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1日 星期六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每年伊始,新京报书评周刊都会举办一场年度阅读盛典,与大家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思想动态和出版生态。回顾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1月15日下午两点,在北京广播大厦,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如约举行。虽然受疫情影响,我们看不见往年观众排队入场的长长队伍,但通过直播技术,有超过百万的观众观看了今年年度阅读盛典的直播,我们依然能从线上直播间里来自全国各地观众的留言中感受到大家对阅读的热情和对书籍的热爱。

今年年度阅读盛典的主题是“未来的记忆”。我们或许无法预知未来,但未来的我们会如何回忆起当下,是我们可以影响的事情。书籍则是我们收藏记忆、记录回忆的地方。因此,我们能从书籍中一窥去年大家所关心的议题,并从书本中找到刺激我们思考的启示。2021年里,国内出版界又出版过哪些图书,回应了我们正在面对的哪些问题,并深刻反映和影响着当下的现实?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书目。

本着“公共、专业”的阅读立场,经过多轮筛选,我们从2021年的出版物中挑选出82本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涵盖文学、艺术、历史、思想、社科、经济、儿童、教育、生活、新知10个类别。在82本入围推荐书单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12位业内专家学者研讨,并根据专家评委的意见,确定了最终的12本推荐书单。这份入围书单,体现了我们对2021年中国文化与思想生态的观察和对现实议题的深深关怀。

在今年的年度阅读盛典上,我们致敬了这12本图书的作者、译者和出版方,还选出了3种“特别致敬”,包括年度译者、年度通识写作和年度出版品牌。家庭与育儿问题是今年热议的话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安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芸卿展开了“女性学者、职场妈妈与拉扯大的孩子”的对谈;麓湖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李杰进行了“儿童:更沉默的大多数”的主题演讲,他通过为儿童赋权,带我们走进五彩斑斓的儿童世界。此外,两位历史学人罗新和刘北成开展了“面向未来的历史记忆”的对谈,这也是对“未来的记忆”这个主题的最好阐释。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1年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74位创作者、学者、评论家,与他们共谈他们在2021年持续思考的问题、值得推荐的图书以及期待看到的中国原创作品。我们能从这些创作者、学者和评论家的所思所想中,把握当下最迫切的问题,并发现一些未被大家关注到的优质图书。人文阅读思想图谱调查结果将在本周末以报纸专题的形式刊发,具体内容敬请期待。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2021年新京报人文阅读思想图谱发布现场。

职场妈妈与拉扯大的孩子

近日,经济学家任泽平关于“建立鼓励生育基金”的建议引发了各方热烈讨论。在相继开放二孩和三孩的政策之下,生育率却并未出现增长。也许,鼓励生育需要找到当代家庭不愿生育的根本症结,对症下药。而让女性不堪重负的育儿压力可能正是低生育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的《职场妈妈不下班》一书,便聚焦了这一长期困扰当代女性的难题——事业和家庭之间的双肩挑。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本书的作者、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对美国双职工家庭展开历时八年的追踪研究,以详实、丰富的一手资料,揭示了职场妈妈回家后被遮蔽的“第二轮班”。

在为《职场妈妈不下班》颁奖之后,颁奖嘉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安超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施芸卿围绕“职场妈妈与拉扯大的孩子”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

施芸卿将当下社会的育儿方式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超级妈妈策略,即《职场妈妈不下班》,由女性承担起工作与育儿的双重责任;第二类是外包策略,用市场的手段,如育儿嫂和托儿所来支持育儿;第三类是代际合作策略,由孩子的祖父母辈共同参与育儿,分担家庭责任。

第一类超级妈妈策略,实际上要求女性单方面无限投入。正如主持人王宁所形容的,“在家庭和事业之间,根本不存在平衡这件事,只有牺牲。”安超认为,在育儿方面,仅靠母亲的无私奉献是难以为继的,我们需要重估照料劳动的价值,尤其提升男性的家务参与度。例如《职场妈妈不下班》一书中作为正面案例出现的瑞典,采用了双职工育儿假,父亲参与育儿同样可以领取补贴。因此,安超特别强调,要让职场妈妈下班,就需要“父亲的力量”,发掘父亲的价值。

