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深隧“专列”亮相水科博览会,武汉大东湖深隧建设模式有望复制
极目新闻记者 陈建
通讯员翟岩
9月25日,为期三天的2021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务科技博览会暨论坛在汉闭幕。极目新闻记者获悉,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水务环保有限公司)打造的大东湖污水深隧项目在会上引来众多点赞。
在集中展示区,大东湖深隧项目沙盘引来驻足。据介绍,它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埋深30至50米,主隧全长17.5千米。污水乘坐“专列”直达新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于去年9月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传输污水超过1.8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站扩建与环境保护、用地限制之间的矛盾。
污水深隧,防渗、防腐很重要。据悉,在施工过程中,中建三局通过盾构管片、二称结构、水泥基型渗透结晶型无机涂料等系列方式,达到防渗、防腐的效果。
中建三局水务环保有限公司(华中)技术副总工程师刘军表示,深埋地下的大东湖深隧结构,通过智慧管控平台来监测,集合了智慧运营、健康监测、无人机巡线、水下机器人等多个系统,确保项目平稳运营,“大东湖深隧项目开创了国内污水深隧处理的先河,为类似项目提供了示范样板。”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深圳前海正在打造前海深隧。它是国内第一条集三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排水深层隧道,定位为“前海水屏障”,兼有防洪排涝和控污截污双重功能,主隧长约3.74千米,旨在将流域上游初(小)雨提升至南山污水厂处理,涝水提升至前湾河水廊道排放,解决雨季前海片区控污、南山片区排涝及渠道水质问题,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试运营。
此外,新加坡深层隧道污水处理工程二期是新加坡污水治理工程的一部分(一期工程已于2008年完工),其中深排隧道总长达到50千米,完工后沿线传统污水厂和泵站将逐步被淘汰,腾出发展价值较高的土地。
“基于大东湖深隧项目,我们构建了污水深隧从规划、施工、运维等全过程体系。” 刘军表示,基于这一体系,能更好地为城市污水提供全过程服务。
包括大东湖深隧在内,博览会期间,该公司重点展示了以大东湖深隧项目为代表的“排水深隧与地下空间利用”;以黄孝河机场河项目为代表的“水环境综合治理”;以黄陂乡镇污水治理项目为代表的“给排水厂网一体化”;以咸宁淦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代表的“生态与海绵城市”,并包括新兴产业即固废业务等在内的“4+1”全产业线。
本届博览会以“共抓长江大保护,聚力流域生态建设”为主题,聚焦长江大保护与流域生态建设,分为学术交流研讨会(水务论坛)及展览展示两大部分,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推广宣介水务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并围绕“长江大保护”等重点议题组织技术交流和宏观政策解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