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20日 星期一

一座小城,何以有43家上市公司,吸引年产值近50亿外企入驻?


一座小城,何以有43家上市公司,吸引年产值近50亿外企入驻?

有人说,你要了解广东的改革开放,领略广东经济的发展,除了观察深圳,还必须走近“广东四小虎”。

广东有哪四小虎呢?

1987年,新华社记者王志纲在广东调研采访后,写了篇名为《广东跃起四小虎》的长篇报道。介绍了东莞、顺德、南海、中山四县市经济腾飞的经验,为了与有亚洲四小龙之称的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四地相比较和对照,王志纲把上述四县市称为四小虎。从此,这一称谓被广泛使用。

前几期,我们讲述了东莞、顺德的发展故事,哪作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南海走的是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南海,探寻它的发展之路。

一、南海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

广东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千年古都;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出生之地,亦是粤文化的发祥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就设南海、桂林等三郡。(当然历史上南海的地界比现今要大得多。)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南海县,至1912年县署迁至佛山镇。建国之后,佛山撤镇设市,南海县与之分治。1992年南海又撤县设市,2002年南海撤市设区,成为佛山市的一个区。其体制沿革之多变,在我国县市中实为罕见。

南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广佛经济圈的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毗邻香港、澳门。面积1073.82平方公里,人口263.83万。

到当代,南海之闻名瑕尔,并非其久远的历史,或厚重的文化,而是改革开放后,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成绩斐然,被冠之为“广东四小虎”之一。

二、南海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南海的民营经济是循着一条怎样的路径发展的呢?

(一)南海民间素有务工经商的传统

南海处广佛中心,紧邻港奥,交通便利,信息灵通,既是粤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粤商的发祥之地。民众自古勤于耕作,善于经营,商品经济意识极强。早在改革开放前,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主的时期,村民们在集体环境下养鱼的同时,也经常偷偷将鱼拿出去贩卖,自己赚些钱。上世纪80年代初,南海就已经出现了一批小作坊,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解放出了一批“洗脚上田”的南海农民,他们自发地办起了个体和私人作坊。据当地的基层干部不无自豪地讲,在改革开放之前,南海的私人经济已在“地下运营”达10年之久。

(二)“六个轮子一起转”

20多年前,南海政府的一个决定,可以被视为所谓“南海模式”的起点。

1984年,当时南海县委、县政府制定一个文件,文件提出要“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轮子一起转。”所谓三大产业,即一产、二产、三产;所谓六个轮子,即镇、公社、村、生产队、个体、联合体。

在当时内地许多地方,发展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不仅受政策岐视甚至还可能遭受打击,而在南海政府则公开提倡,从这点来看,我们不能不佩服南海基层政权的超前意识和改革勇气。

在政府的号召下,南海民营经济开始由地下转入地上。一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搞起了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冶金等。据当地业主回忆,一些没有本钱的农民也要千方百计不屈不挠地做点小生意。

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正是在这个时期走上自己人生创业之路的。

李兴浩,地地道道的南海农民,1982年前,他以务农为主,也搞点副业,农闲时在村里摆摊,有时贩菜到广州卖。1982年,他卖冰棍赚了几百元,就用这笔钱开了一家抹布厂,赚钱后又开了一家服装厂,接着又做过五金生意,开过空调维修店,就这样一点一滴做起,逐步积累资金,也积累经验和人脉,为他日后创办志高空调打下了基础。

为了给民企老板们壮胆、打气。1983年南海五套斑子的领导带着烧猪、美酒、敲锣打鼓到当时的金沙镇给老板们贺富,使得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知道,搞个体、私营、合资,千方百计改富,可以挺直腰杆,放开手脚大干了。

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内地多数地区私营经济或民营经济并不为社会所接受,诸多领域不允许民企介入,在政策上还有不少限制。为了规避与省外企业做生意,遭遇限制和歧视,不少南海的民企开始向集体上交管理费,换取一个集体企业的牌子,当时称之为戴“红帽子”。有了集体企业这顶“红帽子”,不仅可规避歧视与限制,而且在贷款、土地征用、出口配额、税收等诸多方面能享受一些优惠,取得了与集体与国企一样的平等待遇。对此,南海官方给予默许,甚至半公开的支持。这或许是南海民企在上世纪80年代能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贸易起步,实业发展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南海人通过流通领域倒买倒卖,通过生产小五金、小塑料,的确赚回了第一桶金。但这种小打小闹已不能满足南海生意人的需要了,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以及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的推动下,南海民企开始向实业发展。其中铝材与陶瓷最为典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南海大沥镇最早做铝材生意的一批人,从香港进口铝材,然后卖到深圳,大赚了一笔,南海不少生意人看到铝材生产的商机,便纷纷投资铝材生产。

