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剧场中的“华语”
题目中的“华语”其实还可以称为普通话和国语。这三种叫法常常被当作不动区域语境下的同义词。它们的名称其实已经反映了其在所在地区所扮演的角色。五十年代开始,随着新马一带的本土意识的崛起,许多在南洋的中国人落地生根,并称自己为华人,原本称为“国语”的语言也就成了“华语”。如今,它也是新加坡的四大官方语言之一。
近年来,新加坡的华语剧场开始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有一个可能已经老生常谈的议题再度被提出:“剧场中的本地华语”。
长久以来,若以中国普通话作为一个衡量的语音标准,都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新加坡华语是非标准化的华语。但这个结论也许过于简单粗暴,甚至有沙文主义的嫌疑。到底什么是“标准”?“标准”是不是只有一种?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语音的规范,更多是服务于功能上的作用,是为了说者听者能够更准确的沟通,避免造成混淆和误解。那么口音呢?
口音是因为不同区域的文化而有所不同。我们能否独立于“语音”之外来讨论“口音”问题呢?有没有一种华语,语音标准,但是却带有新加坡印记的华语呢?带有口音的华语,是否也有规范化之说?
(有趣的是,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公众号一直提醒我“华语”是疑似错别字。)
本文讨论剧场重点本地华语时,试想能否并不以普通话作为中心点来看待,而是立足本地来看待这种“新加坡口音”。在我看来,新加坡口音与中国北方口音、台湾口音、香港口音等等,并无一种简单的高下优劣之分。这个问题放到剧场里,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首先,不同类型角色的设定,会决定该角色使用哪种地方的口音。在很多上演的剧目中,我们如果听到带有中国北方口音、南洋口音、台湾口音等等的对白,我们可以不认为他们在使用一种“不标准”的语言,而是觉得那是角色扮演的需要。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全天下都一口的北京口音。新加坡口音出现在剧场中又何尝不可?
那么,如果是非角色类的扮演呢?例如主持人、说书人等等这样的“角色”,甚至是非情节剧中的抽象角色,他们该使用怎样的“口音”呢?如果他们的身份是中立的(neutral),那么他们是不是该使用一种更为中立的(neutral)的华语?中国普通话是不是就是这样一种中立(neutral)口音?有没有一种没有口音的华语?听不出具体生长背景,不带有任何区域指向,不给听者有过多地域文化的联想?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的口音算吗?新加坡电视台的新闻播报员的口音算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或者,这种完全中立的(neutral)口音其实是不存在的?
更何况,一个在一个地区可能是完全中立的语言(比如普通话之所以叫“普通话”),到了另一个地区也可能会带上其它色彩。北方口音的语言类作品多年来占据了中国的主流舞台,对于南方人而言会不会是一种文化压迫?一个在新加坡的舞台上说着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角色,尤其是带着中国北方口音,可能会被认作扮演的是一个新移民。一个在台湾综艺节目里模仿一口“标准普通话”的角色,可能是用来揶揄或是象征某种政治意涵。
虽然新加坡华语演员的语音问题经常被讨论的,但在华语剧场中,不乏有能在舞台上说一口字正腔圆的华语的演员。即使本来华语能力不强,但也能通过各种训练和学习,找到剧本当中逐字逐句的正确发音。虽然如此,本地演员的华语,还是引来许多诟病。尤其是搬演经典剧本,遇到较为艰深的台词时,这个问题似乎更为凸显。最经常听到的评价,是这个演员虽然每个字都说得标准,但说话“洋腔洋调”或者“怪里怪气”。这时,问题的核心就不只是停留在语音的标准上了,而是上升到对语言的掌握,从而影响对角色的诠释。
我们知道,在新加坡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极少情况是使用纯华语进行交流对话的。当我们的演员都是成长于这样的背景底下,如何在舞台上使用纯华语进行表演?或者换句话说,如何在舞台上扮演一个使用纯华语交谈的角色?这并非仅仅是一个语言熟练程度的技巧性问题。语音技巧的磨练,或许可以遮掩许多问题,但是无法解决根本性的“语感”问题。 我们很少用华语完整地表达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的思考语言和逻辑,也很少能够使用纯华语来完成。因此,当在舞台上碰到一整段甚至一整个剧本的华语时,它是如何从思考逻辑整理成表达语言的?它的词汇与句子中隐含怎样的动机和指向?它除了表面意思之外还有多少种其它表达方式的可能?比起其它语言使用习惯者,我们似乎更难去消化它。由于平日思考和说话的习惯,我们很难轻易地掌握华语的语感——哪里是重音,哪里是停顿,哪里是轻声……这些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术上的磨练,更是一个思考逻辑和语言感觉的结合。 我们在语言上的这种特点,还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对话中语言的匮乏。我们使用的词汇少,句子结构简单。这个特点使得很多演员拿到某些剧本,尤其是国外剧本的时候,都会反映剧本里的语言“不生活化”、或者说有“文艺腔”、“舞台腔”。但是将同样的剧本拿到另一个环境,例如中港台,甚至马来西亚,我相信反映会截然不同。是不是因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太过匮乏,词汇不够用,句式太简单,碰到语言层次在我们之外的剧本,就容易归结为剧本不生活化?
那么什么是生活化的语言?在剧本里出现新加坡式的日常对话,或者有新加坡式英语或华语的使用,这些可能很容易讨好演员和观众。这当然是新加坡生活化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因为生活中的人多种多样,生活化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是简单的加上南洋特有的尾音助词lah lor leh就能反映。生活中虽然不全是文艺青年,但也不全是巴刹里卖菜的uncle和auntie。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不生活化”,其实是在说“不是我的生活化”。然而角色扮演,不正是在跨越我们自己的生活而进入到更多人的生活里去吗?问题是不是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的语言无法帮助我们去跨越,去把握一个不同背景的人物呢? 的确,语言的课题实则非常复杂,并非一个简单的“说得标不标准”可以说得清的。这里面包括了语音、口音、语感、词汇、句式、逻辑等等问题,更包括了文化、政治、社会、历史语境等等大问题。这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研究和实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