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再塑开放商都
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左二)与中基宁波集团总经理周巨乐在广交会上。(资料图片)
购物节上雀跃的孩子。
每到年末,果品批发市场就会热闹起来。(徐展新 摄)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前夕,联合国组织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参观宁波舟山港。
率先尝试“新零售”的第二百货和银泰百货。(徐展新 摄)
宁波获评2018年度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
天一广场的出现,让宁波的商业跃升一个层级。(俞荣群 摄)
伴随着40年前激奋人心的号召,宁波缓缓推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以港兴市、以市促港”,让深水良港成为驱动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心脏”,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开放”的分量。
40年弹指一挥间,但记忆却厚重如斯。从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到创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踩着时代鼓点,砥砺前行, 不仅书写了“千军万马闯世界”“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从事外经贸相关工作”的城市传奇,更以先行之姿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曾经的明州,通江联海、富贾云集,厚植了一片商贸流通业的肥沃土壤;如今的宁波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声中,在一次次体制改革、业态创新中逐渐成长,完成蜕变,让开放名城再现荣光。
宁波商贸黄金40年
■1984年和1987年,宁波先后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跨步走上了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最前线,为商贸体制改革、商业业态更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宁波崛起了第一批内外资“商业巨头”。宁波华联商厦开业,坚持连锁经营的三江购物俱乐部开出第一家门店,落户宁波的首个外资超市麦德龙亮相鄞州,金光大厦也在三江口展露英姿。
■天一广场、老外滩街区、鄞州万达,这些宁波人耳熟能详的名字相继亮相宁波,月湖盛园、世纪东方广场、和义大道购物中心紧随而上,组合成宁波中、东、南、北四个方位核心商圈的支柱力量。
■以中东欧市场为抓手,从首届中东欧特色商品展,到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再到今年6月,全国首个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在宁波正式启动建设,短短数年间,宁波开放步履铿锵,声闻海外。
■今年,市商务委发布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0000亿元、社零总额5400亿元。
文字 徐展新 单玉紫枫
图片除署名外由宁波市商务委提供
1978-1988
体制改革“扭转乾坤”
改革开放前,商品短缺、供应紧张、票证泛滥,曾给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重重阻碍。
1978年之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一系列改革部署在全国各地落地推行,重点调整社会商业结构,放开大部分商品价格,初步形成以国合商业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和少环节的“三多一少”流通格局。宁波紧跟脚步,着手打通批发环节,逐步改革商业、饮食服务业体制,同时扩大企业自主权,让市场的“无形手”更多地参与到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1979年,宁波在恢复农村集贸市场的同时开放城市集贸市场,四年内将全市的城乡市场数量提升至272个,集市贸易成交额达2.98亿元。
紧接着,宁波又争取了两个重量级的“大礼包”。1984年和1987年,宁波先后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跨步走上了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最前线,为商贸体制改革、商业业态更新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宁波商品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由上海口岸公司出口。”说起宁波外贸的老掌故,原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感慨良多。改革开放前,宁波是偏居一隅的海防前哨,几乎没什么重大投资,也根本不允许搞大规模的建设,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受到严重制约。
忽如一夜春风来,进入沿海开放城市“第一方队”后,外向型企业在四明大地处处开花,一连串“第一”相继落地生根:第一批工贸结合拥有进出口权的外贸公司成立、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落地、第一次单独承办劳务输出……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惊讶地发现,“商品买卖”的森严壁垒逐渐消失,一个物资丰盈、生活富足的新时代揭开了面纱。到1990年底,全市各类市场的成交额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例上升到32.1%,已成为惠及民生的重要消费场所。
体量不一的商业街区在宁波的大街小巷成长起来。1987年,中山东路、灵桥路、江厦街、药行街、中山西路、解放南路、百丈路、人民路等地逐渐成为日常消费的重点区域,镇明路、开明街、解放北路、县学街、大庆路、曙光路等22条一般街路和背街小巷也出现了集中的商业店铺。市场扩大、需求升级,激发传统业态纷纷走上市场化道路,美容美发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陆续告别国营和集体所有制,完成“改、转、租、卖”;典当业也在1988年8月吹响了重新出发的号角,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现代典当行。
