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远嫁蒙古,遭家暴逃回家,清廷竟颁旨:十年不许回家
肫(chún)哲公主是努尔哈赤的侄孙女,自幼便被努尔哈赤养在宫中。努尔哈赤为了拉拢蒙古科尔沁部的首领奥巴,将刚刚长大的肫哲公主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奥巴。
肫哲公主还没正式过门,努尔哈赤就去世了,皇太极仍然遵守婚约将她送到奥巴的部落。
过门之后,肫哲公主的苦难正式开始。满族虽是渔猎民族,但此时已经开始定居农耕,而蒙古人仍然游牧,双方的生活习惯大不相同。且满洲人用火炕取暖抵御寒冬,可蒙古人较少用火炕,因此肫哲公主经常传信回来,说自己受不了蒙古的严寒。更糟糕的是,奥巴比她大很多,还患有脚病,连走路都要人搀扶。而最令她痛心的是,奥巴对她完全不在乎,让她独自住在偏房,不闻不问。
终于有一天,皇太极派使臣到科尔沁部兴师问罪,这次奥巴怕了,亲自去沈阳请罪。可皇太极并不是在关心肫哲公主,他只是在敲打奥巴。在奥巴彻底臣服后,皇太极对肫哲公主的生活也不再关心。之后一年,奥巴病逝,肫哲公主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膝下也无子女。她的结局怎样,史籍再无记载。
肫哲公主的遭遇,似乎开启了清朝皇室女儿的不幸命运。为了进一步巩固与蒙古人的联盟,皇太极将满蒙通婚定为一种制度,并且以身作则,将自己的数个女儿嫁给了蒙古贵族。
对于这种事情,当然有人反对,这个人就是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阿巴泰深爱自己的女儿,连续两次拒绝了皇太极的嫁女命令,因此被罚了400两白银。然而终究还是没能扛得住皇太极的蒙古岳母亲自做媒的压力,将女儿嫁给了科尔沁部落的淖尔济。
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预示着此后的众多波折。对清廷派去的求亲使臣,淖尔济宣称满洲人来自比较炎热的地方,容易生疥癣,连屋子都不让进。淖尔济还生性吝啬,迎亲时送来的马匹、骆驼等礼品都粗劣不堪,派来的人也身份卑贱。皇太极这一次被激怒了,命令力士们将提亲使臣痛殴一顿,双方撕破了脸。但终究因为彼此利益纠葛太深,根据最初的协议,这两人还是成婚了。
婚后,二人矛盾迅速激化,始终处于冷战状态,即便同居一室,格格独自一人睡在北边较冷的炕上,淖尔济睡在南面的炕上,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五年。
终于有一天夜里,淖尔济忍无可忍,爆发了。那夜二更,淖尔济突然掐住格格的脖子,说:“你是王爷的女儿,因为憎恶嫌弃想要把我休了?我也正想去死呢,我们相遇就是一场大错吗?”
随后他用力将格格往墙上撞,一边撞一边说:“如果想过日子就说‘过’,如果不想过,就说‘不过’。”没想到这位格格性格刚烈,抗议道:“你如果嫌弃我,等天亮了,咱们找到可靠的证人作证,看看是不是我变心了?你竟然威胁要杀我,我怎么能继续和你生活,你如果不杀我,算什么好汉?我如果不死,又算什么人?”
淖尔济仍然不肯罢休,又将格格双手铐到背后,推到窗前,格格痛得昏迷过去。四更时,淖尔济痛苦地长叹一声:“我已经独守空房五年了。”格格说:“我不想和你一起生活了。”便再也不理淖尔济。冷静下来的淖尔济知道自己闯祸了,十分害怕,甚至都不敢在格格面前高声咳嗽。
清朝格格们
天亮后,淖尔济向父亲和哥哥求助,他们一起恐吓格格。格格愤怒地说:“如果杀,我愿意死;如果打,我愿意挨。但我无法与你共同生活下去。”之后格格回到了娘家。过了一段时间,淖尔济父子觉得不能让格格总住在娘家,便去接格格。
淖尔济每次到访,必被王府的众多女人殴打。淖尔济去向岳父告状,没想到阿巴泰的态度是:“你休想再伤害我的女儿。”阿巴泰还特别安排了九个妇人和八个丫鬟陪伴着女儿,又将在家中种植的树木砍伐一空,表示双方恩断义绝。
后来,淖尔济父子听说阿巴泰的新房落成了,又想趁机去接格格。没想到他们刚进门,王府的丫鬟、婆子便一拥而上,将他们暴打了一顿。淖尔济的父亲要求阿巴泰管教府里的人,阿巴泰却敷衍地说:“我女儿今后就跟着我一起生活。”
淖尔济父子无故被打,却没有衙门敢管皇亲国戚的事,但淖尔济的父亲决心将官司打到底。此时,顺治年幼,朝中大权多掌握在多尔衮和孝庄太后手里,处理的结果自然偏向淖尔济:阿巴泰家参与殴打淖尔济父子的侍女都被斩首,格格身边的丫鬟、婆子都由淖尔济全权处理。
此后,格格身边的侍女都由淖尔济派遣;阿巴泰被罚银1000两;格格不再追查前罪,由五人轮换对其进行责打后,交给淖尔济带回家。从此,这位格格便消失在茫茫的史书中,合理的猜测是,在失去父兄的支持后,性情刚烈的她在不幸的婚姻生活中走完了自己痛苦的一生。
在这场婚姻矛盾中,双方都满腹委屈。清廷之所以严惩阿巴泰家,有多重原因。此时清军主力刚入关几个月,中原形势错综复杂,而大清国的东北相对空虚,如果因为小儿女的婚姻影响到山海关外蒙古人与满人的联盟关系,清廷就有失去自己老巢的危险。
所以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要加强与蒙古人的关系,对于和自己最亲近的科尔沁部更要释放这样的强烈信号。因此,阿巴泰的女儿只能再做满蒙联姻的又一个牺牲品。
当然,这还不是故事的终点。清廷为了防止格格逃回娘家的事情再度发生,颁布了一道违反人性的法令:远嫁蒙古的皇族之女,没有皇帝的谕旨,十年不准回家。这道圣旨延续了两百多年,一直到清末仍然有效。
有趣,有料,有深度
关注微信公众号淘历史,和T君一起读历史
作者|李治国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