第二类外包策略,则引入了市场的力量。安超本人为了解放自己的生产力,也曾花大价钱送孩子到兴趣班和学科培训班。但在此之后,她意识到,育儿这件事情与普通的经济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并不一样,涉及到“人的再生产问题”,因此所投入的也并不仅仅是金钱或人力,更需要情感和亲缘纽带的存在。将育儿外包给市场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更何况,外包所需的高昂的经济成本,也非大多数家庭所能负担。

第三类是代际合作策略,同样有得有失。一方面,在安超看来,祖父母在育儿方面有着过往丰富的经验,即学术中所谓的“奶奶的实践性知识”。安超在她《拉扯大的孩子》一书中,就写到,她婆婆此前为孩子唱的广东民谣:“大肥婆,卖菠萝,卖到新加坡”……她曾经对这些带有阶层和性别歧视意味的民谣感到反感,此后却逐渐意识到,这种传统的养育方式中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安超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现场。

但另一方面,施芸卿指出,除了认可祖父母在育儿方面提供的价值,也要看到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为了照料孙辈,他们离开了过去赖以生存的村落,迁徙至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脱离了熟悉舒适的环境。某种程度上,这对于祖父母也是不公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芸卿看来,现有的这三种育儿方式,都是私人化的方式,“所以我们希望在选项框中多一些公共性的选项。”所谓公共性的选项,除了政府机构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外,也需要私人家庭重新“发现社区”。例如安超提到的两个例子:一是上海家长的“抱团养娃”,家长在周末将孩子带出来和社区中的同龄人共同玩耍,孩子们互相陪伴的时候,既收获了友情,也释放了家长的劳动力;二是在广西柳州进行的“城乡联合育儿实践”,不定期将城市儿童带到乡村,合作举办篝火晚会、搭建树屋、舞龙,极大地拓宽了有关育儿的社会想象。

“我们不能把社区看成治理层面、行政层面边界生硬的‘治区’,而应该把它看成拥有可流动、可整合的资源,包括经济资源、包括妈妈们的照料资源,更重要的看到社区的多样性,照料的互助的主体都是多样的。”施芸卿如是说。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施芸卿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现场。

与此同时,在育儿方面长期存在一个悖论,儿童是养育的对象,是不同育儿方式的核心,但他们的主体性却常常被忽视,无法自主选择成长的方式,所有的决定权都被一句“这都是为了你好”而抹杀。

但在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的《童年美术馆》一书中,作者李杰却选择为儿童赋权,将儿童看作独立的创作者、探索者、既有规则的破局者。在领奖之后,李杰以《儿童:更沉默的大多数》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演讲全文将在今日第二条推送中完整呈现。

与物质世界重建联系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雕塑的故事》,是由于它极大地拓宽了雕塑的概念,将雕塑定义为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千万年来的雕塑艺术发展史,也是人类探索、发现、改造物质世界的历史。以“雕塑”之名,人类与物质世界建立联系。

新冠疫情蔓延两年,越来越多的工作生活由线下转为线上,个人的行动空间也从曾经的世界各国退居到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我们似乎丧失了与周遭、与自然、与物质世界切身可感的联系。但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致敬的《北方有棵树》一书,却向我们证明了,周遭即世界。作者欧阳婷用日复一日的观察和感受,记录下了北京及其周边的盎然生机。

“自然也好,万物也好,其实就在你的身边,就在你的脚下。你所踩的这片土地,尽管不大,但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鸟一兽都值得你去观察。疫情之下,最值得反思的反而正是人和自然、人和动物的关系。”为这本书颁奖的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张劲硕如是说。

“这些文字里也有我很深的感情,我写下了我内心与大自然里的这些生灵共振的时刻。我想这就是自然文学的特点吧,我们关注人类以外的世界,那些鲜活的生命投射在我们内心,我们的情感跟它们回应着。我现在回看这本书,我感觉像是我屡次去往的那些地方,那里的植物、鸟跟我一起合写出来的这本书,” 欧阳婷在上台领奖前,特意准备了一段获奖感言。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北方有棵树》的作者欧阳婷在活动现场。

尽管已经在北京生活多年,这里的花鸟鱼虫、草木鸟兽仍让欧阳婷觉得新鲜——“每个春天都是不同的。一定要让自己保持好奇,多一些发问,这种好奇心可以把我们带往更远的地方。”

另一本入选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的《塔鱼浜自然史》,同样以自然作为书写对象。不同的是,其作者邹汉明是基于记忆重建了塔鱼浜的时令节气、自然风物、草根终生。塔鱼浜这座江南老村坊,如今已经消失。