亚洲吕业集团主席邝汇便是其中的姣姣者。邝汇1972年从南海去香港,在香港,他做过回收废旧金属的小生意。1981年邝汇又跑到美国、日本、中东等地收废铝,并将所收废铝一部分转口香港卖掉,一部分运回广州加工。1995年邝由流通转入实业创建了自己的铝材厂。

在南海像邝汇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先做贸易,赚回第一桶金,再去办实业,一户带动,众人集聚,逐步形成专业乡镇。正所谓“一镇千家厂,千厂皆同类”。到上世纪90年代末,大沥有铝型材业408户,南庄有陶瓷企业130户,西樵有纺织企业2088户,平洲有制鞋企业508户,金沙有五金制造企业1159户,这些专业乡镇雄踞一方,年产值少则几十亿,多则上百亿。

据统计,1997年在南海,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民企有200家,超亿元甚至10亿元的企业有39家。可以说,非公经济已支撑起南海经济的半壁江山。

(四)集体企业转制

上世纪80年代初南海政府提出“六个轮子一起转”,从实践的效果看,到90年代末民企即个体、联合体得到蓬勃发展,但镇、公社、村、生产队这几个轮子转得并不如人意,由于集体企业还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和机制,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用人唯亲,大批镇办、村办集体企业出现亏损,也有的甚至倒闭。

到了1990年代中期,南庄镇一级的企业就曾亏损几个亿。

为此,1997年南海市政府开始思考集体企业的转制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政府的力量退出企业经营,并决定在南庄镇开展转制的试点。当时南庄镇、村两级的集体经济占据经济总量的80%。

1998年,南庄成立了转制专班,提出对19家镇办公企业以公开竞标拍卖的方式进行转制的思路。方案确定后,南庄镇通过当地电视台介绍转制情况,以期吸引各方面来投标。竞拍被安排在南庄镇政府5楼大厅,转制小组负责人冼永恒主持拍卖。结果,19家企业拍卖了18亿,镇办集体企业全部转到了私人手里,遗憾的是,村一级的转制并不成功,很多村采取租赁方式将企业转出,结果,实践的效果并不好,承包经营较好的,可经继续经营,而承包经营不好的,承包者就不再续租了,有些企业因此而处于闲置状态,总之村办企业的转制仍然未能解决。

(五)转型升级

南海的发展一直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见长,实施集体经济转制后,民企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不可否认的是,从整个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来看,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南海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粗放型产业结构,需要升级模式。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附加值过低,能耗量大,环境破坏严重。

2003年南海撤市设区,并入大佛山。区委区政府也充分认识南海的不足, 开始重新审视南海的发展,围绕转形升级,制订了一系列战略措施。首先是实施所谓的“双轮驱动”策略,即在继续以内源经济为主的同时,积极引进外资,扩充南海经济的增量。具体来说,本土民营企业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而引入的外资必须代表南海今后产业升级的方向。

奇美电子、本田变速箱等大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落户南海的。外资的大量引进非但没有与本土民企发生冲突;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民企的发展。因为南海本土民营与外资企业涉及领域不一样,基本不构成竞争关系。一方面外资企业,战略计划清晰,管理精细,这些都为本土企业树立了标杆。另一方面,外资巨额投资,也需要本地企业的配套服务,从而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

以日本东芝为例,该企业进驻南海后,一年的产值达45个亿,而原料、配件采购70%要就近采购,例如纸箱包装、模型模具、冲压机床等。南海民企很聪明,马上聚集到了东芝周围,乐意为其做配套

2019年,全区共引入12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折合人民币约263亿元,其中50亿元项目共2个。

2019年底,全区IPO企业数量19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3家,上市后备企业203家,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99家,涉足多层资本市场的企业1400家。

2020年,佛山市设立20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资金池,以及规模为50亿元的佛山市南海巨产业提升母基金,支持南海区产当转型升级和发展,扶持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化。引入日本东丽水处理膜项目,东丽无纺布正式量产,开启了东丽产业园建设;美国莱卡公司先进纺织兄创新中心正式开业,日本旭化成创中心正式运作。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步伐。2019年全区开展技改工业企业402永,安装应用机器人982台,新增6家省的企业技术中心,14家市级企卡技术中心,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继续领跑全市各区。

现代服务业加快升级发展。在全国率先突现基于区块链与物联网的智能工业数据资产数字化和工业数权价值的互联互通。成功举办2019年国际维码产业发展大会,签约了多个国际战略合作、政府合作和本地合作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与图片来源网络,特向作者致谢!因排版原因,未能一一注明。

上一篇新闻

进博会上,能源央企都买了啥?

下一篇新闻

邮轮线路那么多,选这13条全球最经典的准没错!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