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听不清又怎样?成都这群“爆裂鼓手”照样参加音乐大赛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小天使。欢迎来自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主持人报幕完毕,第103组参赛队伍上台。
楚静走上指挥台,背对观众,站定,双手轻抬,在空中停顿几秒后重重往下挥。“咚!”第一声鼓点落下,随后,一连串密集的鼓点如影而至。
鼓乐队共有12个孩子。3分30秒的表演时间内,每个孩子都紧盯着楚静的手势与嘴型,鼓声随着她的节奏高低起伏、层叠错落。
这是3月24日欧曼蒂斯国际艺术大赛成都赛区比赛现场,台上刚刚表演的是,中国打击乐重奏组别的参赛队伍。在当日参赛的109支队伍中,他们是唯一一支有听力障碍的队伍。
↑表演现场
特殊的音乐:靠大量训练形成肢体记忆
你感受过“寂静的喧嚣”吗?打鼓,是这群孩子在无声世界中感受喧嚣的唯一方式——身体力量通过鼓槌释放,与牛皮制成的鼓面撞击,力道向下渗透到地面,最后通过击鼓者的脚掌再传回全身。
对听力障碍者而言,打鼓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通过地面震动感知到的音乐形式。“他们靠身体感知形成记忆,‘音乐’对这群孩子而言,只是想象出来的东西。”楚静是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音乐老师,她所说的这群孩子,共有12个,年龄在11-16岁,“有的什么都听不到,有的依靠助听器能听到一点声音。”
↑表演现场
因为无法具体感知音乐节奏,普通人可能听过几遍就有印象、半天就能学会的节奏,他们要花十天半个月才能练好。而要想熟练掌握一个节奏,只能通过大量训练,形成肢体记忆。
“我会挨个告诉他们这个节奏是怎样的,但每个人的想象都不一样,所以节奏很难统一。”但这并不是最大的阻碍,楚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训练过程中最难的是孩子们互相听不到,只能靠音乐老师的指挥和队友的相互观察来配合。
与普通的音乐指挥不一样,听力障碍乐队的音乐老师不能用过多复杂的手势,“这样会干扰孩子识别”,还要配合嘴型对多个声部同时进行指挥。除此之外,音乐老师还要密切关注每个孩子的状态,对没跟上节奏的孩子,用夸张的嘴型和手势提醒。
即便如此,在楚静眼中,这群孩子除了听不到声音外,和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表演现场
训练秘诀:记住两张乐谱 自信最重要
比赛结束,孩子们撤掉舞台上严肃认真的表情,打闹着奔向后台。交流时他们双手上下灵巧翻飞,嘴里时不时蹦出简单的音节。除了不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他们看上去和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区别。
12岁的胡海涛是乐队成员之一,在接受采访时,他还未从比赛的兴奋劲中缓过来,红着脸,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努力表达一句完整的话。即便如此,记者也听得甚为艰难,旁边的老师时不时充当起“翻译”的角色。
“我们每个人都会琢磨适合自己的方法,打鼓只能靠自己,自信最重要。”胡海涛学习打鼓的方法,是记住两张乐谱:一个是演奏曲目本身的乐谱,另一个是音乐老师通过手势嘴型展现出来的乐谱。两张乐谱结合,就变成了他敲出来的节奏。这样的方法对他而言“很难,但也很有成就感。”
↑表演现场
“我们需要音乐老师指挥,而他们不需要。”胡海涛认为,这是他们和其他参赛队伍唯一的区别。但他认为自己和普通人并无二致,某些方面可能做得更好。
今年1月,在哈尔滨市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迷你滑雪比赛中,胡海涛拿到了“男子听力组100米”铜牌。而这还是失误后的成绩。
通过“艺术治疗”让特殊儿童走出去
这是这支鼓乐队第一次走上正规比赛舞台。事实上,这支鼓乐队早在三四年前便已成立。
2015年开始,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从全校31个孩子中陆续挑选出12个,组建了这支鼓乐队,大班孩子成了乐队的主要力量,他们智力水平与普通孩子没有任何差别。
组建鼓乐队是学校对特殊儿童实行“艺术治疗”的方式之一——学校希望孩子们通过艺术的形式走出去,消除自卑感。
↑表演现场
在众多专业乐队面前,这支特殊队伍的表现可能并不出众,但在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政教处陈主任看来,“今天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棒。”
此次比赛如果拿到每组二等奖以上的成绩,便可晋级新加坡总决赛。
“今天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专业赛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打击乐带来的震撼,也希望树立更多自信。”陈主任看着孩子们笑着说,“看来目的也达到了。”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 周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