赛及专题研讨会圆满落幕

下一篇新闻

和领导谈升职加薪,有什么策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