一时间,乾坤扭转,万象更新。
1988-1998
放开搞活“变道加速”
十年的探索和沉淀之后,计划经济的影响渐弱,改革开放的血液已经渗透到城市的肌理之中。宁波有如安上了动力不竭的马达,从粗糙泥泞的石板路“变道”到宽阔平整的高速通道,从此一往无前。
1989年,美国陶氏化学在宁波开发区投资创办了浙江太平洋化学有限公司,开创了世界500强企业在宁波投资的先河。随后,台塑、印尼金光、韩国三星、宝钢、吉利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吸引外资,宁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外商投资总额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质量不断提高。
也是在那一个时期,1991年,当时的宁波市商业局挑选7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试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允许企业有更多经营自主权、定价自主权,同时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向业务一线倾斜分配奖金。以此为基础,一个稚嫩的、新鲜的现代企业制度诞生了,宁波市五金交电化工(集团)公司改组为宁波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百货批发公司和宁波市第二百货商店吸纳7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宁波中百股份有限公司,树起了商贸流通业定向募集上市公司的两座标杆。
宁波崛起了第一批内外资“商业巨头”。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的宁波华联商厦开业,坚持连锁经营的三江购物俱乐部开出第一家门店,落户宁波的首个外资超市麦德龙亮相鄞州,新加坡AFP公司斥资10亿元人民币建造的金光大厦也在三江口展露英姿。
大型商超争先恐后拔地而起的同时,开放与变革的大潮还加快涌入农村的田地。1993年,全国召开城市副食供应会议,第一次提出“菜篮子”工程建设,宁波迅速行动起来,不仅新增蔬菜基地1000亩,还以“高标准”和“标准化”为命题,交出一份“菜地面积连片集中,南北朝向一致,60天未雨不受旱,24小时内雨量120毫米不受淹,菜地沟、渠、路纵横配套,大棚面积达到蔬菜种植总面积50%”的漂亮答卷。
1990年,宁波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4.98亿元;八年后,这一数据就达到313.36亿元,其中连续三年的增速超过38%,跑出了惊人的“加速度”。
在商都的另一面,蓬勃发展的制造业与自然禀赋极为优越的港口资源相结合,让宁波开放型经济异军突起,迅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并基本形成了石化、电力、钢铁、造纸、建材等临港工业体系。
悠悠四明,静待云起。
1998-2008
开放商都“雄心初露”
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宁波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外贸成为宁波最靓丽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未来等待宁波的,必将是一场令人眼前一亮的厚积薄发。
然而,拐点不期而至——1998年,金融风暴突袭亚洲。一时间,库存积压,货物滞销,资金紧张……
“1997年,我们公司对东南亚市场出口额有上千万美元,一夜之间外贸订单不翼而飞,已经出口的货物钱也收不回。”中基宁波集团总经理周巨乐至今记忆犹新。在周巨乐的主导下,1998年8月,中基宁波公司由国有外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并以原来的业务部门为基础,组建了十几家子公司。改制大大激发了职工的积极性,第二年公司实现出口额65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风雨彩虹,光华绽放。国务院批复《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定位宁波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自此,“国际”及其所代表的开放型经济,成为宁波城市发展的新注脚。
2001年12月,中国入世。2002年,宁波外贸总额达到百亿美元,2007年跨越500亿美元门槛,一路势如破竹。
同样在新世纪之交,2001年2月,《宁波市商贸流通业“十五”发展规划》出炉,提出了“以建成长江三角洲南翼现代商贸中心为目标”,第一次倡导“建立真正的商业城市,就要确立‘以贸活市’的思想。”宁波市原财政贸易办公室因势利导,改变身份,正式组建宁波市贸易局,集中精力投入到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建设之上,“雄心勃勃”地谋划宁波商业的未来。
队伍调整,蓝图绘就,宁波的商业格局迎来新一轮的重塑和蜕变。2002年开业的天一广场,2005年建成的老外滩街区,2006年启幕的鄞州万达,这些如今宁波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都相继亮相宁波,月湖盛园、世纪东方广场、和义大道购物中心紧随而上,组合成宁波中、东、南、北四个方位核心商圈的支柱力量。
也正是在那一时期,宁波的商贸流通企业迈出了试水电子商务的第一步。1999年7月,长发商厦将中秋月饼等时令商品摆上网站对外销售,成为全市第一家网上商店。数月之后,宁波被列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名单,市政府出台《宁波市商贸系统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让更多对互联网交易充满好奇的传统企业勇敢做出尝试。
线下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线上交易模式初露端倪,此时的宁波已经具备组织大型商贸展会的条件。因此,首届食品博览会、首届淡季水产品展销会、首届购物节、首届美食节相继应运而生。经过十余年的锤炼和打磨,它们几经更名、不断升级,已经成为宁波消费市场的重要风向标,更是宁波向外推介的重要名片。
2008-2018
转型之路“乘势而上”
时间来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立于开放潮头的宁波,率先感受到了阵阵寒意。2009年,宁波外贸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外界开始质疑:经过多年的高歌猛进,宁波外贸发展模式是否已经遭遇瓶颈?