虽然书名为“自然史”,张劲硕却认为这本书更像是以自然史之名书写的个人史、社会史。“自然是留在作者记忆深处最抹不去的一部分,从小小的村庄到路边的一棵小草,被毁掉的小船或消失的小动物,对他来讲是莫大的记忆。但在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他的记忆中许多珍贵的事物是在消失的,这和自然的变迁、社会的变迁有着直接联系。所以他所书写的自然史,其实是他的乡愁,更是对曾经给他带来快乐、现在却已经消失的自然万物以及生活时代的记录。”

社会与自然,人类世界与物质世界,其实是紧密相连的。“这种社会变迁,反映了我们整个地球村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关乎着我们的未来,关乎着我们的后代。”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塔鱼浜自然史》颁奖现场。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

未来的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忆?过去的记忆,如何影响着未来?为了阐释清楚“未来的记忆”的意涵,以及今天历史学家的使命,在《奶酪与蛆虫》这本书的颁奖后,刘北成与罗新举行了一场“面向未来的历史”的对谈。

这场对谈从今年获得年度阅读推荐的微观史名著《奶酪与蛆虫》讲起。《奶酪与蛆虫》记载了一个16世纪属于社会中下阶层的小磨坊主。当时正处在西方的宗教改革时期,由于印刷术被广泛使用,这个磨坊主有了许多书籍可读。因此,他接触了外面更为广大的世界,对当时的宗教问题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个磨坊主特别执拗,他总想和别人交流他的想法。但恰恰因为他的思想以及他渴望交流的愿望,他最后被送上了火刑场。这个磨坊主无畏思考,成为了我们思想的先驱。

罗新认为,今天的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容易理解这个小磨坊主的意义:一个时代的思想、知识,追求真理的光芒,正以前所未有的普遍方式洒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像《奶酪与蛆虫》里做出自己思考的磨坊主不再是个例,思想早已不再受限于象牙塔。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在活动现场。

那么,今天的我们有着获取知识的丰富渠道,我们将如何选择记忆来书写历史?刘北成认为,书写记忆并不只是历史学家所做的事。很多人早已加入到历史写作当中。其实,所有的人都在共同塑造着我们的记忆。这个记忆不是单一的记忆,而是多元的、充满了张力的记忆,只有有张力的记忆,才是有生命力的记忆。

刘北成举了《恐惧与自由》当中一个例子。在建国的时候,以色列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英雄国度,因为当时的以色列人在二战中和英军一起作战。他们怀着自觉、自立以及一往无前的信心创建了他们的国家。在以色列建国两年后,欧洲的犹太人幸存者才逐渐移民到以色列。当时,原来的以色列人实际上看不起这些新移民,因为这些新移民饱受精神创伤,形体萎靡。直到艾希曼审判后,以色列的建国者们才逐渐理解了这些幸存者的遭遇,把他们的苦难记忆和他们建国的英雄记忆结合了起来,成为了以色列的集体记忆。

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盛典回顾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北成在活动现场。

以色列人集体记忆的建立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在人类的共同体中,各种各样的人群有着各种各样的记忆。一个共同体的集体记忆怎么融合更多的记忆,建立更多元、更丰富的集体记忆,走向未来?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罗新同意刘北成的观点,过去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现在知道的过去被称为记忆,但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记忆会被写进历史。所以,历史并不完全等于记忆,记忆并不完全等于过去,历史、记忆和过去当中由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因素,让它们之间出现了递减效应。因此,我们今天读到的历史并不是完整的记忆,也不是完整的过去。对于今天的历史学家来说,他们应该负起责任,为大家提供更丰富的记忆,把更多的记忆纳入到历史当中来。

去年,有一本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合写的关于早期石器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时期的书叫《万物的黎明》。这本书的一位作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说法:改变现实几乎是所有负责任的人面对现实的使命,但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要改变现实,就得从改变过去开始。讲述记忆和历史的丰富性、多样性,是历史学家真正的、健康的愿望。如果大家要想对现实和未来负责任,大家就要对过去负责。每一种过去都指向一个未来,为了人类想要的未来,大家要谨慎地选择大家负责的过去,并将它讲述出来。

撰文 | 徐悦东 肖舒妍

编辑 | 李永博 青青子

校对 | 王心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举办戏曲胡姬花奖评选活动

下一篇新闻

港姐携子改嫁入豪门,住6亿豪宅成赌王三太邻居,花园大到能踢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