几乎在同一时期,宁波的商贸流通业也走到了一个不得不变的三岔路口。一方面,当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超过1704亿元,20年内增加了26.89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166元,20年内增加约15倍;然而,另一方面,新科技的注入引发新理念的出现,零售模式的更替速度越来越快,企业需要时刻保持警醒、不断加快脚步,才能避免落后。同理,城市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必须突破原有的体制、政策、市场限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宁波没有停下脚步,更没有迷失方向,在众声喧哗中,宁波找到了定力之源。
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提出了“八八战略”,指出要“发挥区位优势,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沿着这一主线和总纲,宁波外向型经济迅速走出阴霾。2008年以来,宁波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相继设立了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等重大开放平台,引进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和高能级产业项目,努力以大平台大产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2010年全市实现外贸总额829亿美元,领跑全省。2013年,宁波外贸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成为长三角地区继上海、苏州后第三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美元的城市。
去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做主旨演讲,其中特别提到,宁波等城市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在“一带一路”全新愿景的吸引下,宁波正加快打造国际贸易枢纽,在全面开放中喜迎发展的“黄金时代”。
以中东欧市场为抓手,从首届中东欧特色商品展,到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再到今年6月,全国首个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在宁波正式启动建设,短短数年间,宁波开放步履铿锵,声闻海外。
商贸方面,变革同样可圈可点。2014年,我省率先提出“电商换市”,进一步提升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地位;2016年,“直播元年”的概念提出,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易可以通过小小的直播镜头变现;2017年,阿里巴巴让“新零售”风靡全球,线上线下的融合、“人、货、场”的重构,又为风口浪尖的商贸企业出了一道难题。
风暴之下,大批从业者被淘汰出局,电商的“死亡率”不断提升,冒失试水“新零售”的企业被迅速打回原形,“幸存者”则得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新一轮转型升级的受惠者。
太平鸟、GXG、博洋为代表的服装企业迅速抢占了电商市场,在近几年的“双十一”大促中取得优异成绩;第二百货、银泰、新华联耗时数月调整楼层分布、改变装修风格、搭建数字会员体系,为实体商超的转型开辟了通途;无人便利店、无人超市、无人货架也悄然出现在街头巷尾,试探着消费者对商业“新物种”的接纳程度。
三江汇流,奔腾入海。转型之路漫长而艰难,需要企业自发探索,也需要政府部门提纲挈领。今年,市商务委发布批发零售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0000亿元、社零总额5400亿元,创建10个城市智慧商圈和30座商业特色街区。今年,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不断抬头,贸易摩擦给了宁波外贸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新政,惯看风云的宁波企业家则表示“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越是形势困难,越是企业谋发展的好时机”……
40年时光荏苒,40年岁序更新。站在新起点,唯有不忘初心,锐意进取,方能乘势而上,一路先行。
商都宁波,开放四明,椽笔绘鸿篇,笔底尽风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